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中,其實是男人三種不同類型的“活法”

2010年末上映的影片《讓子彈飛》除了讓此片的導演兼主演姜文著實火了一把,也讓銀幕前的觀眾們眼前一亮,原來電影可以如此的個性。而說到本片,最經典的還是影片中的三大影帝飆戲,在影片中除了姜文飾演膝蓋有點毛病的張牧之,還有葛優飾演的只會寫個破劇本的馬邦德,周潤發飾演的霸氣側漏的黃四郎。而這三個人物,其實也是男人三種不同類型的“活法”,而他們的人生,也是男人在社會中所經歷的不同的宿命。

《讓子彈飛》中,其實是男人三種不同類型的“活法”

相信看過影片的觀眾,對這三位主角都會有種由衷的欣賞,無論是毫不講理的黃四郎還是坑蒙拐騙的馬邦德,還是那個鐵骨錚錚的張牧之。但是如果給男性觀眾一個選擇,相信大多數的觀眾會選擇成為那個有情有義,鐵血柔情的張牧之。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又有多少個張牧之呢?張牧之這種類型的人,在現實的生活中,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讓子彈飛》中,其實是男人三種不同類型的“活法”

張牧之成為張麻子,又從張麻子陰差陽錯的到鵝城當了一回縣長,又在做縣長的過程中向馬邦德吐露了自己曾是張牧之的往事。這些信息使得張牧之的形象在觀眾的心目中逐漸豐滿,在觀眾們不知道張麻子是張牧之之前,對這個綠林好漢的感覺就是快意恩仇,灑脫人生。但是當知道了他曾經追隨過蔡鍔的往事後,觀眾們逐漸明白,張牧之是一個被現實社會傷透了的男人。他說自己的膝蓋有毛病,跪不下去,其實並不是一句簡單的調侃,他在成為麻匪之前,肯定也曾嘗試過另外一種人生。但是最終他無法戰勝內心的自己,更無法改變殘酷的世界。這就如同蔡鍔無法改變當時的國家局勢一樣,張牧之也只能將曾經一時的輝煌,掩埋在塵封的往事中。

《讓子彈飛》中,其實是男人三種不同類型的“活法”

張牧之最終成為了麻匪,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只生活在自己理想的世界裡。他無法忘記自己曾經追隨過鬆坡將軍的榮光,他無法忘記自己內心深處為民族,為國家的情懷,所以張牧之是一個十足的理想主義者,無論他是麻匪還是偽縣長,他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便是“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然而這種至高的理想又談何容易,當他折損了小六子和老二之後,最終戰勝了黃四郎,但是然後呢?他得到公平了嗎?他看到的,無非是另外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他自己看似贏了,但是他的理想卻再一次的破滅了,到最後他的好兄弟們也相繼離開。標誌著張牧之註定孤獨一生的人生宿命。

《讓子彈飛》中,其實是男人三種不同類型的“活法”

在社會中,如張牧之這樣的人是有的。但是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在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勝敗榮辱、是非曲直構架的真實社會中,總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有些人最終是懂得張牧之這樣的人的,如最後與張牧之對談的黃四郎,如似敵似友的馬邦德。在影片中張牧之有兩次很有意思的對話,一次是他和馬邦德,一次是他和黃四郎。在他和馬邦德的對話中,他向馬邦德坦露了自己曾經的一些往事,在談到蔡鍔時,他只說追隨過鬆坡將軍。看似寥寥數句,但是顯而易見的是張牧之特別嚮往那種單純的,為國,為民族拋灑熱血的事業。但是從他落寞的表情觀眾們也可以看出,他對於當下的處境,感到非常的失落和無奈。

但是作為熱血男兒,他又不會輕易放棄,所以在鵝城與黃四郎的對抗,其實也是張牧之的一種一廂情願。最終的結果雖然看似是他戰勝了黃四郎,但是這種勝利,也終究是停留在你死我亡的肉搏戰中,這種勝利並沒有真正地給這個世界帶來“他媽的公平”,這從武狀元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得出。而張牧之的勝利,不過是為鵝城換了一個惡霸而已。

