快手发布“磁力引擎”背后逻辑:只有真实,才是主流

快手发布“磁力引擎”背后逻辑:只有真实,才是主流 | Morketing解读

文 | Eric Wang

10月24日,快手在北京举行2019 Fe+新商业峰会,正式宣布将快手营销平台全面升级为“磁力引擎”,全力冲刺社交新商业。

实际上这并不是今年快手第一次针对商业化布局发声。自快手在2018年启动了平台的商业化进程,到2019年年初,快手就定下了百亿级的营收目标,而随着“磁力引擎”的发布,快手将视野放得更宽更远,快手商业副总裁严强在峰会现场表示:“到2020年,快手将帮助生态中的合作伙伴获得100亿营收,让所有的商业伙伴在快手生态内共生共赢。”

这不由得让行业怀疑:快手的商业化是不是走得太快了?

要知道,从2011年创立以来,快手花了整整8年时间沉淀其用户。长期以来,快手已经开枝散叶,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生态体系,商业化的触点非常散乱。散兵游勇的战斗力是有限的,唯有将这些潜力股拧成一股绳,才能释放出最大的驱动力。

而如何将这些板块整合到一起,同时还能保持快手平台的特色,无疑是快手在推进商业化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磁力引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面对商业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快手给出的答案是:“只有真实,才是主流。”

寻找新线青年奢侈品牌陷舆论风波

在复杂的互联网生态中,想要正确衡量一个营销产品的价值,必须将其放置在相对应的场景中去。而快手的“磁力引擎”同样如此。“磁力引擎”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3个市场痛点之上。

其一,流量的瓶颈。

在互联网的下半场,一二线城市的市场日趋成熟,增量空间不断压缩,广告主的获客成本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品牌必须将目光投向其他的增量市场。

其二,营销的瓶颈。

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让用户的注意力进一步失焦。传统的营销方式逐渐失灵,广告主需要找到新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其三,品牌年轻化的瓶颈。

千禧一代消费者正在成为互联网和消费社会的主力军。对于广告主来说,这部分用户不仅意味着现在,更意味着将来。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广告主无法与年轻群体建立高效的互动——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对于品牌而言并不乐观。

快手发布“磁力引擎”背后逻辑:只有真实,才是主流 | Morketing解读

而快手8年来深耕的内容生态,恰恰为品牌找到了一个能一步到位、一箭三雕的目标群体。快手将其称之为“新线青年”。所谓“新线青年”,指代的是正在崛起中的二三线城市中,年龄在20岁到35岁的非学生群体。这部分群体是过去广告主在一线城市难以接触到的,同时从年龄结构上看,这部分人群将在未来的20年内持续占据消费社会的主力地位。对于品牌来说,这部分用户群体的价值巨大。

而最重要的是,这部分用户大都是快手的核心用户群。对于快手来说,关注新线青年群体,就是在关注快手复杂内容生态中最具商业化潜力的部分。通过社交逻辑,释放内容生态的潜力,快手就有机会实现百亿级的商业化目标。

快手的“磁力引擎”,正是建立在这一商业逻辑的基础之上。

何为真实?何为主流?

抖音的带货视频风格截然不同,快手带货视频里,很难看到妆容精致的服装模特,却常常能够看见穿着朴素的主播和灰色水泥墙的工厂库房。在快手的内容生态语境中,这样看起来“原生态”、“简陋”的视频,往往意味着更实惠的产品和更好看的销量。

快手发布“磁力引擎”背后逻辑:只有真实,才是主流 | Morketing解读

“快手的内容生态,不仅是对营销表达方式的颠覆,更是对传统营销逻辑的一种颠覆。”一位深耕短视频行业的营销人员在接受Morketing采访时指出,在快手今年5月发布的《5月带货人气榜》中,占据C位的“老丈人说车”,粉丝数仅仅达到了167万,在同时上榜的5人中最低。

对于品牌来说,究竟应该如何定义这看似无迹可寻的商业化逻辑?这样特殊的内容生态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品牌能否在营销中借鉴这样“原生态”的表达形式?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回到“真实”和“主流”,这两大定义上来。

所谓“真实”,其实是对快手内容生态特性的描述。在快手坚持的普惠式流量分发机制下,用户话语权进一步下沉。人们自然会更看重个体的表达和自我的需求。长此以往,快手的内容环境,形成了对内容生态的颠覆和解构。

