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美國隊長”普利西奇在特富摩爾球場上演帽子戲法,幫助切爾西客勝伯恩利、為蘭帕德拿下七連勝。美國球星的快速盤帶後的精準射門,讓人們看到了昔日扎球王的風采。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這位來自賓夕法尼亞青年在藍軍逐漸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剛剛完成帽子戲法的他必將被球迷們寄予厚望。然而這位年輕的“美國隊長”是否能像他的前輩多諾萬、霍華德們一樣將星條旗插在插在不列顛島上?是否讓大西洋彼岸的足球在英倫閃光?我們拭目以待。

經過多年的耕耘美國已經不再是“足球荒漠”,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普利西奇等旅歐優秀球員的帶領下,可以幫助美國重返世界盃。雖然美國足球已經不再羸弱,但想恢復甚至超越美國連續多次參加世界盃的高光、要振興美國足球文化,除了要憑藉普利西奇等旅歐球員為美國足球強盛樹立旗幟外,還需要大聯盟的眾多球員打下堅實的基礎、更需要精心呵護自己來之不易的足球文化。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美國足球文化基本盤

美國民眾對競技運動非常熱愛,許多美國人即使不主動參加體育活動,也會熱衷於觀看體育比賽。北美四大職業體育聯盟都有著驚人的關注度和市場,然而美國人民的熱情都集中在他們自己發明或者在本土化改革後的運動,前者如籃球,後者如棒球、橄欖球。

但是熱愛運動的山姆大叔並沒有在足球方面投入太多熱情,美國足球文化也顯得頗為弱勢。美國足球文化的現狀就是球迷們對高水平足球比賽有嚮往,但即使依靠外國過氣球星帶來流量。大聯盟的水平依然不到需求。而歐洲高水平球隊看到了美國的市場,願意把季前熱身安排在這裡(甚至有傳言西甲要把部分比賽放到美國),但卻沒有辦法給美國球迷帶來真正的歸屬感。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1、老球星的新大陸

1975年6月15日是一個值得美國足球銘記的日子,意義甚至可以和阿波羅登月相媲美。野心勃勃的球隊老闆通過基辛格(沒錯,就是在中美建交中起到關鍵作用的那位)的幫助,以兩百萬美元的天價年薪引進貝利。球王在紐約宇宙隊復出,憑藉自己的名氣為球隊帶來了更多的球星,其中“足球皇帝”貝肯鮑爾還和球王短暫做過隊友,這也是足球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兩王相會紐約帶領球隊奪冠似乎也成水到渠成的事情。除了球王和皇帝之外,足球聖人克魯伊夫也在七十年代後期來北美淘金,這些老球星們為“足球荒漠”帶來了第一絲的綠色。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貝利等老一輩球星為美國足球文化的種下了種子,而貝克漢姆等21世紀的球星對美國足球文化進行了進一步培育。2007年,貝克漢姆離開了足球世界的中心舞臺加盟洛杉磯銀河。前三獅軍團隊長憑藉自己的偶像效應和全球商業價值,對美國足球文化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小貝加盟大聯盟的第一個賽季,大聯盟的平均上座率是1.6萬人,當他離開時,大聯盟的上座率增長到了2.1萬人。2007年大聯盟只有13支球隊,目前達到了23支。當年多倫多FC加入大聯盟的時候,向大聯盟支付了1000萬准入費用,10年後的這一金額已經上漲到了1.5億。美國足球市場在過去的10年間得到了巨大發展,推動這一發展的貝克漢姆居功至偉。除此之外,在他之後勞爾、亨利、皮爾洛、卡卡、比利亞、德羅巴等球星效仿貝克漢姆的故事也紛至沓來,為大聯盟的發展添柴加薪。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除了這些職業生涯末期來北美淘金的球星外,美國足球還要感謝德國足球名宿克林斯曼。這位“美利堅女婿”主打進攻的戰術風格為美國足球找到了一條適合的道路,他發揮自己善於鼓舞激勵的能力將隊員的信心點燃,結合美國人出色的身體速度、骨子裡崇尚進攻的基因,一改美國隊防守反擊打法,提升全隊的進攻節奏和傳導球速度,提升了球隊的認知水平。在他大刀闊斧的改革前期,風格大變的美國隊取得隊史最長的12連勝。2014年世界盃上,小組賽中美國隊和日耳曼戰車鏖戰整場一球小負,淘汰賽中與星光熠熠的比利時隊血拼了120分鐘以一球之差倒在了16強,儘管沒能打入八強,但民眾史無前例的熱情,似乎在宣告著美國足球的黎明。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然而,2016年由於世預賽成績的不佳,克林斯曼被美國足協解僱,他像諸多下崗教練一樣作了足協的擋箭牌,為美國足球文化的缺失埋了單。從克林斯曼以及所有外來者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足球只依靠“外來的和尚”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尤其是足球文化的問題。

