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伍。今天給大家講講嚴黨的覆滅。嚴黨連續製造楊繼盛、沈煉這樣的大案,觸怒天下,徐階認為扳倒嚴嵩的時機到了。徐階首先是安排刑科都給事中吳時來彈劾製造沈煉冤案的兵部尚書許論、宣大總督楊順、監察御史路楷,三位嚴黨成員均被罷免。緊接著,趙文華也出事了。趙文華在胡宗憲的扶持下,立了不少戰功,漸漸有把自己當成勳貴的感覺,侍奉太監和嚴世蕃甚至明世宗都不如以前那麼勤快。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有一日明世宗登高望遠,見西長安街有一座華麗的高樓,問是誰家新宅,左右答道:“這是工部尚書趙文華家。”旁邊又一人說:“工部的大木料,一半都被趙尚書拿去建宅,哪裡還能營造新的殿閣”明世宗也是個喜歡大興館閣的人,想到這幾年建造不多,原來是這個原因心裡很不高興。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盛夏,紫禁城的三大主殿—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以及正陽門樓發生火災,被燒個精光。明世宗非常傷心,徵集了很多錢,責成工部趕緊重建,結果工部遲遲不能完工。明世宗大怒,心想恐怕真的是趙文華把上好木料都貪汙了,所以建大殿反而沒材料了他先曉諭嚴嵩:“趙文華似乎沒以前那麼能幹了。”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嚴嵩還極力為乾兒子掩護,說趙文華長年南征,感染了熱疾,建議讓一位工部侍郎暫時代理職權明世宗點點頭,趙文華也上了一封奏章,請休假個把月。結果明世宗順水推舟,說現在大興土木,工部尚書職權重大,不能空缺,趙文華既然有病,就回家去慢慢休養吧!趁勢解除了趙文華的一切職務,舉朝相賀。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趙文華被驅逐,但沒有人來痛打落水狗,趁機再彈劾他,明世宗反而很生氣,他只好親自操刀祭出他的絕技—禮議!別激動,這次不是“大禮議”,只是小議了一下趙文華父子在禮法方面的漏,將其削籍為民,兒子流放充軍。趙文華可能確實也有一些病,再加上鬱鬱不樂,愈發病重,有一晚躺在舟中用手按肚子,居然把肚子按破了,臟腑流出,死得非常慘。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更慘的是他兒子。趙文華死後,朝廷核查他經手的軍餉,查出被他侵盜10.4萬兩之多,要由他兒子來償還,直到明神宗萬曆十一年(1583年),還沒還夠一半。法司援引一些判例,請求豁免。明神宗(朱翊鈞)不許,將其子流放充軍。趙文華是嚴嵩最重要的一條膀臂,他倒臺後徐階覺得時機更加成熟,讓吳時來加緊攻勢。嘉靖三十七年(1558),吳時來又約刑部主事董傳策、張翀上書彈劾嚴嵩,結果不勝,三人均被貶謫。嚴嵩也明白徐階要對自己下死手了,連忙嚮明世宗上疏抗辯,稱是徐階主使這一連串彈劾案。但為時已晚,現在的徐階已經深得朝野上下的喜愛,連明世宗都信任徐階超過了嚴嵩,不但不調查徐階,還加太子太師。徐階和他兩個在尚寶司和中書科當低級文員的兒子更加勤奮地侍奉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階晉少師,兒子徐璠晉太常少卿,徐琨任中書舍人。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嚴家卻正好相反,不斷失寵。恰逢嚴嵩的夫人歐陽氏病逝,按禮制嚴世蕃應該回家守喪三年。他一走,年過八旬的嚴嵩哪裡還能應付場面,了青詞不得明世宗的喜愛更多次犯錯。最嚴重的一次是皇帝寢宮失火,嚴嵩請明世宗暫居南城離宮。