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患者,胃切除後癌細胞轉移到骨頭上了,該怎麼辦?

杜康不醉


胃癌無論是早期還是中晚期,一般來說預後都不會太理想。胃癌即便是早期,往往也已經發生轉移,所以給後續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如果胃部癌灶手術切除後發生轉移,那麼藥物、手術等治療方式都不是很有效。

那麼,胃癌是一種什麼疾病?又該如何治療?

一、胃癌:惡性腫瘤,預後極差

我們都知道,胃癌的發病率非常高,並且在特定人群中更是多發。比如50歲以上、貧窮人群、黑人、西班牙人、美印第安人等。我國也屬於胃癌的高發地區。

1、絕大多數的胃癌的原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

2、隱約的腹部不適、體重下降以及乏力是胃癌的典型症狀。

3、最好的診斷方式為內窺鏡。

4、生存率較低,癌症很可能早期已經發生轉移。

5、手術可消除腫瘤或減輕症狀。

大約95%的胃癌是腺癌,來源於胃壁的腺細胞。

胃腺癌常始發於胃壁炎性部位,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多數胃癌的病因。

另外,胃息肉也可能演變為胃癌,應該予以及時切除。如果息肉中含腺體細胞、直徑超過2釐米或多發息肉,均可能癌變。

某些飲食因素也是重要病因,比如高鹽、高碳水化合物、大量攝入作為食物防腐劑使用的硝酸鹽等。

首先,少於15%的胃癌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

腫瘤可能在很早就已經轉移至其它部位,如果腫瘤侷限於胃部,手術切除可儘量達到治癒。腫瘤轉移前切除整個腫瘤是治癒的唯一希望。

手術方式為切除大部分胃或全胃,並清掃周圍淋巴結。如果腫瘤侵及胃壁不太深,手術預後效果比較好。

如果已經發生轉移,手術儘管不能達到治癒,有時可緩解症狀。比如,在胃遠端消化道發生梗阻,改變胃和小腸間連接的分流術可解決梗阻問題,至少暫時減輕梗阻引起的疼痛和嘔吐。

三、胃癌術後,轉移擴散怎麼辦?

坦誠的講,這種情況預後非常差。

按照醫學統計,少於15%的胃癌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也就是5年生存期很低。美國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大約68.1%,中期5年生存率只有30.6%。

最主要的是,這只是統計學的概率問題,如果是個體,這種數字可以說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因為即便是治癒率99.9%,但如果你是那0.1%,那這種高的治癒率有什麼意義可言。

所以,對於胃癌中晚期,還是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治療上,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手術或放化療等方式,術後積極康復,爭取好的結果。


歡迎與我一起共同關注健康科普!


乳腺男醫生駱成玉


【 編號WD346】

胃癌發生骨轉移的情況相對要少些,但是預後很糟糕,如果再合併有其他臟器的轉移,生存時間就更差!以全身姑息性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維持營養、處理各種併發症,儘可能的減少痛苦、延長生命。

癌症晚期治療首先要評估體力狀態、臟器功能,沒有進行體力,針對腫瘤治療多是無益的。進行ECOG PS評分,沒有症狀、生活不受影響(0分)、或者腫瘤症狀輕微,生活完全自理(1分)的情況都是可以考慮針對腫瘤治療。白天臥床時間超過50%,腫瘤症狀稍重,但生活基本還能自理(2分),這種情形針對腫瘤治療就要很慎重了,強度也要小些。如果體力狀態評分超過2分的,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


針對腫瘤治療目前主要是化療和靶向治療,一些新的靶向、免疫治療目前多在臨床研究階段,如果能參加這些新藥臨床試驗,建議加如。胃癌靶向治療方法不多,主要是Her-2陽性患者(基本上佔所有胃癌患者的12%左右)用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其他的還有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藥物,也都在用。化療應用比較多了,結合以前化療藥物、和術後到現在的時間選擇化療,比如紫杉類、鉑劑、蒽環類等。

如果由於體力狀態差已針對不了腫瘤治療,那麼就是最佳支持、對症治療。胃癌患者多有消化道症狀、營養問題,可能需要腸外營養支持。其他臟器功能、水電解質平衡這些也都要考慮。

胃癌發生骨轉移、晚期,要注意病人疼痛情況,以規範化治療癌痛,減少痛苦。骨轉移有“骨膦”、或地諾單抗抑制骨質繼續破壞,具體骨轉移情況,有必要考慮放療、介入等治療。

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如有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


劉永毅醫生


建議中醫調治,結合臨床經驗以及適用性經濟性原則,給一單方驗方試試唄:用水炙或鹽炙蠍子30g生吃或煎服,日二次,另堅持口服蜂蜜。以此調節自身免疫力,扶正祛邪。調節心態,淡然面對疾病,保持樂觀情緒,癌細胞與身體可共存許多年的,社會上這樣的病例多見。

癌症中晚期病人大都身體虛弱,治療方案的選擇要從病人實際情況出發。現在有個說話,癌症病人大都是嚇死的或治死的,有一定道理。


周醫生工作室


胃癌骨轉移是胃癌晚期,病情比較嚴重,要根據骨轉移的部位和數目進行不同的治療。

首先做下骨掃描,判斷骨轉移嚴重程度。

然後可以使用唑來膦酸抑制骨轉移。

第三,可以根據病情采取骨水泥,放療。


邱大夫講


沒辦法把骨頭到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