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曾國藩要解散湘軍?

吃貨小小站


湘軍,這支成立於清政府後期的軍隊,曾經幫助晚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而組建的軍隊,在1864年6月攻破天京城,太平天國滅亡,一個月之後,這支軍隊的統帥曾國藩下令解散湘軍,那麼縱橫沙場十年多之久的湘軍,曾國藩為何要解散那?貝勒給大傢俱體講述湘軍解散的原因。



我們先了瞭解下湘軍組建的歷史背景。

1852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在廣西金田起義,太平軍出廣西,進湘鄂,所向披靡,在很短的時間內,佔領了清朝的半壁江山,當時清政府八旗兵與綠營兵已經腐朽不堪,很多馬都不會騎,更別提戰鬥力。面對太平軍,晚清政府便飭令各省舉辦團練,幫助平叛太平軍。1853年1月21日,因母喪回湖南湘鄉守制的禮部右侍郎曾國藩奉命幫同湖南巡撫張亮基督辦湖南團練。後來,曾國藩認為團練不足恃,決定組建一種新的軍隊,這就是“湘軍”由來。在湘軍歷經十多年平叛,幫助清朝平定天平軍之後。湘軍就此解散。

瞭解完湘軍由來之後,貝勒給大家分析下曾國藩為何會解散湘軍。

首先,清朝政府對漢軍的防範。

熟悉清朝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政權,發源於東北滿族。清朝入駐中原,最終統一天下,主要依靠的是後金努爾哈赤創建的八旗軍,清朝入駐中原之後,雖然也經過康熙盛世,提出所謂滿漢一家,但是作為清朝統治者,清朝的歷代皇帝都一直在提防漢人與漢軍。清朝統領兵部或者國家重要的部門,擔任人主要多數是滿族人擔任,清朝皇帝對於提防漢人這一塊貫穿整個清王朝。

在幫助清朝入駐中原的三藩,尤其是吳三桂,為清朝統一中原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在清朝統一中原之後,康熙帝即位之後,就開始裁撤三藩,最終引發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

作為湘軍的統帥曾國藩對這些自然深知,從湘軍組建之日,清政府對湘軍既要利用湘軍平叛,又暗中防止湘軍實力過大,對清政府構成新的威脅,在曾國藩統帥的湘軍平定太平軍起義之後,湘軍自然就成了清政府心頭兵。



所以曾國藩出於自保,在平定太平軍之後,果斷的就地解散湘軍。

其次,清朝的制度所在,湘軍的軍費開支。

清朝的兵制,分為世兵制與募兵制。世兵制也就現在我們講的國家的正規軍,清朝的世兵制當然是曾經幫助清朝一統中原的八旗兵。募兵制,指的是當清朝政府每逢遇到重大的戰事了,國家的世兵制足時期,清朝需要從各地臨時招募地方人協助作戰,這就是募兵制。

瞭解清朝的歷史人知道,八旗兵曾經幫助清朝一統天下,是清朝發家起步的軍隊,在清朝定鼎中原之後,清朝朝廷一直養著八旗兵。



維持一支數十萬的八旗兵的軍費開銷自然已經不是小數目,當時清政府財務面臨極度困難。

湘軍是為了平定太平軍的募兵制,在戰時清朝可以維持養著,幫助清朝平叛,維護清朝統治,但是在戰事結束之後,面對在維持這麼一支十數萬的募兵制,自然開銷困難,當時清朝本身財政就極度困難,曾國藩在組建湘軍時期,就時常發不起湘軍餉銀。在戰事結束來,自然,曾國藩更無力維持這麼一支軍隊開支。自然要解散湘軍。

貝勒說:曾國藩解散湘軍,一方面可以消除滿清統治者的戒心,保全自己周全,另一方面曾國藩更無力維持這麼龐大軍隊的開支。就地解散是必然趨勢。


貝勒爺解說歷史


曾國藩可不想裁撤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湘軍,事實上,此時的湘軍,應該是中國最具實力的一支隊伍。

湘軍攻克天京,作為滿清實際上的統治者慈禧太后在欣喜的同時,也陷入了深深的憂慮。

曾國藩功勳卓著,但功勳卓著和功高蓋主只有一線之間,慈禧太后非常害怕按下葫蘆起了瓢,太平天國是漢人隊伍,湘軍也是漢人隊伍。

而這支隊伍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朝廷的八旗和綠營。

所以,慈禧太后要削弱曾國藩的實力,但又不能明著來,於是一場不見刀兵的較量開始了。

輿論壓力

功成名就後的曾國藩,有一天忽然發現自己成了朝臣們的眾矢之的,彈劾曾國藩和湘軍的奏摺像雪片一樣到了慈禧太后的面前,但慈禧太后非常聰明,全都留中不發,卻又讓曾國藩知曉。

曾國藩感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這些奏摺無一例外都是在講湘軍在攻克天京後在城中進行的燒殺搶掠,雖然並不都是真的,卻也不都是假的。

曾國藩迫於壓力,第一次向朝廷提出裁撤湘軍的請求,但慈禧太后依舊沒有任何表態,曾國藩表了態,沒有任何實際行動,湘軍此時正在與捻軍作戰,恐怕也是慈禧太后不敢過激行動的原因。

