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20萬常備軍隊,還有長江天險,為何東吳僅4個月就亡國了?

鄧高生


三國的終結,歷來令人唏噓。曹魏政權得國與篡位禪讓,最終也滅於禪位禪讓。蜀漢得益州,劉璋投降換成劉禪投降。而東吳自孫權坐領江東,到孫皓坐失江東。

令人無語的是,蜀漢以區區一州之地,十萬之兵,面對曹魏出動18萬大軍+後續11萬接應部隊,猶然鏖戰了接近一年劉禪才投降。而劉禪投降之後,姜維還死裡求生使出反間計,挑撥魏將鄧艾鍾會自相殘殺,力圖復國。雖然最終失敗,然而何等壯烈。

相反,東吳坐擁三州之地,二十三萬大軍,卻在二十萬晉軍的攻勢面前,如滾湯澆雪,短短三四個月就一片降幡出石頭。為何差異如此之大呢?

道理說複雜也不復雜。中國人打仗或者辦大事,歷來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咱們就從這三方面來論證,東吳比蜀漢的不利之處。

先說天時。

蜀漢滅亡是263年-264年的事情。那時候,天下三分,猶然成鼎足之勢。雖然魏國最強,並且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其優勢已經比三國初年要大。但整體來說,兩弱對一強,看不出平衡有很快被打破的勢頭。曹魏內部,司馬和曹氏之間的爭鬥愈演愈烈。就在三年前的260年,司馬昭殺了曹髦;一年前的262年,姜維還起兵北伐,被鄧艾打敗。整體來說,三國之間膠著戰鬥的趨勢延續著。包括司馬昭調集十八萬大軍伐蜀,原本也只是打算奪取漢中,為自己加九錫創造政績。

而晉軍攻吳是在280年,那時候,蜀漢已經滅亡了16年,司馬篡魏也已經15年。過去十多年中,都是東吳以東南一隅抵抗大半個天下的晉國,這種態勢,與之前三足鼎立是完全不同的。所謂統一大勢,到此已經難以抗拒。雖然晉朝大臣還是很多反對伐吳的,但之前羊怙在荊州苦心經營多年,臨終又推薦杜預為帥,說明有識之士對此認識都很清楚。

天時的另一重特性在於法統,也就是政權的正當性。這裡面,蜀漢自稱繼承了漢朝的社稷,本身是得到部分臣民認可的。或者說當初跟隨劉備跑遍天下入川的就是漢朝最後的擁躉,一群理想主義者。所以在面對魏軍時,不少人都戰死了。相反,東吳立國不正,先是接受了曹魏的封號吳王,後來又和曹魏決裂,自己稱帝。等於是以“曹魏藩屬”的身份自立。這種法統問題在強勢時沒卵用,弱勢時還是很影響臣民鬥志的。

天時上,吳國完敗。

再說地利。

所謂蜀有山川之險,吳有江水之固。當然從廣泛意義上說,兩者都不能作為完全屏蔽。但在劣勢下的防禦,蜀國終究還是有些優勢。畢竟,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只需要佔領險要的地形,足以令數倍優勢兵力的魏軍難以越過。歷史上,劉備曾用此逼退過曹操,王平蔣琬曾用此打敗過費禕。在263年魏軍入侵時,漢中之所以丟失是因為蔣舒叛變投敵。而姜維用四五萬軍隊,就在劍閣堵住了鄧艾的十多萬大軍。諸葛瞻之所以輸給鄧艾,也是因為沒有聽黃崇的話,先佔據險要之地,放魏軍入了平原。

而東吳依仗的長江,相對而言,不是死的地形,而是活的流水。要守住長江不是光靠有少數兵力,而是需要優勢的水軍攔截岸上。過去,蜀漢是同盟時,吳軍足以做到這一點。但在蜀漢滅亡後,東吳上游已經控制在敵人手中,而晉軍則在益州大造戰船,使得雙方水軍上已經持平。這時候,吳軍的長江天險基本無用,魏軍反而可以順流而下,直驅千里。

地利,吳國沒了。

最後是人和。

天時地利,都是宏觀的客觀條件。真正能不能守住,很大程度還是看軍民鬥志。

蜀漢政權,儘管被現在很多研究者扣了很多帽子,什麼外來人和本地人的矛盾,什麼窮兵黷武,什麼逆歷史潮流等等。但無可否認的是,諸葛亮時代內政治理相當不錯。劉阿斗本人才能或許不出眾,情商卻很高,知道怎樣控制朝廷內部鬥爭。蜀漢的內爭很少殺人流血,整個40多年中比東吳和曹魏都要安定得多。這樣少了折騰,人心自然也相對凝聚。看看劉禪投降的消息傳到姜維軍中,“將士鹹怒,拔刀斫石”,這就是一個明證。