這是當年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後被景泰帝軟禁的地方,非常不吉利百多年沒人住過了,現在嚴嵩居然提出讓明世宗去住,在明世宗看來極其晦氣。徐階知道,應該進行進一步的攻擊了,但他也不是一步到位,不留底牌,沒有直接上一封奏疏去揭露嚴嵩的罪惡。他循序漸進,先在民間找到一位善於扶乩的道士藍道行,推薦給明世宗,明世宗非常喜歡。藍道行則不斷借上天的旨意說嚴嵩是奸臣,正好明世宗心中對嚴嵩不喜,就聽了進去。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藉著這個背景,徐階才讓御史鄒應龍發起對嚴嵩的彈劾。這一次明世宗果然同意,儘管沒有治罪,但勒令嚴嵩退休,一時朝野歡騰。很多人認為宜將剩勇追窮寇,將嚴氏奸黨一網打盡!徐階卻冷靜地制止了,他反而親自到嚴嵩家去慰問,嚴嵩父子感動得叩頭致謝。嚴世蕃請求徐階在皇上面前說情,不要窮治其罪,徐階也滿口答應。這種做法連徐階的兒子徐璠都不理解,徐階罵道:“沒有嚴老就沒有我們家的今天,現在嚴家有難,我恩將仇報,豈不被人恥笑?”嚴家自然也有耳目,這話傳回嚴家,嚴世蕃都長舒了一口氣。事實上,這正是徐階在運籌帷幄,他知道明世宗對嚴嵩多年的感情不可能一日盡喪,如果攻其太急,反而容易激起明世宗的同情心,適得其反,前功盡棄。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接下來很長時間,徐階不但不攻擊嚴嵩,反而把很多急不可耐彈劾嚴嵩的奏疏擋下,但明世宗一旦起了召回嚴嵩的念頭,他也極力勸止。就這樣過了一年多,明世宗對嚴嵩的感情漸漸疏遠,嚴氏也放鬆了警惕,此刻,才是發起致命一擊的時候!徐階授意南京都察院監察御史林潤糾劾嚴嵩嚴世蕃、鄢懋卿等諸多不法,嚴黨最大的罪狀當然就是冤殺楊繼盛、沈煉,林潤自然以此上奏。嚴世蕃得知罪名反而非常高興,對旁人說:“不用擔心了,這罪成不了。因為嚴世蕃很清楚,楊繼盛、沈煉雖然是冤案,但造成冤獄的主要還是明世宗自己,他不是一個開明的聖君,怎會自承罪過?林潤這個攻擊完全會被明世宗這堵高牆擋下來。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然而奏疏在上報皇帝之前要先經過內閣,徐階看到奏疏召刑部尚書黃光升、左都御史張永明、大理寺卿張守直等司法官商議,先問:“諸公想讓嚴世蕃活還是死?”諸人紛紛答道“必要他死!”徐階向他們解釋了楊繼盛、沈煉案治不死嚴世蕃的道理,人恍然大悟。徐階將嚴世蕃製造冤獄、欺壓百姓甚至貪汙腐敗等罪名統統不用,只精選了兩條:一是在嚴世蕃在家鄉挑選了一塊有“王氣”的地造宅,這是有不臣之心;二是嚴世蕃籠絡了一個大海盜王直的親戚羅龍文,王直暗通款曲,蓄養私人武裝。而且當時羅龍文確實在安排一旦嚴氏敗亡,就要帶嚴世蕃“跑路”去日本的事宜,證據非常確鑿。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徐階很清楚,明世宗最恨的就是禮制、通倭二事,所以集中火力,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徐階將法司的奏章退回,自己親自寫了一封,以法司的名義上報,明世宗果然大怒下令將嚴世蕃、羅龍文等涉案人員斬首。抄沒嚴世蕃家時,抄到黃金3萬餘兩、白銀200萬餘兩、玉器875件、字畫3200軸、錦緞4萬匹,其他珍寶服玩如象牙犀角、玳瑁瑪瑙價值又數百萬,僅金銀就相當於明朝好幾年的國庫收入。後來錦衣衛又從嚴世蕃在京師和老家的地下發掘出來十餘窖深一丈(約合3.7米)的存銀,這些存銀最初連嚴嵩見了都被嚇了一跳,喃喃道:“多積者必厚亡,奇禍!奇禍!錦衣衛調十艘大船來運這些銀兩,居然都還顯得很吃力!嚴嵩和孫子們都被削籍為民,嚴嵩的晚年非常悽慘,85歲的老頭孤身一人,寄居在墓穴中,靠偷祭品果腹。