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都不敢挑戰的支付寶,到底有多安全?

黑客都不敢挑戰的支付寶,到底有多安全?支付寶風控引擎大揭秘!

黑客都不敢挑戰的支付寶,到底有多安全?

在移動支付越來越普及的今天,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移動支付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支付寶無疑是眾多移動支付平臺的首選,2005年支付寶喊出"你敢付,我敢賠"的口號,它就以這樣一個技高人膽大的方式,迅速佔領了移動支付的市場,如今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獨立第三方支付平臺。

大家在使用支付寶進行日常購物付款,購買理財產品,或者為公益事業出一份綿力的同時,是不是也會去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錢放在支付寶裡,真的安全嗎?

在網上經常會看到人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時常看到電影裡的黑客技能高超,攻克五角大樓的安防系統都是分分鐘的事情,那為什麼沒有黑客去攻擊支付寶呢?要知道2018年支付寶對外公佈的全球用戶數,就已經超過了10億,賬戶總餘額都是以"萬億"單位計算。這麼龐大的數量,黑客沒理由放過。

事實也確實如此,黑客當然是攻擊過支付寶,而且這樣的事情經常會上演,只是沒有告訴過大家而已。

浙江衛視的《智造未來》節目裡,有一期就是邀請了幾個技術頂尖的黑客去攻擊真實的支付寶賬戶,節目錄制現場的三個賬戶,都是通過實名制認證真實存在的,甚至還把支付寶風控部門的老大芮雄文都請到了現場。

最終,三個賬戶都因為支付寶背後強大給力的風控引擎,把黑客一波又一波的攻擊給阻止了。

支付寶的這個智能風控引擎,叫做AlphaRisk。它就像一個守門神,把一切想要入侵的牛鬼蛇神,都擋在了門外。

我們先來看看,一般我們自己從支付寶裡轉賬,需要做些什麼操作。第一步當然是輸入密碼登錄支付寶,接下來是輸入轉入賬戶和轉入金額,最後輸入支付密碼,轉賬成功。也就是說,如果有人要盜刷我們支付寶賬號裡的錢,就至少需要拿到我們的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才可以完成。

就算別人知道了我們支付寶的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就可以輕鬆地把我們賬戶裡的錢轉走嗎?這樣的想法太幼稚了,AlphaRisk可不是吃素的!

AlphaRisk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賬戶的每一次操作,來判斷風險性。每當用戶的操作出現與以往使用習慣不同的行為,AlphaRisk就會立即啟動,去判斷是否存在風險。比如說,用戶平時打開自己的手機點擊支付寶,直接顯示的是登錄後的界面,無需每次都輸入密碼,但是當這個賬戶在未使用過的設備上登錄時,就會被AlphaRisk判定為存在風險,要求用戶重新輸入密碼。而在異常設備登錄成功後,如果該用戶平時轉賬的習慣是使用指紋密碼,那就算不法分子知道支付密碼並正確輸入,AlphaRisk也會把這次操作攔截下來。異常設備登錄+強制切換成數字支付密碼的行為,已經被AlphaRisk判定為高風險操作,AlphaRisk會因為這樣的風險操作,要麼強制進行人臉生物識別驗證,要麼直接切斷此次交易,暫時凍結賬戶,爭取到更多的機會和更多的時間去通知用戶,讓用戶及時修改密碼,保障賬戶安全。

AlphaRisk的之所以能夠這麼敏銳警覺,大家可能會覺得,肯定是因為芮雄文帶著支付寶的風控團隊,晝夜無眠地去處理這樣的問題。

黑客都不敢挑戰的支付寶,到底有多安全?

如果真是那樣,按照支付寶超過10億的用戶數量,每年風控團隊裡的"猝死"多少人,才能保持資損率低於千萬分之五的這個傲人數據?

AlphaRisk引擎非常的聰明,已經能夠通過收集用戶日常的行為習慣做數據儲備,如果在用戶使用過程中,任何一個點或者多個點出現了異常的情況,就會觸發AlphaRisk啟動,AlphaRisk發現異常之後,為了不給給用戶造成過多的打擾,往往會選擇默默地在後臺監視著一切,到最關鍵的時候,啟動最直接有效的識別認證方式來保障賬戶安全。

之前說了支付寶的資損率低於千萬分之五,那就意味著支付寶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安全,相信世界上也沒有人敢承諾,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以前的支付寶資損率可能比現在更高,不過好在AlphaRisk一直在持續不斷的學習。每個AlphaRisk攔截失敗的情況,都會被整理成一個個案例提供給AlphaRisk學習,以後再遇到相同的情況,AlphaRisk就會把之前所學用到實處,支付寶的資損率就會越來越低。

最後的一道安全保障,當然是背後財大氣粗的阿里集團。如果真的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AlphaRisk沒有守住最後的防線,導致賬戶裡的資金損失,支付寶承諾會全額賠付。"你敢付,我敢賠"不僅僅只是一句響亮的空頭口號,也是支付寶在極力保障用戶資金安全的同時,給予用戶最大的安全感。

想起網上流行的一句雞湯文: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還不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用在支付寶身上非常的合適。當用戶每天使用支付寶付款,覺得只是輸入密碼,認證指紋這樣簡簡單單的幾秒操作,背後卻是整個風控團隊和聰明強大的AlphaRisk智能風控引擎在默默支撐著,他們是支付寶用戶最堅實的後盾,也是用戶最可靠的盟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