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韓國人民生活水平是什麼樣子?

xiaozhangshijie


在韓國呆了一段時間,說說真實的感受!

一、首先談談當前韓國人的收入。韓國年輕人大部分大學畢業之後會選擇大•中•小企業(當然也有創業,臨時打工的),一般在小企業剛畢業的文員會拿到160萬左右韓元(約人民幣9500元).年薪一般是一個工資×15個月+三個月工資(過年,中秋,休假期各發一個月)。大企業的工資一般是小企業工資的1.5~2倍以上。

二、韓國人飲食生活水平,韓國人平時吃什麼呢.很多單身的年輕人不吃早飯的人很多,當然因人而異,也有人簡單吃個紫菜卷飯,麵包,中午很多人一般會去員工食堂,每頓大概4500~5000韓元左右(約人民幣26~30)一般是米飯,辣白菜等涼拌菜(韓國鹹菜種類很多,白菜,蘿蔔,茄子,圓白菜,黃瓜,辣椒,大蒜,蔥,紫蘇葉,螃蟹,牛肉等等,其中,辣白菜,蘿蔔塊是最常見的)一個炒菜類主食。如果是在其他的餐飲店吃一頓主食一般是7000~12000韓元左右(約40~70元人民幣)。到晚上也有經常約朋友出去吃頓飯,但是一般菜品比較單一,比如主菜就1,2種。像豬蹄包飯,烤肉,牛排。出去吃一般10000~20000韓元(約58~ 116人民幣)吃得比較到地,味道也好。出去玩兒,就貴一點了,朋友出去隨便吃點像樣一點的套餐,就是兩個人4~5萬看著好看,也好吃。想多吃點肉上次兩個人就吃了8萬左右。

三、韓國居住水平。韓國的公寓大概是3億以上韓元(約180萬人民幣), 住宅是4~5億以上韓元(約240萬~300萬人民幣)。當然,在韓國學區房很受歡迎,很多有經濟能力的人,為了孩子租房子,很貴的那種,月租1千萬韓幣左右(約6萬人民幣)。

以上是對韓國收入,飲食,居住等方面的真實介紹!


華哥談國際


說說我親身親歷的事情吧。幾年前的一天,我接到銀行打來的電話,說是有一筆在韓國的消費,問我是不是在韓國,要不要支付。我問多少錢,對方回答幾十萬韓元。我一聽嚇了一大跳,立馬否認,要銀行拒付。

剛放下電話,突然想起我下週要去韓國開會,公幹加私遊,確實在首爾訂了1周的酒店幾千元人民幣。而人民幣兌成韓元,確實有幾十萬,於是馬上給銀行打電話,說自己記錯了,需要馬上支付這筆費用。放下電話,和同事說起來,還笑了好一會兒。

那是我第一次到韓國。因為在北京老去吃韓式烤肉,包括薩拉伯爾烤肉,覺得那個醃製過的牛排,真是好吃到了極點。而且看韓劇,覺得韓式點心,好吃又好看。因此,想著到了韓國,烤肉不知有多好吃,一定要好好吃幾頓。

到了首爾,住在郊外的一個度假村裡。當晚會議主辦方設晚宴招待我們,是韓式火鍋。走進宴會廳,看著熱汽騰騰,琳琅滿目,心裡十分高興。但走進了之後,才發現,實際上沒幾樣東西。4人一桌,中間一個大鍋子,每人5碟小涼菜,每碟不足一筷子。

20個碟子排下來,當然顯得琳琅滿目。但其實,不過是一點點泡菜,一點點粉絲,一點點海帶、黃瓜等等。燙火鍋的菜上齊後,發現除了魷魚,以洋蔥為主,4個人只有兩盤牛肉,兩盤魚。而且韓式火鍋的味道,自然難比重慶火鍋和北京涮羊肉。

整個會議期間,飯菜遠沒有我想象的好,品種不豐富,味道也不怎麼樣,不像在日本那樣,大餐小吃都美味。尤其是對於我這個離不開大魚大肉的吃貨,感覺完全吃不飽。到了第三天,我只得請會議的翻譯,帶我到外面的餐館加餐。

他笑著告訴我,每次他剛從中國回到韓國,也和我一樣,要時時加餐。和他聊起來才知道,韓國的魚類稍微多一些,豬肉牛肉之類卻是稀罕物,價格很貴,不是平常老百姓家的日常食物。