《讓子彈飛》中,其實是男人三種不同類型的“活法”

在黃四郎和張牧之之間遊弋的馬邦德是個很有意思的人設,他是個沒有膽量沒有勇氣的平凡人,而這也是他真實可愛的地方。相信男人嗎願意選擇成為馬邦德的是佔最少數的,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其實99%的男人都活成了馬邦德。這個男人膽小、世故、圓滑,但是也充滿了生活的智慧。他靠著會寫幾句戲文,騙了個小姐做夫人,並且聘請了一位師爺(由馮小剛扮演),靠著花錢買的委任狀,他準備走馬上任,大撈一筆。但是不幸的是,他碰上了張牧之這個不要錢也不要命的。在危急時刻,馬邦德化身為湯師爺配合張牧之走馬鵝城。

《讓子彈飛》中,其實是男人三種不同類型的“活法”

從馬邦德被劫持,到他同意了張牧之的種種要求可以可以看出,馬邦德為人處事特別靈活、圓滑。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真實情感,如“夫人”被槍殺的一段,如他也試著要給張牧之坦露心聲的時候。但是馬邦德最終還是缺少勇氣的,特別是當見到金銀財寶時,他完全忘記了恩怨情仇。他只顧著貪婪的享受生活,並不在乎老百姓的生活。他告訴張牧之,想站在掙錢回山裡,想跪著掙錢在鵝城,但是在鵝城卻無法站著掙錢。不僅如此,馬邦德也不相信張牧之能夠站在把錢給掙了。所以他本人也是一直在黃四郎和張牧之之間徘徊,為了實現自己的發財夢,他甚至試著調和張牧之和黃四郎之間的矛盾,以求的最大的富貴。所以馬邦德只是一個平凡人,在他的眼裡利益和物質才是最大的。

所以馬邦德幾次在張牧之和黃四郎矛盾激化的時候,均試著調和他們之間的關係,直到最後馬邦德在雙方的衝突中被炸死了。周遊君相信,如果馬邦德能夠死裡逃生,他依然會以利益為重,並不會追究黃四郎的殺人越貨。

《讓子彈飛》中,其實是男人三種不同類型的“活法”

而黃四郎呢?他的人生在出生的時候就基本註定了,他的家族本來就是鵝城一霸,這種地位,在他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這就使得黃四郎的人生早已經習慣了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所以他可以毫不顧忌的去剝削鵝城的百姓。甚至很多事情,他已經不用親自動手了,他身邊早已聚齊了胡千、胡萬、武狀元等一眾打手。而將他和這些人僅僅聯繫在一起的,不是共同的事業和理想,而是人性的貪婪和慾望,他們聚齊在一起只有一個目的,那便是利益。他們獲取利益的方式和馬邦德不同,他們獲取利益是不計後果的,他們可以害死小六子,可以害死賣米粉的老闆,他們甚至可以出賣自己的靈魂。

但是這些人當中,黃四郎卻是不同的,因為他當下的人生,的確也是他很難擺脫的宿命,因為他所承載的,是他幾代的家業,是他整個家族的榮耀。雖然影片中並沒有呈現他的家人信息,但是相信他肯定是有家人的,而且數量還不少。所以黃四郎承載著的是家庭的責任和家族的歷史榮耀。而他的生存法則和行事方式,則是他從一出生開始就耳濡目染的。所以黃四郎在和張牧之的對決中,他也擁有著堅定的決心。雖然黃四郎的內在意識並不高尚,但這也是他的人生宿命。

《讓子彈飛》中,其實是男人三種不同類型的“活法”

最後,我們在影片中,其實很難分清真假黃四郎,很難辨別張牧之和張麻子,當然也無從分辨馬邦德和老湯。而這些不同的稱謂,其實不過是主角們不同的存在身份而已。而這就是男人,他們一方面為人父、為人夫,為人臣、為人子,一方面他們還要記住內心的自己。所以在各種矛盾中,他們往往也忘記了自己究竟是湯師爺還是馬邦德,究竟是張牧之還是張麻子,就是是真的還是假的黃四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