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學霸本科生:獎項拿到手軟,科研成果國內外首創,轉專業後依然全校第一!

他,突破自我,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轉入心儀專業;他,積極進取,在校期間24項競賽成績獲獎,同時受理國家發明6項,在科研方面還達成一項國內外首創;他,努力拼搏,截至目前已獲得SRTP學分73.0分(一般專業要求2個SRTP學分即可畢業)位列全校第一。他,就是

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16級本科生宋毅恆。

江蘇學霸本科生:獎項拿到手軟,科研成果國內外首創,轉專業後依然全校第一!

突破自我,成績斐然

其實高中時期的宋毅恆理科成績並不是很理想,但他卻一直對物理有著濃厚興趣。到了東南大學以後,他了解到東南土木工程專業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獲評A+專業,加之對學院深入和多方位瞭解後,他更加堅定了進入土木工程專業學習的心。

江蘇學霸本科生:獎項拿到手軟,科研成果國內外首創,轉專業後依然全校第一!

在科研上,宋毅恆向給予他們指導的老師陳錦祥教授提出請求,渴求在複合結構領域利用仿生手法不斷突破自己。同時,在研究結構設計外,還增加了新的研究方向——生物基廢料(如秸稈)的多途徑利用,變廢為寶,結合多種性能,開發多功能一體化甲蟲板(仿生獨角仙前翅蜂窩-小柱結構),為國內外首創,具有鮮明先進性。並在結構、材料、仿生學影響力SCI期刊投稿。截止目前,其中數篇已獲錄用出版,並且均獲審稿人一致好評。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兩場,均作英文口頭彙報。

江蘇學霸本科生:獎項拿到手軟,科研成果國內外首創,轉專業後依然全校第一!

克服壓力,積極進取

宋毅恆同學之所以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跟他平時積極進取,不斷拼搏的學習態度有著很大的關係。他在大學期間參加了多次大賽,而讓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參加中國鋼結構協會舉辦的全國大學生鋼結構創新大賽。

比賽隊伍裡有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當時在機緣巧合下宋毅恆同學當上了組長。作為一個大二的學生,要管理和領導包括多位建築學(研三)、土木(研二、博一)專業的學長,壓力可想而知。一開始因為擔任組長的壓力和自己大二學生的身份,他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認為自己學識淺薄,怕貽笑大方。但在每一次組會後,他都會潛心鑽研技術直到後來可以與學長們一同談論技術細節。

江蘇學霸本科生:獎項拿到手軟,科研成果國內外首創,轉專業後依然全校第一!

在比賽選拔過程中,宋毅恆踏實勤學,不斷鑽研,掌握BIM、綠建分析等多項技術,在鋼結構規範的制定者王立軍專家等在場的情況下獨立演講,獲得在場評委老師一致好評。他們小組提交的參賽作品最終獲得全國鋼結構創新大賽一等獎和現金一萬元的獎勵。

此外,宋毅恆在校期間,還先後榮獲數學建模美賽國際級二等獎、節能減排大賽國家級一等獎、鋼結構創新大賽國家級一等獎、大學生數學競賽國家級一等獎、計算機設計大賽國家級三等獎、大學生英語競賽國家級三等獎、中國路橋一等獎學金、助研金及課程獎學金、院"年度團隊"隊長東南大學優秀團員等多個獎項及榮譽。

高效學習,愛好廣泛

在三年來的大學學習中,宋毅恆總結出了他的一套學習方法。他認為僅在意學習時間和計劃,是得不到好的學習效果的。更多叮囑自己要提高效率

,且不斷嘗試"多線操作",就是在本專業課程學習外,還不斷增加競賽、科研等實踐學習。經過這樣不斷增加強度的學習訓練,就可以很從容地面對很多事情。對於一般的專業課程的學習,還有一個重要點,便是不斷提升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細緻度和要求。當要求高了以後,就像和諸位大佬交流過後得出一樣的感受便是,"一旦上去了,就不容易下來了"。就是這種嚴於律己的精神讓他更加優秀。

江蘇學霸本科生:獎項拿到手軟,科研成果國內外首創,轉專業後依然全校第一!

生活中的宋毅恆還愛好吹竹笛,且有著業餘九級的水平。同時他還喜歡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他是海門市紅十字會大學生志願隊隊長。於2019年五一節期間,組織大學生返鄉參與宣傳、義賣、募捐活動,並且此活動刊登在海門日報及江蘇省新聞臺採訪播報。他是民間志願組織調研實踐活動成員,準備採訪資料與內容,任主要採訪記者;他是"吾曦"探尋無錫古建築在城市化、商業化趨勢下的出路實踐活動成員,制定調研計劃、製作問卷等;他是"為水而行"青州水質調研支隊實踐活動成員,商討設計製作隊旗,制定活動策劃;他還是"怦然心東"母校宣講主要參與人,並獲2017大學生年度人物評展優秀志願者。

江蘇學霸本科生:獎項拿到手軟,科研成果國內外首創,轉專業後依然全校第一!

宋毅恆同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收穫成果成為了大家學習的榜樣,勉勵有志科研的同學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祝願這位心懷夢想的東大追夢人,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裡,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東南大學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