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微信點贊,就暴露了誰最在意你

文|魚雁

1.

朋友阿靜和男朋友認識兩年了,感情一直不錯,前段時間倆人卻突然鬧起了情緒。

阿靜上班也挎著臉,低氣壓都籠罩在頭頂。

看著倆人誰也不願意先道歉,卻都暗自痛苦著還逞強不承認,我們都十分為難。

勸阿靜吧,她也一口回絕,說自己沒錯,不會先開口。

就這樣僵持了快一週,有天早上見阿靜上班時心情不錯,我心想總算是和好了。

原來微信點贊,就暴露了誰最在意你

阿靜卻否認說:“沒和好,只不過我晚上發的朋友圈,他很快就點讚了。”

我一臉詫異,就因為一個點贊就欣喜成這樣嗎?

阿靜解釋道,給她點贊說明他想挽回又不好意思開口,也就是在表達:我還愛你。

我點點頭,雖然不太理解,但想著二人和好就好。

可沒過幾天,我就漸漸明白並認可了阿靜的這套理論。

2.

大學時候有個室友娟子,我們整天形影不離。

吃飯上課,運動出遊,在操場談天說地,在圖書館互相監督,在寢室聊著閨中密語,什麼秘密都袒露無餘。

我們兩個人活成了一個人,我們總是慶幸能夠遇見彼此,三觀相近,愛好相同,甚至口味都那麼一致。

我們看同一本書,比著進度聊閱讀感想;我們愛寫文章,寫著博客互相點評;我們去旅遊,互相拍好看的照片……

那一張張合照裡,我們的笑容都無比真誠,燦爛而美好,每次再看時都覺得當時的場景歷歷在目。

原來微信點贊,就暴露了誰最在意你

我們原以為會做一輩子的朋友,可畢業沒兩年,我們的聯絡就少了起來。

不是不想維繫,而是大家都太忙了。

娟子開了一家書店,平時還得準備一些考試,同時還在補習班教語文。

書店開在南方,我只去過一次,還是因為去參加活動,抽空才在路過時去打了個招呼。

娟子也正準備出門上班,把書店留給兼職的人看管。

就這樣,二人行色匆匆地見了一面,有些客套地約好,今年一定得約著吃頓飯。

這約定想想也過了幾年了,誰也沒提起,我們都成了健忘又失約的人。

最近,在一次參加完活動發了朋友圈之後,馬上收到了一些點贊,我突然發現——第一個就是娟子。

想起阿靜那套理論,說男朋友一個點贊就是在示好,在表示著心意,我突然有些明白了。

雖然我和娟子的對話框早就壓在工作群底下,常常幾個月才突然想起什麼敘敘舊。

但她發的朋友圈,我卻總是一定會點贊。

大家都在忙碌著努力著,卻也互相關心著。

而看到彼此的最近動態,也油然而生一種安心之感,你會突然覺得她就在你身邊,還跟你講述著,她的生活與日常。

而你也一定要點這個贊,告訴她你看到了,也告訴著她:我依舊很欣賞你的生活態度,我依舊在關心著你的生活。

3.

《局外人》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與人往來,只是希望在前進的道路上,受到憐憫和鼓勵。

一個點贊,是欣賞,是鼓勵,也是在意。

有人說,微信中能夠為你點讚的人,並不是因為你的動態吸引了他們,而是他們看重你這個人。

有一種在乎,不在身邊,卻在心間。

原來微信點贊,就暴露了誰最在意你

大家都越來越忙碌,我曾經也疑惑過,微信點贊與評論明明只有自己能看見,為什麼有些人還這麼在意?

既不會因為沒人點贊沒面子,也不會因為沒人回答自己的問題而尷尬。

而我也因此,覺得並沒有必要給他人的朋友圈點贊,既然只有他能看見,何必還要打擾一番,刷存在感呢。

可那天我卻突然發現,儘管我如此設想,我還是會去“打擾”娟子,還是會果斷給那些曾經熟絡又親近過的朋友們點一個贊。

因為潛意識裡,我就是想告訴他們:我還在意著你們。

4.

誰都不願意去打擾一個無關緊要的人,因為在乎,才會想方設法抽空給予自己一份關心。

用一個點贊,向對方表達自己的在意,也向對方證明自己依舊珍惜兩個人的情誼,其實是一件非常暖心的舉動。

同時,也請珍惜那個一直為你點讚的人,因為能夠點讚的關係,必定是彼此在意的關係。

原來微信點贊,就暴露了誰最在意你

不要怕打擾,因為有些情誼,值得被打擾一生。

餘生很長,願你學會為這些可貴的情誼點贊。

傳遞你的在意,也維繫一份情誼。

願你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