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必有容,德乃大”,做人一定要心胸開闊,涵容一切,才能成就德行的廣大。“容”包括的範圍很廣:對於別人的過失要能寬容,見到別人的善事要能夠隨喜,不同的民族文化要兼容幷蓄,不同的國家、社會要能夠和容,則無人不能和睦,無處不能和諧。虛空容納日月星辰、山川萬物、一切善與不善、美醜興衰,沒有分別,沒有選擇,才顯出寬廣博大。這種宇宙間的自然規律叫做“道”;隨順自然規律,漸漸拓寬自己的心量,涵容萬物,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就叫“德”。

如果自私自利、心胸狹窄,見人過失不能包容,見人有好事反而嫉妒障礙,不肯接受不同的意見,排斥異己,固執己見,處處對立衝突,隨著心量的縮小,生活空間越來越小,終日生活在不安、痛苦、煩惱、得失之中,幸福也會隨著性德離自己越來越遠。諺語說“量大福大”,實在是非常有道理的。

“必有忍,事乃濟”,必須有忍耐,事情才能成功,一切法得成於忍。“忍”不僅指面對逆境惡緣、不如意的人與事不可以怨恨衝突,包括面對順境、好事、喜歡的人與物,同樣要忍耐,不能過分貪戀迷執。乃至於自然環境、風霜雨雪的侵襲,都要有一定的忍耐、適應,事情發展中時節因緣的轉換,也要忍耐隨順,不能急躁魯莽。大的事情需要大的忍耐,小的事情也要有小的忍耐,才能夠成功。

即使一個細節的忽視放縱,都可能影響全局,所以孔子教導學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這一句是告訴我們:無論一件事情的成功,或者一個人德行的成就,都要能夠拓寬心量,包容忍耐。容與忍相輔相成,成就事業,造就人格,安定世界,都在其中。

——輯自《格言別錄白話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