2、足球市場的邊緣地位

橄欖球是美國人最熱衷的體育活動,其中“超級碗”星期天更是被億萬計的觀眾追捧,成為全美最有商業價值的比賽項目。目前美國足球大聯盟的影響力與此相比還有極大的差距。

美國足球在職業體育中處於邊緣地位,受到傳統運動的擠壓。NFL(國家橄欖球聯盟)、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NBA(美國籃球職業聯賽)和NHL(國家冰球聯盟)組成的北美四大職業體育聯盟拿走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而四大聯盟中培養出了不止一位和梅西、C羅同級別的超級巨星,比如橄欖球殿堂級四分衛佩頓·曼寧、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等……在這方面足球顯然差的更多。

這些在美國受歡迎的運動都有這樣的特點:換人沒有限制、身體對抗激烈、比賽中可以叫暫停等。這些規則在保證了運動員體能的前提下使比賽更激烈。同樣進一步將比賽間隔縮短、密度增加,以便安排更多的比賽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與之相反,足球比賽很難安排得如此密集,大家熟悉的歐洲聯賽一週雙賽已經需要讓各位教練叫苦不迭了。美國的職業體育完全服從市場,比賽規則的制定必須要適合精彩更刺激的更吸引人的要求,可惜現在美國足球無法符合這種需求。

3、女強男弱 巾幗不讓鬚眉

近30年來,美國女足已拿下了4屆世界盃冠軍和4屆奧運會冠軍。這一成就證明美國人不是踢不好球,只是男足的重視程度不高。在美國的大學裡男生可以選擇的體育項目更多樣,比足球有市場的多的是,獲得獎學金的渠道也更多。而女生顯然不具備同樣的條件,他們只能從其他體育項目上拿到和男生同樣的待遇。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但是這樣的平等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女足的強大離不開1972年國會出臺的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Title IX)。該法案禁止接受聯邦教育資助的項目出現性別歧視,要求教育機構在體育獎學金、運動裝備、體育設施和提供教練等方面,男女運動項目必須一視同仁。根據這一法案,很多女孩可以從事足球這項相對於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從而在大學活動獎學金和平等的地位。而足球的發展最需要商業和升學等實在的因素在一起培養,多數女足國腳正是得益於政策來自大學。上屆世界盃美國女足的23人名單中,就有多達6人來自北卡大學。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得益於Title IX法案的實施,據來自國際足聯的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全球青少年足球人口中,12%為女生,其中美國佔了一半以上。而在女足註冊球員方面,美國已經超過了300萬,日本國內註冊女足職業球員也有100萬。而這兩個國家也正是近兩屆女足世界盃冠軍。

​美國足球文化振興之策

要破解振興美國足球的問題,就必須從他們的足球基本情況入手。要從球星效應、聯賽基礎和打造市場三方面入手來振興美國足球文化。

1、旅歐球員帶動

說美國足球文化前需要講一個俄國的故事。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皇帝折戟莫斯科,隨即沙皇帶領著反法同盟開始了反擊,和他一起出徵西歐先進地區的俄國年輕貴族,雖然馬踏巴黎在戰場上打敗了法國,但是在文化上卻深深的折服於對手。回國後這些年輕貴族就成為了俄國變革的中堅力量,在他們的影響下落後的沙俄開始邁開現代化的步伐。