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苟且偷生兩年後,87歲高齡的嚴嵩孤獨地死去,既無棺木下葬,更沒有前去弔唁的人。鄢懋卿卻幸運地逃脫了懲罰。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鄢懋卿最終還是得到了應得的懲罰。只不過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鄢懋卿最終還並非受嚴嵩牽連,恰恰相反,他是想去食嚴嵩的腐肉,不小心敗露才獲罪。嚴嵩傾覆時,嚴氏黨羽紛紛獲罪,鄢懋卿這位主將卻並未受到牽連。大理寺卿萬負責審理此案,利用職權偷偷藏匿了8萬兩嚴嵩的贓款,鄢懋卿對嚴嵩的案情何其瞭解,很快就發現了這個漏洞,但他並沒有揭發萬,而是向萬寀索賄,於是萬寀就分了2萬兩給他。最終此事敗露,鄢懋卿和萬均獲罪流放充軍。貪官貪,審他的人也貪,他的老部下不但沒被牽連,還來分一杯羹,這樣一個全面貪腐的體系著實令人心寒。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最終以嚴黨論罪的大臣還有數十人,這其中有幾個人特別噁心,為了巴結嚴黨,不惜去給嚴世蕃做“狎客”,就是每天粉墨塗面,供嚴氏父子歡笑。南京光祿少卿白啟常首開此風,而南京太常卿王材、右諭德唐汝楫兩人則經常出入嚴嵩的臥室,這具體是幹什麼就不必細說了。堂堂進士文官,墮落至戲子邀寵的地步,其實這些人就是早期的張彩,只是嚴嵩父子的要求比劉太監更高一些,他們還沒來得及被提拔到更高的位置而已。那明朝的官場至此已經陷入全面貪腐,無可救藥了?其實也不是,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正是在嚴嵩黨羽氣焰囂張的這個背景下,無數忠臣義士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青春血肉,譜寫了一曲曲忠誠的讚歌。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這其中,最為耀眼的就是被譽為“明朝第一直諫”的楊繼盛,正是楊繼盛和沈煉大無畏地向如日中天的嚴氏奸黨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血肉衝鋒,才不斷激起朝野憤慨,最終使奸黨惡貫滿盈,一朝傾覆。當然,最後踢出“臨門一腳”的徐階功勞也大,他隱忍多年,最終鬥倒嚴嵩的故事也成為歷史上與貪官奸臣作鬥爭的經典。徐階也曾與楊繼盛、沈煉一樣,是個熱血滿腔的少年,被現實教訓後,變得圓滑世故,謹慎侍奉明世宗和嚴黨多年,身居高位也不輕易出手,直到有必殺把握時才一擊致命,為國為民除了一個鉅奸。或許,徐階就是張鵬和楊慎之間的一箇中庸產品吧。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嚴氏奸黨分工明確,嚴嵩在皇帝面前出面邀寵,嚴世蕃不學正途,專練青詞,蓋過了夏言的水平,但其實這主要還是勝在別人沒有用心鑽研,只要徐階這樣的人下了決心鑽研青詞,水平還是可以蓋過嚴世蕃的。而且在最後的一系列鬥爭中,徐階總是能料敵先機,牢牢壓住以“鬼才”自詡的嚴世蕃,可見邪不勝正,貪官奸臣往往只是人棄我取,劍走偏鋒,並非真正的大才。

明史:徐階出手鬥倒嚴嵩,倒嚴過程驚心動魄,令人酣暢淋漓

在小編看來但也需要指出的是,後人千萬不要以為鬥倒嚴嵩僅靠徐階的聰明,楊繼盛、沈煉的犧牲也是必不可缺的,與貪腐的鬥爭真的就是一場險惡的戰爭,既需要徐階這樣的謀帥運籌帷幄,也少不了楊繼盛沈煉這樣衝鋒在前、敢於犧牲的勇將。各位讀者朋友,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