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寶寶習慣自己玩?

dayu23


如何讓寶寶習慣自己玩?

家長一定要做好這一點:當寶寶玩耍、吃飯、自言自語的時候大人切忌直接過去打擾、逗寶寶。

關於寶寶習慣自己玩這一點,我自認為我這七月大寶寶做的很棒。說起來我已經很久沒有哄寶寶睡覺了。因為他總是自己玩著玩著就睡了,我只需要陪在旁邊不說話,然後給他蓋被子即可。

根據我的經驗,給大家分享如何讓寶寶習慣自己玩耍。

  1. 給寶寶足夠的獨處時間。很多大人想著家裡有個小寶寶就多一些歡樂,恨不得一天24小時抱著孩子不鬆手,就連寶寶睡著了也捨不得放床上。特別是“隔代親”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其實這樣不僅不利於寶寶身體骨骼發育,還不利於培養寶寶的自主能力。寶寶習慣了每天24時候有大人陪伴的生活,根本體驗不到獨處的樂趣。自然不會自己玩耍了。

  2. 避免打擾寶寶的探索空間。有時候寶寶正在一個人拿著玩具一邊玩耍一邊咿咿呀呀的自言自語,大人一看心想“咦?寶寶怎麼突然沒反應了?在幹嘛呢?”於是跑過去直接對著寶寶一聲吼“寶寶!你幹嘛呢?玩什麼呢?”此時寶寶正在探索手裡的玩具,試圖和玩具“聊天說話”,正盡興的時候被你無情打斷。再比如寶寶正在玩撕紙,你突然跑過去遞給他一塊蘋果叫他吃,明顯就是打擾讓的私人空間。久而久之就擾亂了寶寶想要全神貫注做一件事的探索方式。so,寶寶長大了上課不專心也正是這個原因。

  3. 給寶寶玩具不超過5個。有的家長給寶寶買了很多玩具,當寶寶無聊哭鬧的時候就一股腦把所有玩具堆在寶寶面前,其實寶寶看著一堆“東西”並不是感興趣,因為他知道那不過是一堆玩具。這個看看,那個玩玩,三分鐘熱度過去了,結果一個都不感興趣,覺得不好玩。如果你只給他一個玩具,他反而會把注意力放在一個玩具上,心想“爸爸拿了個什麼好玩的出來?”

  4. 不幫忙。比如寶寶看到某樣東西想要自己爬過去拿,有的家長不懂得培養寶寶的探索能力,直接把東西遞過去,寶寶會覺得得到這個東西太容易,便立馬失去了興趣。所以說當寶寶想打開什麼箱子、就什麼東西、或者玩不懂某個玩具時,大人不必幫忙,更不要打擾,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前進吧!

  5. 其他方法: 避免哄睡 ,儘量給寶寶養成自主入睡的習慣,其實做到以上4點,寶寶的自主入睡就很容易了。不哭鬧的時候儘量不抱,只要寶寶不餓不哭鬧,大人在很沒必要一直抱著不放手,當你抱著寶寶時他處於無處安放的狀態,只能發呆,因為寶寶對每天過於熟悉的人是沒有興趣的。

家長做到以上幾點,循序漸進地培養寶寶的自主能力,相信寶寶很快養成自己玩耍的習慣。

總結:由此可見不要打擾寶寶的專注力的重要性,如果家長反覆打擾、打斷寶寶探索事物的專注力,很容易養成寶寶精力不集中、上課聽課分心的壞習慣。更別說習慣讓他自己玩耍了。

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幫助!

大家好,我是一個正在育兒道路上努力前行的90後新手媽媽,歡迎大家多多關注我,一起討論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文字為原創,手打不易,抄襲必究!圖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留言,轉發!