僧格林沁的壓力

其實當時的中國,除了湘軍,還有一支蒙古騎兵的實力不俗,滿蒙通婚多年,基本上是親如一家,僧格林沁作為這支部隊的統帥,看不慣漢人隊伍湘軍繼續做大,所以看出慈禧太后有意裁撤湘軍,便成了最為積極的馬前卒。

僧格林沁的奏摺比那些朝臣的要更加具體的多,曾國藩本人謹言慎行,沒有什麼把柄的,但不代表你周圍的人都是,所以僧格林沁把矛頭指向了曾國藩的弟弟:九帥曾國荃。

曾國荃確實不乾淨

作為攻破天京城時的最前線指揮官,曾國荃可沒有哥哥那樣的品行,他做過私發軍餉,縱兵搶掠的事情,據說還私藏了太平天國王爺們的家產不報,這些事情都出現在了僧格林沁的奏摺上,任何一個罪名做實了,曾國荃都是要掉腦袋的。

曾國藩為了保護弟弟,只好認栽,讓弟弟下野回家,曾國荃無奈,只好照辦。

慈禧太后初戰告捷,乘勝追擊

僧格林沁帶著部隊向蘇皖地區進發,名為圍剿捻軍,實際上誰的看得出來,這是繞到了湘軍的後方進行監督。

而輿論戰依舊沒有停止,而且愈演愈烈,這回是曾國藩多年的政敵官文,作為滿人,十分看不慣曾國藩在朝中的地位超過所有人,於是他進一步上奏說:湘軍中存在“哥老會”,這個組織有謀反之嫌,而九帥曾國荃和哥老會的人走的很近。

在輿論和軍事的雙重壓力下,曾國藩終於認輸了,開始自剪羽翼,湘軍的裁軍工作進入了實質性階段,大量的優秀將領和士兵卸甲歸田。

但是慈禧太后沒有料到的是,這些優秀的湘軍將領在脫離湘軍後,有相當一部分加入了李鴻章的淮軍,而淮軍便是北洋軍的前身,正是這些人,最終撬動了滿清的根基,將其推入滅亡之路。

慈禧太后看似贏了一時,卻阻止不了滿清覆滅的腳步。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無論如何,曾國藩都是個漢人,所以滿清對曾國藩,對湘軍的態度表面上比較曖昧,但是明眼人都明白,清廷的態度內含多種因素,無論是曾國藩還是湘軍都屬於被利用範疇,而且是不大放心的那種利用,所以猜忌貫穿始終,這種猜忌並不需要什麼實錘,非我族類必有異心就夠了,這就是清廷當時的心態。

無論曾國藩的人品和忠誠度如何,也無論湘軍在最終勝利後是否對清廷有所威脅,滿清政府對其防範和戒備之心昭然若揭,這也同樣貫穿始終,這在當時的時局下,不用看形勢,滿朝文武猜都能猜出來,曾國藩和其湘軍面對的將會是什麼。

既然有猜忌,還有防範,那自然要有相應的手段來制約,而反過來說最初的目的,尤其是在湘軍獲得最終勝利後,肯定不再是最重要的考量,所謂的“外部”矛盾,立刻轉為內部矛盾,如果處理不當,後果不堪設想,曾國藩當然沒有造反的意思,所以解散湘軍則成了必然的唯一選項。

這心操的累不累?幹嘛不自己招兵買馬

問題是,滿清的兵馬少麼,並不少,只是戰鬥力堪憂,不足以為國分憂,這一點其實脫離不開一個規律,絕大多數政權在統治晚期兵馬都不堪重用,地方豪強則既能打,又抗揍。

不止滿清,在各政權晚期,情況出奇的相似,比如報喜不報憂,比如欺上瞞下,比如剋扣兵餉,比如偷吃空額,比如貪汙兵備和武器維護費用,甚至士兵穿的象乞丐一樣,兵器火槍不但陳舊還都爛了槽,實在太像太像太多太多,我也就不一一詳述了,都是一個樣,這種規律同樣如同魔咒一般,牢牢套在同是封建政權的滿清政府頭上。

無需諱言,滿清八旗尤其在入關前後的那個時候戰力確實彪悍,這種戰力的由來,與生存環境有關,與生存方式有關,與攸關性命的利益有關,比如不止明朝吃人肉,後金也吃,搶不回來戰利品意味著什麼,全部餓死。

小冰期屬於全世界,又不是大明的“專利”,關內歉收,關外也是大批牛羊凍死,雖然搶了金銀無數,但是在缺吃少喝的情況下,根本沒有用,通膨之下,普通馬匹的價格飆升到200兩銀子,而且能賣還就不錯了,馬肉能吃,銀子能啃麼,非常簡單樸素的道理。生存壓力都是這樣,大明的士兵可以臨陣脫逃保命,大清的士兵行麼?如果搶不到東西就不需要活著回去了,他不能不拼命,他不能空著手回去,承受的壓力不同。

