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運,現在怎麼樣了?

颱風之後985



雖然特朗普在國際社會屢獲差評,口碑很壞,但美國霸權的威力還是很強大的,尤其是在欺凌中小國家方面。美國誓言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清零,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很多人都認為美國在吹牛,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天方夜譚,但事實上,美國的這個目標很成功,已經接近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清零,迫使伊朗改革國家財政預算收入的結構,徹底消除財政預算對石油出口收入的依賴,換言之就是失去了石油出口收入後,伊朗被迫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

伊朗跟沙特、俄羅斯一樣,都是依靠石油吃飯的經濟單一的國家,國家財政預算將石油出口收入排除在外,就已經說明伊朗的石油出口已經降至聊勝於無的窘境了。

根據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的說法,2018年5月,也就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那個月,伊朗的石油出口量為每天280萬桶,屬於世界石油出口大國,雖然跟俄羅斯、沙特等國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按照伊朗的財政預算的需求,伊朗每天出口70萬桶石油勉強能維持最低限度的國家開支。

那個時期,伊朗每天的石油出口是國家財政開支的最低限度的4倍,依靠石油出口,伊朗的小日子不僅過得滋潤,口袋還有餘錢援助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武裝、也門胡塞武裝、巴勒斯坦的哈馬斯,大力進行地區勢力的擴張,打造SY派新月走廊。

伊朗石油出口的驟降從2018年11月美國出臺了伊朗石油出口禁令開始,但由於美國對8個經濟體,也是伊朗石油出口的最主要的8個買家,給予了為期180天的禁令豁免措施,降幅還不是那麼大。對伊朗的石油出口的毀滅性打擊是今年5月2日起,美國取消了對這8個經濟體的豁免措施。

美國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清零的主要殺傷力不在於美國對伊朗的直接制裁,即一級制裁,而是在於二級制裁——誰違反美國的禁令進口伊朗的石油,誰就遭致美國的嚴厲制裁。有幾個國家為了力挺伊朗,公開違反美國的禁令,進口伊朗的石油,導致本國被美國製裁,極大地損害自己的利益呢?

對於每個國家來講,石油是不可或缺的大宗商品,但早已經是買方市場了,賣方為王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在美國的禁令的威脅下不能再進口伊朗的石油,完全可以向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沙特、伊拉克、阿曼、尼日利亞、安哥拉、美國等等的產油大國多進口石油,並不會危害國家的能源安全。

實際上,伊朗石油出口的不少客戶在被迫終止合作後,把進口石油的合同交了美國——美國不僅是石油出口大國,更是在與俄羅斯、沙特爭奪全球石油出口第一大國的位子。向美國進口石油、天然氣,多少能緩和與美國的關係,少受一些損失,這也是伊朗的許多石油出口客戶變成美國石油出口客戶的原因,並且不是個別國家的選擇,而是不少國家的選擇。

最近一兩個月,伊朗的石油出口量還有多少?因為伊朗已經不再像歐佩克報告出口數據,以及經常關閉油輪的定位系統,難以追蹤伊朗油輪的去向,很難有精確的數據,但是許多行業機構與分析人士的更重評估數據比較一致,說明比較接近事實,即伊朗當前的石油出口量大約為每天10萬-20萬桶之間,跟2018年5月的每天280萬桶相比,出口量減少的幅度有多大令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另外,伊朗方面有兩個例子也是當前石油出口量的佐證。8月25日,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在法國與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馬克龍總統會晤後,伊朗開出了伊朗總統魯哈尼與特朗普見面,談判的條件:美歐允許伊朗每天出口石油70萬桶(這個出口量正好能夠維持伊朗最低限度的財政支出),現金付款,並逐步提高到每天出口150萬桶石油,以及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不可談判。

中新網8月12日報道,伊朗計劃與預算組織負責人諾巴赫特在伊朗下一個財政年度預算結構會議上表示,由於遭美國製裁,伊朗失去了大部分的預算收入,必須改革國家的預算結構,在2020財年(2020年3月20日-2021年3月19日)的財政預算收入必須徹底消除對石油的直接依賴。