所谓“主流”,则是指代着在全新的互联网内容生态中有价值的部分。贴合碎片化用户习惯的短视频平台是主流,作为未来消费社会主力军的新线青年是主流。品牌营销的本质就是去抓住“主流”。

“只有真实,才是主流。”则是强调在这样全新的内容生态中,对品牌营销理论的概念重塑。快手的生态中,品牌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跃入人群,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快手提出的这条全新的品牌营销理论,实际上是基于社交逻辑,针对快手内容生态的一次营销重构。品牌应该重视用户的发声,建构全新的品牌消费者关系。传统意义上自上而下的灌输,在话语权下沉的环境中无异于空中楼阁。而在全新的品牌消费者关系中,品牌能够了解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进而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快手与荣耀的合作案例充分的诠释了这一品牌营销理论的价值。

荣耀9X手机主打“以快制胜”,其旗舰型号的CPU配置能够实现更快的运行速度,如何将这一产品特色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阐述呢?基于对用户内容生态的洞察,荣耀结合了快手在今年上半年最具热度的内容领域——武侠进行了联动,设置了一场有趣的“快手武林大会”

快手发布“磁力引擎”背后逻辑:只有真实,才是主流 | Morketing解读

活动以魔法表情功能为核心玩法,邀请快手用户群使用新上线的“独孤九剑”和“玉女剑法”表情拍摄视频,参与到活动中的用户有机会抽取荣耀9X手机大奖。一方面,魔法表情的玩法新鲜有趣,用户只需在镜头前晃动手指,就可以通过自动识别功能在指尖做出宝剑的特效;另一方面,拍视频即有机会参与抽奖,超低的活动参与门槛和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奖励,贴合了快手用户群关注自我需求的用户画像,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参与热情。

活动数据显示,荣耀9X通过冠名快手武林大会项目,获得了超过1亿次的有效曝光,活动页累计覆盖人数1300万+。荣耀定制魔法表情作品数17万+,达人作品播放量626万+。

搭建闭环生态,释放社交能量

2019年,中国互联网的经济寒冬中,行业在效果的追求上达成了高度统一。想要帮助广告主在快手平台上获取好的投放效果,光有营销理论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

快手通过构建营销闭环的方式,进一步释放了内容生态的社交能量。“磁力引擎”不仅通过技术加持,完善了用户洞察能力和全链路的投放能力,还结合了自身的内容生态,合理的夹带了“私货”:围绕着快手的内容创作生态,“磁力引擎”将快接单、快直播以及为内容创作者服务的创意加持功能实现了全面的打通。

在公域流量的营销闭环中,“磁力引擎”向广告主提供了DMP功能。将多方数据进行整合和细分,纳入到统一的数据平台中,进而生成标签化的人群画像。而在具体的投放过程中,快手不仅能为广告主提供自主建站功能,方便广告主根据自身品牌的业务和定位,设计个性化的广告落地页,同时,还将社交数据纳入到用户洞察的维度中,在信息流广告第一次触达消费者后,“磁力引擎”将基于接受者的互动和反馈,沿着消费者的社交关系人群进行定向拓展,同时也能纳入来自客户的DMP数据,不断对新一轮投放进行标签优化。

而在围绕内容创作生态构建的私域流量营销闭环中,“磁力引擎”则为广告主和内容创作者提供了一个相互对接的平台。通过超级快接单功能,快手将网红达人们依照不同的属性进行了划分,广告主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快速缩小检索网红的范围。同时,快手还通过对场景功能的开发,不断丰富广告主与内容创作者合作的想象空间。

结语

经过不断地产品迭代、技术完善和战略的调整,快手商业生态已经做好了从小步快跑到大步冲刺的准备。今年9月,快手KA客户数量突破1000家,代理商突破100家。2019年,超过20万名快手创作者获得广告收益,活跃商家数超过60万。根据第三方数据抽样定量调研,2019年快手的商家单条视频收益达到1.1万,是去年的10倍。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快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机会之地”。而“磁力引擎”的推出,帮助快手实现了人、内容、流量、创意,四大板块的打通,完成了对复杂生态体系的梳理和整合。这无疑是快手商业化布局的重要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