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生豬流通體系 實現“運豬”向“運肉”轉變

2018年8月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疫情形勢持續嚴峻,生豬產能持續下滑。據農業農村部400個定點監測縣的數據顯示,2019年8月生豬存欄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了37.4%。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生豬產業發展。

研究表明,活畜禽長距離調運是引發動物疫情傳播的重要原因。我國正值防控非洲豬瘟的關鍵時期,有序限制商品生豬大範圍流通,加快推動由“運豬”向“運肉”轉變,既可以有效降低疫病傳播風險,降低疫情發生幾率,穩定豬肉市場供應,也有助於屠宰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行業轉型升級。

生豬屠宰行業是生豬產業的重要組成,是實現生豬變豬肉的關鍵節點,決定著生豬流通秩序。目前,生豬屠宰行業整體規模化程度較低、產能利用率不高、經營方式相對落後等狀況,導致生豬及其產品流通鏈條過長,與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只有健全以生豬屠宰行業為核心的生豬流通體系,加快實現“三產共建、品牌經營、產銷對接、冷鏈流通”,才能穩定豬肉供應保障能力,助力產業高質高效發展。

優化佈局 提高行業集中度

2019年,農業農村部在全國開展落實生豬屠宰環節非洲豬瘟自檢和官方獸醫派駐制度百日行動,關停了一批“小、散、亂”的屠宰企業,實現生豬屠宰企業數量由2018年底的9476家降至5005家。但是,在目前合法合規的5005家生豬屠宰企業中,仍有近2800家為年屠宰量2萬頭以下的小型屠宰場點,約佔全部屠宰企業的56%,但其屠宰量佔比僅約為7%。同時,根據全國畜禽屠宰行業管理系統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生豬屠宰企業產能利用率僅為1/3。現有生豬屠宰企業數量雖然得到大幅壓減,但實際產能只減少約為20%。因此,全國生豬屠宰企業產能利用率仍有待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小型屠宰場點仍有進一步撤停並轉的空間。各地應根據本地的區域範圍、養殖數量、人口密度和消費結構等多種因素,同時結合即將修訂出臺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有關要求,提高生豬屠宰“准入”門檻,進一步科學規劃屠宰行業佈局,使轄區屠宰產能配置與養殖規模相匹配,實現就地就近屠宰,由“運豬”轉變為“運肉”。

建立生豬流通秩序 提高肉品配送能力

受非洲豬瘟防控政策影響,生豬跨省調運數量明顯下降。根據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電子出證平臺數據顯示,2019年1-8月,全國跨省調運生豬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近60%;與此同時,全國跨省調運生豬產品數量出現明顯增長,增幅約為22%。可以看出,我國由“運豬”向“運肉”的轉變已基本顯現。下一步,在全國範圍內應繼續加強生豬產區和銷區的銜接,主銷地可以通過簽訂協議,探索建立生豬養殖生態補貼機制等,與主產地建立穩定的豬肉產品供銷關係,實現“點對點”調運。生豬屠宰企業應加大冷鏈物流配送設施設備的建設,完善冷鏈倉儲配送體系,可以通過兼併關停的小型屠宰場點將其改為肉品銷售網點或配送站點,解決因小型屠宰場點關停而影響肉品供應的問題,特別是鄉村市場供應,提高終端配送能力。

強化品牌建設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生豬屠宰一邊連著養殖,一邊連著肉品消費,既是生豬流通的終點,也是肉品流通的起點。雖然近年來,我國已出現了一批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和社會知名度的品牌企業,但生豬屠宰行業普遍仍處於傳統的單一屠宰加工方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受上下游影響均較大。目前,代宰行為占主導地位,其所佔比例仍超過70%,加之較大比例的小型屠宰場點的存在,直接給肉品質量安全帶來隱患。自去年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生豬養殖和屠宰均受到影響和衝擊。應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佈局,延伸產業鏈,利用“場廠對接”“廠超對接”等多種形式,構建養殖-屠宰-加工-銷售的利益聯盟體,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肉品穩定供應和質量安全。同時,嚴格規範代宰行為,用差異化管理和市場手段逐步減少“倒買倒賣”的代宰行為,支持並鼓勵基於品牌化經營,代加工形式的委託屠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