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感覺徐州未來發展怎麼樣呢?

Eric陳譽


關注

先說結論:儘管最近1年徐州發展速度減弱,但仍具有較強實力,目前徐州正在轉型,打基礎,未來發展會很迅猛。

淮海經濟區合作終究有突破了。

先說下徐州發展的優勢吧。

一、徐州經濟基礎好,底子不錯,先發優勢明顯。

江蘇一共13個市,蘇北五市中經濟實力最強的當屬徐州,其次是鹽城。此外江蘇冬天最令人羨慕的也是徐州,因為再冷天也


不怕,他有暖氣,非常的舒適。

徐州最早是資源型城市,礦產豐富,能源型城市。現在開始轉型,抓環保和節能減排有所減緩,很多小作坊企業被迫下線轉型。但核心的基礎的國企還是很多,比如徐工集團還是很厲害。最近看機械排行榜,目前全國乃至全球機械仍排前列。

二、徐州交通非常便利,起點高發展快。不僅是蘇北交通樞紐中心,也是全國樞紐中心。

大運河的運輸船隊。


交通樞紐大突破,為發展提速,今年地鐵還有輕軌規劃非常多,徐州的蜘蛛網也將形成。古代說發展八個字:南船北馬,魚米之鄉。現在得說:三位一體了。航道方面京滬大運河核心節點,現在又通過新沂開挖入海運河河道。

京杭大運河再往北過濟寧是死運河,水路基本斷掉,現在也計劃開始疏通河道,等運行起來還是很久以後事情。大批量的資源從連雲港,長江入運河經過徐州中轉發往全國各地。短時間內徐州這個優勢非常明顯。現在徐州運河,高鐵,機場,地鐵,海陸空三位一體,全面發展。

三、徐州人口多,市場也龐大,發展潛力大。

高校雲集,教育資源多,人才更多,美女也不少。這裡我舉個例子西瓜妹,網紅時代真性情,嗯真實遠比偽裝修飾要強許多。

江蘇2018年gdp初稿,徐州第6。

再來說說短板:


一、徐州淮海經濟區規劃很好,但現實很骨感,困難重重。

現在發展需要抱團,蘇南有長三角城市群,蘇北有且僅有淮海經濟區,蘇北五市本應抱團取暖。但現實很殘酷,突然崛起冒出來一個淮河生態區基本把淮安排除在外,鹽城太遠了,連雲港又搞自貿區,所以只剩下宿遷一個真心的。可宿遷定位太低,是輔助的後花園沒有太多潛力挖掘。

徐州自己來規劃蘇北城際鐵路。

至於溝通外省的更有難度,儘管徐州倡導發起淮海經濟區,但目前淮海經濟區仍各自為戰,口頭協議多,鼓掌的多,動手的少。勤奮努力的老大哥徐州在2018年底把10個市融合到一起還是很有魄力,但困難還是不小。

山東跟江蘇發展側重點不同,濟寧和徐州也在博弈。同樣安徽鐵路要修過來,南京先軋一腳,捆綁博弈。好,你安徽規劃不走南京,那也別走蘇北。直到2019底,蘇北五市才告別無高鐵時代。孤獨的徐州,經常有種掣肘的感覺。

二、房價上漲快,居民收入跟不上節奏。



當前許多規劃概念都被開發商借用偷換用於助推房價了,比如某某地段交通優勢明顯,房源很好。有個規劃信息就可以提高一條街房價。

只要有工程規劃,或者交通規劃,首先最開心的就是房地產開發商,鼓吹幾下房價就起來了。房價很好,有人買不起房子,剛需非常痛苦。

現在五市戶口通遷,購房者會湧入更多外地人,開放包容的徐州將迎來新挑戰。

集中居住模型非常漂亮。

好在市裡現在也注意到這些問題,曝光和打擊非法促銷行為,也提出許多措施和口號來落實房住不炒的目的。

未來我覺得徐州發展潛力很大,困難也有,但都不是很重要的,因為發展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加油徐州。

以上是我為你回答的問題,希望能幫到你哦


青海小女人遠嫁江蘇


徐州,未來發展是怎樣的呢?關於這個問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我認為一句話概括:你看好或者不看好徐州,她就在這裡,不驕不餒,昂然前行。

徐州接下來的發展一定要從注重人才開始。人才是新世紀最重要的發展資源,這一點已成為全球共識。關於人才的引進和使用,徐州有優勢也有短板,有規劃也有抓手。作為地級市,徐州擁有12所高校,其中1所國家211重點大學,6所本科院校,在校大學生約20萬人…強大的科教實力是徐州發展的人才富礦。而作為人口大市,徐州也是人力外流大市,這一點值得關注。

但是關於人才引進,徐州也有具體舉措:2016年,徐州推出《徐州市高層次領軍人才服務辦法(試行)》,對高端人才在徐生活保障、項目審批、購買住房、辦理戶籍等提供一系列便利;在打造"產業+企業+平臺+高校+人才+金融+政策"全鏈條區域創新體系方面,人才被提到重要的位置。可以說,爭取人才的戰場上,徐州後勁十足,大有可為!

還有近幾年最流行的一句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而今天的徐州,就是遍地金銀的生態寶地。採煤塌陷地變身溼地公園,徐州人的創舉被人民日報、央視點名表揚;“龍鬚溝”變身國家水利風景區,丁萬河入選“最美家鄉河”;全國生態園林城市,徐州排名第一;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徐州全省第一。“綠色經濟”是未來重要的發展增長點,徐州在這方面潛力無窮!

徐州的碾莊鎮和鐵富鎮,分別入選全國第一批和第二批特色小鎮,而在創建特色小鎮的活動中,徐州還有大批鄉鎮表現亮眼,有特色旅遊小鎮,有水果種植小鎮,有桑蠶文化小鎮,有新型電商小鎮……鄉鎮的活躍,為徐州織起了龐大的根系,也是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徐州是一座有魂的城市。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對“千城一面”的發展怪相說不。景區、綠地、水系的精心規劃,為城市鋪好了妝底;多規合一、重視文化的思路,為城市勾出了輪廓。最近,徐州入選國家第二批城市設計試點,保護城市自然山水格局,優化城市總體格局,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體現城市精神、特色、魅力。

徐州一定會在“一帶一路”和“淮海經濟區”提升開放型經濟質量,拓展雙向開放新空間,並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共同前進!

好高騖遠固然不對,妄自菲薄也不可取。面對上千萬胼手砥足、努力前行的徐州人,面對歷盡滄桑、鳳凰涅槃的徐州城,輕飄飄一句“沒有實體經濟”,大剌剌一句“沒有未來”,是對徐州最大的不尊重!

而我們,

就是要在徐州擼起袖子加油幹,

就是要為徐州的未來發展鼓與呼!


徐州小喇叭


慢慢發展,別想太短時間


jqss激情四射


要看下一步高科技企業的發展規模質量和數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