但是沒辦法,滿清出了個皇太極,而大明積弱不堪,就如同人一樣,生老病死的最後環節,誰也避不開的,好似一切早就成為定局不可改變。這是順帶提一句滿清戰力的由來。

八旗軍最初是滿清的最核心最彪悍戰力,入關後的清廷對八旗的待遇是很上心的,這是他們核心利益,雖然幾個皇帝都提倡騎射,就像皇太極讀到他偶像的遭遇後所擔憂的一樣,一是待遇太好戰力和蜜汁一同融化,二是缺少了鍛鍊戰士的環境,比如康熙帝他的騎射倒是沒放下,可以左右開弓,可以隨意演練圍獵,增強了體質,鍛鍊了陣法和兵士,但是······他是皇帝,他和他身邊的士兵可以這麼鍛鍊,全國的八旗兵都能這麼訓練麼,沒有那個條件,什麼部隊都會養懶呆廢。

後期慢慢的綠營兵也被頂上了一線,這是出於三點,一是康熙帝覺得國家出那麼多錢養兵,但是打仗你們很少上前,這可不行。二是珍惜自己的部族兵力,死道友不死貧道。三是八旗戰力已經不能和入關前相比,需要必要的輔助。

日久年深,綠營兵也不堪重用了,怎麼辦呢,那就“勇”和“丁”唄,按現在的說法差不多就是僱傭兵吧,“勇”沒有正式軍籍,一般由地方政府招募,而“丁”更低一級,都是鄉紳富戶豢養,國家也都不承認,只給點錢而已,八旗、綠營還在嗷嗷待哺,養他們就夠費勁了,轉化為正式軍籍對滿清來說負擔太重。

提起負擔,滿清的年財政收入太少,這點不容易解決,要多了造反,要少了缺錢,沒有全合適的,大明辭退了個公務員叫李闖,闖了大禍,而滿清裁員把“勇”裁成了土匪,他們的一技之長就是敢打敢拼,當兵習慣了,再讓他們回去種地,他們心有不甘,所以戲劇性的場面發生了,政府“勇”打起了復員“勇”,您瞅,這錢左右是省不下來。

對抽再熱鬧也是屬於小打小鬧,到了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金田起義,起義之初就有一萬人,僅僅兩年打下了金陵南京,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太平軍和八旗對練,八旗不敵,和綠營也練過了,綠營惜敗,反倒是“勇”和“丁”好歹都能保住家鄉,沒辦法,還是利益問題,大明關寧軍的心情,你懂的,遼人守遼土,退後一步是家鄉,向前一步是封地,怎麼選都得玩命。

湘軍成立的契機和過程

看著世道不大太平,咸豐帝也坐不住了,家養的士兵能不能用他當然知道,為今之計看來只能改用野生的了,他向丁憂的曾國藩發出了指令,協辦團練,初期只是針對土匪,曾國藩覺得就現在這個爛攤子就是孫武再世也是沒戲,積弊太多無法有效整改,而且阻力巨大,要想3S首先面對的就是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同時官員,也都是人老成精的東西,真下手,誰整誰還真不好說,事實證明,被整的是曾國藩^_^。

曾國藩想起了三級跳,團練中選“丁”,跳級為“勇”,進而取代兵,理想很美妙,朝廷也急著用人,你想咋辦就咋辦吧,但錢我可是沒有,既財迷轉向,還要忠心耿耿,這是不可能達成的,別管如何募集兵餉,士兵拿老曾的錢當然和錢主比較親,清廷又擔心漢人不可靠,還不給錢讓本地將領本地兵,天下哪有那麼便宜的事。

為了籌餉,曾國藩也是腦洞大開無所不用其極,積極接受捐款,你不捐?不捐打到這兒我跑了,你跑了,你家產也能長腿跑了?明目張膽的賣學歷,賣委任狀,也就是賣官鬻爵,攤派富戶而且讀書人還不能算搶,內貿加稅,外貿截流,10多年的籌款額總在3000萬兩左右,甚至更多。湘軍的正式成員,工資是綠營的兩倍,而且是工資最高的馬軍的兩倍,這也沒能難住曾國藩,至少初期,錢的問題勉強頂過去了。總之,湘軍是漸漸地組建起來了,而且人才輩出。

人才輩出是輩出,但相當一部分都是熟人,比如老鄉、親戚、學生,反正有些關係又有些本事的全在受邀之列。3年時間,湘軍已經有了接近兩萬人的規模,還有幾百門洋炮,可以說這是一支上下同心的紀律部隊,當然,紀律是相對的。從武昌打到南京,原有創收方式,再加上一些不上繳的灰色收入,又經過10年,部隊規模擴大到12萬人,討賊主力,捨我其誰。

咱們可沒那麼大篇幅講透湘軍,再交代一下後續的資金問題,相對戰爭,最令曾國藩發愁的還是兵餉錢糧的來源問題,怎麼辦呢?效仿古人,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奉朝廷之名,你要留下買路錢,不得不說這在當時民怨極大,問題是,老曾有的選麼?兵變的後果更為恐怖。