美國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清零,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的計劃,比美國人自己設想的更成功,比伊朗人預計的局面更糟糕。當今世界依然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的時代。


飛狼


美國航母和第六艦隊已經恢溜溜地開走了,原因是伊朗已經成功試射了1.3萬~1.5萬公里的彈道導彈。當然,美國昂貴的轟炸機和F35已經開走了不少,原因是伊朗用先進的防空導彈(HQ或S300)來個“射大雕”把美國最先進的“海神號”無人機打了下來。伊朗並沒有像歐美媒體吹的那樣快不行了,伊朗石油出口還是維護在200萬桶左右,只是伊朗化整為零,既不向歐佩克報告又把油輪的定位系統關了,造成了日出口不到70萬桶的假象。



伊朗石油出口有很多渠道,第一渠道就是東方大國。東方大國從來就不理睬美國的什麼“限油令”,照常進口伊朗石油,東方大國進口伊朗石油是為自己長遠的能源利益。東方大國並不支持伊朗擁核,伊朗擁不擁核對東方大國沒有實質性的影響,相反,如果伊朗能把美國從中東趕出去,美國的石油美元霸權時代就會結束。

伊朗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第三的國家,東方大國日進口石油1000萬桶以上,在伊朗蒙難之時支持伊朗的策略是對的,支持伊朗最好的辦法就是進口伊朗石油,讓伊朗有充足的力量抗擊美國的霸權主義。目前,據外媒報道分析,伊朗就是有可以擊沉美國航母的“神秘武器”而讓特朗普把腦袋縮回去的,知道是誰送的嗎?



美國不批准其他國家向伊朗購買石油,但並不敢用武力阻攔伊朗的油輪,也就是說,伊朗的石油出口路子並沒有被堵死,伊朗石油只要有人買,美國就沒撤。所以伊朗的石油出口可化整為零向一些需要石油的國家悄悄出口。

伊朗另一出口石油的通道就是敘利亞。敘利亞因戰爭需要大量的石油。前段時間,英國扣押了一艘裝載200萬桶石油的伊朗油,從這個數據來看,敘利亞每天需要進口的伊朗石油至少在100萬桶左右。敘利亞並不害怕美國製裁,因為美國對敘利亞制裁的手段已經用完了。敘利亞目前在打仗,需要很多的石油。沒有石油,戰車、坦克、飛機就開不動。

美國武力圍困伊朗期間,伊朗還取得不小的成就。

一,伊朗成功試射了遠程彈道導彈,該導彈直接可以威脅到美國的本土。美國不允伊朗擁核,實際上伊朗還藉機把濃縮鈾的丰度提高到20%,濃縮鈾丰度提高到20%以上距離核彈頭只差一步之遙。這對親手撕毀《伊核協議》和武力圍困伊朗的特朗普來說是個天大的諷刺。這也是對美國霸權的極大諷刺。美國不是很強嗎?不是要阻止伊朗擁核嗎?那為什麼又不敢動伊朗,這不是紙老虎又是什麼!


二,成功分化了歐盟和美國的“親戚”關係。歐盟大國利用美國撕毀《伊核協議》的錯誤反擊美國對歐盟的敲詐。所以歐盟有了理由拒絕美國要求歐盟支持美國政府對伊朗動武的無理要求。不為虎作倀,尊重他國主權,恢復《伊核協議》成了歐盟大國的共識。伊朗當然也對歐盟對美國霸權不滿的上利用得淋漓盡致,伊朗還給歐盟限期說服美國放棄圍伊政策的大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還被歐盟趕出了歐盟會議現場。特朗普天下通吃的霸權嘴臉被世界噁心,也被歐盟噁心。的確,美國的“限油令”讓歐盟顏面盡失,損失慘重,歐盟對美國政府也徹底失了信心和耐心。歐盟與美國離心離德,讓世界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俄羅斯等一些大國也參加進來,而且俄羅斯還給美國畫了紅線,讓美國霸權處處踫壁,丟盡了臉。這是報應嗎?壞事做多了,美國也會自吃惡果。

