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克選手能不能找到一個開球的角度,確保每次開球都進球?如果有,為什麼沒有見過?

漳浦民間故事


你好,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

我覺得並沒有一個開球的角度能做到每次開球都會有球進,在生活中你有時可能會出現大力擊打紅球堆然後進球的情況,那些多為運氣成分,但在職業賽場上如果那麼去做,一旦不進球機會就留給了對手,職業球員畢竟是以打職業為生,不可能去做那麼冒險的舉動。

就拿現在的喬氏中式八球為例吧,你可以看到喬氏中八的炸球只要炸的好都會有球下,那也是因為喬氏使用了一個東西叫擺球紙,它可以將球緊密的貼合在一起使其中間沒有縫隙而且位置固定,所以只要炸的準炸的力好就會有球下。

但是如果沒有使用擺球紙使用三腳架擺球的話,球與球之間不會貼合的那麼緊,每盤球擺放的位置會有細微的偏差,毫釐之間的差別就會改變路線,從技術層面來看並不會有開球必進球的角度。


羊羊說檯球


即使世界最頂級的斯洛克選手也不能做到開局必進球,這並非技術原因,而是運氣和規則的關係。而之所以沒有職業斯洛克球員會這麼做,是因為斯洛克這項運動誕生時從根本就杜絕了這種可能性。

斯諾克,Snooker,他的英文的意思是阻礙,障礙。因此,這項運動從根本上就是能有更多的可能為對手形成斯洛克,在對手出球的線路設置更多阻礙,更少的給對手留下進攻機會。

從這不難看出,斯洛克的精髓是防守,而不是進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自然而然,也就沒有人會去琢磨,嘗試開球必進的技藝了,必進這是必定不能帶來成功的方式方法。

事實上,即使在講究進攻的花式檯球中,也不存在開局必進球的角度。目前花式檯球最常規的開球方式是高幹打最前方的那顆球,這被證明是最高效的開局方式了,可即便如此,因為運氣在大力開球中所佔到的比例,能做到開球進球比例超90%的球員已經可以算是傑出。


扣籃看臺


提問者可能玩過不少檯球遊戲,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不過,遊戲是數學計算的結果,只要函數公式不變,各種變量一致,可能出現同樣的結果,然而遊戲為了避免這樣的結果出現,作出了改進,比如出杆速度,求要求鼠標放鬆的時間參數,哪怕是0.01秒的差別,球路就會不一樣。現實中,這樣恆定的攻球角度大概率是不存在的。

第一,臺呢效應

比賽場上,斯諾克球檯使用的臺呢上面有極短的纖維絨毛,每一次球滾過、球杆碰觸、手掌接觸,都會造成幾萬根絨毛不同方向的歪斜,這樣細微的歪斜都會導致球路變化。第一局比賽的臺呢狀態與第二局擺球時候的臺呢已經完全不同了,每個球的受力點都不一樣了。

第二,出杆效應

斯諾克開球都是選手人工開球,每個人在不同時刻的手感都不一樣,哪怕是0.01個弧度的差別,擊球點的0.1個毫米的差別,都會導致母球的前進方向、旋轉速度與上一次不同,不能夠做到絕對一致。沒有人能夠做到第一局開球時候的站位和第二局開球時候的站位完全一致,更甭提出杆速度和出杆角度以及擊球點的差異。甚至球手的呼吸頻率、心跳頻率都有可能影響擊球。就算是最為精密的機器人,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第三,擺球效應

斯諾克目前擺球還是人工為主,既然是人工,就不可能保持絕對一致,美女裁判每一次擺球的時候,三角框的位置都不可能與前一次相同,利用三角框擺球的人都知道,15顆紅球在三角框內其實是有一定間隙的,不可能完全貼合,否則美女裁判員將不可能順利將三角框取走而不破壞球形。

第四,其他效應

比如地面振動、球館風向、空氣溼度、空氣溫度,甚至是觀眾的手機鈴聲、閃光燈都有可能影響到檯球的行進,哪個神仙可以做到100%地考慮周全?

因此說,正是由於上述不確定性,才能夠讓檯球比賽豐富多彩,懸念叢生,否則咱們還不如看電腦遊戲呢。大家認為呢?


諸葛小村姑


從專業角度來看,不是沒有可能,有大概率發生開杆進球!

從斯諾克比賽進程來看,開杆進球弊大於利!

從技術難度來看,沒有哪個斯諾克職業選手去選擇失誤率很大的開球方式,即便是火箭奧沙利文!

綜上,斯諾克是一項比較耐力與專注度的賽事,不像花式九球比賽那麼幹脆利落,作為普通檯球愛好者自然喜歡杆杆爆杆的快感,但比賽是講究策略與戰術的,尤其是斯諾克這種以防守反擊為主的賽事,所以很難見到開杆進球,不是不能是不想這樣罷了!



剛剛GV好人


就算有,球員也不會打,因為開球太散,會影響球的線路,不利於母球的走位,同時可能擋目標球的進球線路,斯諾克跟中式檯球不一樣,規則是一紅一彩,綵球打進要拿出來,不像中式只會越打越少,特別是斯諾克的高分綵球,會被反覆擺回點位,重新擊打,要是紅球太散,肯定影響綵球的進攻。另外,斯諾克翻譯過來就是障礙球的意思,這是需要在出色的防守基礎上尋求一招制勝的機會,所以開球不會像其他檯球一樣冒進的大力開球。


八里佛


就算有,你也不可能每一杆的力度和擊球點一模一樣的。紅球的擺放方式是研究過的,必進的傳球肯定沒有,只有靠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