相對來說,東吳的朝廷氛圍本身就是很怪異的。孫權在世的時候,年邁昏庸,活埋張昭,逼死陸抗,兩個兒子各自打板子,已經是鬧得很不像話。孫權時候,權臣輪番專政,朝廷血流百里,皇帝都被廢黜,真是沸反盈天。而孫皓繼位後,殘暴囂張,濫殺無辜。這麼一圈折騰下來,東吳的軍民根本都不想抵抗了。於是晉軍到處,束手投降。二十萬大軍土崩瓦解,國為之亡。

人和,吳國丟了。這才是敗亡的關鍵。


巴山夜雨涮鍋


仔細回顧晉滅吳之戰,我們會發現,東吳並不那麼好打。

這場後人眼中摧枯拉朽、勢如破竹的戰爭,依然可稱為古代戰爭中的經典之作!

吳雖弱,不易滅

孫皓投降時,獻上吳國圖籍。計四州、四十三郡、五十二萬三千戶,軍隊二十三萬!

滅亡時,仍有軍二十三萬!東吳並不好打。


長江天險+強力水師,若有良將,北方雖強,不易圖之。

雖然說萬里長江萬里長,哪裡都可以打,可是,真正在所必爭的幾個點就那麼幾個。這幾個重鎮都在長年的對峙中得到了強化,並不容易攻克。

在晉滅吳之前的八年,272年,東吳的“國之藩表”西陵守將步闡叛變投晉,名將羊祜、楊肇趁機率軍攻吳。結果,被陸抗擊敗。

而後來的滅吳戰爭,也充分說明:東吳的重要據點防禦嚴密,極難攻克!誠然,孫皓執政後,猜忌大臣,刑罰無度,但是,赤壁之戰時,東吳多數臣子不也主張投降嗎?如果東吳能牢牢把握要點,晉不打破平衡,東吳的人心渙散就很難爆發!晉就已然滅不了吳!

因此,多數晉臣都反對發起滅吳戰爭。

那麼,為什麼晉朝發起滅吳戰爭後,依然勢如破竹,一舉成功呢?

淮南開發,東吳核心區域壓力陡增,顧此失彼。

晉滅吳,戰爭進行的時間很短,但準備的時間卻很長。

早在滅蜀之前,司馬懿就認為“廣田積穀為兼併吳之計”、“滅賊之要,在於積穀”。他委派鄧艾進行實地考察。鄧艾也不辱使命,在《濟河論》中提出了屯田淮南之計。他在淮南興修水利、通漕運、屯田儲糧。


儘管後來發生了淮南三叛,但是,淮南的經濟依然得到了恢復。

而到了280年,距離鄧艾開發已過去三十年,距離淮南三叛結束已過去二十多年,晉在淮南方向的經濟力、戰鬥力已經大大增加!

淮南方向壓力的增加,對東吳的國防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後來,陸抗極力建議增加西陵防務 ,東吳沒有滿足。這既有東吳君臣失策之處,也有下游直接威脅加大,東吳顧此失彼之因。

同時,在後來的滅吳戰爭中,淮南方向的力量是最強的!

雙管齊下

在晉滅吳之前,歷史並沒有提供給司馬炎們多少跨過長江天險的經驗,一切都要自己摸索!

羊祜做了兩件對滅吳至關重要的準備。

自從滅蜀後,長江之險似乎與吳已經“共有之”了,而且,萬里長江,處處可渡。但若沒有制水權,晉軍行動將處處被動,補給困難。即使晉軍渡過長江天險,也難以為繼。


後來北周的名將賀若敦就曾經趁著南朝湘州投靠之機進入湖南,但以南朝水軍擊敗北周水軍,北周軍在湖南根本站不住腳,只得退出。

因此,老羊在軍事上和政治上做了兩手準備。

1、軍事上,在益州操練水師;2、政治上,收買吳人之心,並以“仁義”之禮與陸抗來往,樹立“有德”形象。

歷史證明,這兩手準備,對後來的戰爭進程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計劃洩露,千鈞一髮

羊祜死後,杜預接著積極準備。

準備時間長,有利有弊。


利,是準備得更充分;弊,是準備時間長了,動作太大,對方能知曉情報。

晉在益州打造戰船,或許因為考慮不周,造船廢料沿江而下,被東吳發現,彙報給了孫皓。

幸運的是,孫皓沒有重視。否則,加強在三峽附近的軍事部署,以當地的地形,晉即使有數倍的水師,恐怕也很難走出來。

孫皓沒重視,但晉不能不重視呀!一旦對方反應過來,就麻煩了!

