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1970年1月17日,美国空手道武术家乔·刘易斯(Joe Lewis),于当天比赛的第二回合KO了Greg Baines。在这场比赛当中,主持人将双方称为“Kickboxer”(踢拳手),而这场比赛也被公认为北美的第一场踢拳比赛(Kickboxing Bout)。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美国著名武术杂志《黑带》封面上的乔·刘易斯


空手道与拳击作为日美两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交汇融合诞生了美式踢拳。区别于日式踢拳,美式踢拳的特点就像它的着装一样鲜明:系上道带的长裤告诉你它继承了空手道的腿法,赤裸的上半身又与拳击比赛如出一辙。日式的踢加美式的拳,这可能就是美国人当时对于这种“拳腿相向”的“全面”格斗的全部理解,就好像当时他们管这套功夫就叫Kickboxing而不是American Kickboxing一样。这显然与后来我们看到的踢拳比赛不同,因为当时的美国人可能也没有想到,太平洋的彼岸除了东亚的中日武术,在东南亚,还有“全面”到能把人体的四肢各主要关节全都用上的武术——泰拳。

与那个年代的中国和日本一样,发明了美式踢拳的老美,也开始与泰国人打起了“美泰交流赛”(没想到吧?除了日泰中泰,还有美泰......)

然而可能让美踢拳手们更想不到的是,除了肘膝,泰国人还有他们更加忌惮的武器。

我们来看看三场改变美踢历史的美泰对决。


1.Changpuek Kiatsongkrit vs Rick Roufus


两人分别是泰拳与美踢的冠军,不难想象在当时也会是一场世纪大战。

第一回合,Rick精湛的拳法,精确的击中了对手的下颚,Changpuek应击倒地。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然而接下来Changpuek似乎发现了,使Rick进退有余的空手道的侧身站架,有致命的弱点......

接着便开始他的低扫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还是低扫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应接不暇的低扫.......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就这样直到第三回合,Rick的拳击再也没有发挥在第一回合那样的作用,他的表现越来越狼狈,一次次的低扫,对他的大腿和他的构架累积了越来越严重的伤害。不难想象,彼时Rick的长裤的遮挡下的大腿会是怎样的一片景象。

直到第三回合的最后,Rick的大腿终于迎来摧垮它的一记重击。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难以忍受的疼痛终于使他倒下,比赛结束,而这场比赛后来也被称为低扫之战(low kick bout)

赛后双方都被送进了医院,虽然赢了,但Changpuek不得不承认,这是他打过的最艰难的一场比赛

赛后的Rick,找到了Changpuek的教练、美国的泰拳先驱Saeksan Janjira练习泰拳,他的弟弟也受到了他的影响,前往泰国练习泰拳。

他的弟弟就是这位,Duke Roufus,相信许多人都在网上看过他与拳击品牌TITLE合作拍摄的那一套经典的MMA教程。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同时他也是UFC前轻量级冠军,“飞踢”安东尼佩蒂斯,和CM朋克打击技教练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现在知道飞踢哥为啥这么能踢了↓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2.Lakchart Sor Parpasart vs Mike Winklejohn

这一场比赛更加惨烈,Mike没有占到一点便宜,从第一回合就被低扫直到最后......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裁判叫停了比赛之后明显看到有点一瘸一拐的Mike......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然而后来的Mike Winklejohn拿下了两次泰拳冠军,并与Greg Jackson联合创办了Jackson Wink MMA Academy,也就是大名鼎鼎的JW MMA学院。训练出了包括

弗兰克米尔,“蜜糖”埃文斯,“牛仔”塞罗尼,卡洛斯康迪特,“骨头”乔恩琼斯,霍莉霍尔姆,“空手道辣妹”沃特森,杜安路德维希(迪拉肖的打击技教练)在内的一众明星选手。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3.Narong Noi Kiatbundit vs Benny Urquidez

Benny Urquidez出身于一个摔跤手母亲和拳击手父亲的格斗世家,松涛馆空手道黑带的他是WKA冠军,WKA的全名:World Kickboxing and Karate Association

这是美国本土的第一场泰拳规则比赛。

依然,泰国人用低扫精准的把比赛控制在了他们最舒适的输出距离,被限制移动的情况下,Urquidez的拳法得不到发挥,就像牧羊人鞭下被驱赶着的羊羔。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由于规则的不清晰,Urquidez以为这是一场没有缠抱和顶膝,乃至没有低扫的比赛,于是他开始缠斗乃至投摔Narong。比赛发展到后面甚至引发了全场的混乱,最后裁判终止了比赛,判定为无结果。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我们来看看赛后Urquidez本人如何评价这场比赛的: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打中对方却没有任何反应的。这家伙一直踢我的腿,这是我人生中吃的第一记泰踢,知道那一下多重吗?

看过用手捏到玩具公仔的眼珠子爆出来吗?就这感觉。这腿重得连我祖宗都能感觉的到。我想绕着他走,让他踢不到我,可他还是朝着我的左右腿一腿接一腿地过来,我就差跳起来用手来挡着我的腿了。”

后来的Urquidez去了日本,在日式踢拳的擂台开创了自己的天下,日泰交流赛中他还曾担任日本队的外援。

再后来他还成为了一名演员和武术指导,对成龙大哥电影熟悉的人可能知道,他就是在电影《快餐车》与成龙大哥过招的那个外国人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离开了肘膝,Low kick,低扫踢,这就是泰国人依然让美踢手们忌惮的武器。

脱胎于空手道的美式踢拳,秉承了日本武术的的一本思想。针对头部的踢击或拳击以求一击KO,是一本思想下终结比赛的最佳选择。因此可以踢腿上头的远距离、可以用拳瞄准下颚的近距离,是美踢的输出的舒适区。但是美踢手们可能没有想到,他们眼中“一寸长一寸强”的腿法,泰国人居然不只用来踢头踢身体,还直接用腿来抡腿的?

于是在踢拳擂台上,中距离的火力空白、赖以快速发动突击与后撤的侧身站架,成为了泰国人的目标,势大力沉的泰式低扫,逐渐削弱美踢手的大腿耐久,侵蚀了他们的输出距离。不止腿法,拳法也因移动的限制而无法施展。他们的落败,从他们挨到的第一记低扫,就已经开始了。

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思维,是不是还挺像“激变论”与“渐变论”?


然而美踢也没有就此被淘汰,在全世界的踢拳比赛规则几乎都在鼓励刚拳腿组合的时候,美式踢拳却在综合格斗开拓了新的领地。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UFC的美踢战士:“神奇”史蒂芬汤普森、赛奇诺斯卡特↑)

由于摔柔的加入,MMA擂台上的中距离(pocket)似乎不再是拳腿组合的乐土。“侧着身子,点着步子,远可踹你一jio,近可打你一拳”的打法,这时成为了破坏对手输出的利器。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来自美踢学院的大雕卢克正宗的变线蹴

当然,成功并非在固步自封中获得,比如拿下了两次泰拳冠军的Mike Winklejohn,让我们看到JW门下的“骨头”乔恩琼斯——这个手长到在近距离可能都不好出拳的家伙,他漂亮的肘膝。


“痛定思痛”:美式踢拳的进化之路

有时候觉得这哥们真是把肘子当拳头用

当年美踢手们大腿上每一记低扫所带来剧烈疼痛,为美式踢拳带来了真正的涅槃。

-End-


(图片全都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