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共情綜合徵

共情是一種寶貴的能力,讓你很容易獲得友誼和信任。可是你知道嗎?感同身受過了頭也不是什麼好事兒,不僅會讓自己“壓力山大”,還有可能對他人產生困擾。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健康共情呢?

過度共情綜合徵

什麼是共情?

共情指的個體能夠理解他人的情緒狀態,併產生相似的社會性情緒反應的一種能力。簡單來說,也就是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現在,心理學家認為共情包含兩大成分:情緒共情和認知共情。情緒共情指的是產生和他人相似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可以是指向他人的,也可以是指向自己的。而認知共情指的是理解他人情緒狀態產生的原因,需要辨認、接受他人情緒信息並對之進行分析、加工、和選擇的認知能力。共情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緒,是和他人諧相處和良好溝通的關鍵。適時的共情能夠讓別人覺得你善解人意,從心底裡覺得自己被他人接納和認可了。

過度共情綜合徵

即使是在較為敏感的工作場所中,大多數人也希望能夠找到熱情的傾聽者來聽自己說話,並希望傾聽者能夠在他們表達自己負面情緒的時候做出回應。但是有研究發現,雖然共情能讓我們和他人建立起更友好的社會關係,但是共情能力太強卻並不是什麼好事。共情能力太強會讓自己受傷在發表於《情緒》雜誌中的一篇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問問題的方式對66名男大學生被試的情商(也包括共情)進行測量。例如,研究人員會給被試們呈現人的面部圖像,並要求被試回答圖片中的人在表達哪一種情感,表達情感的程度有多強。隨後,被試們需要在主試面前保持面無表情地發表一小段講話。另外,研究人員還會在被試做表情之前對他們唾液中的壓力激素皮質醇的水平進行測量。研究結果發現,共情能力強的學生在接受實驗操作後,壓力激素水平上升得更多,也就是說他們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另外,他們血液中壓力激素水平恢復到基線水準所需要的時間也更長,這就說明他們平復好自己心情所需要的時間更長。以往也有研究發現,對別人的情感太感同身受的人更有可能出現抑鬱症狀。有人給這種共情能力過強的問題起了個名字——“過度共情綜合徵”——當你不僅僅只是感受到了他人的感受,還會因為對方的煩惱而感到痛苦,甚至是出現了輕微的焦慮和抑鬱的症狀,就說明你過度共情了。

怎樣就算過度共情了?

對別人的情緒敏感和過度共情之間是有區別的,適當的敏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但是過度共情不僅僅會給自己增加壓力,甚至還會給自己帶來危險,所以認識兩者之間的邊界在哪兒是非常重要的。有精神病學家提出了這樣稍顯極端的例子來幫助人們理解過度共情:很多過度共情的女性都沒能在伴侶實施暴力的時候進行反抗,反而是給他們反常的行為找藉口,甚至希望自己的忍耐是在幫助對方。換句話說,她們的過度共情沒能讓他們發現眼前的危險,而是用一種極度複雜的方式合理化了對方的行為。那麼過度共情的人都有怎樣的特點呢?首先,過度共情的人往往特別敏感。他們能夠察覺到別人所注意不到的細節,哪怕別人出現了一點小小的情緒變化,他們也能感知得到。其次,過度共情的人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太容易被他人的情緒所感染了,因此他們往往很容易出現大的情緒波動,比如從深深的憂鬱中一下子轉變為興高采烈的狀態。另外,過度共情的人常認為自己有責任去幫助對方解決問題。他們想要解決所有人的問題,甚至會忽視自己,並且希望通過這樣的途徑來鞏固自身的價值,從而感覺到自己是被別人需要的。如果有人嘗試著和他們劃清界限,他們往往會感覺自己被人排斥了,很受傷。最後,過度共情的人很有可能從對別人感同身受轉變為憎恨厭惡。因為他們給別人提供的幫助可能並不是對方想要的,所以一旦被別人拒絕,他們可能就會切斷和對方的聯繫,自顧自地沉浸在憤怒和沮喪的情緒當中。

如何做到健康共情?

1.雖然說共情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技能,但前提是要學會恰當地處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既能夠有效地察覺到周圍人的情緒,又不至於讓自己也陷入到他人的情緒當中,從而保持情緒上的平衡。

2.對於處於痛苦中的人們來說,感同身受可能並沒什麼用,過度的反應還有可能對他們造成困擾。因為他們所真正需要的可能並不是讓你也感受到他們的痛苦,知道你還在那裡支持他們就足夠了。想象一下,當你的朋友滑了一跤摔進了坭坑裡的時候,如果你也和他/她一起摔進泥坑裡,和他/她處於同樣的境地,他/她就能感到開心了嗎?

3.過度共情的人還會假設自己對於他人的悲傷或者憤怒等負面情緒的出現是負有責任的。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會遇到自己特有的問題,而只有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成長。所以幫助他人從痛苦的情緒中解脫出來,甚至是幫助他們解決難題並不是你的責任和義務。你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幫他出謀劃策,但是不要讓自己也感染上對方的情緒而無法自拔。當你下次再遇到一個處於困境中的人時,可以試著剋制自己不被對方的情緒所感染,或者是急著給對方解決問題,嘗試著找到健康共情和過度共情的邊界。

點擊https://i.zhenai.com/m/emotion/consultation/home.html?channelId=901200&subChannelId=0031 獲取免費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