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人緣不好?那是你不懂這4個道理!

為人處世,最關鍵就是要處理好人際關係,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要有“好人緣”。有了好人緣,就能左右逢源,事情自然就好辦了。

可是,獲得好人緣,並不是說耍點小手段,說幾句甜言蜜語就能辦到的。即使能,那也是一時的,事後反而讓人反感,不會再信任你。

那怎麼樣做才能獲得好人緣呢?什麼樣的人才能有好人緣?

古老的《易經》早已給我們做了開示。懂這4個道理的人,最能得好人緣。

易經:人緣不好?那是你不懂這4個道理!

01、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易經·繫辭》說:“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敬是立身之道,義是處事之道。這句話是說,以敬心矯正內在的思想,,以義德規範外在的行為。

人要有敬畏之心,要知道用理智來控制情感,不能被自己的情慾、想象、妄念所打敗。當敬畏之心、謹慎之心慢慢變成習慣之後,就會對那些偏離正道的東西避而遠之,對不正當的念頭有所提防,這樣日復一日,就能由內而外不斷提高自身修養。

換句話說,有修養的人會對身邊的人發自內心的尊敬,表現在行為上會正直,符合“義”的規範。這樣就會受到大家的尊敬,正所謂的“敬人者,方為人敬”。

孔子的思想,以仁為中心。但是仁必須合義,我們可以說仁義是孔子的思想核心。義便是公正合理,所以愛人愛得公正,厭惡人也要厭惡得合理。

只要心存仁義,用仁義的理智來輔導求取利益的慾望,便不致唯利是圖,因利害義,損人利己了。

一個人,誠敬為先,仁義尊禮,成了溫潤正直的君子,誰不願意跟他親近呢?

易經:人緣不好?那是你不懂這4個道理!

02、言有物,而行有恆

“言有物,而行有恆”,是《易經·家人卦》告訴我們的道理。

“言有物”,每說一句話都應該符合事實,都要有事實做根據。

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你所講的話,都要有根有據,否則就是在浪費別人的時間,讓別人不知道是不是該聽你的,是不是該相信你,這樣對你自己影響是不好的。

“行有恆”,行為要恆常,有自己的原則,也就是在什麼狀況之下就要做什麼樣的反應,不能反覆無常,一會這樣,一會那樣。

一個人讓人家捉摸不定,人家就不知道怎麼來跟他因應,就會覺得很難跟他相處。

所以,與人打交道,如果不遵照這個道理,就會損減做人的信用,失去號召他人的凝聚力。長此以往,人心背離。

易經:人緣不好?那是你不懂這4個道理!

03、求同存異,包容協同

《易經·同人卦》說:“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天下有這麼多人,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太一樣,大家對此都很清楚,也就是個別差異。十個人就有十種不同的看法,一百個人有一百種不同的特性。

在這種狀況之下,要使大家同心協力,唯一的辦法就是每一個人都犧牲一點,大家都站在公共的利益上來考慮,這就叫“通天下之志”。

可見與人相處,可以同的儘量同,沒有辦法同的,應該尊重各自不同的成分、不同的表現,彼此諒解,彼此包容。

換句話說,人與人要想和睦相處,就不能吹毛求疵,不能凡事都苛求。懂得求同存異的道理,才能廣聚人緣。

更重要的是,跟人交往,不要笑話別人,更不能害別人。如果大家聚在一起同流合汙,破壞社會道德,做一些對他人不好的事情,那叫狐朋狗黨。害人又害己。

記住,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自己抱著持正向善,心胸豁達的信念,求同存異,包容協同,才能人心所向,匯聚越來越多的好朋友。

易經:人緣不好?那是你不懂這4個道理!

04、從善如流,隨緣調整

《易經·隨卦》說: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你讓人家快樂、有收穫,自然就會有人要跟隨你。

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兩句話:

第一個叫從善如流。就是說,我們要確保自己所追隨的對象、或者追隨自己的對象一定是善的。

第二個叫隨緣調整。就是說,天下之大,萬事萬物隨時在流動,一個人只要抱著隨緣就好的心態,就會減少很多苦惱。

當然,還要隨時調整,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不是越來越好,就是越來越糟,不會停留在原地不動。

自己心正身正,憑良心多為他人著想,多讓別人獲得合理的利益,讓追隨的人心安快樂,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朋友近悅遠來。

好人緣也就練成了。

總之,好人緣源自於一個人會做人、懂處事。

易經:人緣不好?那是你不懂這4個道理!

《易經》告訴我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你想讓自己身邊聚集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從現在開始,對照以上四點,從反求諸己開始,先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自然會慢慢收穫好人緣。

人緣好了,人生之路將更加寬闊。

文章源於網絡:

曾仕強(zengshiqiangyy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