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本可以不早逝,書中指出,她有一條更好的路可走

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這是晴雯的特點,也是她早逝的原因。

其實,晴雯屬於老天爺賞飯吃的人,除了外貌超群,還擁有聰明的頭腦和高超的技藝。於是,她至少有三條人生路可以走。

在推崇“賢妻美妾”的年代,以睛雯之美,成為寶玉的妾確實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寶玉喜歡美女,賈母也喜歡美女,於是,把寶玉放在心尖上疼的賈母,便把“生得伶俐標緻”的晴雯配給了寶玉,覺得“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這便給晴雯指明瞭一條作美妾的路。

《紅樓夢》| 晴雯本可以不早逝,書中指出,她有一條更好的路可走

賢妻美妾,是那個時代所推崇的,通常的標配是一妻二妾,少了解決不了基本需求,多了則有好色之嫌,風評不好。

因此,作為標準男人存在的賈政,便擁有一妻二妾,一個不能少,也一個不能多。

寶玉的未來,也基本上會按這個路子走,這是賈母和賈政都在遵從的家風。

作為最早內定的準姨娘,晴雯很幸運,但是,這份幸運卻有很多風險。作為美妾,能否一生幸福,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能遇到明理的主母,不故意找妾的麻煩。比如王夫人這樣的主母,就是趙姨娘的幸運,但遇到了夏金桂和王熙鳳這樣的主母,多少個寶玉也搞不定,妾就沒好日子過了。二是要有命生兒子,母憑子貴,才能保障不會晚景淒涼。比如賈政的周姨娘,就非常沒有存在感。

這些都是不確定因素,也是隨時能讓命運轉彎的因素。

當然,晴雯還沒能等到這些不確定的客觀因素出現,甚至都還沒能等到正式轉正為姨娘,就把自己作死了,因為她太相信和依賴賈母和寶玉了。

她相信賈母會把她的未來安排好,讓她穩坐姨娘之位,因此依賴賈母的安排。

她相信寶玉是真的喜歡她,會像賈政對趙姨娘一樣,即使人到中年也捨不得她,因此依賴寶玉對她的情感。

《紅樓夢》| 晴雯本可以不早逝,書中指出,她有一條更好的路可走

她偏偏忘了,她的命運其實掌握在王夫人手裡,對於納妾這回事,在男人娶妻之前,都是由母親負責的。

她也忘了,雖說是賢妻美妾,想要做妾,並非有美就夠了。趙姨娘就是現成的例子,她雖然經常在後院作妖,但在賈政和王夫人面前非常守規矩,從來不會調唆賈政做違規的事。

而且,正因為趙姨娘經常在後院作妖,讓王夫人增加了管理成本,也讓探春這樣守規矩的庶女難做人。於是,王夫人吸引了教訓,希望寶玉的妾守本分,讓寶玉未來的後院安穩一點。

因此,經過對晴雯的評估,她實在不適合留作寶玉的妾,於是提前結束了待崗,直接下崗了。

被攆出賈府的晴雯,沒過兩天就死了。雖說是帶著病出去的,但僅從病情來說,也不可能死得這麼快,唯一的原因就是心死了,徹底失去了存活之心。

《紅樓夢》| 晴雯本可以不早逝,書中指出,她有一條更好的路可走

因為,在她心裡,離開了怡紅院,她就沒了未來。

她把她的人生,和怡紅院,和寶玉,捆綁在了一起。

以晴雯的聰明,嫁一個同樣聰明有上進心的小廝當正妻,比作妾更有出路。

賈府的丫鬟,到了婚嫁年齡,通常由主子指配給小廝成婚。如果沒有合適的,就任由父母領回去在外面擇婿。

賈府以詩禮傳家,對待下人寬厚,因此,在婚配問題上,也不會亂點鴛鴦譜,通常會考慮彼此是否適配。像王熙鳳那樣恃強替孃家人強娶的事,王夫人是不會做的。

如果晴雯有林紅玉那樣的見識,她就不應該指望沒出息的寶玉,她可以在怡紅院學習和實踐管理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管理才能的人。

這樣,她就極有希望被指婚給同樣有管理能力的小廝,夫妻倆夫唱婦隨,成為賈府未來的管理者。

《紅樓夢》| 晴雯本可以不早逝,書中指出,她有一條更好的路可走

比如林之孝夫妻就是如此,一個跟著賈璉管外務,一個跟著王熙鳳管內務,有權勢又有地位,受著小主子的尊敬。

這就像現在職場麗人,有著驕人的外貌,不是非得去搶老闆娘的位置,更不必去做二奶或小山,修煉好職場能力,嫁一個同樣有能力的職場精英,小日子過得更幸福。

以晴雯的繡功,出去開一個獨立繡坊,才是她最好的出路。

第五十三回,作者不惜筆墨,寫了個慧娘傳奇。

這慧娘繡功了得,“屏上所繡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從雅,本來非一味濃豔匠工可比,每一枝花側皆用古人題此花之舊句或詩詞歌賦不一,皆用黑絨繡出草字來,且字跡勾踢、轉折、輕重、連斷皆與筆草無異,亦不比市繡字跡板強可恨”。

繡功加上聰明的頭腦,獨闢路徑,把文人雅士喜愛的“名家的折枝花卉

”,用繡功重現,讓每一個繡品,既具名畫的觀賞性,又具備家居的實用性。

因此,她的繡品大受歡迎,奇貨可居,成為“世宦富貴之家”的珍藏品,遇大場合才捨得拿出來。

每次讀這段傳奇,總會想:作者為何要把慧孃的繡功寫得這麼具體?如僅僅想體現賈母的奢侈,三五句話即可。

只有一種可能,作者用慧娘遙指晴雯!

整個賈府,唯有晴雯繡功了得。在寶玉的雀金裘燒了個洞時,連夜送到外面織補,“不但能幹織補匠,,就連裁縫繡匠並作女工的問了,都不認得這是什麼,都不敢攬”,晴雯卻手到擒來,補出來的效果,“若不留心,再看不出的”。

《紅樓夢》| 晴雯本可以不早逝,書中指出,她有一條更好的路可走

金陵城裡,像賈府這樣的權貴之家不少,但並非每個家族裡都能擁有這般技藝之人。如果他們的珍貴衣服被毀壞怎麼辦?

既然書中提到了賈府能拿到外面請人補,就說明有這個職業存在。這就給晴雯指時了一條出路:開繡坊

晴雯死時,留下了三四百金,無論是她自己提出贖身,還是由表哥表嫂出面替她贖身,以賈府寬厚的家風,都完全可能實現。

當然,賈府也不會圖這點銀子,如果晴雯執意要出去,賈母和王夫人都不會攔著。

再退一步,如果晴雯能在前期和表哥表嫂搞好關係,為自己留退路,即使是像現在這樣被王夫人攆出去,她也可以靠自己謀出一條生路來。

這條路,才是最適合晴雯的路——靠手藝養活自己,無需依靠任何人。

人生最有保障的事,就是有技藝傍身,即使社會發生變革,手藝人也不會受影響。

可惜,三條路,晴雯選了最不應該走的路——靠外貌吃飯。她不知道色衰則愛馳,也不知道把人生捆綁在別人身上,是最靠不住的,何況是捆綁在百無一用毫無擔當的寶玉身上。

因此,她選擇的路,是一條死路。

選擇大於努力,當選擇錯誤,則越努力越錯。晴雯就是這樣,因為外表漂亮,而忽視了自己比外貌更值得驕傲的能力,導致走了一條錯誤的人生路。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