三,美國武力困伊而不敢動手的失敗策略表明美國霸權正在衰落。

許多人不相信美國正在衰落。如果美國不衰落,右翼總統特朗普也上不了臺,美國民粹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也不會如此猖獗。如果美國不在哀落中,特朗普也用不著通吃天下,圍剿他國高科技,強化美元地位,得罪全世界,利用伊核問題企圖控制世界能源摧毀他國經濟。世界已經不再按美國的意思在發展,這就是美國霸權的衰落。



四,伊朗政府反而更強了。美國政府弄巧成拙,反而讓伊朗更多強了。美國圍堵伊朗的目沒有達到,所以特朗普政府是危害世界和平與安全的罪人。

美國在伊朗,在敘利亞,在委內瑞拉的失敗,表明美國已江河日下。美國不是什麼“救世主”,美國輸出的價值觀也不是免費午餐及普世良藥,美國政府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私自利的霸權主義。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運效果出奇的好。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使得伊朗的石油出口減少了80%以上,當然至於特朗普所說的歸零,還是有一些距離的。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在網絡上總是有著這樣的言論,說什麼這個國家不給美國面子,美國顏面掃地之類的話語。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難道這80%的石油出口減少量是假的?可見美國的影響力。


當然伊朗方面還是比較強勢的,他們甚至還喊話蓬佩奧,說他們會向所有買家賣石油。雖然說是擲地有聲,但是他們的被釋放的油輪再一次的被列入了黑名單的事實還是難以改寫。還有一個尷尬就是他雖然願意賣,但是買家或許就比較難找了。

當然,伊朗方面也是在努力,他們這個國家可以說是嚴重的依賴於石油出口,所以美國這一次也是抓住了他們的七寸,伊朗在與歐盟的關於《伊核協議》的談判中就有關於石油的利益交換,但是很明顯,這還是需要美國的同意。



不過美國的目的其實也是很明確,他們顯然不想喝伊朗徹底的撕破臉,從他們現在的作為其實還是想要將伊朗逼到談判桌上,而特朗普也是表示“一切皆有可能”。


不過伊朗嚴重的依賴著石油出口,而美國其實也是受著來自伊朗的核威懾,雙方各有伯仲,就看他們如何交鋒了。


圍知歷史


從2019年5月2日開始的對伊朗的石油禁運和制裁,到現在9月2號,已經整整4個月了,但對伊朗來說,美國基本失敗了。主要是石油作為國家的儲備能源,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重要的能源。進口伊朗的石油有歐盟各國,北約的幾個重要國家:土耳其,日本,韓國以及亞洲幾個大國中國和印度。在短期內沒有安全的替代能源產品,這些國家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不可能就中斷對伊朗石油的進口。

還有美國在沒有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單邊對伊朗的制裁,是得不到大家支持一起來制裁伊朗的,所以說他註定要失敗。


鐵血威龍工廠直播


2019年5月,特朗普呼籲世界各國不要進口伊朗石油,否則美國將對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發起經濟制裁,一時間美國的小盟友都紛紛遵從了伊朗石油的禁令,然而依然有少許國家在進口伊朗的石油,而且歐盟正在試圖建立對伊朗石油貿易的新結算體系,該結算體系將不再以美元為貨幣結算石油,試圖利用歐元、人民幣等結算石油,繞過美國的監控,印度也有類似的打算,就連伊朗總統魯哈尼也曾喊話美國,說伊朗有13條美國發現不了的石油運輸通道,足夠支撐伊朗的國家經濟。


特朗普呼籲各國停止購買伊朗石油

目前,伊朗的石油仍有銷量,只不過比之前的出口量要降低很多,大概只有原出口量的20%。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下降多半是因為石油出口渠道遭到了限制,有很多想買伊朗石油的國家都不再敢直接讓伊朗的石油送貨上門,它們都害怕被美國查到,一般都禁止對伊朗的油輪開放港口,但是它們又不想徹底放棄廉價的伊朗石油?怎麼辦?走私。雖然伊朗政府禁止私人走私石油,但是伊朗政府走私可就沒人管的著了。