為什麼解散湘軍

其實在文初我就說過,解散湘軍是必然的,否則不造反的話,必遭忌憚性命不保,而且曾國藩確實也是個忠君愛國的主兒,所以也就不領這埋汰從善如流了。

湘軍從誕生就有取代八旗綠營的實力,但也只是實力而已,它並不具備長期存在的條件,事實上,從有了編制起就遭到清廷的猜忌和地方官吏的防範,當然也有眼熱的成分在裡面,最初曾國藩的決定是明智的,長沙插手綠營就遭到了官僚們的全力“反擊”、排擠甚至發生了流血事件,兇手呢,被巡撫親手放了,這就老尷尬了,明明就是下馬威,嗔怪曾國藩手伸的過長,這是地方政府和綠營勢力的狀態。

親自下令協辦團練的咸豐帝對曾國藩的態度如何呢?“兼統水陸軍,心憂之······特招布克慎、臺湧會其師”,瞅這名字,大概知道皇帝啥態度了吧。

在事件處理上,皇帝是拖鞋、胡蘿蔔一起扔,其實一邊喊加油就可以了,起什麼勁呢,一會兒要治以重罪,一會兒要即行革職,一會兒要戴罪自效,一會兒就勤勉可嘉,這種跳躍型抽搐性思維讓老曾傻傻的跟不上節奏。

湘軍地位尷尬,那曾國藩本人呢,不過算是個不官不紳的團練大臣,關於這點曾國藩沒少向朝廷抱怨,但是朝廷選擇性失明,根本不理。

就不官不紳的問題,朝廷是怎麼解決的呢,拿下武昌,賞!湖北巡撫,然而七天後原物歸還,因為皇帝后悔了,當時內廷同樣有勢力角逐,對曾國藩的賞賜某些人是看不過眼的,皇帝也不能全都由著自己性子來,所以後悔未必出於他自己的本意,當時的朝堂,明裡暗裡把曾國藩照死捅的人,大有人在。

人性中的自私和嫉妒造成曾國藩幾乎成了眾矢之的,如果曾國藩不解散湘軍肯定要面對上至朝堂下至地方四面八方的壓力。

軍事上的要挾,就在曾國藩拿下南京以後,僅僅因為一千人規模的太平軍逃遁突圍,朝廷問責曾國荃,慈禧眼也藍了,母龍一般的習性彰顯無餘,財寶呢,錢呢?這時候大局已定,顧忌的自然也少了,慈禧當然也能看清,曾國藩不可能造反,所以才追問太平軍的財物去向。

與慈禧態度相呼應的,官文自長江上游守武昌,富明阿和馮子材守揚州、鎮江,而長江下游就是大名鼎鼎的僧格林沁,您說曾國藩怎麼辦呢,別說沒心造反,即便有心,面對這合圍之勢,面對上下同心的排擠和嫉妒,也是力所不逮吧。

用曾國藩幹掉太平軍,而淮軍適時崛起,然後淮軍也可以對付湘軍,雖然稍顯無恥,但以權謀論,以效果論,還是極具效果的。雖然湘軍還保持著形式上的部分存在,但毫無疑問,它已經由軍事集團轉化為政治角逐的工具,凡是和曾國藩有嫌隙的,都是清廷大力提拔賞賜的對象,凡是忠於曾國藩的,或者說和曾國藩關係不錯的,那倒黴就是必須的,曾國荃就更別提了。

湘軍為清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穩定江山的同時還為滿清趟出一條可行之路,穩定了朝廷,穩定了局勢,穩定了地方,讓大清有了幾年奮發的動力,但發條就那幾圈,轉過以後還是會失去動力,而所謂的同治中興,雖屬粉飾,但也不算全無政績。

曾國藩最後想到的首先是遣散費,雖然士兵們在南京也搶了不少,但是對這些窮怕了的士兵,曾國藩還是覺得有些愧疚的,將士用命,遣散的時候不能虧了袍澤。

既沒兵,還要遣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清廷為了保障自己的統治基礎是不允許曾國藩的“私軍”存在的,而這些私軍回到家鄉後,相當一部分都投靠了舉國聞名的哥老會,一個傳奇性社會組織。這就為滿清最終滅亡深深的埋下一支暗釘,哥老會在川軍和湘軍中影響巨大,對清朝末年的革命有著巨大的影響,比如······辛亥革命的爆發。

.


古今通史


1864年6月,湘軍攻破天京城,太平天國滅亡,一個月後,也就是1864年7月,曾國藩下令,將12萬湘軍全行解散,僅有湘軍水師少部分,經朝廷商議後,改為長江經制水師,巡防長江,解散之迅速果斷,不脫離帶水,究其原因是兩點,一是制度所在,必須解散,二是湘軍勢大必遭朝廷猜忌。

湘軍的兩位靈魂人物,左為胡林翼,右為曾國藩。

先說滿清的兵制,分為世兵制和募兵制,世兵制指兵民合一,八旗就是典型世兵制,國家中央軍,綠營開始是募兵制,後來定額兵籍,綠營也成為世兵制,八旗和綠營均為滿清經制之師,也就是正規軍隊。有時候國家遇到重大戰事了,官兵不足時,需要從各地臨時招募鄉兵協助作戰,這就是募兵制。

