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支持區塊鏈,明年2020年BTC要減半了,關於減半行情能說的?


中國支持區塊鏈,明年2020年BTC要減半了,關於減半行情能說的?

“在2020年的太陽昇起之前,你必須讓你的兜裡裝著的全是比特幣,而不是法幣。”

這是我總結各領域大佬關於減半行情預測總結出的一句話,發到了微博上,如我所料,一片嘲諷之聲:

中國支持區塊鏈,明年2020年BTC要減半了,關於減半行情能說的?

還有一個最高贊:

中國支持區塊鏈,明年2020年BTC要減半了,關於減半行情能說的?

說實話,我的粉絲質量自認還是挺高的,下邊有理性討論,有開玩笑的也會帶上狗頭表情,基本上沒有任何攻擊性言論。從這些評論來看,大家對於減半行情是十分悲觀的,對於大佬們“喊單”比特幣的任何言論都會總結成:

媽的,又想騙我接盤?

可是大家要知道,喊單比特幣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喊單比特幣賺的錢遠不如喊單某個山寨幣,或是自己發的幣。而且,比特幣的上漲從來就不是普通韭菜能決定的,這裡還是繼續引用那句很經典的話:

韭菜手裡才幾個錢?

中國支持區塊鏈,明年2020年BTC要減半了,關於減半行情能說的?

言歸正傳。最近很多人都在說“減半行情沒有了,大家放棄吧,都是騙人的”。這樣的言論在橫盤陰跌中很有市場,再加上一句“之前漲到14000已經是減半行情提前走完了”這樣的分析,人們紛紛信服,對後市更加悲觀。

儘管有所矛盾,但是有一個理論同樣也受到人們的歡迎,那就是“大家都覺得減半會漲,那麼往往就不會漲”。和上一個理論一樣的結果,完全矛盾的分析,但是都得到了人們的歡迎。

就像炒股的朋友也天天喜歡說“中國股市是沒有希望的,垃圾大A股”一樣。

大家都在說市場走向會和大眾的觀點相反,但是你忘了那是在市場就是這些人的前提下才成立的。要知道,下一輪牛市到來之後的市場規模怕是會十倍於目前的市場規模都不止,現在幣圈多大我相信你心裡也有數,下一輪市場規模能到多大呢?

那麼下一輪行情到來,湧進來的機構、資金、用戶、投資人等等,都會十倍於目前的幣圈,那麼現在幣圈這點人的觀點對於行情有任何意義嗎?

幾乎沒有。

這也就是為什麼幣圈牛熊轉化洗牌特別快的原因,因為幣圈極快的節奏和社群極其浮躁的氣氛,讓很多人也變得非常浮躁。舉個例子,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炒過股票或是其他類似的東西,應該大部分沒玩過股票也有身邊人玩過股票吧。炒股是這樣的,他們習慣於分成長線、短線和超短線,短線一般說來是一個月或半個月,超短線一般是三四天(因為T+1,至少也要兩天),再碰上個節假日,所以週期都會拉長。所以如果一個普通投資者買入一個股票,幾天時間不動彈他是不會著急的,一個月不動彈他才會著急。

而幣圈呢?今天下午因為喊單+上漲實在受不了了買進去的,晚上如果沒漲還跌了,那麼就會開始慌了。如果睡一覺起來跌的更多了,就會開始到群裡質疑(噴)起來了。戾氣很重並且虧錢捨不得賣,最後走遠虧光,罵著比特幣是騙局走人了,儘管他可能從沒碰過比特幣。

你知道為什麼幣圈很少存在跨越週期的大佬和韭菜嗎?原因很簡單,大部分持主流觀點的所謂大佬基本都撐不到下一輪牛市,而持有少部分觀點的大佬(非常少)堅持了下來,而少部分韭菜則在下一輪成為了大佬,多有趣的一種循環。

還是那句話,你現在聽到的對減半行情的預測都沒有什麼意義,如果有恰巧預測對的,也不過是運氣好而已,就像我們很熟悉的那句話: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不過分析的過程和理由倒是可以一聽,但是如果你希望得到一個很簡單的結論,那你不如直接搖骰子看個大小了。因為所謂“沒有減半行情”可以有很多種分析,會造成很多情況,比如:

1、會一路陰跌到2021年,完全無視掉減半這個時間點。

2、會在減半之前上漲,漲到減半的時候開始跌,跌到2021年。

3、完全不會上漲,減半之後挖礦進入死亡螺旋,比特幣的故事結束。

那麼是哪一種呢?還是挺複雜的。如果不是第三種的話,那麼比特幣的牛市到來就是2020年或是2021年的差別而已。大家都知道,牛市是短期需求暴漲,進場資金暴漲,帶來的“哄搶”比特幣的現象。而熊市呢?就是哄搶完了之後發現比特幣也並沒有那麼牛逼啊,於是紛紛退散。再具體點從籌碼分佈來講,其實可以這麼分析:

