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的優越感從何而來?

俠路相逢187


我不認為韓國人有優越感,反而覺得他們有深深的不安全感、危機感,而這導致了他們性格中存有敏感、極端的部分。

韓國的經濟確實比較發達,他們也有世界領先的企業,也掌握了眾多核心科技,韓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在世界範圍內也算是靠前的。他們的社會安全、醫療體系等也都世界領先,但是韓國民眾總會有不安全感。

韓國民眾的不安全感主要源自兩個方面,一個是與北方兄弟的關係處理的不好,甚至有隨時開戰的危險;另外一個是韓國狹小的領土面積,讓它自給自足成為奢望,在極端情況下韓國人是養活不起自己的。

一個隨時面臨戰爭威脅的國家,怎麼能夠安心搞建設,韓國的規劃發展是建立在可能面臨戰爭的情況下,這樣肯定會是事倍功半;一個自然資源匱乏、國土面積逼仄的國家,就沒有什麼抵禦風險的能力,在面對外國威脅時只能妥協讓步,讓利對方。

所以,怎麼能說韓國人有優越感的,只能說他們或許會表現出因為不自信、缺乏安全感而刻意偽裝出的自大與傲嬌。


小溪解局


韓國的優越感來自於中國,輕視中國經濟發展,對於韓國來說,這種優越感會使韓國夜郎自大,中國在各方面已經蠶食韓國所謂優越感的地方,比如手機、面板、集成電路、家電等,其實韓國這種優越感形成於亞洲四小龍時期,那個時候韓國經濟騰飛,文化娛樂繁榮,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調侃什麼都是韓國的,在他們看來連整個世界都是韓國的,端午節都敢說是自己的,可見自欺欺人的優越感,客觀來分析,韓國的優越感來自哪裡?

 一、經濟上的優越感。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創造了被稱為“漢江奇蹟”的經濟高速增長期,並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90年代中韓GDP相差無幾,2018年韓國GDP(國內生產總值)高達1.59萬億美元,人均GDP約3萬美元,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中國人均GDP不到1萬美元,韓國人均是中國的三倍。

二、優勢產業世界領先。韓國三大支柱產業——汽車製造、電子工業、造船工業,韓國汽車代表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知名度及技術水平都在國產汽車之上;電子工業,以三星集團為代表的跨國企業,三星手機雖然被華為等國產手機圍剿,中國市場不足1%市佔率,但在全世界的市佔率依然高居第一,約佔20%,同時面板、集成電路芯片依然主導世界,優勢地位暫無法撼動;造船噸位一直位居世界第一,近年中韓交替坐老大,可見韓國在造船業的地位和優勢。

三、娛樂文化產業鼎盛。韓流盛行,韓國元素佔領世界,韓劇、韓綜、韓國男女團席捲中國,韓劇從《藍色生死戀》到《來自星星的你》,衝擊國產電視劇,收視率一枝獨秀;韓國綜藝從《情書》到《running man》,中國從韓國購買各種版權和抄襲韓國節目,可見韓國綜藝節目的製作和創新儼然成為亞洲最高水平;再說說韓國男團女團,中國粉絲尖叫聲和瘋狂程度可想而知,東方神起、sj、EXO、防彈少年團等,在亞洲甚至歐美國家,攻城略地。娛樂文化產業發達程度強於中國,雖然限韓令導致韓國娛樂產品受限,但依然擋不住哈韓的追崇。

四、韓國足球的優勢。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逢韓不勝”,國足“恐韓”病,中韓足球根據國際足聯的統計,中韓兩隊40年來共交手過35次,中國隊以3勝12平20負的成績處於絕對下風,韓國是世界盃的常客,中國在世界盃次數、舉辦世界盃、歐洲頂級聯賽球員人數、足球人才等方面全面落下風,近日成都足球邀請賽,韓國隊戰勝中國隊獲得冠軍,球員直接腳踏熊貓杯侮辱,可見國足在韓國球員心理的地位。

 從經濟、文化、體育競技等方面建立起了巨大優勢,導致韓國民眾對中國的優越感,多數韓國人目前依然停留在亞洲四小龍時期的優越感,看不起中國人,但隨著中韓交流日益增多,中國在各方面對韓國優勢的追趕,韓國這種優越感將變成危機感,優越感不復存在!