安慶軍械所是洋務運動最早的企業,由曾國藩創設生產槍炮、子彈的軍工坊,1862年安慶軍械所成功研製中國第一臺蒸汽機。

勇營即是募兵制的一種,勇營軍制為將必親選,兵必自募,但有一條鐵律“旋募旋散,初非經制之師”,意思是,勇營不是國家正規部隊,只是臨時需要了,就地招募,完事後就地解散,好,問題來了,曾國藩的湘軍,後來的淮軍、防軍、練軍等都屬於勇營軍制,在平定太平軍後,按慣例,湘軍必須就地解散,前面講了,為了巡防長江,僅有少量湘軍水師編為經制之師,也就是正規部隊。

靖港,湘軍水師遺址。

所以,在當時,擺在曾國藩面前的是這條雷打不動的鐵律,沒有朝廷發話,必須立即解散,另外湘軍已經完全取代了八旗和綠營的戰略地位,成為清廷最精銳的一支戰鬥力,但這支最強部隊不是朝廷建立的,而是漢人曾國藩編練的,儘管清廷數旨建議保留湘軍,但做法是全部打亂剝離,其目的很明顯了。

坐落於保定的淮軍公所遺址,當年淮軍辦公駐地。

曾國藩如果遵朝廷想法,雖可保留湘軍,但會被打亂分拆,面目全非,可能仍有人認為這是一支隨時能聚攏的曾家軍,時間久了必遭清廷畏忌,為了避權勢,立撤湘軍,自解兵權,這是種未雨綢繆的做法。與湘軍不同的是,淮軍和各地防軍沒有裁撤,主要原因是戰亂又開始,捻軍、中法戰爭等,淮軍和各地防軍成了當時主要國防力量。


圖文繪歷史


曾國藩是近代被中國知識份子捧的很高的人,甚至被很多人稱為聖人,曾國藩家書也是很多人摩拜的家教聖書,不可否認曾國藩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甚至有傳說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左宗棠曾經寫信給曾國藩勸他起兵當皇帝,曾國藩不肯,不僅不肯,反而主動裁撤湘軍,讓朝廷極為滿意,按理來說,曾國藩以剿滅太平天國起家,軍隊就是他的命根子,為什麼他會主動裁撤湘軍呢?小編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曾國藩給自己的定義還是一名職業官僚,追求的是出將入相,主要還是琢磨怎樣當官,怎樣生當太傅,死諡文正。帶兵搞團練只是手段,現在太平天國剿滅了,他自然可以功成身退,搞自己的主業———當官去了。

不光是曾國藩,包括中國近代的漢族強人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他們都是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中通過搞團練積累了巨大的政治資本,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後,他們在第一時間內都選擇了裁軍,而且之後都把主要心思放在了做官上,更多的關注下馬治民,而不是上馬治軍,其中維持時間最長的是李鴻章的淮軍,但是李鴻章也只是把治軍當成維持自己政治影響力的手段,他的主要心思還是放在做官上了。


其次,湘軍雖然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中為清政府立下了大功,但是實際上不能誇大湘軍的戰鬥力,湘軍獲勝的主因,可以說是得益於太平天國內部的黨爭以及太平軍高層在佔領南京後的迅速腐化,同時在攻下南京後,湘軍也迅速腐化失去戰鬥力,甚至為禍鄉里,裁撤湘軍勢在必行。

太平天國的主力是從廣西跟著洪秀全,楊秀清打出來的幾萬老兄弟,雖然太平軍一路上攻城掠地,裹挾了大量的人口,看起來軍力急劇膨脹,但是能打硬仗的還是這幾萬廣西老兄弟,林鳳祥,李開芳之所以憑藉著兩萬餘人,能一路打到天津,靠的也是廣西老兄弟,隨著戰爭的持續,以及持續不斷的內訌,先是利用韋昌輝殺楊秀清,再是利用石達開殺韋昌輝,而後又逼走石達開,廣西老兄弟自然是越來越少,太平軍軍力也是越來越弱。

人稱曾國藩打仗靠的是結硬寨,打呆仗,說白了在曾國藩這裡就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不出奇兵,耗死對方。這種戰法在初期其實效果很差,曾國藩曾經被逼的要跳湖自殺,但是隨著太平軍自身軍力的衰落,曾國藩這種打法逐漸迎來了春天,靠著這種死拉硬拽,往死裡拖的打法,曾國藩最終攻破南京,取得剿滅太平天國運動的首功。

攻破南京後,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據說和其他將領私吞了洪秀全的“聖庫”。也就是洪秀全這些年在江南搜刮的鉅額財富,且不論真假,攻破南京城後,湘軍對南京進行過徹底的洗劫,據說連南京房子上的木頭都拆下來用船運回了湖南老家,湘軍將士都是賺的盆滿缽滿,湘軍迅速的腐化了,有錢之後的湘軍,也難以再為曾國藩賣命,都想著早點回鄉享受勝利生活了。

最後,剿滅太平天國之後,做大的團練勢力就成了清朝的心腹大患了,可以說如果當時這些漢族強人一意造反,清朝也沒有能力抵擋,但是由於這些漢族強人最終目的是做官,最終選擇和朝廷合作,那麼裁撤軍隊就是必然選擇。

利用團練剿滅太平天國,對於清政府來說是無奈之舉,對於慈禧太后來說,擁兵20萬的曾國藩未必就比洪秀全可信多少,於是深知聖意的曾國藩在攻下南京後不久就開始著手裁撤湘軍。


醉美木瀆


自古以來,手握重兵、功高震主的人往往不能夠善終,這其中的道理也是世人皆知。那麼為什麼最後曾國潘要解散一手帶起來的湘軍呢?