那些想要伊朗石油且害怕美國製裁的國家或者私人企業會利用小型貨船,通過分運的形式把伊朗油輪的油悄悄運回國內,交易地點一般較為隱蔽多變,交易的形式多為現金結算,如此形式幾乎可以完全避開美國的監控,當然能這樣做的國家和私人還是少數,畢竟敢在美國眼皮子底下頂風作案的國家或者個人企業還沒多少個。

格雷斯1號油輪

那些想要伊朗石油且不畏懼美國製裁的國家一般仍然是直接告知伊朗,讓伊朗的油輪直接送到指定地點,前不久,才被英國海軍放出的格雷斯1號,滿載萬噸石油,其目的地就是敘利亞。敘利亞一直處在美國的制裁下,它買伊朗的石油才不管美國會不會制裁,畢竟再怎麼制裁也就那樣了,美國製裁敘利亞的力度幾乎已經達到了最高點。然而,敘利亞不在意,美國就鼓動英國扣押了伊朗的油輪,之後也就變成了英伊雙方互相扣押油輪的局面,那段時間霍爾木茲海峽局勢相當緊張,伊朗的石油銷量降到了冰點。

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還在持續,歐盟新石油結算體系正在試推行,只不過效果沒有想象中那麼好,歐盟幫扶伊朗的活動總會因顧及美國而顯得躡手躡腳,所以想要靠歐盟拯救伊朗的石油貿易,是非常不靠譜的。

伊朗面對極限施壓,一方面儘可能的躲避美國的監控,偷偷出售石油,另一方面伊朗也在反向施壓,不斷提升鈾濃縮的程度,使之逼近可製造核武的程度,隨時準備反擊。

美國VS伊朗


總之,伊朗被美國封鎖石油出口後,經濟受創有些嚴重,當然,美國想讓伊朗的經濟崩潰也不是簡單的事,有很多與伊朗存在同盟或者利益關係的國家將會伸出或者已經伸出了援助之手。伊朗與美國的衝突最終還是要歸結在伊核問題上,想要伊朗的石油貿易恢復正常,要麼伊朗妥協,要麼伊朗逼退美國,伊朗目前正在努力逼退美國,然而想要真正做到逼退美國,伊朗還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黑先生1998


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運目前依然在持續,對此美國總統特朗普曾經說過:“我知道它(石油禁運)對於伊朗經濟的傷害,但是我沒有辦法,我不能讓伊朗擁有核武器,如果他們願意談,我將很樂意回到談判桌。”從特朗普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出,目前美國政府還在等著伊朗在制裁壓力之下重新回到談判桌。
(伊朗外長扎裡夫和總統魯哈尼)


美國從今年5月份開始對伊朗石油實施了全面的禁運,所有國家都被禁止從伊朗進口石油,這樣的制裁措施無疑給伊朗石油出口造成了巨大打擊。目前伊朗石油不僅很難出口,而且伊朗的油輪也很難停靠國外港口,因為美國的衛星時刻都在盯著伊朗的每一艘油輪,沒有哪個國家想要因為伊朗而得罪美國。比如正在地中海遊蕩的伊朗油輪“格蕾絲一號”之前就曾在英國的直布羅陀被當地政府給扣押,現在雖然格蕾絲一號已經被釋放,但是由於沒有國家敢接收這艘油輪,這導致格蕾絲一號只能在地中海東部海域徘徊。
(伊朗油輪“格蕾絲一號”)


在美國全面的石油禁運措施之下,伊朗政府一方面在爭取出口更多的石油產品,美國的石油禁運讓伊朗石油出口減少了80%以上,但是伊朗的石油產品銷售卻接近每月5億美元,美國製裁對於伊朗石油產品的出口幾乎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伊朗出口的石油產品包括用於航運和發電的燃料油,用於居民日常生活的液化石油氣,不過僅僅依靠石油產品的出口顯然不可能抵消石油禁運對於伊朗經濟的傷害,所以伊朗一直也是在要求歐洲國家給予自己更大的幫助。

