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母豬應該選什麼樣的?都有什麼注意事項?

new2js


隨著2018年非洲豬瘟後豬價節節攀升,各種類型的投資者紛紛把目光投向養豬。養豬現在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無論哪種投資,效益始終是根本。而後備群培養質量直接影響養豬的生產潛能,進而影響養豬效益。這一點在很多豬場常常被忽視,如果生產母豬年更新率按30%-40%計算,那麼後備群體的補欄數量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科學、規範後備豬選擇與培養是豬場生產的關鍵環節。

  後備良種的選擇 外購後備種豬要考慮以下幾個要點;首先選擇健康狀況良好有信譽的種豬公司引種;其次選擇適合自己要求的品種和數量。詳細選擇標準如下:

  後備公豬的選擇:側重瘦肉率、胴體品質、肢蹄、生長速度、飼料報酬等指標,具體選擇公豬的要點:體形外貌符合品種特徵、睪丸發育良好、左右對稱(大小差距不超過10%)、四肢強健有力、步伐矯健、系譜清晰、綜合選擇指數100以上等。

  後備母豬的選擇:繁殖能力、泌乳力等,具體的選擇要點:品種選擇:產仔數多、泌乳力好的母系豬,外形符合品種特徵、體質結實、外陰發育良好、有效乳頭6對以上、個體單測指標在平均數以上,綜合選擇指數高的個體。

  後備種豬引入後的基本常識

  引種後的隔離飼養:

  1.卸豬與定位 運豬車進場後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藥帶豬消毒。卸豬時動作要輕。卸豬後要根據體重、品種、性別等合理分群,儘量減小飼養密度。
  面對新的環境,豬隻的吃、喝、拉、睡要重新定位。定位方法:全天專人看管,3天以後逐漸建立起新的生活習慣。

  2.隔離與飼養
  1)新進種豬要放在消毒過的隔離豬舍內,暫時不得與本場豬隻接觸,一般隔離30-45天。
  2)專人飼養,避免交叉感染。
  3)飼養過程中要把體弱的、有病的、打架的豬隻隔離並特殊護理。
  4)卸豬後要讓豬隻充分休息,自由飲水(水中加補液鹽)。12小時後,開始給料,飼料量為正常的1/3。3-5天內逐漸恢復正常。
  3.保健與消毒
  1)對新引進的種豬,所用飼料應添加適量的抗生素和電解多維,連用5-7天。
  2)對新引進的種豬堅持規範消毒,一般包括進場時車輛消毒和日常消毒,(帶豬消毒一般用刺激性小無腐蝕的消毒藥,如氯製劑、百毒殺、1210、威寶、碘製劑等)。連續消毒2周。以後各種消毒藥輪替使用,每週消毒3次。
  3)對新進種豬在疫苗接種後開始驅蟲。一般用阿維菌素粉劑拌料飼餵1周即可。
  後備種豬的營養標準及飼料配方
  後備種豬的飼養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高產、增重快的法系豬更是如此,後備母豬能量一般要介於育肥豬和娠前期料之間,要配製專門後備豬料;飼餵方式一般前期自由採食,後期適當限飼(採食量為正常的80%以上)。這樣利於發情配種。

  此外要求蛋白質、氨基酸平衡,一般粗蛋白15%、賴氨酸0.7%。後備母豬培育期Ca、P含量較高,一般Ca0.9%、P0.73%,這樣可以使骨骼中的礦物質沉積量最大。初產母豬繁殖壽命長,平均分娩間隔短。後備豬的飼料配方應該根據體重大小在飼料原料中考慮是否添加魚粉和膨化大豆,如果體重在80kg以下:魚粉添加1%左右,膨化大豆1%;80kg以上-7月齡此階段主要考慮胃腸功能的挖掘、性器官的發育等,不加魚粉和膨化大豆;7月齡-發情實施短期優飼,可以飼餵哺乳母豬料。
  飼料的營養水平應同時考慮豬群和用途,飼料的狀態有乾粉和潮拌料,乾粉料最大的優勢是方便快捷,缺點是適口性差、豬舍粉塵大,因此冬季育肥豬的呼吸道問題常常會很嚴重,建議有條件的豬場最好採用潮拌料。

  後備種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1.觀察豬群 要定期觀察豬群的營養狀況、精神面貌、糞便、尿色、有無咳嗽、皮膚顏色、採食情況、豬舍溫度、氣味等。