湘軍的私人化

1853年,太平軍出廣西,一時間橫掃大江南北。清廷的八旗制度早已腐朽不堪阻擋不住太平軍的攻勢。在清廷的默許下,曾國潘組建了一支新式的軍隊--湘軍,一支都是由同鄉組成的軍隊,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加強了整個軍隊的戰鬥力,曾國潘還讓自己的親朋好友、門生同學擔任長官,加強了管理。

(可以看到湘軍的武器是火槍)

這一些種種的舉措極大加大了湘軍的戰鬥力,因為湘軍的上下一心,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平叛了太平天國,到1864年湘軍攻下南京為止,總兵力已經達到了數十萬,而且在武器裝備、兵員素質等方面都遠勝於八旗軍,這一隻私人軍隊怎麼會不讓朝廷忌憚?

湘軍的特殊性

可以說湘軍中沒有一個滿人,都是由漢人組成,更恐怖的是他們都來自湖南,說著一樣的方言,如果當時曾國潘一聲令下,這數十萬軍隊反戈攻打清廷,沒有什麼可以阻擋。

康熙時期,為了應對內憂外患,康熙果斷棄用漢將周培公,並且組成了一隻由漢人組成的軍隊,就是靠著這支軍隊平定了王輔臣,但是最後康熙因為周培公擁兵自重將其罷官,雖然周培公對康熙忠心耿耿,但是這就是政治。

所以太平天國已經覆滅,還要這數十萬軍隊有什麼用,朝廷難道還要天天供著這數十萬人的花銷嗎?曾國潘也是飽讀詩書之人,並不想成為第二個周培公,於是他選擇了明哲保身,這在當時就是最聰明的做法。

十年動亂,只想休養生息

從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再到1864的覆滅,13年的時間太平天國橫掃了大半個中國,攻佔了600多個城市,而戰爭中受害的只有百姓,最後只剩下塗炭的生靈。曾國潘在這十年的時間裡看慣了生死,已經沒有精力再去爭奪權力,只想安靜的度過自己餘下的日子,百姓需要休養生息,曾國潘需要,湘軍更需要,做好的做法就是讓湘軍的士兵們回到故鄉,過上平靜的生活,沒有一個人是熱愛戰爭的!


所以曾國潘自己解散了湘軍,一道軍令,十年的湘軍組建恍如昨日,曾國藩的這一生足矣。


七七談歷史


曾國藩解散湘軍,也是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才最終決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無非曾國藩自身原因、湘軍內部原因以及外界對整個局勢的影響3方面。

至於3方面具體是怎樣的,接下來我將為你具體分析。


一、曾國藩自身原因

曾國藩是一個文官,自5歲開始熟讀四書五經各種典籍,他還喜歡看歷史,從而形成自己的一個獨特的世界觀。

曾國藩的世界觀裡,首先一點就是忠君思想,這一點跟他學習理學有直接的關係,理學倡導“忠、孝、禮、義”,曾國藩的一生都在詮釋這些思想。


曾國藩曾寫到“非道義可得者,則不可輕受”,在他心裡,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有道義指導。所以曾國藩認為造反稱帝等行為屬於十惡不赦,自己斷然不能走那條路。

古代很多大臣都有這種思想,因為思想教育的原因,即使有能力也不會造反。比如水滸傳裡的宋江,即使能力再大,依舊是忠君思想控制自己。

除了忠君思想之外,曾國藩從歷史中學會很多東西,比如明哲自保,他明白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大將軍,最後功高蓋主都沒有好下場。

他在曾國荃攻克天京之後,曾跟曾國荃說過,他告訴曾國荃歷代大臣做到他這個地位的下場,比如韓信,比如魏徵等人,沒有一個最後善終的。


分析其原因,就是功高蓋主,引起上邊的猜忌懷疑,所以曾國藩為了保住自己,也為了保護整個曾家,他想出一個辦法。

先上奏以曾國荃身體不適需要回家養病,讓曾國荃暫時隱退回家休息,再大力裁撤軍隊,從12萬裁撤到4萬。

慈禧太后看到曾國藩又叫弟弟回家又裁軍,心裡自然消除了對曾國藩的懷疑,從而後邊才會繼續重用曾國藩,才得以讓曾國藩以及湘軍善終。


二、湘軍內部問題

當時的湘軍已經是外強中乾,內部問題嚴重的一支部隊,曾國藩必須進行改變,要不然必然是一個定時炸彈。

首先湘軍在不斷的戰爭中耗費軍餉太多,隨著人口增加,如今根本沒法拿出那麼多軍餉來養這些士兵。


在以前戰爭的時候,湘軍就已經因為物資問題到處搶奪財物,比如曾國荃的手下,在安慶、天京等到處搶財物,甚至引起人們反感。

要想養一支12萬人的軍隊,軍餉是個大問題,如今戰爭減少,曾國藩是時候減少這部分開支。他以“裁汰兵員,騰出有用之餉,以供最急之需”的理由將湘軍裁減,可以看出確實當時軍餉不足。

