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尚香和劉備在一起後,為何不繁育後代?

溫兒兒


如果信從小說家之言,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劉備和孫夫人郎情妾意,雖相處時間不長,但兩人婚後如膠似漆,自然也當孕育出愛情的結晶。可是,歷史卻並非如此,劉備的這場政治婚姻,到頭來還是成為了一樁悲劇。

孫劉聯盟,並非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為了維護這層交情,孫權還特意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可謂是下了“血本”。不過,由於羅貫中的尊劉思想,這場原本建立在陰謀基礎上的婚姻,卻成了劉皇叔的一次桃花運,俘獲了佳人的芳心。這才有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歇後語。

《三國演義》中的情節,是據《三國志》演義而來的。不過,正史中的劉皇叔,雖然娶了孫夫人,過得卻並不幸福。

漢建安十二年(207),劉備領荊州牧。此時,江東的孫權鑑於曹操的威脅尚在,故決定暫時維持與劉備之間的聯盟關係,將妹妹嫁給了劉備。這位江東的千金小姐,便是歷史上的孫夫人,後又被人們取了個芳名——孫尚香。

後來,劉備趁機領兵奪取益州,孫夫人便留在荊州。在劉備佔據益州後,孫權便派人迎接自己的妹妹,並想著順勢擼走劉禪。不過,張飛和趙雲在關鍵時刻,將劉禪奪了下來,孫夫人自己回到了江東。

孫夫人企圖帶走劉禪一事,在正史中確有記載。從這一細節來看,劉備與孫夫人之間的感情,絕非像《三國演義》中所講的那般,反而是相互防備、暗中為敵的。

不僅如此,在《三國志·蜀志·法正傳》中,還提到了諸葛亮的一番話: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諸葛亮稱,劉備當時處境十分尷尬,既要防備曹操和孫權,還要擔心孫夫人趁機下手,生怕其對自己不利。要知道,孫權這個妹妹,可絕非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大家閨秀,而是個富有雄心壯志的女中豪傑。正如陳壽在《三國志》中所記載的:

“(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

可以說,劉備娶的這位夫人,完全就是個穆桂英的形象。孫夫人手下有一百多名婢女,而這些婢女也不是那些柔弱的丫鬟,而是個個手持利器,守護著自己家的小姐。當時,劉備每次到孫夫人房中,都覺得心驚肉跳。

試想,劉備並非好色之徒,心中更是有著鴻鵠之志,自然不可能將太多心思花在孫夫人身上。更為重要的是,這原本就是樁政治婚姻,劉備面對如此一位狠角色,閃躲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有心思跟她生兒育女呢?


史海爛柯人


很簡單,政治婚姻,劉備看中的是孫夫人的身份,孫夫人也不喜歡劉備,還嬌縱蠻橫,兩人根本沒有感情。這種情況劉備也就是把孫夫人供起來,孫夫人也是不與劉備住在一起,而是單獨有一座城,如何繁育後代?


我寫“孫夫人”而不是“孫尚香”,因為就歷史而言,正史野史都說孫夫人叫什麼名字,甚至《三國演義》都沒寫過孫尚香,只是稱孫夫人,另外說了一個孫權的妹妹孫仁,也沒說那一定就是孫夫人。所謂孫尚香,那是戲曲中的名字,後來經過遊戲的推廣而廣為流傳。我們還是叫孫夫人比較嚴謹。


《三國演義》中,孫夫人是真心傾慕劉備,跟隨他脫離哥哥孫權和周瑜的掌握逃回荊州,夫妻恩愛,將劉禪視同己出。後來是被騙母親病重才回東吳。甚至還有夷陵之戰後孫夫人聽說劉備去世,投江殉情而死。


歷史真相就比較殘酷了,孫夫人和劉備關係簡直可以用緊張來形容。根據《三國志》中多次描寫劉備陣營文武對孫夫人的忌憚,《法正傳》記載,法正對劉備進言:“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將孫夫人比做劉備隨時可能爆發的“肘腋之禍”。肘腋最近心臟,意思是隨時可能於身邊爆發的禍患。《華陽國志》還講述了劉備因為孫夫人喜歡在放假呢內擺放兵器,劉備害怕,法正規勸劉備要與孫夫人保持距離。


