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部分剧情在李必和徐宾捉狼卫还是查火雷的博弈中不断被推进,直到靖安司出事,徐宾失踪,李必被龙波带走,前半场结束,后半场开始。
何监很早就警告过张小敬和李必,捉到狼卫便可,多做就是错。
但是为了保长安百姓,张小敬和李必穷追龙波不舍,一直都在“多做”。
所以,整部剧后半部分开始,太子何监也一直都在处理张小敬和李必的这个“多做”,同时争取更多优势。
对于张小敬,太子借右相之手抓他,为伏火雷争取时间,然而龙波却让鱼肠留给张小敬一块竹片,引导他来玄元仙灯楼,这是龙波的私心,他有意想保张小敬。
“刺林之事”于太子党有利之处在于为龙波争取时间,也是为太子彻底收服李必。
之后的一段剧情可以太子如何收服李必为线索来看,或者也可以看做右相和太子如何争夺李必。
“刺林之事”发生之后,何孚的暴露使得何监和太子被人所疑,如果幕后主使真是何监或者太子,李必还应该继续追查吗?
李必与张小敬会面之后,决定自己去问何孚,张小敬去查竹片。
李必找到郭利仕,说要查自雨亭背后的主人,此时郭利仕下人来报,找到何监。
何监被三方的人所围,郭利仕,右骁卫和李必。
檀棋拉来了宁王孙,于是檀棋也加入了进来。
长安是圣人主场,右相与太子权力均衡,李必相对中立,因为他除了想帮太子还想保百姓,代表了百姓的利益,所以谁能将李必拉过来,谁的胜算更大。
最后,何监选择了去见何孚。
“刺林之事”目的是将李必引到右相府,在右相需要的供状上签字。何监郭利仕二人便是完成这引导的任务,他们分别对李必说的两句“你别来”,都像是在说“快跟来”。
太子一党这一举动的代价是,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最后要如何将这供状变为杀向右相的刀,这是太子一党需要考虑的事情。
假如他们和龙波的目的一样,杀圣人嫁祸右相夺权,那么这供状也就没有多大意义,太子便赢在自己的血统上。
如果是这样,保住李必性命,让李必继续为保太子而努力,无瑕去查伏火雷,并甘愿一生为太子所用,那么李必这个签字的意义于太子而言就非常重要了。
裴尚书写好供状,右相要李必签字,李必当然拒绝。
于是,接下来先后出现三个人物,是他们所说的话让李必最后签下了这个字。
首先是檀棋,右相用她的性命来威胁李必,但檀棋对李必说的话才是重点。
檀棋这么说表面上是劝李必保长安,实际上是为李必的选择找合理化的理由,减轻李必心理负担,签字是为了保自己保太子保将来,而不算愚忠。
不签,主动权还在李必自己手上,签了,主动权不是在右相手上也会在太子手上,但不签连出去的机会都没有,谈何将来。
其次是姚汝能 ,他的出现给了李必关键的提醒。
在右相这边,姚汝能是其长期以来在喂的一道牌,关键时候是要大用的。
姚汝能表面上双面间谍的身份,实际上是真心为太子办事,只不过偶尔会开个小差。
姚汝能走进右相府时檀棋的眼神,可以理解为“震惊”也可以理解为“他来了”。
李必被右相以檀棋性命相威胁,犹豫不定,姚汝能说出了自己的供词,并对李必说了一番话,这番话提醒了李必。
凭你,保不住太子。
(只有你才能保住太子。)
何不顾忌你和檀棋的性命。
(此刻你和檀棋活着最重要。)
你和檀棋是对大唐真正有用的人。
(你们没了后面就没法演了。)
李必灵光一现,原来你们都是要逼我签字,必有所谋,我还是走为上策。
姚汝能小紧张了一下,小狐狸要溜?字还没签呐!
其实不是,李必只是想到了徐宾说过的话,先逃出去再说。
姚汝能的眼神,他很在意李必到底签不签。
姚汝能眼神,这小子还真签了。
回忆里徐宾的话起到了最关键最直接的作用,李必才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字。
徐宾是他选出来的,檀棋跟了他十几年,姚汝能陪他长大,李必却一步步走进太子的棋局中,只因为姚汝能那句话——要是我行我就上了,可太子说“只有李必才能救他”。他们的宏愿只有通过李必才可以实现。
李必今日有两件事,一件是保太子,一件是查伏火雷。
太子一党希望李必保太子,而不是查火雷,尤其是越到后面时间越紧急之时,李必必须有所抉择。
只有李必签了字,因为自己的原因而陷太子于不利的境地,他才会将接下来的精力都放在为太子转圜之上,而不是为了两全而难以抉择。
从元载手中逃脱之后,李必去找了郭利仕,宁王孙也在。
这次会面,李必两次被问到檀棋,第一次是宁王孙。
这个问题问完,给了郭利仕一个镜头,说明郭很关心李必是否会去救檀棋。
第二次是李必离开前,郭又提了一次檀棋。
这些都无形中提醒了李必,檀棋必须救,这样的结果就是把他彻底推向太子。
接下来李必去面见了太子,太子说:你的这份供状放在圣人面前,于我,就是一根白绫。
这么说,更加剧了李必急于为太子转圜之心。
正事说完后,李必还向太子提出了一个私人要求,希望太子帮他救出檀棋。
太子表示为难,直到李必压上自己的一辈子作为筹码,太子才答应。
这正是太子要的结果,他要李必的全心全意,像徐宾说的那样——所谓忠诚,就是不管那个人是对是错,都觉得他是对的。
之后,李必去平康坊救檀棋,张小敬也出现在这里。
张小敬将徐宾给的那本册子交到李必手上,这是徐宾的安排,利用檀棋将张小敬引到此处,遇见李必,完成交接。
除此之外,张小敬还说自己查到了伏火雷器物的线索,要去靖安司追查,希望李必能帮他。
于是,又是一个选择摆在李必面前,查伏火雷还是保太子。
此时李必的态度已经和上次他和张小敬见面时说好的不一样了,因为“刺林之事”,李必到右相府、郭利仕、太子处走了一圈,事情便发生了变化。
李必是什么事都想自己扛的人,因为自己签下了字而陷太子于危险之地,他必会全力弥补,就像在葛老处,不是他下令抓张小敬,他却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张小敬解困。
张小敬的回应是完全不在意这件事,而太子却是要他一生来报,何况整件事都是太子给他下的套。这便是张小敬与太子的不同,一个是情谊,是自由,一个是高高在上的荣耀与无休止的争斗。
可以说,李必在太子就要进花萼相辉楼前选择了太子,并拿到有力证据一心为太子谋事是太子一党多方作用的结果。
张小敬尊重李必的选择,但走之前说:你若还有心力,便注意一下与竹器有关之物。
便是这一句叮嘱,让本来是要去为太子转圜的李必进入兴庆宫后将注意力又放在了那玄元仙灯上,这才又落入龙波之手。
救眼前,还是顾长远?
为民,还是为君?
真相到底重不重要?
李必还在抉择。
閱讀更多 書影念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