我心裡想難怪,韓劇中的珍貴禮品為什麼是肉。為什麼家境一般的未來丈母孃,收到富家出生未來女婿送來的牛肉,會激動得什麼似的,跟鄰居或者七大姑八大姨炫耀半天。從這些事情中,也可以大致窺見韓國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與我們以為的很不一樣。


世界真的很大


我曾經在韓國有過四年半的生活經歷,總體給我的感覺還是可以的,在那裡首先你要吃苦,在那邊不在乎文憑,你只要有力氣,肯幹,每個月就能拿到相當不錯的報酬,當然這個報酬比我們家裡的肯定是要高的,畢竟人家的經濟水平在那裡。

生活方面我覺得比我們國家來說,就差的遠了遠了,那邊吃的東西屈指可數,記得第一次吃的時候很不習慣,久而久之的,發現了其實所謂的韓國料理也是不錯的,沒有那麼多的大魚大肉,比我們家裡的來說要健康很多,菸酒都是一個價格,不和我們國家似的,有貴的,也有便宜的,這方面做的很不錯,需要我們學習才是。

那邊的夜生活確實很豐富,每個夜晚都能看到成群結伴的人去喝酒,但是那邊的KTV房間真的很小,可能是國家小的原因吧,呵呵,不過那邊的人,真的很會玩,很會花樣,很放得開,這也就是他們本身愛玩,不存錢,而買不起房子的原因吧……

總之,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風格和特色,我們應該學習人家的長處,來彌補我們的短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創新,不斷進步。

最後建議大家有機會的時候可以去看看,去體驗一下,不能讓所謂的韓流把你給洗腦了,畢竟電視裡的東西,和現實而比,有著很大的差距的。


強哥們


實話實說,韓國人的生活水平真的不怎麼滴,這裡僅僅說一點個人體會,我是暑期去的韓國,也算是瓜果規模上市的時候了。炎熱的夏天,孩子看見韓國超市裡的西瓜,叫著想要吃,可是,一看價格,哎呀!我的媽呀!嚇死我了!十塊錢一片!還並不大的一小片!本來我也想吃的,太貴了,在國內十塊錢可以買一個了,還是算了吧!只好買給孩子一片,孩子要第二片,我說沒有國內的好吃,不買了。咱們的東北大肉包子一塊錢一個,在韓國一個小菜包子卻要十塊錢一個,吃不起啊!當然了,韓國化妝品還是挺不錯的,免稅店價格比進口的少一半不是問題。不過,咱們是去旅遊的,不是購物的,在韓國生活真心太單調了!房子太小了!物價太高了!交通也沒有國內方便。我感覺,不會有下次韓國遊了,都是韓流吹的,真實的韓國沒意思!難怪韓國人來到中國之後,就賴著不走了!



hi123


真實的韓國人生活水平我不知道,但是我上大學那會兒,親眼見過一群韓國留學生新生來到我們的食堂,看到櫥窗裡各種各樣的肉食在那裡滋哇亂叫,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還用韓國口音的漢語問食堂大媽:“你好……這些……可以……吃嗎?”

還有韓劇裡看到一個公司的人做成了項目去慶祝,居然就是吃烤肉,而且他們提起吃烤肉那副垂涎三尺的樣子,可見韓國普通人真的吃不起肉。

聽一位山大韓語系的學長說,韓國除了首爾等大城市,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大概比我們強不了多少,有些時候去辦事送禮,居然可以拿豬肉當禮物。。

另外,韓國留學生女的一般都畫著很濃的妝,味道很大,男女都穿的比較時尚。


熊貓視點


韓國人真實的生活水平是什麼樣子的呢?如果沒有去過韓國,大多是從影視上得到一些印象,如果去過韓國時間匆忙的話,可能瞭解也有片面,我來給朋友們補充說一說韓國人的生活,看看和你印象中有沒有差別吧。

圖:韓國人的餐桌,各種泡菜(2019年7月攝)

一、我們可能認為韓國時這樣的:

1、韓國人天天吃泡菜,水果非常貴,大白菜也很貴,肉也很貴,韓國的女孩都是做過美容手術的,都不是“原裝”的。。。。。。這些印象其實很多是片面的。

2、韓國人天天吃泡菜,這個是正確的,這是飲食習慣,品種非常豐富,每天少不了的“開胃菜”,至於說水果貴、白菜貴、肉貴,這是物價的因素,對比起來好像很貴,而在韓國和其它產品對比,這些水果和蔬菜並不是出奇的貴。

