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什麼人才?

納蘭談史


江西在近代史上是革命根據地,尤其是井岡山被譽為是“革命的搖籃”。所以江西出現過很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而奮不顧身,拋頭顱,灑熱血的仁人志士。

我們重點講一下江西的這些開國名將們。

肖華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瀲江鎮肖屋村客家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

193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還未成年時17歲的他被任命為師政治委員,率領隊伍投入到了來自蔣介石的反“圍剿”運動之中,真可謂是少年英才。

紅軍長征中,渡烏江,過涼山,強過大渡河都有他的身影,因為作戰英勇還負傷在身,為轉移紅軍,順利抵達革命勝地延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日戰爭的時候,參加了平型關大捷,這是中日抗戰以來,中國軍隊首次獲得的勝利,大大的鼓舞了中國民眾的抗日決心。

這期間他還有個“娃娃司令”的名號,就是在抗日期間不脛而走的,可見其殺敵之英勇。1943年3月,中央批准成立新的山東軍區,肖華任軍區政治部主任、協助羅榮桓指揮山東軍民粉碎了日寇的頻繁“掃蕩”。為中國抗日最終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肖華率東北野戰軍特種兵部隊,參加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為中國的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陳奇涵江西興國縣壩南村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

1925年在黃埔軍校任教,同年加入到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一份子。經歷過土地革命時期的反圍剿戰爭,紅軍路上來自國名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最終粉碎敵人的的封鎖,和紅軍順利到達延安。

抗日戰爭的時候,主要執行保衛陝甘寧邊區、鞏固黃河防務、清剿土匪、穩定社會秩序等任務。為中國的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放戰爭的時候,參加了三大戰役中的遼瀋戰役,為中國的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賴傳珠江西省贛縣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工農革命軍。土地革命時期參加了周恩來領導的南昌起義,之後跟隨毛澤東到贛南開戰革命根據地,參加了大餘戰鬥和大柏地戰鬥。隨後投入到紅軍反“圍剿”的鬥爭中,經過兩萬五千裡的長征,順利達到陝西延安革命勝地。

抗戰時期,協助劉少奇、陳毅等領導軍民堅持華中敵後抗戰,多次挫敗日偽軍的“掃蕩”、“清鄉”和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進攻,並適時進行反攻作戰,鞏固和發展了敵後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為中國的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江西的將軍還有吳克華、王恩茂等人,您還知道哪些,歡迎大家一起補充,讓所有中國人民瞭解這些將軍們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過的貢獻。

說到了你對江西的人才,你還能想到什麼?


不才講史


古代名人:

陶淵明(約365-427),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先生,號五柳先生,潯陽人(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人)。東晉著名文學家,田園詩人,辭賦家,散文家.

綦毋潛(691年-756年,綦音qi齊),字孝通,江西南康人。15歲遊學京都長安,與當時詩壇名家多有交往,漸有詩名。

來鵠(?-883),即來鵬(《全唐詩》作來鵠),唐朝詩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

林士弘(?-622) 隋末南方農民起義領袖。江西鄱陽人。佔據虔州(今江西贛州),起初稱“南越王”,後稱帝,國號“楚”,定都豫章,年號太平。一度據有北起九江南達番禺(今廣州)的廣大地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東鄉縣上池裡陽村人),漢族。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1007~1072年),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 撫州 臨川縣文港鄉(今南昌 進賢)人,北宋前期著名詞人。 晏幾道(1030~1106年,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北宋撫州臨川縣文港鄉(今屬南昌進賢)人 。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黃豫章,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

楊萬里(1127-1206年),漢族,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宋朝傑出的詩人。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國南宋著名思想家。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

文天祥(1236—1283) 漢族,吉州吉水(今屬江西吉安)人。原名雲孫,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

解縉(公元1369一1415年)字大紳,又字縉紳,號春雨,又號喜易,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公元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水鑑湖(今吉水縣文峰鎮)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洪武進士,官至翰林學士。

宋應星(1587-1661),漢族,字長庚,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明朝科學家。在擔任江西分宜縣教諭(1654~1638)年間寫成了《天工開物》。

湯顯祖(1550~1616) 明代戲曲作家。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別署清遠道人。臨川(今屬江西)人。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朱耷,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約1626年—約1705年)。明末清初人,為明江寧獻王朱權九世孫,江西南昌人,著名畫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



當代名人:

