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細說《三國演義》“臥龍弔孝”拍攝過程,讓唐國強記住四個字


“臥龍弔孝”是《三國演義》的經典片段之一。早在94版《三國演義》開拍之前,“臥龍弔孝”就已經有了戲曲、評書、電視劇等多種表現形式。但這段故事一直以來爭議頗多,有人認為諸葛亮是假哭,他去弔孝是為了鞏固孫劉聯盟;

有人認為諸葛亮是真哭,因為他有政治氣度,弔唁周瑜是出於惜才。如何讓這段熟悉的故事感動觀眾,對導演張中一和諸葛亮的飾演者唐國強來說都是個不小的挑戰。經過慎重的考慮,張中一讓唐國強記住四個字——真心憑弔。

據張中一介紹,“第一,諸葛亮想要鞏固孫劉聯盟,必須打消東吳將士認為他‘氣死周瑜’的想法,他只有真心憑弔才能感動東吳的將士們,才能真正完成政治目的。第二,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他和周瑜其實是惺惺相惜。”

這場戲正式開拍的時候,張中一設計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諸葛亮在周瑜的靈堂外高喊“公瑾,我來遲也”,隨後才是諸葛亮帶著侍從素服出現。這個開場採用了古代戲曲中“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手法,張中一叫它“第一聲雷”。為了營造氛圍,諸葛亮的四個侍從舉著四根大杆,杆頭挑著大串的紙錢。

諸葛亮哭訴道:“公瑾,你慢走啊”,四根大杆一掄,滿天都飛舞著紙錢。據張中一回憶,那個時候使用鼓風機不方便,於是他想到利用鞭子的原理,把杆子上繫上繩子,再把紙錢都串到繩子上,像甩鞭子一樣讓紙錢飛舞起來。這四杆子的紙錢,劇組裡的女同志剪了一天一夜。


接下來諸葛亮進入靈堂。“按照原本的故事發展,在諸葛亮出現之後,幾個東吳大將準備刺殺他,之後趙雲上前把劍打掉,戲就打住了。矛盾已經到了頂點,沒法解決。而這個矛盾的解決方式大都是採用外力——魯肅從臺階上走下來,請孔明先生進殿。在現在的影視劇裡,許多矛盾也都是這樣通過外力衝散的。”

張中一說,他很感激唐國強主動提出建議:在劍掉了後,諸葛亮雙手捧起劍,交還回去。“這個主意太好了!不通過外力,而是通過人物自身的情懷來化解矛盾。這個舉動把這場戲提高了一個層次。”

於是,張中一在現場修改了方案:諸葛亮撥開趙雲,從地下慢慢俯身撿起劍,雙手捧給東吳大將。東吳幾個將領被鎮住了。再拍一個近景,唐國強慢慢抬起頭,眼含淚水,複雜的感情就表現出來了。“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潛臺詞就是諸葛亮是誠心來憑弔周公瑾,你們要殺就殺吧!這裡包含著諸葛亮的胸懷、氣度,大智大勇,同時還有一些委屈。


這個鏡頭是我們這場戲的核心鏡頭,唐國強理解得很好。這場戲雖然只修改了幾個鏡頭,但它做到了從人物性格出發,塑造出了諸葛亮大智大勇的真誠情懷。”

第二個階段是諸葛亮哭周瑜。這段臺詞很長,如果讓演員一直站在那兒念,就顯得呆板無趣。於是張中一想了一招:在不違背漢代習俗的前提下,用四幅帛畫,分別畫出周瑜剛出山、娶小喬、赤壁之戰、孫劉聯盟的四個人生階段,讓諸葛亮對著畫一邊走動一邊吟誦,這樣拍出來的畫面便好看了起來,觀眾也就不覺得臺詞冗長了。

第三個階段是這場戲的高潮。在諸葛亮送完帛畫後,用古琴彈起周瑜創作的《長河吟》,在誦完“魂如有靈,以鑑我心:從此天下,知音何方”後,突然絃斷,眾人痛哭,諸葛亮更是哭得不能自已,一邊喊著“公瑾,慢走”一邊跌跌撞撞地奔向靈臺,以頭撞棺,喊道“公瑾,我來也”。這時,鏡頭切到之前想要刺殺諸葛亮的幾個東吳大將,他們早已放棄刺殺,也跟著諸葛亮一起痛哭……


而這段戲之所以能如此打動人心,其實源於張中一的一個大膽突破,“按照漢代的禮節禮儀,人是不能上靈臺的。但是當初考慮到這場戲,少了那口氣就頂不起來了。我們還是決定打破這個規矩,讓諸葛亮哭著,跌跌撞撞地上靈臺‘哐哐’撞棺,以此達到高潮。”

一聲雷、四幅畫、一個突破。張中一靠這三個設計完成了“臥龍弔孝”,他對這場戲也比較滿意,“這場戲真正地凸顯了諸葛亮的大智大勇,還有他的人文情懷。我就是花了點工夫折騰這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