3、韓國化妝品有名氣,美容業發達,女士做過美容手術的不少,但也並不是普及率很高,做過手術的也僅僅是很小的部分人的。

圖:五花肉大約和人民幣100元/塊(2019年7月攝)

二、韓國的物價水平很高。

韓國的物價很高,所以我們去韓國的時候,接觸的日常消費品感覺價格很嚇人,以致於我們認為“吃不起”水果,其實他們的其它商品都不便宜,在我看來,韓國的日常消費品除了化妝品和服裝,什麼都貴!比如:吃一碗麵8000韓幣,大約47元人民幣。

圖:一碗擔擔麵8000韓幣(約47元人民幣)

三、韓國的經濟這些年發達,但也是兩級分化,精英階層是非常有錢的,但普通百姓的生活並不一定很富裕。這些和很多國家一樣,由於瞭解的不夠全面,經常出現誤解也是正常現象。

簡單說這麼多吧,關於韓國人的真實生活,你是怎麼看的呢,你瞭解哪些情況呢,歡迎來補充吧。


全球漫遊中


前幾年旅遊去過一次韓國。其實去之前對哪個國家印象很無感,談不上什麼好壞。

韓國吃飯有點成問題,團餐基本吃不飽,看起來紅紅綠綠的,其實沒啥正經東西,有幾個肉片魷魚啥的就算是硬菜了。泡菜是保留節目每頓必上的。後來因為吃不飽,基本晚上都要出去加餐,去過一次很大的烤肉店,裡面基本沒人,很空,5~6個人一頓烤肉包括喝清酒,吃下來大概幾百塊,也沒覺得很貴的樣子。後來跟導遊聊天,說韓國當農民是很牛逼的,因為對農副產品限制進口,所以國內的肉啥的很貴,如果進口造成價格下降,農民會遊行示威的。我們隨便吃烤肉那種消費檔次,在他們看來是很豪華的了。既然提問韓國生活怎樣,我想一頓飯也能看出一點東西吧!

個人感覺,韓國的東西似乎都比較精緻的感覺,但就是透著一股子小門小戶的小家子氣。路邊的公共電話亭,我懷疑要進入一個胖子,可能連門都關不上了。還有就是移動通訊這麼普及的現在,公用電話亭?國內都很少見了吧!我是特意走過去仔細看完才確認是公用電話。不得不說移動通訊這方面韓國真不如中國。花韓元還是有點意思,3500買瓶水。呵呵!煙,基本看不見有賣的,據說不能公開賣,還都是混合煙,也不好抽。

後來表弟公派韓國工作,休假回來後看見什麼都吃。說水果不論斤賣,論個賣。一個西瓜要差不多200人民幣。在韓國他都捨不得吃水果。


實現一個曉目標


2018年,韓國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人口數量超過5000萬,人均GDP3萬美元以上的還有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日本,這些國家沒有一個民眾生活水平低的,韓國蔬菜和肉類價格很貴,但是真到了消費不起的地步嗎?


具體生活水平要結合收入水平和物價,2018年韓國人均收入1.8萬人民幣/月,最低工資8000元,人民幣與韓元之間的匯率約為172,韓國物價除以172之後得到的就是人民幣價格,香蕉每份約17元,其他價格也都可以接受,畢竟收入相當高。

中國上海、北京等地的平均工資也沒有達到1萬元,但是物價不輸韓國,尤其是今年,水果價格全面上漲。

另一方面,韓國的住房、醫療壓力較小,根據韓國發布的數據,想要在首都首爾買房,需要不吃不喝9年,房價瘋長之後,韓國政府立刻制定計劃打擊房地產投資者,壓低房價,同時增加房源數量,降低市場價格。



韓國總統府青瓦臺

房價不是特別高,同時擁有健全的醫療保障機制,所以韓國人有更多的錢用來消費,生活水平並不低。

韓國物價高也是事實,這部分主要是韓國自己生產的水果和肉類,韓國領土面積10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有限,生產的水果、蔬菜和肉類數量不多,物價自然高,韓國人認為什麼地方的人就應該吃什麼地方生產的農產品,所以更加青睞本土的水果,加上韓國農民手裡有選票,所以韓國政府會有意提高進口農產品的價格,以此保護農民的利益。



韓國人生活水平高,但是壓力也很大,因為韓國僅有的資源幾乎都被三星、LG、樂天等大財閥壟斷,韓國人自己也說,一生當中一定要經歷的幾件事:生老病死和三星。

對於普通人來說,只有進入三星等大公司才能獲得穩定的高品質生活,然而前提是必須考進韓國排名前三的大學,所以韓國學生的高考壓力比中國還大,甚至從初中開始就要熬夜學習,家庭收入的1/3花在孩子的補課費上。


韓國作為資源有限,同時大部分被壟斷的發達國家,普通生活水平很高,但是壓力也很大,如果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不如發展中國家,誰還會努力奮鬥成為發達國家?