袁隆平(科學家);古龍(文人學者);段永平(工商界)、楊鈺瑩、鄧超、劉濤、陳紅、黃磊、羅晉、高希希、許還山(影視音樂)等。



備註(江西從古至今詳細名人列表): 秦漢之交:吳芮、梅鋗;漢朝:徐稚、唐檀、程曾、陳重、雷義;三國吳:聶友、徐整等晉朝:陶侃、陶淵明、許遜、吳猛、慧遠,習鑿齒、 周訪、雷煥、周續之、熊遠南朝:雷次宗、胡藩、鄧琬、吳邁遠、胡諧之、黃法氍;隋朝:林士弘 、操師乞等唐朝:鄭谷、鍾紹京、綦毋潛、劉昚虛、盧肇、王貞白、行思、吉中孚、王季友、許和子、吳武陵、熊孺登、陳陶、來鵬、來鵠、任濤、陶玉等五代十國:董源、巨然、徐熙、李頗、王定保、沈彬、孫魴、宋齊丘、元德昭、鍾傳、盧光稠、危全諷、譚全播、劉江東、曾文辿等宋朝: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晏殊、晏幾道、黃庭堅、朱熹、陸九淵、楊萬里、姜夔、文天祥、樂史、李覯、劉敞、劉攽、劉恕、洪皓、洪邁、洪适、洪遵、曾幾、劉過、劉辰翁、謝枋得、王欽若、王安國、王雱、曾布、胡銓、周必大、趙汝愚、江萬里、王韶、張叔夜、楊再興、曾安止、陳自明、孔平仲、謝逸、惠洪、洪炎、徐俯、王庭珪、汪藻、裘萬頃、鄧剡、王炎午、向子湮、趙長卿、趙善括、袁去華、石孝友、張輯、俞國寶、朱弁、吳曾、羅大經、羅燁、姚勉、陸九齡、傅子云、李燔、徐元傑、歐陽守道、徐夢莘、徐天麟、羅泌、彭大雅、周應合、趙希鵠、楊無咎、陳彭年、陳恕、夏竦、陳執中、劉沆、歐陽澈、楊邦乂、汪應辰、京鏜、崔與之、馬廷鸞、侯叔獻、張潛、舒翁、曾民瞻、嚴用和、賴文俊、佛印禪師、慧南、方會、陳景元、王文卿等元朝:馬端臨、吳澄、虞集、揭傒斯、範梈、周德清、危素、朱思本、汪大淵、程鉅夫、劉將孫、趙文、姚雲文、曾允元、劉壎、陳苑、陳澔、劉時中、汪元亨、饒介、顏輝、方從義、陳汝言、熊朋來、陰時夫、熊夢祥、杜本、張留孫、劉玉、陳致虛、釋惟則、趙友欽、危亦林、杜可用、彭瑩玉等明朝:解縉、湯顯祖、宋應星、黃子澄、楊士奇、況鍾、嚴嵩、夏言、譚綸、鄧子龍、朱權、魏良輔、艾南英、吳與弼、胡居仁、婁諒、羅倫、羅欽順、鄒守益、聶豹、羅洪先、顏鈞、何心隱、羅汝芳、王時槐、劉元卿、鄒元標、練子寧、胡儼、陳誠、夏原吉、金幼孜、胡廣、李時勉、陳循、周忱、彭時、費宏、桂萼、舒芬、毛伯溫、劉一燝、姜曰廣、袁繼鹹、楊廷麟、朱宸濠、劉綎、梁寅、劉崧、張羽、李昌祺、鄧志謨、陳際泰、郭子章、陳邦瞻、張自烈、魏良弼、歐陽德、胡直、章潢、鄧元錫、鄧以贊、郭詡、何震、廖均卿、龔廷賢、徐貞明、周顛、張宇初、邵元節、伍守陽、鄧茂七、婁妃等清朝:八大山人、魏禧、李紱、江永、蔣士銓、黃爵滋、陳寶箴、陳三立、文廷式、喻昌、王猷定、周亮工、吳宏、羅牧、牛石慧、閔貞、揭暄、雷發達、彭士望、謝文洊、朱軾、曹秀先、裘曰修、彭元瑞、蔡上翔、王謨、王聘珍、羅有高、謝啟昆、戴衢亨、紀大奎、舒夢蘭、劉鳳誥、曾燠、樂鈞、吳嵩梁、陳用光、陳孚恩、齊彥槐、楊希閔、高心夔、龍文彬、李有棠、尚鎔、柳華陽、黃元吉、傅金銓、陳熾、朱益藩等注:江西曆代宰相114位,宋代50位,明朝31位。中華民國:陳寅恪、陳師曾、傅抱石、詹天佑、鄒韜奮、方誌敏、胡漢民、李烈鈞、張勳、張國燾、蔡公時、黃維、桂永清、劉峙、熊式輝、熊雄、古柏、劉和珍、段錫朋、羅隆基、王造時、彭文應、許德珩、楊杏佛、黃遠生、徐寶璜、梅汝璈、歐陽竟無、蕭公權、姚名達、夏敬觀、汪闢疆、龍榆生、遊國恩、蕭滌非、白採、饒孟侃、熊佛西、胡先驌、吳有訓、饒毓泰、吳學周、楊惟義、陳楨、盛彤笙、蔡方蔭、梅暘春、曾炯、程懋筠、蕭長華、查阜西、汪野亭、李瑞清、黃秋園、陶博吾、王夢白、柳子谷、蔡若虹、蔣彝等當代:科學家:袁隆平、黃家駟、陳述彭、謝光選、王梓坤、楊叔子、歐陽自遠、何大一、饒毅、吳徵鎰、熊思東、俞鴻儒、陳楨、楊惟義、石屏、丁渝、鄧叢豪等文人學者:古龍、高行健、程抱一、杜宣、公劉、夏徵農、彭荊風、凌力、陳世旭、方方、顧誠、劉述先、蔡仁厚、龔鵬程、黎鳴、何懷宏、蔡定劍、熊培雲、劉瑜、阿乙、今何在等軍政界:汪東興、饒漱石、舒同、曾山、餘秋裡、梁興初、丁盛、李井泉、肖華、賴傳珠、陳奇涵、曾思玉、溫玉成、杜平、王恩茂、甘祖昌、李作鵬、吳法憲、邱會作、陳正人、邵式平、曾慶紅、吳官正、熊光楷、梁保華、郭聲琨、危朝安等工商界:段永平、王文京、彭小峰、陳淑寧、林印孫、傅光明、徐良喜等影視音樂:楊鈺瑩、鄧超、劉濤、陳紅、黃磊、羅晉、高希希、許還山、祝希娟、畢必成、喻宜萱、辛滬光、黃海懷、盛中國、喻恩泰、傅程鵬、石蘭、張哲瀚、楊洋、孫藝菲、朱婷、閔春曉、李泰、程前、方安娜、陳創、王羽臣、蔡婷玉、羅琦、程愫、藍雨、符濤、鄭璐、米粒、嚴少辰、談芳兵、周洲、李安、劉謙、謝東娜、呂燕、李冰、湯晶媚體育:許豔梅、童非、熊國寶、彭勃、楊文軍、吳靜鈺、高玉蘭、何漢斌

