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謂的仿生態環境養龜,是真的“生態”嗎?

自然界的動物當然是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才是最自在的。但是與人類社會的接觸,免不了會讓它們中的部分成員成為我們飼養的寵物。額......聽著覺得蠻殘酷的,但是就是因為時代的發展,導致很多物種都已經是人工繁殖養殖了,所以也很適合我們的圈養。

龜作為自然界的一份子,如果我們在飼養的時候有一個適應的“仿生態”環境,不僅自己便於觀賞需要,也可以讓龜生活的好些。但是所謂的仿生態,我們也只是按照我們的意願去無限接近自然的狀態,完全效仿還是很難做到的。

我們所謂的仿生態環境養龜,是真的“生態”嗎?

但是真的的“仿生態”了,那勢必需要各種“階層”的物種存在。除了龜以外,咱們不是還得配上點魚、蝦、螺之類的麼。那麼,問題就出現了。首先是多龜的話,龜之間會不會打架呢?有魚的存在,會不會成為龜的盤中餐呢?配上的螺或者蝦,會不會過不了今晚?如果有水生植物,是不是又會被破壞掉。這一系列問題也是值得考慮的。

不過我們要是真的要仿生,和睦相處都是假象,只是我們臆想出來的。原生態環境中充滿了“殺戮”,都是獵食與被獵食的關係。這才是真的生態環境對吧。


我們所謂的仿生態環境養龜,是真的“生態”嗎?


如果我們接受不了這樣的生態缸,覺得有點自然殘酷的味道,那就是說我們只能是普通的景觀佈置了。畢竟,一個真的生態環境,必須在每一個環節上和生物搭配上,都得下一番功夫的。這樣的環境首先還是大,大環境是很多發揮想象的基礎。只有每一種生物都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間,才會更好的活下來。互相擠兌,只有更多的衝突產生。

往往我們在自己能夠提供的有限空間裡,體型小的蛋龜會更被大家所接受。加上蛋龜普遍水性較好,考慮到深水、互動、觀賞、佔用空間等問題,蛋龜都是比較適合的。不過小編這只是舉個例子而已,只要是確確實實的水龜,對於合理的水族環境都是可行的。具體的龜種我們做出具體相應的調整。


我們所謂的仿生態環境養龜,是真的“生態”嗎?


造景啥的暫且不說了,這是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佈局了。飼養容器一個,配上好的沉木,擺放一些成品的躲避處,放進一些小魚,配上過濾和曬背燈,也是一種簡單的美。要是有更高要求的朋友,可以水草泥種植水草、或者佈置假山,這個就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考慮了。自己覺得想追求到什麼程度就好,畢竟這是我們自己的興趣。

只是這環境上一團和氣的生態環境,是我們一廂情願的臆想罷了。或者只是我們自己定義的生態環境。越是精美的環境,越是需要我們飼主的精力和時間的維護。如果不是極力追求一種原生態效果,實際上我們有很好的水循環體系和建立好的微生物循環系統就很好了。


我們所謂的仿生態環境養龜,是真的“生態”嗎?


哈哈,所謂的“仿生態”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呢?真正的仿生態可是很殘酷的生態圈哦,也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能隨意追求的,畢竟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嘛。簡簡單單為了觀賞,慢慢的佈置一個好的佈景好環境也是蠻好的。這或許才是我們要的“仿生態”吧。


我們所謂的仿生態環境養龜,是真的“生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