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跟風買吊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晨豐易達


【吊車那些事兒觀點】我們首先談一下“跟風”這個詞,一箇中性詞,指學習、跟隨一種風尚或潮流;一個是貶義詞,是一味盲目的跟潮流,不管是否切合實際。就這個問題,我將就中性詞這個意思進行討論,因為如果定義為貶義了,也將只能從壞的方面去說了。上一波吊車銷售大潮應該是2010年左右,國家四萬億的投入,吊車行業也紅火了一把,很多吊車老闆在這時候隨“風”入行。經過了將近10年的發展,基本上有三種結果產生:1、借勢做大了,做強了;2、穩紮穩打運營著幾臺吊車;3、貸款還不上,車被收走;4、換行業;

借勢做大做強

目前這一批做大做強的吊裝老闆超過50%以上,是在上一次風口進入吊車行業或者是借勢得到快速發展的,上一波風口和18年這一波風口最大的區別是,當時各大主機廠家的風險債權控制基本沒有,低首付降低了行業准入門檻,也給部分“賭徒”以小博大的籌碼,同時金融機構及主機廠還款的控制極差,通常1,2年沒還款,設備也可以照常運行,這就給了吊車老闆充足的現金流去運作。且當時的工價比現在還高,司機的工資不到現在的一半,保險行業不規範,買一臺車可以保一批車等等因素,總的來說那是一個發展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可以說,專心運營企業,有勇氣去和主機廠去博弈的,比後來任何時期發展都會快一些。

穩紮穩打

這一批多是做散活的吊車老闆,不想給自己太多壓力,同時也自知不具備管理大型吊裝企業的能力,想改家庭一個安穩的生活,選擇拿個1,2臺吊車,自己和家人開,收入相對一般白領可觀不少。但是,這批人看到身邊有一批和自己一同入行的人都靠吊車發家了,按賴不住,在17-18年第二波熱潮的時候,加設備或選擇進入中大噸位市場,但是“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吊車的回報率遠小於當時,同時資金要求大很多,且價格透明,暴富的可能性降低,所以在這個行業依然只能穩紮穩打。


貸款還不上,被拖車

過份寬鬆的金融政策,也有壞處,就是一批純粹的投機者進入這個行業,他們可能原本根本沒接觸過吊車,或者不善於管理企業,又或者不善於管理自己(賭博,毒品),還有些人看著這貸款沒人催收,不還錢也沒人管,賬務管理差,在外貨款有多少都不清楚等等情況,導致12年各大廠家清理逾期貨款的時候,一個措手不及,幾年積壓下來的逾期貨款已經是個天文數字,無力還款,只能被拖車。但是,話說回來,絕大多數吊裝老闆在這個行業錢是賺到的,自身的管控原因導致沒有扛過這一波金融政策的轉變。

換行業了

也有部分人通過吊裝行業接觸到二手車,挖機,混泥土機械,介紹工程等等其他行業,可能對於他們個人來說,現有資源在別的行業能夠利益最大化,就選擇了換行業也是情有可原。

總的來說,“風來了,豬都能飛”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跟風”切忌盲目跟風,現在的時代已經告別了只憑“勇”字就能打天下的時代。


吊車那些事兒


有穩定客戶就好了,沒有就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