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有什麼旅遊區?

用戶3145116961739


高平古稱長平,屬山西省晉城市管轄,即由山西省政府批准,晉城代管的縣級市。高平市屬於經濟和文化強市,頭銜很多,是聞名全國的“煤鐵之鄉”、“黃梨之鄉”、“生豬之鄉”和“上黨梆子戲曲之鄉”。高平還是中國最具海外影響力明星市、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中部百強縣市、中國和諧中小城市示範市、山西省園林城市、山西省衛生城市、山西省文明和諧城市、山西省環保模範城市 、山西省雙擁模範城市、山西省文化強縣市、山西省22個擴權強縣試點縣(市)之一,而唯獨不是山西旅遊強市。其實高平市旅遊業也相當發達,只是深藏不露而已!也算名副其實的旅遊大縣啊!



據瞭解,高平市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文物古蹟眾多,為山西省文物大市之一。截至2012年底,整理在冊的文物單位共有1600餘處,其中國保單位20處,省保單位5處,晉城市保單位113處。在國保單位中有四個“全國之最”:元代姬氏民居是中國最早的木結構民間住宅建築,開化寺壁畫是中國古代建築中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彩繪圖案,二郎廟金代古戲臺是中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戲臺,宋代崇明寺中佛殿擁有中國迄今唯一的斷梁結構。高平市憑藉其獨特的歷史積澱形成了炎帝農耕文化、長平之戰古軍事文化兩大品牌資源和古寺廟、古村落兩大特色資源。原村鄉的良戶村、河西鎮的蘇莊村被評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米山鎮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侯莊村、下馬遊村、大周村、伯方村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之外歷屆高平市委、市政府對旅遊也相當重視,從而使旅遊業也有長足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旅遊系列多 項目門類齊全

主要有六個方面:

1.大糧山旅遊文化景區

自然生態旅遊資源主要包括河流、山體、水庫、湖泊、地勢等。主要資源代表:丹河、黃土高原地貌、趙莊水庫、釜山水庫、陳區水庫、杜寨水庫、米山水庫、遊仙山、韓王山等。

2.城市休閒旅遊資源區

主要包括休閒街道、廣場、公園、特色店鋪等。主要資源代表:古城路步行街、小吃街、炎帝公園、七佛街、七佛山森林公園、西山公園、南湖公園、丹河市區段等。

3.休閒鄉村旅遊資源區

主要包括休閒山莊、生態農業園等。主要資源代表:歸真山莊、候家莊、果則溝、老馬嶺公寓、長平垂釣園、寺莊黃梨園等。

4.工業旅遊資源區

主要包括煤炭安全生產、低碳經濟、潞綢文化等。主要資源代表:興高低碳旅遊經濟示範區、丹朱嶺工業旅遊景區、吉俐爾潞綢文化產業園等。

5.紅色旅遊資源區

主要包括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遺址和紀念地。主要代表資源:高平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中共高平抗日縣委舊址、高平瓦窯頭特別支部舊址、烈士陵園等。

6.非物質文化旅遊資源區

主要包括民間文藝、技藝等。主要資源代表:黑陶、刺繡、麵塑、根雕、打鐵花、織麻布、地方戲、九蓮燈、鼓書、高平秧歌、八音會等。

二,旅遊景點多 且品味較高

1.定林寺

定林寺定林寺位於高平市區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坐北向南,前後共有四進院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二仙廟

二仙廟又名真澤二仙宮,位於高平市區東南10公里河西鎮西李門村。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廟始建於金、明清年代均有重修。

3.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

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位於高平市神農鎮莊裡村,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活動的遺蹟遺址在境內分佈廣泛,是華夏農業文明的發源地,傳頌著“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這裡有炎帝居住過的羊頭山,有舉國無雙的明代“炎帝陵”石碑,炎帝行宮內的雕花石礎和正殿“西遊記”木雕圖案,為國內現存雕刻之精品。