深漂仔仔


韓國人的自大是一種完全無底線的自大,如,明明沒有我們一亇省大的小國卻要稱大韓民國,國家沒有主權的被殖民的國家,不知抗爭,卻自我陶醉,也難怪,韓國已習慣被殖民,歷史上是中國的附屬國,後被日本佔領,現又被美國殖民。可悲的韓國人還自得其樂,更可笑的是:韓國自古就是中國的附屬國,過的是中國的節曰,卻把中國的端午節拿去申遺,可見韓國真的沒有遺產,還好,還末將中國的四大發明和孫子兵法拿去申遺。

韓國唯一有一點值得自豪的就是近幾十年經濟有了快速發展,也就像中國的少數暴發戶一樣,不知天高地厚,以為世界都是自已的,而中國真正有錢人卻是謙君子,深藏不露的。

一亇國家,一亇民族不自正確認識自己,不能正確定位自,那是很危險的,盲目自大會導至滅亡的。

中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士,十四億人民,GDp世界第二,綜合國力穩居世界第三,某些方面超過了世界二的俄羅斯,但我們敬愛的習主席還經常教導我們要有憂患意識,要居安思危,沒有這慮,必有近憂。這才是大國風範!


松濤161695109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韓國的優越感其實部分來自於他們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經濟騰飛,部分來自於內心深處的自大情結。

也就是說,優越感有真實的一面,也有虛幻的一面。

從真實的角度來講——

對一個人來說,如果你突然有錢了,肯定就會有種“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感覺,就會隨之而來的有一種“財大氣粗”的效果出現。

對一個國家來說,如果經濟快速發展,老百姓越來越富裕,肯定會讓這個國家的國民也有一種“財大氣粗”的感覺,也就是底氣更足的優越感。

國際關係和人際關係在這個問題上幾乎是一樣的。

韓國當年的經濟騰飛,讓自己躋身於亞洲四小龍之列,如今的韓國幾大財團,比如三星、LG、SK等,都是那時候騰飛的,這些財團幾乎掌控了韓國大部分的經濟,生產大到汽車,小到香皂的各種物資,並且出口到世界各地。

韓國人有錢後,很快就申辦了奧運會,這在國際奧運史上也是很重要的事件,這是韓國自信心爆棚的頂峰,也讓全世界認識到了這個東亞小國的頑強。

一段時間以來國際社會對韓國發展模式的吹捧,對韓國政治轉型的成功都給予高度評價,這或許也助長了韓國人的自信和優越。

之所以說韓國自大情結也助推了他們的優越感,是因為韓國後來的發展與之前的發展有落差。

這就是虛幻的優越感產生的條件。

這種落差會讓一些人感到了自卑和無助,但同時在這種時候,民族主義情緒更容易爆發出來。

舉個大家都熟知的例子——義和團。

他們是沒有辦法和洋槍洋炮去PK的,但是他們認為自己的能力足以這樣。一是對自己認識不清,二是對自己的傳統過度留戀,最終被實踐證明了下場不太好。

韓國人在經濟落差之後產生的心理落差,就需要用一些民族主義情緒的東西來填補。一種故意製造出來的虛幻的優越感就產生了。

其實不只是韓國,所有國家和民族都會如此,因為這是人性使然。


木春山談天下


籠罩在美國霸權下繁榮是虛假的繁榮,處於大國利益夾縫中的興旺終究是水中撈月。韓國現在的處境是悲哀的。只要有一方不高興他就是泡沫,就是比他差很多的朝鮮不高興他也完了,有什麼好自我感覺良好的。