由於歐洲國家在伊核問題上跟美國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伊朗至今沒有完全退出伊核協議,它希望歐盟可以幫助自己抵抗美國的制裁。不過面對強硬的特朗普政府,歐洲國家也是相當無奈,如果它們幫助伊朗對抗美國,這無疑會破壞它們與美國的關係,但是如果它們嚴格遵守美國的制裁決議,那伊朗就可能會進一步退出伊核協議。9月3號伊朗總統魯哈尼對外宣佈稱伊朗將會採取第三階段措施進一步停止執行伊核協議的部分內容,這次終止履行伊核協議內容之後,伊朗的鈾濃縮丰度將可能會很快超過20%。


當然,完全退出伊核協議對於伊朗政府而言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伊朗政府也是出於無奈才這樣做,因為歐洲國家並沒有能夠給予伊朗必要的支持,而伊朗政府承受的經濟壓力卻是越來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朗政府也是試圖以進一步退出伊核協議來逼迫歐洲國家給自己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不過伊朗總統魯哈尼也是對外強調,伊朗終止履行伊核協議的行為是可逆的,只要伊朗的利益能夠得到保障,那伊朗就可以再次回到協議當中。從現實的情況來看,由於伊朗的石油很難找到買家,它的油輪也很難停靠其它國家的港口,目前伊朗政府因美國製裁而面臨的經濟壓力肯定是不小。美國政府還在等著伊朗主動妥協讓步並無條件回到談判桌,或許伊朗政府在不斷增大的壓力之下最終會選擇低下高傲的頭顱。


李姓先生


總體來說,伊朗還活得下去,不至於一滴油也賣不出去,目前原油日出口量估計在50萬桶上下,相對於最高潮2017年中時的近300萬桶,也已經少了很多了。

伊朗不是古巴,美國即使光靠海上封鎖也是堵不住的,更何況還有廣闊的陸地和內海,美國哪裡攔得住。

只不過,需要進口石油的大多屬於美國的朋友圈,大多數國家顧及美國的態度,不得不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但很多渠道美國是堵不住的。

這裡最主要的國家之一是我種花家,據消息人士透露,僅僅今年7月,就有約1100萬桶伊朗石油進入種花家的港口,平均每天達到了36萬桶,種花家是光明正大地進口,彼此結算也一律採用人民幣結算,避開了美元的管控渠道,當然,目前伊朗對外貿易有相當份額已經使用人民幣結算,美元完全放棄,歐元逐漸減少。畢竟,歐洲人真心靠不住。

據數據顯示,從今年3月21日到8月22日,伊朗對外貿易高達350億美元,出口約佔178億美元,平均每月30多億美元。

根據情報公司Kpler表示,伊朗7月份出口了51.4萬噸液化天然氣,日產量近20萬桶,價值超過1.8億美元。再加上其他石化產品,伊朗每月收入約有5億美元,目前雖然每天石油出口只有五六十萬桶,但一個月下來好歹也能賺入八九億美元的外匯。

這樣林林總總,石油等能源相關的產業出口一個月大概也有個15億美元左右。

除了幾個大國依然公開進口伊朗的石油,在海上運輸伊朗的石油,伊朗的石油對外輸出渠道,其他還有很多。

在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邊境上,無數的伊朗人騎著摩托車向邊境運輸石油,賺取一些人工錢,這些零散的石油,經過龐大的人工運輸,雖然成本變高,伊朗掙不了多少錢,但多少也能掙點,還能養活很多伊朗人。

在阿富汗方向,伊朗有一些秘密通道,讓阿富汗人把伊朗的石油通過陸地運出去,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土耳其方向,土耳其公開通過陸地運輸伊朗的石油,源源不斷地進口,對此,美國沒什麼好辦法。