測評VLOG


我是湖南人,來評論江西有什麼人才,自己都覺得新鮮。

江西是我國中部的一個窮省,GDP在中部六省墊底,人囗也比較少。這是一箇中國紅色省,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葉挺、賀龍、朱德在南昌率領人民軍隊起義,毛澤東、彭德懷建立井崗山革命根據地,毛澤東、朱德井崗山會師,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贛南建立,中央紅軍四次反"圍剿"勝利,第五次反"圍剿"慘敗,紅軍被迫長征。中央紅軍走了以後,蘇區慘遭蔣介石反動軍隊殺勠。

江西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江西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將軍第一大省。

江西是我國農業大省,旅遊大省,有色金屬之鄉。在這個神奇的省份,誕生了許多科學家、作家、社會活動家,普通的中國稀缺人才不計其數。

我是湖南人,文人,長期關注江西發展,長期訂閱江西雜誌。對於江西的未來,我是樂觀的,雖然江西網友戲稱江西是中國最沒存在感的省份,"環江西經濟帶","環江西教育帶"。但是,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勤勞、勇敢的江西人民,明天會更加美好。

因為我是即興寫作,僅憑自己的知識,不百度,恐被悟空扣一頂搬運工的帽子,如有疏漏之處,敬請諒解。

江西人才譜:

古代:王安石、曾鞏、文天祥。

現代:陳寅恪、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將軍江西藉集體。

當代:中國各行各業優秀的江西藉人才。


黃常慧


江西是出宰相最多的地方,古代狀元大省,進士大省,三千進士冠華夏,隋朝後期的楚帝林士弘,近當代的文人將軍,中國第一大將軍省,袁隆平雜交水稻,天宮一號歐陽自遠,挺多的,列不完,還有江西商人,江右商幫稱雄千年


28534236576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文化名人是一座城市的驕傲,而一個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現,能夠激發人們思想感情活動的場所。

江西,自古以來就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在這片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土地上,湧現出一大批學識淵博,海納百川,兼容幷蓄的名人,他們的貢獻在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文化等等。

江西之美,美在歷史,更美在人文。

我們都知道江西的名人有著名的詩人陶淵明,晏殊,陳寅恪,宋應星等等,他們在古代社會,可以說是為江西省的文明貢獻了許多文化建設,當犧牲,如今能發展成文化大省,一定脫離不開他們的貢獻。

他們是文化明星,他們更是學者,在一座城市文化的複雜性不確定的時候,陶淵明和陳寅恪等等文化大佬已經做好了文化的觀念形態,知識體系,心理狀態以及文化成果。

江西省雖然為文化城市,但是從來都很低調,對於文化旅遊和旅遊資源的稀缺性,這座偉大的城市,從來都沒有進行肆意消費,蘊含著各種能量,形象和活力,這座城市史就是文明史,凝聚了文化的力量,保存了中國古代一部分的社會遺產。


贛州微資訊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江西人,他為人類溫飽問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