《趙雲傳》則這麼寫:“此時先主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將吳吏兵,縱橫不法。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權聞備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前一段講述了孫夫人倚仗自己孫權妹妹的身份,用從東吳帶來的人,屢屢縱容屬下行不法之事,劉備派趙雲執法,壓制孫夫人。後半段就是著名的截江奪鬥故事,孫夫人乘著劉備入蜀西征,帶著劉禪回東吳,被趙雲張飛截下來。但可不是三國演義裡說的孫夫人被騙,基本是主動為之,要把劉禪綁到東吳做人質。回去之後,孫夫人也沒有任何記載說他對劉備有什麼留戀。劉備也在入蜀後立刻娶了吳懿的妹妹為正妻,取代孫夫人,稱帝后立為皇后。

另外,劉備在荊州公安城西建造了一座孱陵城,專門給孫夫人居住。也有說是孫夫人自己要求居住在那裡。無論是劉備的意思,還是孫夫人的主意,都說明他們其實是分居狀態。

所以,劉備娶孫夫人就是為了在赤壁之戰後加強孫劉同盟,純粹的政治婚姻,沒有感情。孫夫人也仗著自己身份不把劉備放眼裡。加上劉備已有劉禪,沒有絕後風險,故而兩人做做樣子即可,不會真的去繁衍後代了。


伊耆角木


孫夫人和劉備本就是政治聯姻,孫夫人相傳名為孫尚香,在吳蜀聯盟後,孫權為了鞏固聯盟,將孫夫人嫁給劉備,兩人之間雖為夫妻但是並沒有多少夫妻之情,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而互相戒備。而孫夫人在劉備身邊也僅僅待了三年,三年後,孫尚香回到吳國,從此了無音訊。

孫夫人並非傳統的閨閣女子,相傳孫夫人才智機敏而且勇猛,身邊帶去的一百多名侍女個個善武,在孫夫人身邊守衛,劉備去見她都要被她身邊的陣仗嚇到,劉備和孫夫人婚後並不恩愛,再加上孫夫人身份特殊,背景強大,劉備對她從來多有防範。

劉備身邊不是隻有一個孫夫人,和孫夫人生兒育女有政治風險,不值得沒必要,萬一生下個兒子,劉備百年後,孫權幫著侄子奪權,以後蜀漢姓劉還是姓孫就不一定了。

再者,孫夫人也不喜歡劉備,她嫁給劉備本就是不情願的,年齡還相差一大截哪。孫夫人身份高貴,背景雄厚,也嬌縱蠻橫,從來也不想討好劉備,甚至身邊的士兵也不遵守法度,可以說不把劉備放在眼中,三年後,離開劉備回到江東,更是沒有一點留戀。三年和劉備做表面夫妻罷了,兩人之間既無感情又隔著政治立場,生兒育女就算了吧。


閒話茶館


沒辦法啊,這個女人劉備駕馭不住啊!<strong>

在正史中,孫尚香(據說是叫孫尚香)是孫權的妹妹,從小嬌生慣養,頗好武藝。對於劉備,她更是不喜歡。這跟小說中愛劉備愛得死去活來,不惜和家人翻臉,甚至於投江殉情而死的大叔控。完全就大相徑庭。

沒辦法,這才是真實的歷史,也更符合孫劉政治聯姻的現實。

由於性格跋扈,且不喜歡劉備,孫尚香嫁給劉備之後,身邊的侍婢那可都是帶著刀的。試想哪個男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有心情行雲雨之事!

“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 》。<strong>

既然沒有機會發生關係,自然也就不會有新生命誕生了,這是生理常識嘛!

所以啊,孫尚香對於劉備來說,是個威脅。所以後來孫尚香南歸,劉備也沒有說多加阻攔,只是把孩子搶回來就行了。只當是送走了一個瘟神。

而且從當時的環境來說,二人的聯姻並非是普通的男婚女嫁,而是有著一定的政治色彩。事情跟政治扯上了關係,就顯得極為複雜。

因為孫尚香是孫權的妹妹,對於孫權來說,是不想把自己的年輕美貌的妹妹嫁給年齡較大的劉備的。只是孫權心裡惦記著荊州這個地方,因為劉備不妥協,便採用了這個聯姻。希望劉備在跟自己有了親戚關係之後,可以在領土上有所妥協。