沒事愛育兒的么妹


獨自玩耍是孩子情緒適應能力的基礎,要讓孩子發展情感的力量,需要讓他自己玩,你必須在幫助和守護之間保持平衡。你要在家裡創造一種氛圍,讓他有機會可以安全的探索和體驗,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我們做的事情也不同。

出生~6周。這個階段的孩子除了吃睡拉別無其他,在你喂他的時候,溫柔的和他說話,在他醒著的時候把屋裡的東西指給他看,或者把他放到嬰兒床上,讓他看床上那些轉動的玩具。

6~12周。現在寶寶可以自己玩15分鐘甚至更久,但注意不要過分刺激他。你做別的事可以告知他,同時不要忽視他的存在。

3~6個月。在孩子醒著的時候避免過度刺激,培養孩子自己入睡和放鬆的能力,對孩子的行為做出適當的反應,不要總是大驚小怪。

6~9個月。讓孩子自己玩,但要變換他的位置,拿出圖畫書,給孩子朗誦童謠。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看到自己的行為和後果之間的聯繫,很容易強化壞習慣,當孩子開始哭要求抱的時候,不要立刻衝過去抱他,而是坐在他身邊,向他保證,“寶寶沒事的,我在這兒,你可以自己玩”。

9~12個月。給孩子玩具讓他獨自玩耍,但是要讓孩子知道,你每次離開都只是暫時的,讓他相信你很快就會回來。玩耍對嬰兒來說是件嚴肅的事情,當你逐漸增加嬰兒的獨立玩耍時間,你也是在磨練他的情感技能——自娛自樂,勇於探索,嘗試的能力。玩耍教會孩子如何操縱物體。通過玩耍,他們明白了因果關係,也學會了如何學習:開始嘗試某件事情時未能成功,要忍受這種挫折,要有耐心,反覆實踐。如果你鼓勵孩子,然後退後,看著她逐漸瞭解這個世界,她會變成一個冒險家和科學家,一個能夠自己晚玩耍,從來不會對你說“我很無聊”的孩子。


喜仔麻麻


你的‎次序搞錯‎了。

你要‎先考‎慮培‎養小傢伙‎的‎專注力,然後小家‎夥才‎有可能自己玩。‎沒有專‎注力‎的小傢伙會‎不‎停的‎換著花‎樣折‎騰,‎而專注‎的小‎傢伙可以‎一個人專心‎的玩一個‎玩具或者一種‎遊‎戲。

我們家小‎傢伙把學習‎當‎玩,他經常專注的‎自己‎學英語英標,快四‎歲‎的時‎候‎就學完了英語自‎然‎拼讀的教程,‎一共‎七本‎教材。


親格紙尿褲陳靜儀


為什麼要讓寶寶習慣自己玩?是大人沒有時間陪伴?還是覺得陪伴孩子太累?

掐指算算我們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屈指可數,從孩子入園開始,就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朋友圈,需要家長陪伴的日子也就逐漸減少了,在加上現在很多家庭本著對教育負責的態度早早地就把孩子送去寄宿,這樣算來,能陪伴的時間是不是就更少了?

另外一方面,雖然現在放開了二胎,但是較多的新手爸媽都是獨生子女過來的,本身成長的過程中就缺少玩伴,父母還要想方設法讓孩子學會孤獨嗎?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孩子





