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肩擔使命,初心助芳華 ——積石山縣小關鄉唐藏村黨支部書記馬正明千里尋學側記

鐵肩擔使命,初心助芳華

——積石山縣小關鄉唐藏村黨支部書記馬正明千里尋學側記

10月13日下午,積石山縣小關鄉唐藏村黨支部書記馬正明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經過十天的波折勞頓,他終於將馬麗豔帶回了家鄉,終於可以將她送回到學校。

鐵肩擔使命,初心助芳華  ——積石山縣小關鄉唐藏村黨支部書記馬正明千里尋學側記

馬麗豔是小關鄉唐藏村的最後一個輟學兒童,就在幾天前,還遠在他鄉,幫父親在自家的牛肉麵館幹活。

對於馬麗豔而言,馬正明的這場千里尋學之旅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方向。

千里尋學志尤堅,不達目的誓不歸。

今年12歲的馬麗豔,曾經是積石山縣小關鄉唐藏小學的一名學生。由於特殊的家庭原因,2018年,讀完五年級的馬麗豔就輟學在家,隨後便隨父親來到廣東省中山市古鎮鎮,經營一家牛肉麵館。

每天凌晨四五點,馬麗豔就被爸爸叫醒,在牛肉麵館幫忙,洗菜、掃地、擦桌子、收款,馬麗豔日復一日的忙碌著。

“爸爸,我想回去讀書……”可是,每當馬麗豔準備向爸爸說出這句話時,懂事的她卻總會想到家庭的窘境……

馬麗豔家有10口人:太爺爺、太奶奶、爺爺、奶奶、姑姑、叔叔、父親、母親、還有弟弟和他,爸爸一直是家裡唯一的勞動力。由於家庭貧困,又有老人需要照顧,母親不能外出,馬麗豔便隨著父親在南方打拼。

10月5日上午,馬麗豔家的牛肉麵館門口突然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伯伯用家鄉話和父親馬哈比布交談,並告訴她:“我是來接你回家上學的,快收拾好東西跟我走。”就這樣,馬麗豔被這位書記伯伯帶著,從中山市坐上了回鄉的車。

回鄉路上險象環生,命懸一線初心不改。

鐵肩擔使命,初心助芳華  ——積石山縣小關鄉唐藏村黨支部書記馬正明千里尋學側記

從中山到珠海機場,近200公里的路上,馬正明歸心似箭,看著手裡的飛機票,馬正明說,他似乎看到了馬麗豔已經坐在教室裡讀書的場景。

可是回鄉的路總是充滿了曲折,艱難險阻,在珠海機場,機場人員告訴馬正明,因為他脖子上的透析管,他們不能乘坐此次航班回家,這給馬正明當頭一棒。

馬正明告訴記者,那時的他焦急萬分,他找機長、找乘務員、找遍了所有的人解釋,希望可以通融,但是大家給他的答案都是一樣的。“當時我很著急,孩子已經落下了這麼多課程,再耽擱不起了。”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馬正明依然歷歷在目。

“大大,你醒醒,醒醒,我是馬麗豔!”經過幾天的舟車勞頓,馬正明終於堅持不住了,倒在了珠海機場。迷迷糊糊中,他聽到了馬麗豔的呼喊。“我不能丟下這個孩子,有沒有人能照顧下他們?”馬正明回憶說,那一刻,他告訴自己他必須站起來。

“大大把我們安排到了一個書店裡,讓書店老闆照看我們,他一直躺在凳子上等著救護車和老鄉的到來。”兩個小時候後,馬正明被廣州中醫藥大學祈福醫院的救護車帶到搶救室搶救。10月7日凌晨4點,馬正明恢復了意識。

“孩子們呢?”馬麗豔告訴記者,馬正明睜開眼睛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她在哪兒。在得知孩子們安全後,馬正明的心才算真正放下了。

在祈福醫院,馬正明進行了四天的透析,四天後,他又帶著馬麗豔輾轉來到廣州,坐上了回鄉的高鐵。10月13日,馬麗豔回到了家鄉。

鐵肩擔使命,初心助芳華  ——積石山縣小關鄉唐藏村黨支部書記馬正明千里尋學側記

教育改變命運,知識成就人生

“一定要把書念好,我們命運應該讓知識去改變,學到了知識,我們才能過上不一樣的人生……”10月14日上午,馬正明在送馬麗豔去學校的路上再三叮囑她。

一到學校,馬正明就帶著馬麗豔幫他報名、分班、安排宿舍。“學校的老師們給我發了校服、床單、被套,我不能辜負他們,一定要好好讀書。”安頓好了馬麗豔在學校的所有事宜,馬正明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這一次,他終於可以安心了。

10月初,積石山縣小關鄉對全鄉適齡兒童入學情況再次展開摸底調查,發現了馬麗豔輟學在家。不管困難有多大,都不能讓孩子失學!鄉黨委書記朱育昌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當即表示,不管付出多大代價,一定要把輟學在家的學生帶回學校。馬正明主動請纓,承擔起了千里路上尋找輟學生的重任。

“我們村是今年的脫貧村,現在只剩下15戶群眾還沒有脫貧,馬麗豔一家有10口人,這一家不能按期脫貧,我們村就不能如期完成脫貧任務。” 馬正明堅定的說,不管付出多大代價,我都要把這孩子帶回來。

鐵肩擔使命,初心助芳華  ——積石山縣小關鄉唐藏村黨支部書記馬正明千里尋學側記

千里尋學的路上是扶貧幹部捨我其誰的精神擔當,也是黨委政府不能讓一個孩子失輟學的信心和決心,更是扶貧必扶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記者:王文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