但是,這個只是孫權的一廂情願,劉備固執得很,領土問題根本不鬆口,孫權拿不到自己的利益。由此,這個大舅子和妹夫的關係並不怎麼樣。


有了這樣的原因,劉備也是不太敢讓孫夫人懷上孩子的。因為,一旦有了孩子,孩子稱呼孫權為舅舅,這樣如果以後打天下,就會給劉備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還有人說是劉備不行,畢竟當時都五十歲的人了,這個我是不贊成的。劉備那方面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劉備在之前是已經有過孩子的人。即使是後來孫尚香南歸,他後來跟吳夫人也有了孩子兩個孩子。

所以劉備的身體是絕對沒問題的,就算是有,那也應該是孫尚香的身體有毛病,不適合生育。


白話歷史君


孫尚香是孫權的親妹妹,是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作為政治聯姻嫁給劉備的,據《三國演義》和其他的史料記載,孫尚香是沒有子嗣的,而且孫尚香嫁給劉備時,也不過剛剛成年不久,這正處在女性生育的高峰期中,三年的時間中,她還是沒有子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先看看排除一下不育的問題,當時劉備快50歲了,而且之前還和甘夫人生下了劉禪,更早之前他還有別的子女,孫尚香回了孃家之後,劉備又娶了吳夫人,並生下劉永、劉理兩個兒子。說明不是劉備的問題,那就是孫尚香的問題了,她到底能不能生育,我們也不知,因為書上說,沒過多長時間孫尚香就鬱鬱而終了。孫尚香為什麼鬱鬱而終,我覺得她還是喜歡劉備的,從她幫助劉備逃脫東吳的追擊就可以看出,孫尚香的心裡是有劉備的。

那劉備為什麼不和孫尚香生個孩子呢?我們還得迴歸到事情的本質來看問題,孫尚香和劉備本就是基於政治因素才結婚的,而荊州的歸屬問題,也是困擾孫劉兩家的心結,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劉備知道早晚有一天要與東吳撕破臉皮的,與其事到臨頭,還不如早作打算。因此,孫尚香生不生孩子就被提到了事關劉氏集團長遠發展的決策上。如果孫尚香有了孩子,這個孩子不僅是劉備的骨血,而且也是孫權的外甥,無形之中就為劉備掃平天下設置了障礙。出於這樣的考慮,劉備是斷斷不會讓孫夫人有懷孕的機會的。

還有,《三國演義》中劉備專門為孫尚香建了一座城。關於這座城,也不會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我覺得可能是為了“軟禁”孫尚香,同時也不讓東吳有意見才不得已而為之吧!諸葛亮也曾對劉備說:“近則慎夫人生變於肘掖之下”意思就是提醒劉備莫要過於接近孫夫人,劉備自然銘記於心,可這著實是冷落了那如花似玉的孫尚香,所以說兩人有沒有夫妻之實也是問題了。

我覺得孫尚香是一個痴情女子,回到東吳後不久就鬱鬱而終了,為什麼鬱鬱而終呢?一個女人受到了自己深愛著的男人的冷落,本想帶著這個男人的兒子回去,想讓自己的男人回孃家接自己,而這也被趙雲阻止了,沒有男人的疼愛,又沒有愛子纏膝,你說這對於一個女人來講是多麼的不幸啊。自古以來多是痴情女子負心漢,劉備雖然算不上是負心人,但他是政治家,為了自己的前途,他辜負了這個深愛他的這個女子。孫尚香的婚姻就是一出悲劇,從一開始到她生命的結束,她沒有得到過這個男人對她的疼愛。她這樣的結局也只能讓人扼腕而嘆了!可惜啊!


