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養羊十大關鍵技術

一、飼養管理 實施合理的飼養管理制度,能讓羊群健康生長髮育,保證羊有良好的體質,具備理想的抗病能力。如全面的營養,可防止代謝病的發生;細緻的管理,可防止普通病的發生;合理的輪牧,可防止寄生蟲病的發生;清潔的飲水,可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及時灌服健胃劑,能促進胃腸道消化機能,保持旺盛的食慾和較高的消化率。天氣乾燥寒冷時,加強圈舍保暖;天氣潮溼悶熱時,加強通風管理,都能避免各種疾病的發生。

規模養羊十大關鍵技術

二、重視環境衛生 傳統的養羊業管理粗放簡單,環境汙穢潮溼,這不但使蚊蠅等昆蟲大量繁衍,而且會滋生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還會汙染飼料和飲水,從而導致疫病發生和傳播。規模養羊要重視改善環境衛生條件,經常清掃地面,更換墊草,注意通風換氣,保持圈舍清潔、乾燥、衛生,糞便和汙物要堆積發酵。夏秋季節,每晚在圈舍及場區內噴灑3%~5%的敵敵畏溶液,可防止蚊蟲和羊鼻蠅侵害羊群。

規模養羊十大關鍵技術

三、嚴格消毒制度 羊舍地面、牆壁、圍欄等都要經常進行消毒,常用的工具如食槽、補料槽、水槽等也需要定期清洗消毒。一般情況下,1周~2周消毒1次,如果出現疫情,每週應消毒2次~3次。消毒劑可使用無腐蝕、無毒性的表面活性劑類,如新潔而滅、洗必泰、度米芬、百毒殺、畜禽安等。空圈消毒可選用殺菌效力更好的消毒劑,如10%的漂白粉、3%的來蘇爾、2%~4%的氫氧化鈉、4%的甲醛等。有些散養戶常讓羊飲死水和汙水,這是不可取的,養羊飲水要清潔,還須進行消毒處理,可選用容易分解的鹵素類,如漂白粉、次氯酸鈣等。

規模養羊十大關鍵技術

四、制定免疫計劃 羊常見傳染病較多,如炭疽病、口蹄疫、痘病、布氏桿菌病、大腸桿菌病、鏈球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傳染性膿包等,危害嚴重,尤其是梭菌感染引起的疫病,如快疫、黑疫、猝殂、腸毒血癥、羔羊痢疾等,常常引起急性猝死,發病後幾乎沒有治療時間。預防這些疫病都有相應的疫苗,免疫保護期大多在半年至1年,應根據當地的疫情特點,制定出合理的免疫接種計劃,按照程序定期進行免疫接種,不要盲目地亂接種,否則會誘發某些疾病。有疫情威脅時,要立即進行緊急免疫接種。

規模養羊十大關鍵技術

五、定期用藥驅蟲 羊群容易發生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體內寄生蟲可內服藥物驅殺,體外寄生蟲可通過藥浴驅殺。內服藥主要有伊維菌素、硫雙二氯酚、吡喹酮、丙硫咪唑等,大群使用前,應先做好小群試驗,以防發生藥害和中毒;藥浴可選用0.1%~0.2%殺蟲脒、1%敵百蟲、速滅菊酯(每千克水加入80毫克~200毫克)、溴氰菊酯(每千克水加入50毫克~80毫克)、石硫合劑等。一般每年春秋兩季各進行1次體內外驅蟲,體內驅蟲後1天~3天將糞便發酵或消毒,以殺滅寄生蟲卵。

規模養羊十大關鍵技術

六、預防飼料傷害 高粱苗、玉米苗含有氫氰酸,誤食後會引起氫氰酸中毒;葉菜類飼料和幼嫩的青飼料中含有較多硝酸鹽,在瘤胃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轉化成為亞硝酸鹽,若採食過量,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小萱草根、毒芹、鬧羊花、木賊草等都是有毒植物,羊採食後會引起中毒;棉田和果園附近的牧草容易被農藥汙染,羊採食後會引起農藥中毒。所有這些,在野外放牧時都需要高度重視。

發黴變質的飼料、發芽的土豆、患黑斑病的甘薯都不能給羊群做飼料;棉子餅、菜子餅必須經過脫毒處理後才可以餵羊,且要限制飼餵量;羊圈運動區內不要種植夾竹桃,防止羊群誤食中毒;作物秸稈上的地膜要摘除乾淨,秸稈下部粗硬的部分和根鬚要儘量切掉不用;秋季不要用柔韌的秧蔓餵羊,陰雨天氣盡量將粗料切細。做好這些,能避免飼料因素引起的許多疾病。

規模養羊十大關鍵技術

七、搞好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必不可少,可以為羊群的健康成長打造安全屏障。常用藥物主要有磺胺類,如新諾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脒等;四環素類,如金黴素、土黴素、四環素等;硝基呋喃類,如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可拌飼料中或混入飲水中,磺胺類用量為0.1%~0.2%,四環素類用量為0.01%~0.03%,硝基呋喃類用量為0.01%~0.02%。抗菌藥物不能長期應用,防止產生抗藥性,引起中毒反應或影響瘤胃生理機能,一般連用5天~7天即可。預防用藥主要選擇氣候多變時、出現疫情時、疫病易發時,如斷尾、去勢、斷奶前後進行投餵。

規模養羊十大關鍵技術

八、完善檢疫制度 羊的檢疫制度需要完善,從生產到出售,應該經過出入場檢疫、收購檢疫、運輸檢疫、屠宰檢疫等,只有檢疫合格,才可以進入下一個環節。規模養羊必須認真做好出入場檢疫,不從疫區購買羊只、飼料、用具,儘量採用自繁自養的飼養方法,新購進的羊必須隔離觀察1個月以上,確認健康後方可進入場區,進場前要進行驅蟲、消毒、疫苗補種。平時要嚴格管理制度,禁止閒雜人員進入,必須入場的人員和車輛應進行消毒,未經處理的牛羊製品,不能帶進羊場。

規模養羊十大關鍵技術

九、觀察日常行為 平時要注意觀察羊群,對可疑羊進行細緻的檢查,及時挑出體徵異常的羊。觀察的主要內容有體態、眼神、被毛、採食、反芻、糞便、尿液等,檢查的主要內容有黏膜、結膜、舌苔、異味、體溫、脈搏、呼吸等。另外,羊鼻鏡是否溼潤,是羊健康與否的關鍵指徵,觀察或檢查時一定不能忽略。健康羊有3個生理常數需要記住:體溫為38℃~40℃,呼吸每分鐘18次~24次,脈搏每分鐘70次~80次,發現異常,應及時請專業獸醫進行診治。

規模養羊十大關鍵技術

十、處理病羊 傳染病傳播迅速,危害嚴重,萬一出現疫情,應迅速隔離病羊,防止疫情擴散,隔離區內所有未經徹底消毒的東西都不能運出,與病羊有過接觸的羊要單獨圈養觀察。發生口蹄疫、羊痘等傳染病時,要及時報告獸醫管理機構,劃定疫區,隔離封鎖,儘快消滅疫情。病屍不能隨意拋棄、食用或進入市場,應根據疫病性質,採取焚燒或深埋等無害化處理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