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真相:“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麼著吧!”

這就如同一層窗戶紙,一旦頓悟戳破,立馬“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再不濟,也學習人家俞敏洪,來一句,“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麼著吧!”

中年危機真相:“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麼著吧!”

1.

馮唐那篇油膩中年男的文章著實火了一把,他用喜聞樂見辛辣有趣文筆,列舉了中年男人要注意的十種事項,我曾在以前文章中歸納為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

具體就是,“生理方面,多運動少體胖,多幹淨少色迷;心理方面,多學習少懷舊,多有趣欲少無聊;社會方面,多自立少說教。”

俞敏洪演講中說到中年困境話題,借用馮唐這篇文章調侃挪揄,“其實我一看就知道馮唐自己陷入了中年恐懼症。我這樣從來沒有中年恐懼症的人,是不會寫這樣無聊的文章的: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麼著吧!”

人到中年的俞敏洪繼續調侃,“馮唐說不要成為胖子,不要停止學習,不要待著不動,不要當著別人的面去談性,不要教育晚輩,不要老去回憶從前做了什麼事情。我認為這就是馮唐自己的恐懼,因為馮唐寫的書,要不就是談性的,要不就是以無比自戀的狀態回顧自己青春歲月的。”

俞敏洪演講中把中年困境歸納為五點,“貪”“俗”“棄”“裝”“懶”

,即貪婪好東西都是自己的,俗氣的只會炫耀自己,放棄未來無限可能就此認命,裝作自己很有智慧,懶得思考。

其實,人到中年,那些窘迫困境,大家心知肚明,能說出來可調侃的不叫難,無法說出來又確實存在的才是真難,我們可以調侃稱之為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真相:“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麼著吧!”

2.

所謂中年危機,就是說出來矯情,不說吧憋屈,因此所謂危機既是危難又是機遇,我想可以有這麼三點。

一是茫然。

馮唐說“不可避免的事兒是,一夜之間,活著活著就老了,我們老成了中年。”不像馮唐或者俞敏洪這些成功中年男人,大多數我等普普通通碌碌無為中年人,感受是茫然無措的。

這種茫然更多體現在工作職場,現實問題就是中年人的職場發展,差不多基本定型,根據二八原理可以得知,僅有20%的人處於社會較高層次,這注定大多數人就此一生止步於此。

人作為社會動物,工作象徵意義甚大,有過激情歲月努力拼搏,可是眼前只能勉強尚可,理想的豐滿,現實的骨幹,這一時刻如此明白無誤。這時候的茫然,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甘心又不得不服氣。

二是焦慮。

張愛玲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張愛玲不是男人,旁觀者清,我以為她的觀察是細微可靠的,這比打腫臉充胖子的男人裝作牛逼哄哄要真實的多。

這種焦慮更多體現在家庭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中間自己處處是煩惱,都說“家和萬事興”,可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父母養老問題,孩子前途問題,股市房事花錢事,事事揪心,這就是中年人的孤獨,或者叫中年焦慮。

有些家庭,做妻子的一直在家伺候孩子吃飯學習,當孩子考上大學後,自己沒事幹了,想找份合適工作都不容易,過了45歲超市都不要,好找的工作也有,可吃苦受累不怕,就是身體早已吃不消,豈能不焦慮。

三是無趣。

2018年有本書的名字特有趣,“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英國詩人王爾德說,“我們都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其實說的就是生活本質要苦中作樂,或者是樂中尋苦,可是歡樂的童年過後,無趣成為大多中年人的標誌。

幽默有趣人人愛,沒誰真的喜歡假作一本正經,可是要在現實生活中發自內心追求有趣,實在是太難了。多年的磨難,早讓我們大多數人談趣色變,彷彿面對不容易的生活,任何一點樂趣都是褻瀆。

當然,更多情況是,我們喜歡自己變得有趣,可是缺乏發現、享受、品味樂趣的能力,說句不好聽的話,我們終於成長為自己曾經厭惡的那個人。

羅列這些中年危機不是目的,也不僅僅為了歸納生活辛苦,誰的生活不辛苦呢?承認中年危機,把危難變成機會,讓中年變得富有生氣與意義,才是有益的事情。

中年危機真相:“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麼著吧!”

3.

說到應對方式,採用懶人辦法,按照上面三個危機特徵簡單對應即可。《少有人走的路》也給我們帶來啟發,“人生困難重重”,為此需要抱持自律、愛、信仰等。

一是茫然無措變自律有措。

人到中年,少點貪念,少點功利心,接受現實自我,讓自己變得自律點,用小事情磨練自我意志,不失為自我價值體現方式。

承認自我非常普通,不去比較別人優勢特長,但是可以讓自己變得不平凡,方式就是自律。比如把一本經典好書反覆讀一百遍,你能做到這一點,足以體會到震撼感。

二是焦慮不安變有愛能安。

焦慮因為對未來期望過高,心神不寧,卻忽視了當下,尤其缺少發現生活中愛的能力,借用羅曼羅蘭的話變個說法,就是“生活中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發現愛的眼睛”。

這雙“愛的眼睛”就是積極關注的能力,這是需要培養的。我們善於指責別人,抱怨家人,只因為只看到不好的一面,唯獨忽視好的一面,就像教育孩子總以為“表揚會翹尾巴”,其實人人喜歡溫暖肯定的話。

每天訓練發現人事物的差異點、閃光點、動情點,用美好視角來具體化愛的高度,方可安寧。

三是無趣之極變自嘲自信。

人的無趣帶有遺傳與長久的思維習慣,改變是很難的,可是人到中年無論如何要意識到這一點,誰也不願意與無趣之人常打交道啊。

練習之道就是開始適當自嘲,起碼家人面前常練習,至少讓孩子知道咱還是可以自嘲的,以後暮年垂垂還會有點趣味,否則該是多麼尷尬。我曾經家中練習過,只要犯錯被責備,立馬自嘲,乃至變本加厲一起討伐自己,“這傢伙真是太懶了,太不像話了,扁他!”

敢自嘲的人才自信,善於自嘲的人一定有自信,起碼那一刻就好。這樣慢慢就會由點及面,臉皮厚起來,真正看到人性無法消除的不足,反而愈加有趣。

中年危機真相:“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麼著吧!”

4.

人到中年是遲早的事兒,所謂中年危機也不過借題發揮,純屬調侃而已,因為人生啥時候沒有危機呢,年輕時候那麼多都走過來了,還要害怕這些嗎。

因此,真正想表達的是,如同慧能大師所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中間隔著的只不過是“迷”與“悟”。

這就如同一層窗戶紙,一旦頓悟戳破,立馬“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再不濟,也學習人家俞敏洪,來一句,“老子就是中年了,你怎麼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