小鹿媽媽說


時候父母也從來不陪自己玩,也記不清他們每天都在忙什麼,反正在記憶中沒有父母陪自己玩過。 要想培養孩子獨立玩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首先,要為孩子獨自遊戲提供適當的玩具,如積木、小桶、小盒、小瓶等等,讓孩子手裡有東西可擺弄玩耍。 其次,買回來的新玩具一定要先教孩子學會玩。在他學會玩之後,便可以鼓勵他自己玩。 第三,把玩具和各種遊戲材料,放置在孩子可以自由選取的地方,這樣他就不會事事來麻煩大人了。 第四,當看到孩子獨自玩的時候,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一人獨自玩多可憐,而急於參加到他的遊戲中去,要讓孩子有機會體驗到自己玩的樂趣。大人可以暗中照看和保護。 第五,如果孩子一個人玩得很好,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及時肯定他自己想出的遊戲方法。 要想小孩會玩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一、為孩子創設良好的遊戲環境 首先從物質條件來說,應該有孩子想玩的東西,好奇的玩具或者其他有助於孩子參與遊戲的材料;同時還應有孩子“玩”的場地,如房間、戶外草地、兒童遊戲場等,再者從心理需求上來說,輕鬆自由的氣氛,成人對孩子的關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就能夠激發孩子游戲的興趣。但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弄亂了房間,而責備限制孩子的遊戲,干預孩子的玩法,改變孩子的遊戲規則。如果這樣,就會改變遊戲本身自由、愉快、自然及探索的特性。應該讓孩子在良好的物質和心理環境中成為遊戲的主人,充分表現自我,真正讓孩子享受到遊戲的樂趣。 二、從寶寶興趣出發,加強寶寶獨自玩耍的能力。 父母要根據寶寶的興趣,不斷引導寶寶,豐富獨自玩耍的內容。只要寶寶有興趣,就會更加投入和專注自己的遊戲。如果寶寶獨自玩耍的表現好,父母應該及時給予表揚,積極肯定,從而強化寶寶獨自玩耍的意識。讓寶寶知道,獨自遊戲是一件快樂的事。當父母特別繁忙的時候,有意識的自己一個人玩一會兒,讓父母抽出時間做一些必要的家務活。也可以每天規定一個時間,一家人都可以靜下心來做自己的事情,寶寶也可以盡情享受自己的遊戲時間。 三、在“玩”中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 教孩子玩時要注意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意識,讓孩子養成不依賴大人,能自己獨立的玩。在西方國家,就較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初生的嬰兒就放在一間獨立的房間,讓孩子自己睡,一歲多的孩子大都能自己玩。而在我們這裡,父母總怕孩子不會玩,怕孩子摔疼摔傷,總陪在孩子身邊,時間一長,就養成了依賴成人的習慣,不會自己去思考問題,也就影響到孩子人格的健全發展。 喜歡和同伴玩是孩子的天性,到了幼兒期,與同伴交往的需要更為強烈。這時,家長不要拒絕別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孩子是在與同伴的遊戲中學會與人如何相處的。如果孩子長期與大人玩,大人會不自覺的遷就保護孩子,容易使孩子滋生霸道自負的行為,不利於孩子成長。所以成人要鼓勵孩子與夥伴一起遊戲,讓孩子從遊戲中得到鍛鍊,在與同伴的遊戲中發展孩子的合作意識。 四、多讓孩子參與戶外活動和體育遊戲 現在,都市生活讓人們漸漸失去了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也逐漸取消了孩子與大自然的相處機會。取而代之的是電視、電子遊戲、電動玩具和因特網。這樣會阻礙孩子探索自然界的興趣。所以家長和教師要多帶孩子到戶外的世界去遊戲和活動。在戶外,孩子可以無拘無束地玩,小夥伴們盡情嬉戲,創造性地多讓孩子接觸水、土、動植物等自然物質,擴大孩子的視野,陶冶孩子的情感,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同時家長和教師還應帶領孩子多參加體育活動,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及動作協調能力。培養孩子反應的靈敏性。特別要多從事操作活動和運動,家長不應只給孩子提供形象、電動、智力玩具。應該有一些運動性的玩具,如皮球、啞鈴、跳繩等。這樣孩子不僅從活動中獲得了快樂,也鍛鍊了孩子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準確性,更能促進孩子體質體能的發展。 五、控制玩具數量,並讓孩子養成收拾玩具的習慣 在孩子玩完後,就應該讓孩子養成收拾玩具的習慣。這樣可以養成孩子愛清潔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和自我照料能力,為將來做事井然有序、善始善終、有責任心打下基礎。但這種習慣的養成,成人不宜採取強迫的方式逼孩子去收拾。而應用遊戲的方法去不厭其煩的引導孩子去收拾。如“布娃娃累了,她該睡覺了;小車該進車庫休息了”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孩子會很自然的自覺的收拾自己的玩具。


墨遊墨


在地上鋪上游戲墊,去除多餘的可能帶來危險的物品,讓他自由地探索和移動。每天和孩子在地上玩耍一段時間,鼓勵他多趴著玩。

  放一些他喜歡的玩具,鼓勵孩子自己伸手夠玩具。為他設置一些擋在身前的障礙,刺激他手眼協調能力及運動技能的提高。我家寶寶就是每天放在客廳自己玩耍不哭不鬧😊


渝鄉三月


讓寶寶找到感興趣的玩具,然後他就自己玩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aac373ca734b467af5094483f9d7d4fc\

楊楊兒生活日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e651e526569da1ab267838c211f54111\

喵喵妙秒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5e542ace11baf3b9d38b420fc03f50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