把握時機,立刻滅吳

從羊祜,到杜預,都極力主張儘快展開滅吳戰爭,但晉朝朝野一致反對,司馬炎猶豫不決。



杜預在一份奏摺中,提出了必須儘快行動,把握時機的建議!

現在我們的準備已經被敵人偵查到了!幸虧孫皓沒有反應。可是,一旦孫皓醒悟,或者換了個領導人,他招攬人心,遷都武昌,加強沿江防禦,那“晉雖有百萬,無能為也”!

要打,就要快打,不然準備就白準備了!

五豎一橫,全面開花

司馬炎下定滅吳決心後,進行的滅吳方案也是被後世不斷效仿的:五豎一橫,全面開花。


五豎,就是在長江以北,從五個方向發起進攻。多路進攻,可以使東吳顧此失彼,充分發揮晉的整體優勢。

一橫,就是益州苦心打造的水師,在王𣿰的組織上,迅速東進,控制長江制水權。

同時,晉朝為了加強協同作戰,規定:王𣿰過建平後,歸杜預指揮;進入建康戰場後,歸王渾指揮,以達到合力破敵的效果!

艱難的開局

萬事開頭難。在發起進攻後,晉的進攻開展得並不是處處順利!


東吳的堅城是不容易攻克的。

杜預進攻江陵,打不下!

王𣿰出三峽,地勢險要!

王𣿰打建平,打不下!

如果在過去單點進攻的時期,可能進攻就到此為止了!

多點配合,輕鬆破局

可是,在如今準備充分的情況下,這些困難都可以克服!

杜預打不下江陵,也沒困頓不前,而是去支持西線王𣿰。


三峽不好出,杜預從陸路攻破了荊門、夷道,幫助王𤀹走出了長江最為險要的區域。

王𣿰又被樂鄉孫歆阻擋不能進,杜預率軍乘船渡過長江,插旗放火,虛張聲勢。孫歆驚恐撤退,大敗被擒!

王𣿰在肅清江面後,杜預才得以水陸配合,拿下了江陵。

自此,晉朝已經基本控制了荊州水域!

厚積薄發,戰果穩固

在控制江陵等地後,晉朝長期收買人心的政策開始厚積薄發。

荊南各地、交州等地,傳檄而定,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


原本可能成為東吳的戰略縱深的區域,就在這厚積薄發之下,迅速歸晉!

同時,此時吳軍集中精銳在安徽,正準備與晉軍王渾部決戰,勝負難料。即使吳軍擊敗王渾,並在水戰中挫敗晉軍水師,晉軍也已經牢牢在荊州、交州站穩腳跟,戰果得到鞏固,滅吳也只是時間問題!

進退失據的東吳

可是,吳軍精銳在與王渾作戰中全軍覆滅!

孫皓派出的精銳由張悌率領,前往迎擊。

過去,東吳可以堅守相持,伺機破敵。

可是,面對多點進攻,就沒這麼從容了!

沈瑩認為:比起陸戰,我們水戰更有把握,我們應該等晉軍水師來了後,先水戰取勝,再回頭來打敵人陸軍;


張悌認為:如果等敵人的水師打到這裡,說明上游已經失守了,那可能我們就人心崩潰,一鬨而散了!應該立刻去打敵人陸軍!

張悌的擔憂、沈瑩的建議都有合理性。

只是,不管是去主動上去打陸仗,還是坐等晉軍控制荊州後壓制過來,東吳都沒有勝算。

留給東吳的正確選項不多!

主將不知兵,精銳被殲,東吳喪膽


張悌在戰役中的表現,暴露出他不知兵。

吳軍出發後不久,遇到了王渾軍的先鋒張喬。吳軍二話不說,上去圍攻。此時,張喬請降,但卻閉營不出!

哪有這樣投降的?可是,張悌卻接受了這個“投降”,留著張喬不理,繼續北進。

到了板橋,吳軍遇到王渾軍主力,兩軍對陣,吳軍敗了!


吳軍敗不出意外,但敗的過程,很說明問題!

此戰中,吳軍率先發起了進攻,丹陽精銳驍勇善戰,奮力前衝,晉軍列陣不動,拼死抵抗。吳軍連續衝擊三次不能取勝,兩位將領被殺,士氣受挫。晉軍趁機發起反攻,吳軍敗退!

此時,原先“投降”的張喬馬上在後方攻擊吳軍。吳軍大敗,張悌戰死,精銳盡失!

