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的數量是無限的

傻瓜的數量是無限的

讀書的人是有福的



傻瓜的數量是無限的


奧迪弗雷迪


“傻瓜的數量是無限的”,在《福音書》的一版不靠譜的譯本里有這句論斷,譯者自己就是最鮮明的例證。愛因斯坦的說法更是犀利:“有兩種事物是無限的,一是宇宙,二是人類的愚蠢,但宇宙我還說不準。”至少他指出了宗教思想與科學思想之間的一個共通點。

與其計算一個只能在比喻意義上表現為無限的數字,我們更應嘗試理解“蠢人”的本質。這個詞在拉丁語中指的是驚訝的、震驚的、呆若木雞的、不知所措的、茫然的人。作為意義的延伸,還能表示失去行動能力,或至少失去正確行動能力的人,因為現實對其加諸擊昏效應,而使其暫時或永久性“茫然無措”。

根據愚蠢是蔓延至整個世界還是隻停留在某些部分的邊界內,蠢人可以分為普遍的或者特定的。前者就像這個世界本身一般,是唯一的;後者則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數量相當於世界被劃分的數量。從尤維納利斯到卡夫卡,諷刺作家一一針對各種類型和它們的子類型之愚蠢開火。

對愚蠢最完整的闡述出現在古斯塔夫·福樓拜沒寫完的遺作《布瓦爾與佩庫歇》中。按照作者的意圖,作品應該分為兩冊,一冊講述兩位主角布瓦爾與佩庫歇的故事,另一冊則是他們彙編起來的庸見詞典。實際上,當福樓拜於1880年去世時,第一冊的寫作基本已經完成,第二冊卻還只有一些片段。

兩冊書之間的區分其實並不是那麼清晰。主角的故事只是一個藉口,用來引出分佈在各個領域的大人物,每章涉及一個領域,包括農業、自然科學、考古、歷史、文學、政治、愛情、哲學、宗教、教育和社會改革。幸運的是,數學不在此列。

對福樓拜來說,不太明確的是:一方面,愚蠢是存在於話題本身還是存於對它們的大眾化闡述中?另一方面,究竟是布瓦爾與佩庫歇蠢到沒有能力對逐漸獲得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利用,還是說這件事在客觀上的不可能實現就顯得很蠢?也許答案正是所有這些因素的集合,因為作者曾想用“科學方法的失敗”作為作品的副標題,並在寫給路易·布耶的信中談道:

愚蠢之處就在於想要得出結論。我們明明是一條線索,卻希望瞭解情節。

同樣不太明確的是,福樓拜自己是置身愚蠢之外的旁觀者,還是一位當局者?他對馬克西姆·杜·坎普如是說:

我想要製造那樣一種疲憊無聊的感覺,讓這本書的讀者相信作者就是一個蠢蛋。

而雷蒙·格諾的《符號、數字和字母》(Segni, Cifre e Lettere,由卡爾維諾彙編的意大利語譯文集,1981年出版)一書的再版序言提出:

布瓦爾對哲學和世界的思考,對宗教和哲學態度的批判,正是福樓拜自己的觀點。

因此,福樓拜可以說“布瓦爾先生就是我”,就像他曾經對《包法利夫人》的表示一樣。實際上,他曾用其他的方式表述說:

布瓦爾與佩庫歇充斥著我的頭腦,以至於讓我變成了他們!他們的愚蠢就是我的,是我引爆了愚蠢。

恰如薩特為其撰寫的傳記之標題,福樓拜自幼就被視為“家族中的白痴”。顯然,愚蠢與“白痴”有很大的關係。“白痴”(idiot)在希臘語中表示“私人的”,形象地描述了一個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而不管大眾之世界的人。

因此,愚蠢的不僅僅是布瓦爾與佩庫歇,還有作者自己。而他們為百科全書式的愚蠢詞典所收集的各種蠢事不外乎一些思維定式、流行思想以及所有人都認同並且不斷重複的愚蠢想法。如此看來,根本不可能做出一個完整的目錄,因為它將會與埃施朗公司(美國的一家全球網絡管控服務公司)的檔案一樣龐大,記錄了全人類所有的談話。即便有什麼遺漏也不必擔心,它很快又會重新出現在書籍、報紙、廣播電視節目和網絡上。

一旦瞭解了愚蠢的普遍性,對其進行理論化就變得容易了。第一位嘗試者是沃特·皮特金(Walter Pitkin),1932年他出版了《人類愚蠢史導論》,闡明瞭三條愚蠢的基本法則:

(1)蠢人的數量是無限的。

(2)權力基本上掌握在多少有些蠢的人手中。

(3)個人的能力及其愚蠢往往同時存在。

1976年,卡洛·奇波拉的雜文《人類愚蠢的基本法則》中法則的數量上升為五條。該文後來收錄於文集《愉悅不逾矩》。這五條法則是:

(1)蠢人的數量經常被低估。

(2)一個人愚蠢的概率獨立於他的其他任何特性。

(3)愚蠢會損人,但並不會利己,甚至還會害己。

(4)蠢人的潛在危害常常被低估。

(5)各種各樣的人中,蠢人是最危險的。

奇波拉第三法則,實際上是對愚蠢的一種定義,它的變式可以用來定義第五法則提到的其他各類人。準確地說,智者是那些能同時利人利己的人;輕率者是利他卻害己之人;掠奪者則是那些損人利己的人。

在這樣精確的定義下,損人損己的愚者是危險的,甚至是所有可能中最危險的。因為與優化利益的智者相反,愚者會破壞利益而擴大災難。除了是最危險的,蠢人也是最普遍存在的。這說明我們的世界,這片能與(伏爾泰筆下的)潘格羅士及與他同樣愚蠢的人和諧共處之地,是所有潛在世界中最糟糕的一個。


本文選自《叛逆的思想家:在不科學的年代告別愚蠢》,皮耶爾喬治·奧迪弗雷迪(Piergiorgio Odifreddi)/著,姚軼苒/譯,“思想家·輕哲學”書系,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未讀,2019年8月第1版。由未讀(天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授權發佈。


關注徐老遊

跟著老徐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