4.高平炎帝陵

高平炎帝陵位於山西晉城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處的莊裡村,這裡山川秀麗,風景優美,陵區周圍東、西、南三面溝壑縱橫,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西望羊頭山,巍然挺拔,南眺丹河谷地,雲蒸霞蔚。晉長二級公路,由南而北,像一條美麗的玉帶,系在陵區之內。小東倉河涓涓地在腳下流淌,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就長眠於此。


5.遊仙寺

位於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寺因山而得名,亦稱慈教寺。坐北向南,共有三進院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金峰寺

金峰寺位於高平市西北山東麓,寺坐西面東,依山勢而建,現存有元、明、清建築,寺內西閣之上,有座彌勒佛金裝塑像,每當皓月東昇,正好對準佛爺鼓肚,實為奇觀。寺外清潭,月影照人,清澈可觀,舊時被稱為高平八景之一的“金峰夜月”即指此而言。



7.長平之戰遺址

長平之戰遺址,故址在今山西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長平村。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範圍廣闊,西起骷髏山、馬鞍壑,東到鴻家溝、邢村,寬約10公里;北起丹朱嶺,南到米山鎮,長約三十公里,東西兩山之間,丹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均屬於重點保護區。


劍茗2


高平市主要有以下幾個景點:

1、定林寺

位於高平市城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這裡山巒疊翠,松柏環繞,風光秀麗。向東可達開化寺,西與遊仙寺毗鄰,北與七佛頂相連,南眺三峻廟、祁貢墳。寺居山之陽,寺側有定林泉,常年不涸,寺名即由此而得。定林寺建築規模宏大,坐北面南,四進院落,寺東有上下兩個偏院,創建年代不詳,至遲在唐代已有此寺。在其中軸線上分列為山門、雷音殿、七佛殿。宋、金、元、明、清各代,屢有增修。現存建築有山門、雷音殿、三佛殿、七佛殿、東西配殿、善法和羅漢二堂、止涓和問津二洞、禪堂偏院等。雷音殿、東西配殿為元代建築,其餘皆為明清遺物。雷音殿古樸雄偉,精巧秀麗。寺區周圍有鑼鼓洞、迎客松、跑馬坪、瘟神洞、磨磨石等自然景觀。定林寺西南的小大狼山,相傳長平之戰時,廉頗曾在此屯兵抗禦秦軍,現廉頗屯遺址尚存。從此處登山,經跑馬坪、蝴蝶廟、貫甲頂、小松林,到七佛山頂,一路可領略大自然的山水風光。許多遊人墨客到此遊覽,都被那優美的風光陶醉,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暑伏天“灑酒觀蝴蝶”,更是定林寺一大奇觀。每到暑伏天,遊人蜂擁而至,攜帶美酒,遍灑山頭,蝴蝶漫天飛舞,有幸者可看到碗口大小的珍稀蝴蝶

2、羊頭山炎帝陵

位於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處的莊裡村,這裡山川秀麗,風景優美,陵區周圍東、西、南三面溝壑縱橫,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西望羊頭山,巍然挺拔,南眺丹河谷地,雲蒸霞蔚。晉長二級公路,由南而北,像一條美麗的玉帶,系在陵區之內。小東倉河涓涓地在腳下流淌,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就長眠於此。 莊裡村炎帝陵,俗稱“皇墳”。陵後有廟,謂之五穀廟。炎帝的陵墓,在軒轅氏黃帝時就已經有了,封參盧於潞,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五穀廟創建年代不詳,最遲在宋代時早已有之。該廟坐北面南,建築規模宏大,周有城牆,分為上下兩院,在其中軸線上,分列為舞臺、獻臺、山門、南道、正殿。原來廟院內碑石林立,約有四五十通碑。現僅存正殿五間,東西廂房十幾間。在東廂房的後牆上,有“炎帝陵”石碑一通,是明萬曆三十九年(1161)申道統所立。“炎帝陵”石碑的後面有一個甬道(現已封住),可通墓穴,墓內有盞萬年燈,常年不熄。羊頭山是炎帝神農氏嘗五穀之地,現羊頭山上神農城、神農泉、五穀畦、神農廟等遺址遺蹟尚存。有關炎帝神農氏的民間傳說更是豐富多彩。除莊裡炎帝陵是專門祭禮炎帝外,本地還有許多祭祀炎帝的廟宇,如故關的炎帝行宮,下臺的炎帝中廟,市城東關的炎帝下廟,邢村的炎帝廟,永錄的炎帝廟等,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三十餘處。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中華第一大帝,是農業之神,醫藥之神,史稱農皇。莊裡村炎帝陵是我們炎黃子孫尋根問祖,謁陵掃墓的神聖之地,是中華第一陵。

