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築行業人手嚴重匱乏,大量招收外勞就業

我們都知道日本少子化,老齡化嚴重,勞動力缺口越來越大,在建築行業,人手不足的狀況更為嚴峻,日本的建築行業當中,超過一半以上的企業都表示人手不足。這直接就導致日本的許多建築項目延期。

日本的很多中學一級兒童遊樂園的項目都很難在規定的期限內竣工,導致開校以及開園的時間延期。

自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日本東北地區需要復興,一時間建築需求急劇上升,再加上東京將在2020年舉辦奧運會,社會基礎設施的需求也隨之加,無論是建築技術人才還是建築工人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日本建築行業人手嚴重匱乏,大量招收外勞就業


據總務省的統計稱,建築業所有從業人員中,55歲以上的比例在2001年~2012年期間從23.9%上漲至34.3%;29歲以下的比例從19.6%下降至10.2%。相比其他產業,建築業的老齡化狀況比較突出。有人統計說,阪府的技工(模板工、鋼筋工等)的有效求人倍率為9.57倍,也就是說,需要9個工人,但只有1個求職者。

建築行業需要的人才其實很多的,比如修建一棟公寓,需要鋼筋工、模具工、抹灰工、架子工、室內裝修工,電焊工等等,同時也需要擔任實施管理以及設計工作的人才。

另外,建築行業的工作具有3大特點,分別是髒、累、危險,因此該行業並非高人氣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年期間內,日本國內建築行業共有367人因跌落、倒塌等事故死亡,其比例為日本全行業最多,達到3.6%。但是由於薪資很高,所以還是有很多人來從事這些工作。

電焊,千葉縣,小時工資923日元,加班1.25倍,很輕鬆的工作,每月能攢1.1萬元人民幣。建築房屋解體,栃木縣,小時工資880日元,加班1.25倍。每月大概到手1.2萬元人民幣。架子工,大阪,小時工資1300日元,每天工作6.5小時,超過6.5就算加班,每月大概能賺將近2萬元人民幣

雖說職業與年齡以及性別沒有太大關係,但是對於老年人以及女性來說,從事建築行業工作還是十分危險的,這也可以說是建築行業人手缺乏的原因之一。

據統計,日本建築業目前缺2萬人,5年後缺21萬人,啟用新制度第一年度預計接納5000~6000人,前5年累計接納3萬~4萬人。

這也是日本現在大量引入外國勞動人口的原因,日本建築行業人手不足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2019年4月,針對人力嚴重短缺的建築、農業、住宿、看護、造船等5大行業設定新的在留資格,以吸納更多的外籍勞工,隨著放寬外籍勞工在日本的工作條件,力爭在2025年之前,日本能夠吸引逾50萬名外勞就業。

日本建築行業人手嚴重匱乏,大量招收外勞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