通過裡海方向,能操作的空間就大了去了,可以通過俄羅斯的渠道運出去,俄羅斯不管幫著賣還是掙過路費掙差價,都有得賺。

之前俄羅斯官員還建議伊朗人,說要不你們的石油直接通過裡海—伏爾加河運河,把伊朗的石油從裡海轉移到黑海,然後再通過克里米亞的港口運出去,這樣美國也沒有理由管。

當然,種花家那麼賣力地進口伊朗石油,也充當了分銷商的角色,只要有錢賺,大家總會想辦法的。

其實,今年美國整出來這麼多大動作,雖然給當事國造成了一些損失,但是對自己的美元霸權也形成了很大的負面傷害,這促使更多的國家開始考慮“去美元化”,反正伊朗和俄羅斯基本上開始大規模地採用人民幣結算了。


雲中史記


伊朗石油出口雖然受到了影響,但降為零隻是特朗普的一廂情願,而伊朗對外出口的石油化工產品與天然氣反而出現了增長現象,這說明伊朗正在通過轉變出口能源產品結構來緩解美國禁令的影響。


儘管伊朗對外不再公佈原油出口數據,並且關閉部分船隻的船舶定位系統,但是根據世界能源分析機構的統計,目前伊朗仍然保持日均40-50萬桶的出口量。而伊朗政府在2019財年的石油出口量預算統計當中,將出口量縮小為日均30萬桶。雖然同比下降不少,但是距離美國降為零還差之甚遠。


而伊朗在減少原油出口規避制裁的情況下,也加大了加工後的燃料油與天然氣等其他石化能源的對外出口。2019財年對外原油出口預算雖然降低了60億美元,但是石化部門的對外出口卻顯著增加,達到了180億美元。其中燃料油對外出口在8月份達到了日均23萬桶,主要出口國是阿聯酋。而天然氣對外出口在7月份達到了51.4萬噸,當月95%的天然氣都出口給了東方大國。目前伊朗的煉油能力超過了250萬桶,完全能在自給自足的基礎上繼續出口。



儘管石化產品也在美國的制裁範圍之內,但是相較於原油出口,石化產品的出口更為便捷。原油出口的主要目標方向是煉油企業,由於煉油企業目標大,數量有限,所以容易被美國發現遭到制裁。但是石化產品作為加工產品,對口的方向可以是企業,也可以是個人,數量與金額小,範圍卻很大,不會輕易被發現,影響小,便於規避。目前伊朗的主要能源銷售方向也逐漸從原油向石化產品轉移。


特朗普將伊朗能源出口降為零的計劃,從一開始就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貿易全球化以及貿易手段多樣化的當今社會,即便是世界採取美元作為主要貿易貨幣,但美國無法再輕易做到完全覆蓋整個世界的貿易影響。在美國恢復對伊制裁16個月後的今天,伊朗仍然能夠保持至少日均40萬桶原油出口就是很好的例子。



目前伊朗規避美國製裁的應對方式也是多種多樣。


從運輸角度來看,伊朗油船通常採用關閉船舶定位系統的方式,來規避美國的偵測。而且相當一部分是通過中小型油船向阿聯酋、伊拉克、印度等短途鄰國零存整取的方式運輸,間接對外銷售石油。比如在近期被釋放的伊朗油船“達利亞1號”通過這一方式轉運船上石油就是很好的例子。



從交易方式角度來看,伊朗主要是通過打造能源交易所、實現本幣兌換和建立規避美元貨幣支付系統三方面來規避。

  • 打造能源交易所,使得伊朗便於直接對外進行原油交易,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比如7月份伊朗通過德黑蘭能源交易所就向阿富汗出售了1萬噸的汽油。

  • 本幣兌換,可以有效規避美國對美元交易體系的監視,從而進行單方面貿易。比如伊朗同俄羅斯和印度,就分別採取盧布和盧比的貨幣交易,俄印用本國貨幣買伊朗的油,伊朗又用貨幣來買俄印的日用百貨。

