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乒乓功力的“六大心訣”,每天默唸一遍功力大增

就“動作”來說,很多球友一直糾結什麼是“標準動作”。難道真的有“標準動作”?看看國際上頂尖的那幾位,有誰的動作會一模一樣?所以,

與其說什麼“標準動作”,不如儘量讓自己的動作更“合適”。

能否找到幾個最實用、見效最快的要點,讓自己在打球過程中隨時提醒自己,並且在最短時間內水平有最快的提高?

當然有了,現總結如下:

1、盯球:盯住對手球拍觸球瞬間;

2、發球:球拍觸球前肘部以下放鬆;

3、搓球:放鬆引拍、揮拍“送”球、節奏對上來球時間;

4、拉球:“撞擊”是調整的前提;

5、反手:肘部作為發力支點;

6、重心:身體重心轉換中“完成”擊球。

下面,就六個要點展開進行逐一的講解。

1

盯球

準確地說,“盯球” 不能算是一個動作,應該算是一種“意識”!

“盯球”不完全等同於“看球”(業餘球友中很多人把這兩個概念混淆了,自認為“盯球”了,實際上只是“看球”),而是“有重點”的看球。

這個“重點”就是“盯住對手球拍觸球瞬間”,因為這個“瞬間”決定了你的引拍幅度、你的腳步移動(判斷落點)、你的應對措施(是過渡還是進攻)等等;

提高乒乓功力的“六大心訣”,每天默唸一遍功力大增

2

發球

關於發球,有人說身體要放鬆,有人說身體要繃著一點,有人說要靠重心、靠身體發力等等。

乒乓生活小編認為,重點在於“適度”,即:身體適度放鬆或“身體適度緊張,這個“度”是在哪裡,只能靠實踐中去琢磨了,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

只要確保發球的球速和旋轉就是對的。但是,有一點至關重要:球拍觸球前手指、手腕必須要放鬆。

3

搓球

業餘比賽中搓球非常重要,但實際很多朋友瞧不起“鐵搓黨”,尤其是輸給搓球好的人之後還心有不甘。

實際上,平時多注重搓球練習,對於手感的提升和比賽成績的穩定是很重要的,

即便你熱衷於進攻,搓球也是一項重要的過渡技術。這項技術“節奏”最重要,和進攻技術相比,節奏不能太快,要能和來球節奏合拍,這樣才能主動控制比賽中的節奏。

4

拉球

關於“攻球”和“弧圈球”,兩者關係不是“父子關係”,更像是“兄弟關係”,建議練習弧圈球之前最好是有一定的攻球基礎。

因為有了一定攻球基礎之後,更容易每一板球都“打實”,而不是在“碰”球或“蹭”球。

業餘弧圈球常見的現象是撞擊不“實”,雖然旋轉不錯,但是球速不快,當然這和身體發力有一定關係,而缺少必要的“撞擊”也是一個原因。

提高乒乓功力的“六大心訣”,每天默唸一遍功力大增

正確的拉球是要在“吃”住球的前提下“調整”:前衝就往前發力多點、加轉就增加往上的發力,但是調整的前提是要有適度的“撞擊”,揮拍時板形不要壓得太狠。

老一點的教練更多強調的是擊球前的“快收小臂”,而現在年輕一點的教練往往會用另一個說法:先推後收,或先迎後收。

5

反手

有這麼一句話“得正手者得天下”,意即強調正手的使用。

但是現在進攻技術的豐富,反手技術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縱觀國際乒壇頂尖高手無不如此。

提高乒乓功力的“六大心訣”,每天默唸一遍功力大增

再來看業餘比賽,反手技術甚至更重要,因為大家普遍步法不好的原因。

不管是橫拍反手還是直拍橫打,業餘球友中很多人反手並不理想,重要原因往往是:球拍觸球瞬間缺少一個穩固的發力支點。

別動不動就考慮什麼步法、身體發力等等,那是中遠臺的事,對於絕大多數業餘球友而言,反手能處理好臺內和近檯球就已經是高手了。

提高乒乓功力的“六大心訣”,每天默唸一遍功力大增

6

重心

關於“重心”的文章有很多,其中不少是大腕級的教練寫的,但是大多數業餘球友看得雲裡霧裡,貌似看懂了,結果打球時還是依然掄胳膊發力。

那到底該怎麼做呢?乒乓生活小編告訴你簡單直觀地理解身體重心轉換的方法:抬起左腳,身體重量就在右腳,這個時候作為“1”;左腳落下著地,抬起右腳,身體重量就在左腳,這個時候作為“2”。

而所謂的用身體重心擊球就是在“1到2”之間完成擊球。這樣一來,就能避免業餘打球中很多常見的問題:身體迎前不夠、動作大但是效果不成正比、過早收小臂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