  2.定位 吃、喝、拉、睡的定位。做好定位的益處有舍內環境好、衛生容易清理、飼料不被汙染、終末清理徹底等,在此不再贅述。

  3.飼餵方式 可以由乾粉料向潮拌料的方向過渡。一般80kg以前為自由採食階段,80kg以後轉到待配舍以潮拌料飼餵,並通過飼餵量適當調整膘情,一般為2.5-3kg/天。膘情控制八成膘為理想膘情。

  4.分群 轉群后一般按品種、體重、性別、體質、用途進行分群,一但分群沒有特殊情況不得調欄。如出現病弱豬,可以隔離飼養。有性慾的公豬不得重新組圈。特殊情況單欄飼養。

  5、空氣質量控制 北方的冬天一定要處理好保溫與通風的矛盾,因為這個矛盾常誘發呼吸道疾病。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溫,為此可以加一些基本設施:如風機、水簾、暖風、暖氣等用來防暑和保溫。

  6.誘導發情 影響母豬初情期的因素有品種、環境、光照、應激,誘情的最好方法是接觸公豬,將母豬趕入公豬欄內,每次20分鐘連續一週,開始誘情母豬日齡一般在150天,體重90kg以上。此外還有放牧、調欄、增加光照等打亂母豬正常生活的措施,都會起到誘情作用。目前激素療法在規模化豬場用得很多,一般採用PMSG+HCG。

  疫病防治

  1.免疫 (1)免疫程序制定的參考依據有:原來場的免疫狀況、本地區疫病流行情況、本場豬群的實際情況、疫苗性質等,參照這些制定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序。一般是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病理剖檢、實驗室診斷後結合疫病的感染程度決定是否增加疫苗。

  此外還要樹立科學的免疫意識,免疫不是萬能的,一般良好的疫苗、規範的儲存和接種,保護力能達到70%-75%。因此確保豬群健康,還要將後備豬的管理納入綜合防疫體系之中。

  (2)疫苗選擇 一般選擇相關畜牧獸醫部門指定的正規廠家,常見的疫苗有乙腦、細小病毒、豬瘟、偽狂犬等。

  (3)疫苗保存和冷鏈運輸 疫苗在生產廠家的保存一般沒有問題,問題常常出在運輸路上的各個環節,包括包裝條件、路上停留時間、運輸人的責任心等。在豬場內保存要專人管理,並且時刻監測冰箱的溫度,尤其是停電、冰箱出現故障最好提前在冰箱內加好冰袋,準備好溫度計應急備用。此外稀釋好的疫苗一定保存在保溫瓶或者是隔熱性能良好的保溫箱中臨時儲存,並要求在2小時內用完。

  (4)規範操作 包括器械和操作部位的消毒、針頭型號的選擇、記錄全面規範(領取記錄、接種記錄)等、使用前搖勻、專人操作、廢棄疫苗及空瓶的無害化處理等幾個方面。器械消毒一般是用高壓滅菌鍋或者是普通蒸鍋,普通蒸鍋在沸騰後30分鐘關閉電源,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都會延長,然後將消毒後的器械放在清潔的操作檯上自然乾燥。頸部肌肉的消毒一般選用2%碘酊。針頭:仔豬用9號,育成用12號,育肥和成年豬用16號(注意長度要適宜),選擇的原則是疫苗損失少,應激小,易操作。要求操作人員記錄完整確實。廢棄疫苗、空瓶在操作完畢後包好集中焚燒。此外要注意操作時一豬一針,劑量要足,部位要準確,禁止打飛針。這項工作做起來往往堅持不好。要求管理人員嚴格監督,逐漸培養員工的良好素質。

  (5)抗體檢測 有條件的豬場一定要做好免疫監測,一般在疫苗接種後2周進行,檢查抗體的消長情況。

  汙染不嚴重的豬場應選用基因缺失苗,防止多廠家的疫苗混用,防止病毒發生基因重組。

  滅活苗最好在配種前進行兩次接種,間隔4-6周。在暴發豬瘟、偽狂犬、細小病毒時應儘早使用弱毒苗進行緊急接種。在疫情穩定後或老疫病區,為了淨化一般以滅活疫苗為主。

  2.驅蟲 蛔蟲、鞭蟲、疥蟎等寄生蟲常會損害機體免疫系統,對體內營養消耗大,使豬隻免疫應答遲鈍、豬群抵抗力低下,因此定期驅蟲對控制寄生蟲非常重要。

  3.藥物預防 近幾年疫病流行很複雜,多病原混合感染逐年上升,除了作好必要的免疫之外,還要在轉群、換季應激較大的階段或季節,在飼料中適當添加藥物、生理調節劑、微生態製劑和某些中草藥等進行預防和保健。投藥的方式可以選擇混飼或者飲水。一般混飼的情況較多。藥物選擇最好針對病原選擇敏感藥物並聯合用藥,但是要儘量避免濫用抗生素。


羅老師講堂


挑選一個優良的後備母豬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母豬是豬場的搖錢樹,母豬選的好代表著產仔數量多,能給豬場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那麼後備母豬要怎麼選呢?