  • 而規避美元貨幣支付系統,主要指的是與歐洲構建的INSTEX系統,可以在歐元這一世界性貨幣的框架下,進行侷限性的對外貿易。不過由於主導權在於歐洲,所以該系統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雖然現在伊朗使出渾身解數增加能源出口,但是仍未能達到“伊核協議”期間年均150億美元的石油收益標準線,仍然對伊朗國內產生一定影響。從目前來看,隨著特朗普大選臨近民意驅使,美國勢必將依舊保持制裁態勢,導致伊朗仍將會以強硬麵對。不過由於制裁主動權在美方,所以伊朗未來仍將面臨制裁壓力。


馬克觀察


美國霸權不得人心,是註定要失敗的!特朗普上臺之後,看這個不爽,看那個不爽,想對這個國家動手,想對那個國家對手,結果把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給得罪了,等到美國需要他們的時候,美國需要他們一起對伊朗的時候,美國的盟友只有拒絕美國,然後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

奧巴馬執政的時候,以色列找美國幫忙一起對付伊朗,奧巴馬沒有答應以色列的要求,選擇簽署《伊核協議》。特朗普上任之後,以白人為尊,以猶太人為尊,以色列相對伊朗下手,就找美國幫忙,特朗普馬上就退出《伊核協議》,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承認敘利亞的戈蘭高地是以色列領土,把伊朗革命衛隊列入“恐怖組織”黑名單,禁止世界各國購買伊朗石油,禁止伊朗石油進入國際市場,特朗普這樣的做法就是要在經濟上把伊朗逼進死衚衕,讓伊朗妥協,接受美國提出的12項附加條件。

特朗普當總統,完全是一副霸道總裁的作風,特朗普直接對那些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說,別買伊朗石油,別問為什麼,誰要是敢買伊朗石油,就是和美國為敵,美國就要對其進行經濟制裁。作為美國的盟友,日本有美國駐軍,韓國有美國駐軍,土耳其也有美國駐軍,不敢和美國為敵,只好取消購買伊朗石油,

不過,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國並不害怕美國,俄羅斯和伊朗早就簽署了500億美元的石油訂單,而且是以物易物的方式,不但獲得了伊朗的石油,還助力伊朗去美元化。在美國和伊朗鬥得正酣的時候,英德法三國做了一個偉大的決定,和伊朗建立非美元支付系統,和伊朗保持正常的貿易往來,美國頓時就傻眼了,沒想到同為北約盟友的英德法三國都和美國作對。

在美國的石油豁免權取消期間,印度短暫停止購買石油,莫迪贏得大選實現連任之後,立即回覆和伊朗進行談判,要求購買伊朗石油來滿足內需。印度的做法更直接,用本幣結算,直接把錢打到伊朗指定的銀行,供伊朗政府隨時提取,伊朗則把石油賣給印度。

美國的經濟制裁失敗了,軍事威脅也失敗了,特朗普沒有解決美國的“去美元化”危機,伊朗的石油出口還在繼續,伊朗去美元化還在繼續,特朗普如果無法阻止伊朗去美元化,美國霸權會因為失去美元霸權而加速衰落,慢慢一無所有!


老鱷魚觀天下


美國總統的獲利,以色列的歡心,波斯人的痛苦,無不引起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和軍民的憤怒,也令阿拉伯宗教信仰者的反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以兩國對伊朗人民實行圍堵的戰略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對伊朗施加軍事壓力,以色列極盡所能煽風點火,硬是不漏蛛絲馬跡的圍堵伊朗國家石油貿易利益和人民的生存往懸崖邊上逼,大有不達目的不收兵之勢。

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石油是伊朗國家生存的命根子,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潤滑摧化擠,幾個月來的美伊鬥智鬥勇,美國已經是黔驢技窮,伊朗還穩如泰山淡定自如,拓展石油貿易渠道,讓美以乾瞪眼,讓歐洲煩透心,伊朗照樣左右逢源,笑迎亞太四方客。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