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甄嬛傳》、《還珠格格》系列解讀已上線,《長安十二時辰》、 《知否》系列解讀已完結,《琅琊榜》已解讀40多集。歡迎關注:

悅微評劇,每天晚上8點熱劇陪你看

NO.1

相信很多人喜歡《琅琊榜》這部劇,都是因為它的價值觀。

梅長蘇,一個落難的世家貴公子,隱忍偷生、籌謀多年,成長為了天下第一大幫的宗主,這是一個多麼好的復仇故事的開端。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按照常理,梅長蘇應該派手下人除掉當年屠殺赤焰軍的罪魁禍首們——謝玉、夏江,甚至是梁帝本人。

這對於梅長蘇來說,並非不可能。

武功一般的宮羽單槍匹馬都能闖謝府,夏江常年隻身在外也並不難對付,再聯絡蒙摯、霓凰和景琰一起兵發京城。

不用說兩年,或許只需要兩個月梅長蘇就能完成自己的整個復仇計劃,把景琰送上皇位。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可是,他並沒有這麼做,他選擇了一條極難走的路,即便有“麒麟之才”護體,也曾多次陷入險境:

謝玉派卓鼎風父子當街刺殺,如果蒙摯晚一點趕到,恐怕梅長蘇就無法全身而退;

謝府景睿生日宴,如果不是言侯的出現,長公主的反水,梅長蘇也許要命喪謝府;

夏江被抓後,如果不是夏秋拖延了時間,飛流及時趕到,梅長蘇可能會死於夏春之手;

梁帝賜梅長蘇毒酒時,如果不是高湛的機智、景琰的阻攔,梅長蘇更是難逃一劫。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深入虎穴,危險是在所難免的,但聰慧如梅長蘇,為何不選擇最簡單最直接的復仇方式呢?

因為,他的價值觀不允許。

梁帝的猜忌、夏江的誣陷、謝玉的屠殺讓他家破人亡,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折磨,但是“雖然容貌全變了,他依然是林家的兒子”。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在他的眼裡,他的父親是個忠君愛國的臣子,他的家族是大梁的中流砥柱。

作為林家的兒子,他絕不會為了一己私仇置國家安危和百姓性命於不顧。

所以,他選的路,與其說是一條復仇之路,不如說是為大梁清除積弊,走向興盛之路。

其實,這樣的價值觀,不僅體現在主角梅長蘇身上,也體現在許許多多配角的人生抉擇上: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梁帝寵信的禁軍大統領蒙摯,不顧蒙家世代忠良之名,第一個義無反顧的加入了梅長蘇的戰隊,因為“忠義在於心,不在於名”;

出身世家大族的國舅爺言闕,沒有因為皇后是譽王的養母就加入“譽王黨”,而是選擇了“不合常理,又無勝券可握的靖王”;

梅長蘇的忠實迷弟蕭景睿,在梅長蘇的扳倒謝玉計劃中遭受了家破人亡的沉重打擊,卻沒有“因為被捨棄,而心生怨恨”;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從小在懸鏡司長大的夏冬,原本就是赤焰案的受害人,卻為了一個真相讓自己身陷囹圄“只求還亡者公道”……

相比於很多的復仇“爽劇”,《琅琊榜》傳遞的是一種更理性、更高遠、更豁達的價值觀——不計較個人的一時得失,不被利益親疏矇蔽雙眼,不在大是大非上糾結盤算。

這樣的人生態度,觸動了很多鍾愛《琅琊榜》的人心底最深處的“赤子之心”。

NO.2

但是,作為一部權謀劇《琅琊榜》的價值觀也為許多人詬病:

哪有什麼完美的帝王?

哪有永遠不生嫌隙的君臣關係?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哪有梅長蘇理想中的清明盛世?

人性,永遠是理想之外不可逃避的現實。

對於這一點,《琅琊榜》也在用許多細節點醒我們:

謝弼以自己的性命威脅謝玉時,終究還是怯懦了,畏懼死亡是人之常情,這並不妨礙他成長為長公主身邊最堅強的孩子;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童路在秦般弱以雋娘性命相要挾時,不得已供出了十三先生,捨不得自己所愛之人是人之常情,這並不代表他不是一個忠心的線人;

長公主在答應替赤焰軍翻案時,希望用謝家人的安危與景琰做交換,掛念自己的骨肉是人之常情,這也不影響她在金殿鳴冤時的堅韌與決絕。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沒有所謂的完美的人格,作為一個社會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牽掛與不得已。

對於整部劇的焦點問題——“梁帝殺祁王和林燮有沒有錯”,劇中也沒有給出一個絕對一邊倒的答案。

梁帝生性多疑、待人涼薄,殺了自己的長子,放逐與祁王交好的景琰,鼓勵廢太子和譽王為了皇位斗的兩敗俱傷,他不是一個好父親。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但是,他曾經對祁王的栽培與疼愛是真的,對廢太子的包容是真的,對譽王之死的悲痛也是真的。

他玩弄權術、無視百姓,寵信了夏江、謝玉等一干佞臣,縱容樓尚書、齊尚書等枉顧國法之人坐上高位,他不是一個賢德的君主。

但是,他沒有姑息任何一個罪行被揭露出來的臣子,也提拔了沈追、蔡荃等原本沒有機會走上尚書之位的耿直朝臣。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梁帝的人生是矛盾的。

他是一個自身能力並不出眾君王,卻培養出一個實力超群兒子。

對於祁王,他給了他歷練的機會,也曾包容過他的耿直。

對於林燮,他將七萬赤焰軍權交給他,也不可謂不信任。

對於這兩個舉足輕重的臣子和親人,他有過忌憚、有過不滿,卻從未主動起過殺心。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而祁王光明忠直、勤德賢能靠自己的政績和人格魅力贏得了無冕之王的稱號。

但是,對於他從未體察過自己的父親——一個君王的私心與不得已,也稱不上是一個孝子。

林燮軍功累累、重情重義屢次以身犯險救梁帝於危難之中。

但是,作為臣子和外戚他習慣了無視君命、任人不避親,也稱不上是一個賢臣。

《琅琊榜》大結局: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赤焰是冤案,七萬赤焰軍被錯殺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當時的梁帝該不該殺祁王和林燮卻沒有定論。

沒有赤焰案,十幾年後林燮,也許會率赤焰軍力保祁王登基,開創大梁的盛世。

叛亂仍舊會發生,但“叛臣”的名號卻不會留在史書之上。

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了書寫歷史的一方。

很多人批判《琅琊榜》理想主義,而這,或許就是其中隱藏最深的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吧。

從今天起,頭條不再更新《琅琊榜》解讀,其中的幾篇無法同步,喜歡的讀者可以到微信公眾號:悅微評劇,看完整版。

《甄嬛傳》、《還珠格格》系列解讀已上線,《長安十二時辰》、 《知否》系列解讀已完結,《琅琊榜》已解讀40多集。歡迎關注:悅微評劇,每天晚上8點熱劇陪你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