昭昭暮暮


懷孕是需要幾率的,但正史上劉備對孫夫人很提防,把她視為和曹操、孫權一樣嚴重的威脅,甚至專門派趙雲來制約孫夫人,所以兩人同房的次數應該極少,沒有孩子很正常。

孩子這東西不像英雄事蹟,難以胡編亂造,正史沒有,演義中也不好讓兩人生孩子。

孫尚香這個名字,是演義中的名字,正史上只叫“孫夫人”,沒有提名字。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和孫夫人的夫妻關係挺好。

兩人在孫國太的主持下完婚,洞房時劉備“以甜言美語啜誘孫夫人,夫人歡喜”,後來劉備要回荊州,周瑜派人追殺,孫夫人替劉備斷後:

《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玄德又告孫夫人曰:“後面追兵又到,如之奈何?”夫人曰:“丈夫先行,我與子龍當後。”玄德先引三百軍,望江岸去了。子龍勒馬於車傍,將士卒擺開,專候來將。四員將見了孫夫人,只得下馬,叉手而立。夫人曰:“陳武、潘璋,來此何干?”
二將答曰:“奉主公之命,請夫人、玄德回。”夫人正色叱曰:“都是你這夥匹夫,離間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他人,今日歸去,須不是與人私奔。我奉母親慈旨,令我夫婦回荊州。便是我哥哥來,也須依禮而行。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殺害我耶?”

但在《三國志》中,劉備和孫夫人只是政治聯姻,兩人關係很差,劉備對孫夫人防範很嚴。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當時劉備得了荊州,“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孫權有點害怕劉備,所以把妹妹嫁給了劉備,兩人是典型的政治婚姻。

《三國志·蜀書·法正傳》記載:

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

意思是孫夫人,性格很兇悍,身邊有一個連的帶刀婢女,劉備每次去找打,心中都挺害怕。

諸葛亮甚至說: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進則懼孫夫人生於肘腋之下……”

諸葛亮竟然把孫夫人對劉備的威脅和曹操、孫權並列,可見劉備對孫夫人的恐懼和防備之意。

而且,從後來的發展來看,孫夫人確實是站在東吳立場上的,是劉備的敵人。《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叫“趙雲截江奪阿斗”,這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雲別傳》記載,劉備進益州前,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主要原因就是制約孫夫人。此時“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將吳吏兵,縱橫不法。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

後來,孫權聽說劉備西征,果然派船來接孫夫人。如果當時孫夫人帶走了阿斗,那後果不堪設想,“幸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

所以,以正史上劉備和孫夫人的關係,兩人有孩子可能性不大。孩子這東西,不像英雄事蹟能胡編亂造,所以演義中也沒法讓兩人生個孩子。

(卡卡讀三國,認真講三國及周邊,期待您的關注)


卡卡讀三國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的孫尚香,就是是東吳孫權的妹妹,吳國太唯一的女兒,大家耳熟能詳的“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就出自這位東吳的大小姐之手!

東吳在丟了荊州之後,為了向劉備討回荊州,周瑜就想了這個計策,讓呂範去說服吳國太和孫權,不惜用孫尚香做賭注,使用美人計,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劉備歸還荊州。

當然最後的結局大家通過電視劇都知道了,周瑜被諸葛亮耍弄,羞辱了周瑜,弄了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

那麼劉備在和孫尚香結婚,共同生活了三年,為什麼就沒有後代呢?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最後孫尚香在逃回東吳的時候張帶走劉備的兒子劉禪,最終被趙雲救回。如果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回孃家還需要帶劉備的兒子嗎?答案肯定是不會的,只可惜她沒有孩子!

周瑜用孫尚香實行美人計,試想如果沒有她本人的同意和配合,這個計謀能成功嗎?就是周瑜事先和吳國太,孫權有溝通,達成了一致意見,如果事後這個東吳大小姐發現被周瑜利用,她會怎樣看待周瑜?

一個堂堂的吳國大都督,居然沒有奪回荊州的計謀,而去利用一個女子,這不讓人笑掉大牙,孫尚香肯定得鄙視周瑜,即使有孫權庇護也不行,說不定會大吵大鬧一通!

所以從這個角度考慮,她是很知情的,也心甘情願,為了哥哥孫權,為了東吳,犧牲自己,也為東吳大業貢獻自己一份力量!既然是美人計,她和劉備就沒有感情可言。

洞房之夜還有帶刀的女侍衛守在門口,你想劉備能近身嗎?就是劉備有這個心,看到這種陣勢,估計也就興趣全無了。

在以後的日子裡,如果你讓二十歲的大小姐去愛一個比自己大三十歲,自己哥哥的敵人,她能做到嗎?還去為敵人生孩子,那就太荒唐了點!