鑑湖月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去過世界幾十個國家,接觸過很多民族。

比較誇張的,恐怕就是朝鮮民族了。

注意,是朝鮮民族,不是韓國。

薩沙接觸過朝鮮人和韓國人,感覺沒什麼區別。

我說幾個小事情。

最初接觸過一些韓國男性大學生,感覺相當不好。

這些人很多粗魯無禮,在大學生中很少見。

有一次,薩沙最學校走廊裡面撿到一個皮夾,裡面有不少錢。

當時不知道是誰的,就讓同學四面說一說。

我們留學生五花八門,什麼國家人都有,包括黑人、印第安人。

結果是一個韓國男學生丟的,第二天他找我來取,我就給了他。

誰知道,當天下午他又來找我,說皮夾裡面有塊紀念金幣了,讓我還給他,說對他很有意義。

我說什麼金幣,沒看到過。

他就和我糾纏說,反覆讓我還給他,還說這個金幣其實是鍍金的不值錢。

說了幾次,我就火了,說我還有事,直接轉身就走了。

這傢伙還遠遠罵了我一句什麼話,當時真的把我氣的不行。

後來才知道,這個金幣當時確實掉了,不過從皮夾裡滾出去,被另一個學生撿走。人家也不知道是金子做的,覺得好玩就留著玩。

這個學生幾天後才交到學校,送還到那個鳥人的手上。

那麼,既然事實證明不是我拿的,你亂懷疑我偷你東西,是不是應該跟我道個歉。

結果是完全沒有,這小子每次見到我還板個臉,像我欠了他幾萬塊錢。

關鍵這小子一見到白人,都是很客氣的,沒事還巴結。

見到日本人也是客客氣氣,但見到中國人越南人就不理不睬,說通俗的就是狗眼看人低。

這是韓國人,朝鮮人也不咋地。

薩沙上次去朝鮮旅遊。由此我站在路邊想事情,朝鮮女導遊看我衣服穿得很多,對我說了一句話,還捏了我身上幾下。

她歲數比我略小,應該也結過婚了。

當時薩沙正好從車上下來,我這人靦腆,被女人突然捏了兩下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就當沒聽見直接走了。

結果,這妹子竟然氣了,隨後幾天不理我。我問她一些東西,冷冷的回答一句。

大家說屁大的事至於嗎?

我覺得是一種民族自卑感。

極度的自傲,其實就是自卑。

另外,韓國人互相歧視是很嚴重的,同中國人差不多。

住了幾十年的老鄰居,都是互相瞧不起,“恨人有、笑人無” 這種。


薩沙


韓國人最粗鄙野蠻一族絲毫不懂禮數過了兩好日子就想裝逼,還經常挑中國人的缺點和毛病真是可笑至極。1992我在橫濱一家名叫阿里郎的烤肉店打工老闆娘是日本人為人極好,待遇地不錯1小1000日元還額外給交通費平常日子我通常是晚上6點上班夜裡1點下班週五週六週日可以幹通宵,說實在收入不菲吃的也好。店裡有七八個韓國留學生三個中國人和四個日本員工,日本料理長三十多歲為人非常謙和只有一個姓文的韓國留學生非常粗魯在後廚過來過去的用手扒拉我,剛開始一直忍著時間一長終於忍不了了,一天夜裡1點我將要下班時用刀切橙子眼睛瞄著時鐘,後廚就我和姓文的棒子了,他仗著來店裡時間長算是前輩總喜歡在這時吆五喝六瓜。時間到了1點我說了聲“失禮了我先走了”然後就去換衣服,這傢伙見我沒有收拾好橙子就走急了,衝著亂喊亂叫我就等著他這一出呢,抄起切橙子的刀指著他用日語罵他“八嘎,阿呆”(阿呆是傻逼的意思)叫他和我到席外去,這孫子當時就慫了腦袋一聳拉屁都不嗞一聲,店堂裡六七個韓國人圍過來看著沒人敢說話,教訓他一通換衣服走人了。第二天上班老闆娘給我倆說合這孫子伸過手來說“喜歡我,不討厭我”哈哈你說韓國人濺不濺?從此他對我別提多客氣了,28年過去了我還時常想念那位和靄可親的日本媽媽桑,曾經帶著老婆女兒去橫濱店裡吃過兩次烤肉不巧都未能見到她,後來給她留下了一個硯臺和一尊關公的銅像以示感激再沒去過了,那家店比我在時小了許多也說明日本的經濟確實大不如前了。


白頭翁zyz


韓國人所謂的優越感,說到底來自於骨子裡的自卑感。千年前是中原王朝的屬國,百年前開始是日本的屬國,現在呢,看起來好像獨立自主了,貌似已經成為主權國家了,人均gdp也破了3萬刀,好像也邁入發達國家行列了,那是否現在的韓國就真的具有揚眉吐氣的資本了呢?其實現在的韓國依然無法逃脫附屬國的地位。首先,經濟方面嚴重依賴幾大財閥,財閥可以干預一切國家政策的事宜,同時因為抗美援朝之後的國際形勢,從國家宏觀層面講,韓國的經濟命脈完全捏在美國人手裡,抗風險能力極差,今天可能還晴空萬里,明天就有可能巨浪滔天。

