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依託“五化”標準 打造“三高”壩區

仁懷:依託“五化”標準 打造“三高”壩區

戳藍色字

近年來,仁懷在打造壩區建設的過程中,緊緊圍繞“標準化、規範化、組織化、信息化、科技化”標準,實現壩區建設、產業革命“高效、高產、高質量”發展,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
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

仁懷市大壩鎮簸箕壩壩區是仁懷2018年開始以“五化”標準打造的樣板壩區,自壩區打造以來,主要是以種植有機高粱為主,同時,為發揮土地的最大效益,讓農業增產增收,簸箕壩壩區在立足有機高粱種植的同時,積極謀劃 “套種+輪作”的發展模式,通過套作紫薯、大豆,輪作菌菇、蔬菜等品種,長短結合,錯峰種植,激發了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實現了土地的有效利用。

幾場秋雨過後,跟隨著秋收的季節,記者來到大壩鎮簸箕壩壩區,當地群眾正在忙著挖紫薯,有的割藤、有的開挖,田間地頭都是一派忙碌的秋收景象。

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
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

大壩鎮簸箕壩壩區生產負責人陳友茂告訴記者,兩個月以前有機高粱已經全部收完,現在正在忙著收紫薯,紫薯收完後,在本月中旬菌菇馬上就要下種。

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
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

2018年,在當地黨支部的牽頭下,通過組織紅高粱種植大戶來輻射帶動全體村民的方式,結合村民自治,組建合作社,形成“村社合一”平臺,成立“黨支部+合作社+群眾”的發展模式,將一家一戶整合起來,平整壩區資源,形成農業產業的“高效、高產、高質量”發展。

為了更好的提高農業產業效益,簸箕壩村通過優化傳統種植模式,不斷加大設施設備投入,先後引入自動化灌溉系統、自動化補光系統、自動溫控調節系統,修建智能育苗大棚,修建高粱儲存加工中心、管道噴灌系統等,實現智能化育苗、機械化耕種,自動化灌溉、科學化防蟲防病,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科技農業“高效、高產、高質量”邁進,使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得到了保障。

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
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

村民仇光秀就是壩區打造的受益人之一,今年64歲的她,這兩天也在壩區忙著採挖紫薯。仇光秀一邊勞作一邊告訴記者,在這片壩區還沒有規整以前,自家的地一年就種一季水稻。現在家裡4畝土地都規整到壩區了,這一片土地上一年可以種好幾季節農作物。種植大部分操作都由機械完成,和她一樣年紀差不多的大部分村民只需要做一些輕鬆的活,就可以拿到滿意的工資,“工資+土地流轉費+分紅”,現在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幾番。

在採訪的工程中,簸箕壩村村委會主任劉玉凱告訴記者,自壩區打造以來,已經形成“農民有收入、村集體有經濟、企業有效益” 的完整利益聯結機制。同時,他還向記者算了一筆豐收賬,按照目前情況,壩區每年有機高粱種植收入在300萬元左右,輪作的菌菇預計收入在600萬元左右,再加上套種的紫薯、大豆、蔬菜等,全年總收入可以達到1000萬元左右,村民們的收入在原來的基礎上是成倍增長。截至目前,簸箕壩核心壩區已達1200畝,覆蓋農戶460戶,全年用工人次達7000人次左右,真正實現產業增產、群眾增收。(記者 廉長暉 餘貴豔 通訊員 聶淇)

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
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
仁怀:依托“五化”标准 打造“三高”坝区

主 辦 | 仁懷市融媒體中心

監 制 | 張小東 陳 勇

責 編 | 錢 芳

編 輯 | 譚 希

制 作 | 黎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