從劉備的角度考慮,他也不想和孫尚香有什麼孩子。劉備作為一代梟雄,周瑜的這點計謀他劉皇叔能不知道?

這只不過是周瑜要挾劉備的籌碼。試想,孫尚香和他有了孩子,免不了要回東吳吧。這個孩子就是東吳的外甥了。

如果以後孫權拿他的孩子說事,受制於孫權,劉備肯定不幹。劉備是誰?怎麼會受制於人!所以劉備也不想要孩子!

既然是政治需要,兩個人都沒有生孩子的打算,又怎麼會有孩子!這恐怕不是他們的身體有問題吧!

其實我們也不用再考慮他們為何有沒有孩子了,我想即使有孩子孫劉聯盟也牢固不到哪裡去,政治利益面前兒女情長是根本微不足道的。





小卓聊三國


首先,孫權之妹的姓名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均無記載,孫尚香這個名字來源於民間戲曲。赤壁之戰後,為鞏固孫劉聯盟,孫夫人被嫁給了劉備,三年後返回吳國。這次婚姻顯然有著濃重的政治因素,兩人不僅沒有感情基礎,而且相互防備,因此關係並不親密。至於兩人之間沒有子嗣,我想無主要有兩人相互防備、劉備有意為之、同房機會較少、劉備年紀太大等四個原因。

東吳為何要將孫夫人嫁給劉備,與赤壁之戰後局勢密切相關

孫夫人之所以會在赤壁之戰後嫁給劉備,我想應該與赤壁之戰後局勢有著密切關係。赤壁之戰中,孫權一方無疑出力最大,但獲利最大的卻是劉備,他以劉琦的名義佔據了荊州七郡中的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以及南郡、江夏郡的南半部分。

△赤壁之戰後的荊州形勢

無論是出於孫劉聯盟的考慮,還是礙於劉琦荊州繼承人的身份,東吳方面雖然對此不滿,但卻無法強行掠奪。這些土地雖然名義上為劉琦所擁有,但瞎子都看得出來,實際的掌控者乃是劉備。不過,劉備雖然在赤壁之戰後獲利最大,但無論相較於東吳還是曹魏,甚至相較於其他諸侯,他仍然是較為弱小的一個。

這種情況下,東吳方面選擇將孫夫人嫁給劉備,將其牢牢的捆綁在自己這架戰車上,無疑是個最佳選擇。雙方一旦產生聯姻關係,那麼東吳方面便等於間接擁有了劉備所佔據的荊州四郡半土地,而鑑於雙方之間的巨大實力差距,劉備也只能仰仗東吳鼻息,這自然是東吳樂於見到的。

△這次聯姻孫權圖謀甚大

劉備應該對此心知肚明,他知道此時與東吳翻臉沒有任何好處,因此雖然明知東吳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卻也只能選擇接受這次政治聯姻。至於之後劉備能夠以江夏郡北部順利從東吳手中換取南郡北部,除了東吳有意將其推到對抗曹操的最前沿這個因素外,其身為東吳女婿的身份同樣極為重要。

劉備與孫夫人為何沒有子嗣?

正因這次聯姻是一場典型的政治聯姻,因此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意圖入蜀之際,孫權便將自己的妹妹接了回去,兩人的婚姻關係持續三年,至此告終。兩人雖然成婚三年,卻始終沒有留下子嗣,我認為這無外乎以下四種原因。

1、兩人互相防備。根據《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的記載,孫夫人嫁過來之後,身邊有多達一百多個侍婢,且各個手持武器日夜守備,這使得劉備每次進入內房,內心都有些感到恐懼。而法正也正因此原因,勸說劉備應該與孫夫人保持距離。史料明確記載,劉備“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可見,兩人之間的關係非但並不親密,且相互防範甚嚴。

△劉備不是個傻子

2、劉備有意為之。以孫夫人的身份地位,嫁給劉備之後顯然是正妻的地位,如果兩人一旦生下兒子,那麼這個孩子顯然就會成為嫡長子,再加上這個孩子的舅舅乃是孫權,那麼這個孩子將極可能成為劉備的繼承人,這個結果顯然不是劉備願意看到的。因此,不願陷入這種局面的劉備,便很可能會極力避免與孫夫人生下孩子。

