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使者寫出5字上聯,宋朝大臣無人能對,蘇東坡趕到連對2副下聯

對聯,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之中一種優秀的傳承形式,下至貧民百姓,上至王公貴族,對聯都有著各種各樣神奇的故事流傳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之中。而下面小編要介紹的這則對聯故事發生在宋仁宗時期,遼國使者提出5字上聯,難倒了在場的大宋群臣,那麼這是一副怎樣的上聯,之後又到底有沒有人能對上呢?

遼國使者寫出5字上聯,宋朝大臣無人能對,蘇東坡趕到連對2副下聯

原來在宋遼兩國簽訂“澶淵之盟”後,遼國使者經常來到北宋進行友好訪問。有一次,遼國的使者來到東京面見宋仁宗之後,對當時的宋仁宗說道:“我們遼國有人出了一個5字上聯,在國內沒人能夠對出下聯,因此還請學識淵博的宋朝群臣們指教。”得到宋仁宗的允許之後,這位使者揮筆潑墨寫下了“三光日月星”5字上聯。

遼國使者寫出5字上聯,宋朝大臣無人能對,蘇東坡趕到連對2副下聯

在場的宋朝群臣們面面相覷,因為這副上聯確實很難對,宋仁宗看到在場的大臣們鴉雀無聲,於是急忙派人把當時著名的文人學士蘇東坡請了過來。為了保住大宋的面子,蘇東坡急忙趕往朝堂,他進門之後看著這5字放聲狂笑,當場對出了一副下聯:“四詩風雅頌”。

遼國使者寫出5字上聯,宋朝大臣無人能對,蘇東坡趕到連對2副下聯

原來在中國古代的《詩經》之中,詩經的題材可以分為“風雅頌”3種,而“雅”又有“大雅”和“小雅”的區別,因此合稱“四詩”。而蘇軾生怕遼國使者不滿意,於是思索一番之後又對出了第二個下聯:“四德元亨利。”遼國使者看後感覺一臉迷惑,明明古代的四種德行是“元亨利貞”,為什麼會少了一德呢?

沒想到蘇軾解釋說:“‘四德’的最後一個為了避諱當今天子的名字,所以略去不說!”原來“貞”字和宋仁宗趙禎的名字同音。宋仁宗聽後十分高興,拍手叫好,而遼國使者就如同鬥敗了的公雞一樣,垂頭喪氣地離開了大殿,回去之後將這件事情說給遼道宗聽,遼道宗不禁感嘆說:“沒想到宋朝有這樣的名人儒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