後備母豬怎麼選

1 首先後備母豬一定是來自產仔數量多,哺育能力強,性情好,身體無任何臨床症狀,精神狀態好,抵抗力強的經產母豬產下的豬作為後備母豬。


2 到了初選後備母豬的時候也同樣是要選擇斷奶重,無任何疾病的和健康的作為後備母豬。經常發病的豬自然是不能作為後備母豬的。

3 在體型外貌上要選擇四肢健全結實、無關節炎,有效乳頭最好有7對,乳頭之間並排整齊,看似非常的均衡,沒有無效的乳頭。毛髮整齊有光澤,背部寬長、體型飽滿。

4 生殖器發育正常,要仔細檢查後備母豬的的陰部,確保有兩個口。陰部大小適中。

後備母豬和經產母豬不一樣,後備母豬初次發情不建議進行配種,因為初次發情的後備母豬各項功能都沒有發育完全,這個時候配種可能會出現流產的現象。最好是選擇在第2-3次發情的時候,一般時間是在8個月齡最佳。

後備母豬作為豬場的生產源,後期管理上自然是要嚴格管理,在營養方面要均衡,體型不能餵養的太肥或者太瘦,搞好豬場的環境衛生,做好疾病防控,避免出現亞健康要定時給豬做排毒,平時注意觀察後備母豬的糞便、尿液和採食情況。

以上是個人所答。


村裡的男青年


留母豬都選什麼樣的?都有什麼注意事項?發財馬來解答這個問題。

母豬是豬場的“寶貝”,尤其是擁有能繁母豬數量多少、品種好賴及管理優劣決定著後期收益高低;而後備母豬則是豬場的“生為軍”,為豬場繁育補充新鮮血液,其質量好賴事關豬場能否永續健康向上發展。

後備母豬的挑選建議

後備母豬一旦選留確定,要儘快做好與本場現有生產母豬同化工作,飼養管理同化、防疫保健同化。

後備母豬一般8個月齡,體重100公斤左右,且經過2-3個情期後即可配種。配種2次,後備母豬中間間隔24小時為宜。


保持後備母豬適宜的體況,體況瘦弱的可“短期優飼”,盡力保持7-8成膘;體況過肥的實行限飼,加強運動。

1.身體勻稱、背毛光澤、外觀健康的。

注意:體弱多病的、體短矮小的不宜留種。

2.四肢健壯且沒有趾蹄病的、腳趾勻稱。

注意:避免偏腳趾的,臥系不能留作種用。

3.乳頭勻稱對應,有效乳頭不能低於12個。

注意:避免無效奶頭。

4.陰戶發育正常,後軀豐滿。

注意:陰戶過小或畸形不能留作種用。

5.一般選擇長白、大約克作主要母本。

注意:選擇優良遺傳品種。

小結:生豬養殖重在細節管理,而母豬是豬場的發動機。後備母豬是母豬繁育場的起點,管理好壞事關後期收益成敗。日常強化學習交流,注重實踐歸納總結,為母豬後期健康繁育開好頭起好步。




2019-10-22


發財馬


母豬在豬場的主要任務就是繁殖仔豬,提供優秀的豬源,母豬的生產力決定了豬場的收益。但是母豬在生產4-6年後,生產性能就會逐漸的下降,必須選留和培育新的母豬,因此留選優秀的後備母豬對豬場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選擇標準

一,選擇後備母豬時,應當選擇體格健全,沒有可以干擾正常繁殖性能缺陷或缺點的母豬。應特別注意三個方面,即生殖器、乳房和骨骼。在選擇後備母豬時,必須符合這三個方面的最低要求。

二,後背母豬繁殖正常,外生殖器應當發育正常,如果碰到發情小的母豬,則表明其產道停留在發育前的狀態,這種母豬不宜留種。

三,乳腺功能正常。後備母豬應該選擇乳頭數目足夠和功能健全的母豬,至少要有6對相隔距離適當和完整的乳頭。

四,健壯的骨骼。腳部和腿部有問題的後備母豬,會干擾正常的配種、分娩和哺乳,因此這種母豬不宜留種。

注意事項

6-9月份出生的仔豬性成熟的比例與其他月份相出生的仔豬成熟比例相比低20%-60%以上。

後備母豬必須使用後備母豬專用料。如果後備母豬使用商品豬飼料會造成後備母豬發情晚、配種難、返情率高等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