而且當時很多士兵搶到錢財也都想回家養老,曾國藩裁軍,剛好滿足士兵內心需求。

此外,湘軍從最開始的軍紀嚴明,到如今南征北戰,早已經消失殆盡,如今的湘軍,很大一部分更像是土匪地痞,只知道搶錢,留著這樣一支隊伍在身邊,遲早給自己惹麻煩。

所以曾國藩自然不可能留住這樣一支到處惹是生非的隊伍給自己造成麻煩。


最後,湘軍內部經常有聲音叫曾國藩稱帝,其中自己弟弟曾國荃就是呼喊聲最大的一個,甚至李鴻章、左宗棠等也勸曾國藩稱帝。

可是曾國藩自己有自己的打算,他曾寫一首詩“倚天照海花無數, 流水高山心自知”來告誡湘軍將領,自己並不想稱帝,於是大家才作罷。

可是這種不和諧聲音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來,曾國藩自然要想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裁軍,將領手上兵馬不足,自然也就不敢口出狂言。

曾國荃被曾國藩叫回家休息,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曾國荃野心太大,曾國藩擔心惹是生非。


三、外界環境對曾國藩的影響

曾國藩考慮裁軍的事情考慮了很久,並且曾國藩對當時的軍事情況十分熟悉,朝廷除了湘軍之外,還有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還有綠營軍,八旗軍,滿族赫赫有名的大將僧格林沁拱衛京師,以及清朝北方勢力。

曾國藩是一個聰明人,他明白湘軍的情況,也明白清朝朝廷的情況,他知道貿然起兵造反,勝算不大,還可能給自己弄一個晚節不保,又何必呢?




結語

曾國藩考慮到這些因素之後,最終將湘軍從12萬裁減到4萬,之所以留下4萬,當然也是有私心的,這4萬都是湘軍中的精兵,戰鬥力十足。

要是以後有個不測,曾國藩還可以用來保護自己,清朝朝廷也不能拿自己怎樣。

曾國藩被後人稱為“千古完人”,確實有很多道理,他考慮問題的精細程度遠遠超過同時代的其他人,為人處事樣樣精通,值得我們後世學習!



嗔痴歷史觀


曾國藩在攻下天京,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急流勇退,裁撤自己賴以起家的湘軍,自剪羽翼。此舉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

我認為曾國藩解散湘軍的原因,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解除滿清朝廷對自己的猜忌和防範。

曾國藩以書生起兵,招募鄉勇,遂建湘軍,竟然勝過國家正規軍。最終,竟然消滅太平天國,立下不世之功。

滿清朝廷畢竟是異族統治者,對漢人執掌兵權,是深以為戒的。尤其是曾國藩所建的湘軍,完全是靠師生情誼、鄉親關係聚攏而成的;湘軍不是國家的軍隊,等同於曾國藩的私人軍隊。

因此,滿清朝廷特別擔心的就是:去了一個洪秀全,又來了一個曾國藩。

而曾國藩解散湘軍,自剪羽翼的行動,打消了清廷的顧慮,使清廷對曾國藩徹底放心了。

二.消除湘軍部分將領打算擁戴自己起兵稱帝的想法。

曾國藩攻下天京之後,湘軍上下都認為滿清朝廷一定會履行咸豐皇帝“克金陵者封王”的諾言。結果清廷僅僅封了曾國藩一個侯爵。

緊接著,清廷開始清查湘軍的軍費開支,要求湘軍將領公開軍費賬目。試想湘軍將領個個揮金如土,誰能把賬目擺平啊。因此,以曾國荃、鮑超為首,湘軍將領們秘密要求擁戴曾國藩起兵稱帝。

曾國藩不是不想,他一夜未眠,仔細權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曾國藩給擁戴他的湘軍將領們寫下了一副對聯:

倚天照海花無數,

流水高山心自知。

將領們明白了曾國藩的意思,起兵反清的思潮就此打住了。

三.曾國藩骨子裡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不願作犯上作亂的事情。

曾國藩興建湘軍,目的是為了保衛家鄉,維護傳統名教,保護中國的文化思想不致於斷絕在太平天國的手中。另外,曾國藩自幼所受的教育是忠君愛國、仇視亂臣賊子的傳統儒家思想,因此,曾國藩骨子裡是不願起兵稱帝,在史書中留下亂臣賊子的罵名的。

四.多年征戰,師老兵疲;再加上攻取天京之後,湘軍上下都因為燒殺搶掠,發了大財。

戰爭過後,曾國藩認為,不如讓他們帶著搶掠來的財物,回家去享受生活。免得繼續呆在軍中,尋釁滋事,肇生禍端。

綜上所述,曾國藩痛下決心,解散了湘軍,交出兵權,讓各方面的人物都對自己不再關注,也讓戰後餘生的湘軍將士們回家好好過日子。


品茗讀史


湘軍是由曾國藩一手創辦的,毫不誇張地說,曾國藩能身居高位,湘軍有一多半的功勞。那為何曾國藩在功成名就之後要解散湘軍呢?難道這位被稱為“半個聖人”的曾國藩也想幹“狡兔死,走狗烹”的勾當。如果你這樣想,那你便誤解這“半個聖人”了,其實另有隱情。

