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校園霸凌是一個非常嚴峻的社會話題。

在網絡上,總是能夠看到很多關於校園霸凌的新聞,那些霸凌者拍攝的視頻,更是觸目驚心。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到底是什麼樣的家庭,才會教育出那樣讓人憎恨的孩子,她們的內心陰暗到了何種地步,才會對其他孩子下得去手。

我們一直在呼籲,不要霸凌。

正如《少你的你》中,黃覺說的那句臺詞,“人長大了,才學會同情”

他舉了一個例子。

有一個孩子被很多孩子打死了,最後警察問那些孩子時,他們的回答是“根本不知道那樣能打死人”。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在少年的心中,他們對死亡的概念是不成熟的。他們沒有成年人那樣敬重生命。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對一個人產生多大的傷害。

哪些行為屬於霸凌,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很多被霸凌的孩子,可能一生都受到陰影的困擾。但霸凌者,或許早已忘記自己的惡行。

為什麼一個孩子會霸凌其他孩子?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法律法規的不完備,都是主要原因。

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

在《少年的你》中,魏萊之所以成為霸凌的一個。是因為她的家庭教育出現了很大問題,雖然導演對此沒有專門的介紹,但是在陳念報警後,魏萊的母親去見了警官。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她的母親和警察的對話,充分體現了她的素質,以及對魏萊的教育,錢比生命,道德更重要。這也是魏萊之所以無視胡小蝶自殺的原因。

魏萊的父親,對女兒的處理方式是半年不說話,這種冷暴力處理的家庭教育,更是問題很大。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正因為原生家庭的教育誤區,滋生了魏萊這樣一個,學習成績優異,但人品差的霸凌者。

胡小蝶為什麼是受霸凌的那個?

因為她是懦弱的。面對霸凌,她選擇的是隱忍。椅子上被潑了墨,她也默不作聲地坐下去。被圍在廁所裡,她也任憑捱打。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她無比壓抑的活著,最終沒能走出去。

她沒有跟老師說,也沒有跟父母說。從魏萊和陳唸的對話中,可以側面推測出胡小蝶的父母。他們平時缺乏對女兒的關心,缺少溝通。

在女兒自殺之後,才跑到學校大鬧,訛了學校一大筆錢。這樣的父母,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胡小蝶也做錯了選擇。當第一次霸凌出現在自己身上時,她就應該反抗。並且及時告訴老師,告訴父母。但是她沒有。她找陳念幫忙,奈何陳念也是軟弱的。

缺少愛,是胡小蝶真正自殺的原因。

陳念是為什麼是悲劇的那一個?

為什麼在胡小蝶之後,陳念是霸凌者的選擇?

是因為陳念是唯一一個給胡小蝶蓋上衣服的人嗎?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並不是。

是因為陳念是一個內向的人。

有人會問,內向的人就該被欺負嗎?內向的人有錯嗎?內向的人沒錯,但錯在霸凌者身上,她們就是會選擇軟柿子捏。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陳念是一個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她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沒有出現過,母親常年不在家,還欠了很多外債,導致要債的人總是來砸門。

沒有親戚朋友幫忙,連母親也不在身邊,這導致陳念成了一座孤島,把自己封閉起來,期待著可以通過高考,逃離這個城市。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她認為,在學校不需要交朋友,因此也拒絕了胡小蝶的幫助。對於一個只知道學習的好學生來說,似乎沒什麼不對。

但是,當她遭到霸凌的時候,觀眾或許才會感知到,沒有朋友,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在教室,她的凳子上被灑了墨水,沒有人幫她;

在教室,她母親騙人的信息被發現,所有人都在嘲笑她,沒有人來安慰;

在體育課,她被排球打,沒有人幫忙;她被推下樓梯,如此嚴重的情況,居然沒有人去攙扶和關心。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這幾點,無疑都證明了,她的人際關係,差到了極致。如果每一次霸凌的出現,都會有同學出面阻止或者關心她,她未必會一直飽受霸凌。

正是因為自己的處事方式,讓她不自覺地成為班級和學校裡,一個孤島的存在。所以當霸凌來襲,旁邊的人都成了圍觀者。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她有一個對她不錯的男同學,但是他也足夠軟弱,無法保護她。於是,才有了小北。但是,小北同樣是一個問題青年,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保護她。如果那個男同學勇敢一些,早一點制止魏萊,事情或許會不同。

陳唸的悲劇,能夠避免嗎?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或許能,或許不能,但是她應該做更多的嘗試。當她得知魏萊也要報名北大的時候,她的世界崩塌了。考北大就是要逃離魏萊,逃離這裡,可是魏萊卻跟著她,於是她憤怒,將對方推下去。

這是對霸凌者的一種極端行為。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在被霸凌者欺負的無法忍受時,很多被欺凌者會選擇報復,這種報復是失控的。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在觀眾看來,或許很解氣,霸凌者似乎都該死。但是對於被欺凌者來說,失控的報復,要承擔的責任,無法想象。

就像陳念,即便考了632分,但她的北大夢破碎了,還要在監獄服刑4年。自己的人生毀掉了,另一個人的人生也結束了。

少年的你:為什麼霸凌者是魏萊,死的是胡小蝶,悲劇的是陳念?

​這樣的結局,不是陳念們該有的最好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