而美國的旅歐球員同樣有著這樣的歷史責任,他們是美利堅足球的佼佼者。並且在去歐洲踢球方面,“美國大兵”們有著先天的優勢。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比如,英國足球在於語言和文化上都更容易接納美國球員,多諾萬、霍華德等球員的成功案例也讓英倫球隊對美國小夥的前途很有信心;德國自貝肯鮑爾經馬特烏斯到克林斯曼都和美國足球結緣,他們深刻的認識到了美國球員大多擁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協調性及對勝利的渴望,這些素質和德國足球理念非常接近。德國俱樂部樂於將這些小夥子們訓練出適應歐洲的戰術修養及紀律性,這對類似於“委託培訓”的方式對雙方來說都有好處,我們從普利希奇、伍德、耶德林這些美國現役國腳身上明顯可以看出“德國製造”的烙印。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歐洲一直都對美國球員開放,並且環境好於亞洲球員。這些旅歐的“美國大兵”們才是給國家隊的希望、給球迷們帶來勝利、給國內帶來足球文化基因的關鍵先生,就好比跟隨大軍在歐洲征戰的俄國貴族,他們會帶回來先進的思想和文化,從而回到母體並昇華自己。

2、大聯盟的發展

1996年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MLS)閃亮登場。雖然期間有無數人為它的發展而努力,但是聯賽的成長顯然沒有達到預期。

尤其在足球文化方面,大聯盟並沒有將現金的足球理念推廣的很好。他們更喜歡按照自的理解,試圖來“改造”足球。甚至在大學的比賽中,球員和教練還在堅持“美國式”的比賽方式甚至規則:採用橄欖球和籃球那種無限換人循環使用球員,多數球隊迷信身體素質,要想攻破對方球門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定位球……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大聯盟能得到也是大多是運動屬性強的球員,他們顯然更看重如速度、力量、彈跳和臂力等等“原始能力”——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海外效力的美國球員中,守門員往往最有可能成功。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著名美國門將霍華德

皮爾洛在美國效力期間一針見血的指出過大聯盟的問題:“MLS是一個十分艱難的聯賽,球員身體對抗激烈,需要有很多跑動。在這裡,靠體力的時候多,而技術的使用太少。”

重身體素質而輕技術導致美國足球比賽觀賞性差,許多美國球迷更願意在電視上觀看歐洲頂級聯賽和遠道而來的豪門季前熱身賽。這也意味著大學足球和MLS難以推動美國國家隊水平提升。

聯賽是一個國家足球的基礎,大聯盟要順應球迷們學習和借鑑歐洲足球的習慣,在大聯盟選材和組織方面大刀闊斧的改革,美國聯賽仍需追趕歐洲。用聯賽的影響力來引導人才的培養。大聯盟的最終目標應當是遵循歐洲模式,高中和大學足球也需要經歷一場根本性的變革,用頂級足球聯賽的選材來反過來影響足球文化。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3、培養球迷,擴大市場

旅歐球員形成示範效應帶來主流足球文化,大聯盟積極更近改變美國足球選材理念,勢必會提高美國足球的成績。再加上原先的引進巨星計劃,自然更多的球迷願意觀看比賽。

當在精彩程度上有了保障,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擴大市場,用四大聯盟成熟的運營經驗來打造大聯盟。將足球比賽打造成聚會聚餐的日子,擴大衍生產品的消費;利用開場、中場、完場來安排演藝明星的表演;還可以和影視行業結合多搞足球電影和真人秀的開發……將足球也打造成一條產業鏈。

普利西奇閃耀英倫,“足球荒漠”美國為何能開花?

美國足球文化現在並不是體育文化的主流,還需要進一步優化發展職業大聯盟來培養球迷,以產生更大收益,使市場逐步做大後吸引過多的投入,加上旅歐精英們的推動才能讓美國踢球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子多起來,足球文化也更加成熟和現代化,會更加的適應現在足球發展。

看看美國足球的發展路徑,我們應該思考些什麼、借鑑點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