3、同房機會較少。兩人成婚之後,劉備便在荊州市公安城西的孱陵建了一座城,稱作”孱陵城“或”孫夫人城“,讓孫夫人與她的侍女及衛隊住在一起。不過另有說法認為,由於孫夫人對劉備多有猜忌,因而自己築城,不與劉備同住。不論是何種原因,不難看出,兩人的同房機會顯然不會太多。

4、劉備年紀太大。劉備在迎娶孫夫人之時,已經49歲,這在古人當中已經算是比較大的年齡了,想要在這個年齡段再生孩子,顯然是比較困難的。雖然此後劉備還有孩子出生,但兩人的婚姻畢竟只持續了三年,加上兩人同房的機會太少,而這個年齡段“中靶”率畢竟有點低,因此難以誕下子嗣也就不難理解了。

綜上所述,劉備與孫夫人的婚姻本就是一次政治聯姻,雙方本就沒有什麼感情,再加上以上四點原因,兩人沒有子嗣出生便也就不難理解了。


香茗史館


簡單來說,是不願也不能。

一男一女想要繁育後代,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即男女雙方都有生育能力且發生性關係,這樣一看,孫尚香和劉備有後代的概率真的不高,沒有後代也是很正常的。

孫夫人到底是不是叫孫尚香史書無載,事實上關於她的記載很少,而從這些記載來看,我們不能確定她的生育能力如何,不過可以確定她跟劉備的關係一點都不好。

據《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 》載:“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

孫夫人跟劉備完全是政治聯姻,而且她也不是什麼溫婉可人的大家閨秀,而是剽悍的將門虎女。

根據上面一段記載,就可以看出孫夫人的剽悍,“有諸兄之風”,而他的兩位哥哥孫策和孫權,哪個不是震動天下的人物,再加上給侍婢配上刀劍,劉備每次去找她都是心驚膽戰的,能安心辦事?

《三國志·蜀書·法正傳》更是記載法正對劉備的進言:“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變生肘腋”即來源於此,這已經是把孫夫人當作巨大威脅了,劉備敢放心去找她才怪,所以兩人很可能是有名無實的夫妻。

再有,劉備當時的年紀相當不小了,四十好幾了,而且他年輕時生育能力也不怎樣,直到四十六歲才有了兒子劉禪,而劉禪正是孫夫人跟劉備婚後一場大戲的配角。

這場大戲中孫夫人是反派,趙雲和張飛是主角,情節就是“權聞備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

也就是說劉禪差點被孫夫人帶回江東了,好在被趙雲和張飛截了回來,不然劉備好不容易來的兒子就成了孫權的人質了。

這一事件也充分表明孫夫人跟劉備沒什麼感情,據此推斷,她回到江東後也不會出現野史中的殉情(聽聞劉備死訊跳江),而很可能是改嫁了,畢竟那個時代對貞潔看的還不重,以她的年齡、身份和地位,改嫁沒有任何難度。

劉備就更不可能留戀孫夫人了,開玩笑,都想偷他兒子,還留戀什麼,所以在掌控蜀地後,劉備直接娶了吳氏為正妻,稱帝后也立為皇后,而孫夫人並不是正妻。

總的來說,必要的三個條件都存疑,兩人沒有後代真是再正常不過了。


平沙趣說歷史


政治婚姻服從於政治義務。劉備想依靠東吳的勢力發展自已,也就是想背靠大樹好乘涼。孫吳想拉攏劉備這個梟雄為己所用。可劉備終非池中之物,所以這場婚姻註定是個悲劇。

劉備不想屈居人下,孫權不能駕馭劉備,孫尚香夾在中間,兩頭不落好。從孫的處境來看,她肯定是站在孫吳一邊,主張劉備降吳。可劉備有大志向,不可能久居人下,所以兩者矛盾不斷加深,導致關係不睦。

政治婚姻,再加上夫妻感情不和,導致孫尚香不能懷孕。那時候,劉備怎麼說也算是個人物,他身邊不會只有孫夫人一個女人,恐怕其它女人也不少。既然這種情況,孫夫人也只能被涼在一邊。

劉備迎娶孫尚香時差不多45歲左右,那個時代45歲可不算年輕,生育能力大打折扣。再加上劉備戎馬生涯日理萬機,哪裡有時間顧得這些。以上原因都是孫尚香不生育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