3、金峰寺

位於高平市西北山東麓,寺坐西面東,依山勢而建。寺院創建年代不詳。現存有元、明、清建築,四進院落,中軸線上山門、前殿、中殿、後殿,中殿為元代建築,三間見方,歇山式屋頂,寺內西閣之上,有座彌勒佛金裝塑像,每當皓月東昇,正好對準佛爺鼓肚,實為奇觀。寺外清潭,月影照人,清澈可觀,舊時被稱為高平八景之一的“金峰夜月”即指此而言。為高平縣三大寺廟之一。寺內院落層疊,樓閣相連,古木參天。大雄寶殿金碧輝煌,佛雕塑像栩栩如生。殿前牌匾、碑碣、書撰皆出自名流之手,藝術價值很高。為山西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七年,為開發高平旅遊業,市政府確定,以金峰寺為主體,建設西山公園並列為市政府八項建設工程之一。投資幾百萬元,經過兩年的建設,對金峰寺進行了全面維修,並增建了許多景點。目前,金峰寺面貌煥然一新,室內增設了許多塑像,院內整潔秀麗。現住有僧人20餘名,來往遊人絡繹不絕。

4、大糧山景區

位於高平市米山鎮,北倚七佛山,東接定林寺,南臨曲坪線,西望高速路,距市區1公里。長平之戰時,這裡曾是趙軍的指揮中心、瞭望臺、糧倉等所在地。趙將廉頗在此駐紮兩年之久,演繹了以沙代糧、矇騙秦軍的歷史故事。為了紀念廉頗老將,當地群眾於明朝嘉靖年間修建了廉頗廟,後廟宇毀於歷代戰火。“大糧積雪”為高平八大景之一,聞名遐邇。

5、遊仙寺

位於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山勢優美,林木蔥鬱,寺居山峪,清靜幽雅。規模宏大,周設群芳套院,山門壯麗,崇樓傑閣,三進院,設前殿、中殿和七佛殿,兩廂有配殿、廂房和廊廡。創建於北宋淳化年間(990-994),金元明清屢有增修,現存前殿,仍是北宋原物。三間見方,單簷歇山,前後簷皆裝木靈花扇一堂。斗拱爽朗,用材碩大,樑架徹上露明造。中殿金代建,五開間懸山式,六架椽屋,樑架規整,結構牢固,穩健莊重,此寺為宋金木構建築中的佳作,寺外東山坡有八角七級磚落一座,是元至元七年(1290年)所築。





旅行者亞林


炎帝陵、羊頭山、七佛山、大糧山、丹朱嶺



用戶老班長


去過多少遠方,你路過幾次故鄉,漂洋過海你依舊憂傷,跋山涉水你還是彷徨,而我還在路上。沒有旅行的生活,只能稱之為生存。一生中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高平市,高平市,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澤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邊緣,高平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的發生地,也是太行太嶽革命老區和聞名全國的“煤鐵之鄉”、“黃梨之鄉”、“生豬之鄉”和“上黨梆子戲曲之鄉”。旅遊景點分佈比較廣,數量上也很多,有幾個地方必須去看一看,二仙廟、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遊仙寺、金峰寺、高平定林寺、長平之戰遺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