其次,軍事方面,因為歷史原因,韓國軍隊的最高指揮權在美軍手裡。也就是說,韓國的軍隊什麼時候能打,跟誰打,怎麼打等,自己說了不算。

第三,韓國地緣位置並不好,大國之中夾縫生存,同時北邊還有一個本是親人實則仇敵的流氓國家朝鮮。韓國既要聽美國主子的話,做好馬前卒工作,又要跟周邊的中日俄朝等搞關係玩平衡,所以作為韓國政府,時時刻刻都在擔憂自身的安全和明天,真的是操碎了心。

所以,總的來說,一方面韓國的經濟水準配得上準一線的地位,但現實是經濟、軍事、政治等幾乎所有的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自己無法掌控。這種從歷史到現在千年來的屈辱,和自身強國夢壯志的不甘心造就了韓國人極端自卑同時反過來講又極端自負的心態。而對於韓國人來講,遺憾的是這種情況在未來還將長期的繼續下去。


Le Patron


韓國人的優越感來自於自卑,來源於當年日本殖民者和今天韓國政客的刻意引導。過去的自卑畸變成了一種無知的狂妄,過去知禮的鄰邦也淪為了東亞的笑柄。

隨著三千年前商人東渡,半島就成為東亞大陸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作為附產品,半島和整個韓民族也成為了中華文明的附庸。這種局面既是實力對比巨大差異導致的,也是文明吸引力潛移默化引導的。韓民族只能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分支,而且是一個近支,任何發明創造都是在中華文明的大框架下完成的,根本不算有自己獨立的文明和歷史。近年來,韓國人標榜的韓醫、食療、端午祭、年糕、土炕,西方人不明白是怎麼回事,都在東亞地區一起生活了幾千年的中日兩國民眾還不明白是什麼情況嗎?

進入近代之後,中華文明迅速衰落,而日本學習西方文明迅速崛起。19世紀末,半島被日本殖民統治半個世紀,進入了文明最為黑暗的時期。在這一階段,日本殖民者為了實現對韓國的長期統治,刻意切斷韓國延續了3000年的文化之根,同時為了虛構日本與半島的文化親緣,開始主動虛構韓國與日本的交往歷史。沒想到,這一做法,打開了韓國徹底重構本國曆史的潘多拉魔盒。

二戰之後,韓國從日本的殖民統治中獨立,特別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韓國經濟快速起飛,富裕起來的韓國人開始認為自己是可以與中日兩大傳統強國平起平坐的東亞三雄。為了彌補歷史和文化上的短板,韓國政客和學者開始肆無忌憚的編造自己所謂的歷史特別是文明史,牛皮越吹越大。現在的韓國文明在人為的編造之下,成為8000年的超級文明,過去的匈奴、契丹、女真都變成了韓民族的一部分,而且韓國文明現在已經有了領先亞洲甚至超越了地球的勢頭。而韓國人的優越感正是建立在這種虛構的文化和文明自信之上的。

假的就是假的,說1000遍也變不成真的。在21世紀初,韓國的文化輸出達到了頂峰,但是最近10年隨著正宗的東方文明的崛起,韓國自己編造出來的一場虛幻文化盛宴已經在東亞地區失去了市場,當韓國民眾發現連自己引以為傲的泡菜都不是自己發明的時候,意識到自己在文化和歷史方面的無知和渺小也只是時間問題。


衝擊時評


韓國和日本,是兩個看起來外表看起來極度相似,而且都比較自我的國家,但是韓國與日本的自我,是有著本質不同的差別。

日本的自信是發自內心的傲慢與陰狠,表現上的謙恭謹慎,不過是假象罷了,日本人對自己的歷史非常榮譽感,但島國的危機感卻讓他們內心有那麼一點恐慌!因此日本人即便幾個人聚在一起,也會彼此彬彬有禮,基本上不會喧譁,安靜的和鬼片一樣!

韓國人自信和優越感,完全建立在脆弱的民族情緒上,韓國人極力的用近二戰以來韓國經濟取得的成就,掩蓋自己的脆弱的歷史,因此韓國人表現的總是咋咋呼呼,一幅無所謂放蕩不羈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