其一、湘軍勢力太大,解散湘軍是為了消除主上的疑慮。

晚清時期,朝廷的政府軍不堪一擊,為了抵抗太平軍,滿清朝廷只得准許地方興辦團練,湘軍便是其中最出色的一支。太平軍還沒有被消滅的時候,滿清統治者當然對湘軍愛得不行了,但太平軍被消滅後就不同了,以前威脅滿清統治者的是太平軍,現在就變成湘軍了,這時肯定就有人要提反對意見了,湘軍不是朝廷的部隊,怎麼可能會威脅朝廷呢?非也,湘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曾國藩的私人武裝,他們唯曾國藩馬首是瞻,所以這對滿清統治者來說就有疑慮了。湘軍這麼厲害連太平軍都能打敗,如果湘軍要造反,滿清朝廷還哪裡有實力與湘軍抗衡啊,因而說,此時的湘軍對朝廷來說就是一個定時炸彈。

曾國藩何等聰明,怎麼會看不到這一點呢?因而為了消除滿清統治者的疑慮自然會在功成名就之後解散湘軍。

其二、湘軍內部想要曾國藩“黃袍加身”,為避免這種情況,曾國藩只得解散湘軍以絕其念頭。

早在湘軍攻克安慶的時候,湘軍內部就有將領勸曾國藩稱帝,後來在攻克天京之後,湘軍將領又想勸進,均被拒絕。曾國藩知道自己沒有做皇帝的命,一生無心於帝位,只渴望做一世忠臣。

雖然多次拒絕了部下的勸進,但難免部將們會霸王硬上弓強迫他登基為帝。畢竟這樣做對他們有好處,如果成功了的話,他們便是開國元勳,他們的身份便會更尊貴一分。因而,為了避免此種情況,曾國藩只得解散湘軍,湘軍解散了,他們便沒有起兵的資本了,那些湘軍將領也就自然不會勸進了。

綜上所述,曾國藩之所以解散湘軍主要還是因為他只想做一名忠臣。

讀史使人明智,讀史使人聰慧,我是混沌聊史,歡迎【關注】

混沌聊史


曾國藩解散湘軍背後有著不得已的苦衷。

1864年7月,已經湘軍會師天京,宣告著太平天國滅亡。此時,已經是四省巡撫兼湘軍的主帥的曾國藩治下有多少兵馬呢?12萬。

這個數據看似不是很大,畢竟當時滿清各地的兵力遠遠多於此。如果僅僅從數量上而言,區區湘軍這點人馬,完全構不成太大的威脅,那麼湘軍完全可以被曾國藩保留下來,但是這可能嗎?

現實是絕無可能。所以,曾國藩經過一番考慮,就立即下令就地解散湘軍,原因無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向慈禧表示忠心

太平天國運動雖然失敗,但是極大的打擊了滿清勢力,是滿清壽命將盡的催命符。太平天國主體上的失敗,其實並不表明戰事的完全結束。這個情況曾國藩知道,慈禧同樣知道。曾國藩完全可以打著反賊未絕的理由,繼續維持湘軍的存在。但是他沒有,而是在此時積極解除軍備。這其實是為了表明自己對朝廷忠心的最好舉動。而一旦叛軍餘孽完全剿滅,那時候再依照命令解除軍備,絕對不如現在更加有力。

二、軍餉的負擔太重

要知道湘軍成立以來,軍餉差不多都是自籌的。而曾國藩練兵要求極高,軍備也都大為精良,經過長時間的消耗,雖然能在戰爭中獲得一定的補充,朝廷能撥付一些,但是杯水車薪。長時間的拉鋸戰已經耗盡了曾國藩的精力,而天平天國的失敗,是卸下這個重擔的最佳時期,可謂是一舉兩得。

三、曾國藩沒有野心

湘軍雖然僅有12萬人,但是這12萬人的實力是從刀山火海中拼殺出來,戰鬥力非一般的部隊所能媲美,完全有著以一敵十的能力。如果保留這股力量,那麼位高權重的曾國藩即使無法推翻滿清朝廷,但是擁兵自重成為一方藩王卻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要知道相對於腐朽沒落的晚清朝廷,列強更加願意支持曾國藩。但是,曾國藩克己奉公,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野心。

四、湘軍自身問題

作為戰勝太平天國的主力軍,此時的湘軍勇冠各軍,但同樣陷入了驕兵之列。曾國藩治軍嚴格,但是隨著湘軍的規模越來越大,人員越來越多,治理難度也是越來越難。出現了搶劫民眾,屠殺百姓的惡性事件的發生。雖然曾國藩也有被稱為曾剃頭的光榮稱號,但那主要是對待敵人,而不是平民百姓。所以,他對湘軍軍紀廢馳的問題深感失望,解散也就可以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