牛市:經過了上輪熊市手中持有大量籌碼的大佬們把比特幣以百倍的價格賣給了韭菜們,從數據上看就是籌碼越來越分散。巨鯨的幣越來越少,散戶的幣越來越多。

熊市:手中有大量現金的大佬開始收韭菜拿不住的跌了幾倍的比特幣,從數據上看就是籌碼重新開始集中了起來。巨鯨的幣越來越多了。

最明顯的就是2019年春節前後,幾乎所有韭菜都已經被消滅了,而我們通過一些地址的流動可以看到巨鯨仍然在不斷加碼。遠的不說,就說過去的這個季度,也就是和7-9月,大部分韭菜(包括正在看文章的你)都沒有加倉吧?別說加倉了,估計已經磨到稍微漲點你就想快點跑路了。就像我最近越來越頻繁聽到這句話:

“比特幣回本了我就跑了,再也不回頭了”。

而巨鯨呢?還在加碼。隱藏的巨鯨我就不說了,大家可以去搜各種文章有分析地址流動之類的,的確能看到巨鯨在不斷加碼了。除了“暗地裡”的巨鯨之外,明面上的巨鯨,也就是投資機構其實也在加碼。比如大家最熟悉的灰度的報告中就顯示了,他們在三季度加倉了兩億多美金的加密貨幣:

中國支持區塊鏈,明年2020年BTC要減半了,關於減半行情能說的?

不管在任何時候,如果你想知道目前是熊市還是牛市的話,你瞭解一下身邊在不斷加倉的是大佬還是韭菜就行了。

中國支持區塊鏈,明年2020年BTC要減半了,關於減半行情能說的?

很多人說今年提前上漲把減半行情提前消耗了,對於這點我只有一個評價,那就是:

“你對減半的力量一無所知”。

今年牛市還是熊市?還是熊市。因為據我所知,基本大佬都在加倉,韭菜並沒有持有更多的比特幣,所謂牛市也不過是熊市久了一點反彈就讓人激動萬分罷了。畢竟相比於最低點有個三四倍的漲幅的行情,怎麼配叫牛市呢?

減半能漲的基本邏輯在於產出減少,而需求量不變。也就是每天挖礦能挖這麼多,能買這麼多,本來達成平衡,但是突然產出減少了,需求卻不變,於是需求能轉向存量市場,所以價格會上漲。

不過這是基本邏輯而已,事實上每次減半之後比特幣的牛市都不是來源於這麼個簡單的邏輯,而是來自於每次減半帶來的“踏空焦慮”,也就是比特幣永恆的故事:

再不買就買不著了。

比特幣的上漲永遠依託於這麼個故事,這個故事事實上有兩個入口,一個入口叫“需求增長”,一個入口叫“總量有限”。那麼需求增長這個入口我們經常聊到了,不論是當年的塞浦路斯“存款收稅”危機,還是後來的印度“廢鈔事件”,或是“Wannacry”病毒,或是最近的中東局勢危機等等,都是這個世界上本來不覺得比特幣是剛需的人群,突然就發現沒比特幣不行了,或是不斷髮生貨幣危機的地方發現自己的法幣既然不斷“瀑布”,那不如就拿著比特幣好了。這些都是我們認為的這個故事的一個入口,就是這個世界不斷增長而從來不會停下的“對比特幣的需求”。

那麼這個故事的另外一個入口就是總量有限。如果單純從“需求增長”的方面來講,比特幣應該是越來越值錢的,而每次產量減半與其說是要告訴人們每天從能挖一千多個變成幾百個,還不如說是告訴你一個時間節點:

下一輪減半過後,每天只有幾百個比特幣被挖出,真的非常少了。

這個消息目前只有圈內人知道,圈外人還不知道,圈內人覺得稀鬆平常做好準備了,如果是圈外人聽到這個消息呢?就像我當時第一次聽說減半的時候那種感覺,真是再不買就真的買不著了。而他們進場的時候只會看價格從多少漲到了多少。

2017年底進場的朋友,捫心自問你們當時進場的時候,覺得一萬多美金的比特幣和一千多美金的以太坊貴嗎?不貴的,因為你們沒見過一萬美金以下的比特幣,你們覺得比特幣最低就是一萬多美金了,目前還能漲,所以你們進場了。

會推動減半行情的,是還沒有進場的新人和新資金,和目前圈內的人和資金無關,所以目前圈內的分析,你就當個樂看吧。如果你相信比特幣,那麼它會有減半行情的,原因無他,販賣焦慮罷了。

而現在這個焦慮似乎被升級了,因為大家都看到的刷屏的這個新聞,區塊鏈突然被拉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而作為創造了區塊鏈這個玩意兒的比特幣,在昨天得到了最高40%的漲幅,極其可怕的市場反應。

中國支持區塊鏈,明年2020年BTC要減半了,關於減半行情能說的?

在扎克伯格的Libra聽證會著急地說“如果我們不做中國就要領先了!”之後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外網就傳遍了這個新聞,頓時氣氛就變得有趣了起來。有大佬評價道:

”這是國家間的FOMO了呀!“

振聾發聵,我們一直在說區塊鏈技術是核心技術,那麼比特幣未來會不會成為國際間重要的資源儲備引起爭奪呢?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的是,總量就這麼點,減半之後每天產出幾十個比特幣根本不夠看的。

最後還是那句話,再不買就買不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