視野新觀


小編因為與思密達是同學,有了去韓國為客的機會。韓國女生與本土女生沒什麼兩樣,也夠嘮叨。

小編第一次去韓國,是那個暑假,與思密達剛剛戀愛兩個月。去韓國當然是老思密達的多次邀請,小編才在國際主義精神的鼓舞下,大膽入韓。

韓國的國民生活,並非韓劇。小編的女朋友居住在韓國的二線城市清州。城市構建緊湊玲瓏,每到傍晚,彩燈飛揚,廣場舞鋪天蓋地,韓國人,本來就能歌善舞,韓國的夜繁華而美麗。

去韓國的第三天,思密達一家帶小編去郊外吃羊肉泡饃,這裡有家中國人開的羊肉館。韓國的農村,遠不如中國,也許是韓國人的思想意識不同,很少看到如國內的洋房別墅。小編看到阿瑪尼們並不輕閒,打麻將的幾乎很少。

韓國的房地產生意應該是世界上最不景氣的,國內各團體嚴格監控房地產市場,在韓國,他們認為在自己的國土上建起房子高價賣給國人,首先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拿這些故有土地做文章,是壓迫和剝削民眾,是一種罪惡。所以韓國房價一直是世界最低,韓國經濟也穩定持久。工薪階層的年輕人,在韓國二線城市要擁有一套住房,只需要四年的努力。

老思密達一心讓小編做上門女婿,想想韓國的歷史,小編半天沒說話,思密達在小編後背推了六下,小編當時想到【推背圖】,轉身對思密達說【此地風水不佳,若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必離此是非之地。親,其不聞嫁雞隨雞?】

小編看到的韓國民眾生活,與中國農民相差甚遠,富裕的中國人在為國家建設在所不惜,而韓國人就比較冷漠,買房熱情不高漲,總是斤斤計較,不過應該理解,都是貧窮讓他們懂得堅守自己來之不易的溫飽,不肯被套路。

韓國人用三星手機的很少,蘋果更是鳳毛麟角。在韓國,現代車也不受歡迎,他們更喜歡BYD,小編曾經遇到一個收購舊冰箱彩電,舊手機換菜刀的商販,看看他們的菜刀,上面居然刻著【王麻子】的商標,韓國人原來也喜歡中國的傳統工藝。

韓國人最喜歡吃的是陳克名掛麵,只是韓國人不敢在過生日時吃掛麵,主要害怕寓意不好,【掛】影響他們追求長命百歲的好心情。其實中國民眾的生活水平高出韓國,身在福中的國人,應該深知自己的幸福。


用戶3892928207086


我發現老有人拿GDP說事~那我也寫個回答吧~

為啥有好多去了韓國的人總感覺韓國普通老百姓生活質量根本沒有3萬那麼高~甚至還不如我們~ 可回國一說這事吧 又有好多人蹦出來說韓國人均3萬GDP~管好自己云云~

其實這事特簡單~ 韓國五大家佔了全國83%的GDP~ 比如三星佔了近21%~ 但全球三星員工就那幾十萬~韓國本土也就8萬多點三星員工~ 這8萬拿著高待遇的人口占了全國人口的21%了麼?連2%都不到~ 那剩下的19%人口是不都低於平均線以下?這麼解釋就明白了吧?那到底是該取這2%作為平均呢?還是19%呢?

韓國現在企業內普通在職員工(非高層)每月拿到250-450萬是比較常見的~ 問題是這些人口數量有限啊~ 企業也沒有那麼多工作崗位啊~ 平常身邊從事其他行業的人口每月就拿150萬左右~ 而且很常見 你大街上隨便拉個人問問 比如服務員 養護工 掃地大媽 街邊支篷車的 他每月賺的就是這麼多錢啊~ 更別說出了京畿道外面的漁民 農夫什麼的~ 而這些人的數量才是社會主體啊~ 所以去到韓國發現整體生活水平沒有想象的那麼高也是正常現象~ 畢竟你常接觸的還是這幫平頭百姓 不是青瓦臺或三星 大宇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