此戰的過程,說明了兩個問題:

1、吳軍正面作戰中的特點已被摸透。

早在羊祜給晉武帝的信件中,就反覆強調:吳軍善戰,但不能持久。


此戰中,晉軍先守後攻,先消耗吳軍銳氣,再一舉反攻,正是在摸清吳軍特點的情況下展開的。

2、吳軍無良將。

吳軍進攻不利而退,尚屬正常。但退卻組織很成問題。張喬兵力不多,發難時,如吳軍中有張遼、呂蒙這樣的將領,即使蒙受較大損失,不至全軍覆沒!

勢如破竹

張悌的精銳覆滅後,晉軍正式進入了勢如破竹的階段!

要說兵力,吳軍有一戰之力!但人心已散了!

孫皓先派遊擊將軍張象率領萬餘水軍前去迎戰晉軍水師。

結果:不戰而降。

孫皓又派陶𣿰組織兩萬水軍前去迎戰。

結果:開戰前吳軍水師全部逃散!


大勢已去,孫皓只得遞降書。

吳亡!

回顧整個過程,我們會發現,僅就實力而言,吳並非山窮水盡,毫無辦法。

孫皓雖暴虐無道、失去人心,但在戰爭初期,吳軍在幾個重要據點的防禦依然讓晉軍難以直接擊破!如果晉軍組織不當,“等”不到吳軍聞風喪膽的局面!

晉軍之所以最後能一舉拿下東吳,在於長期的籌劃和嚴密的組織。

勢如破竹,只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遺憾的是,在滅吳後,晉朝統治者卻失去了這般慎重與精心,醉心享樂和內鬥,終將中華大地帶入了一段漫長的混亂!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根據資料記載大約在公元276年(天璽元年)晉滅吳的戰前準備就基本完成。只是因為後方鮮卑作亂,賈充等反對立即伐吳,使伐吳戰爭拖延了下來

公元279年(天紀三年),晉武帝下令伐吳。

司馬伷等六將分別進攻建業的外圍六合、當塗,以及長江中游的重鎮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則率領滅蜀後所得的水軍,由蜀地順流東下。

公元280年(天紀四年)5月1日,王濬所率的舟師首先抵達石頭城下,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西晉實現了統一。

東吳之滅亡首先:是大勢所趨,本來魏蜀吳三國鼎立,蜀吳兩國加起來也比不上魏國,晉繼承了魏國的全部努力還吞掉了蜀漢,已經佔據天下十分之八,雙方的重量級都不同,對吳的戰爭本身就是一場不公平對決。

另外:孫權晚年為了抑制東吳士家大族勢力以太子之位為誘餌,在二宮構爭中沉重打擊了以吳四姓為首的世家大族勢力,但同時也嚴重削弱了東吳自身的實力,也為東吳滅亡埋下了隱患。

其次:孫吳方面孫皓性情殘暴,是個不折不扣的暴君,對大臣太過苛刻,導致君臣上下離心,疏於防備,而所謂長江天險,在平蜀之後,長江已經不再是東吳可以恃靠的天險了,西晉反而擁有了順江東下的順流優勢!,卻無統一對策,以致節節失敗。晉軍勢如破竹,孫吳防線快速崩潰。

最後:東吳最後一位擎天柱石,陸遜之子,大司馬大都督陸抗,在六年前去世,從此東吳再無名將

總結,東吳末期既無地利,亦不得天時,更無所謂人和,什麼都不佔,能活那麼長時間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西晉揮了揮手,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就此滅吳。






呂小汪一身是慫也


為什麼晉軍一突破長江防線東吳就投降了?遷都再戰如何?能否逆轉?晉對吳國的戰爭出動了20萬大軍,但是為什麼晉軍一突破長江防線東吳就投降了?雖然初戰失利,但是東吳的20萬軍隊主力仍在啊。數量不比伐吳的晉軍少。而且東吳部隊戰鬥力也不錯,不久前還對晉國發起過進攻。最重要的是,東吳還有遼闊的版圖和廣大的戰略縱深。完全可以遷都再戰。按理來說晉軍過長江後,北方將士肯定不適應南方的氣候和環境。尤其是嶺南地區,晉軍根本適應不了。比如南宋、南明都是在元軍和清軍渡過長江後又堅持了很長一段時間。只有東吳一渡江就投降。孫皓也是一個很有血性的人物。如果孫皓遷都廣州再戰,有很大的幾率翻盤吧?這一些列問題其實都很好解釋,就是題中長江天險四字之中。

原因是南方依靠長江為天險防守,戰略縱深極大,只要突破長江,就無險可守。所以南方防禦體系治所的關鍵不在長江以南,而是在長江以為北的襄樊。所以東吳所倚仗的就是長江天險,天險不在只能亡國了,何況三國時期的江南並不能和宋時相比,沒有經過大規模的遷移和開發,人口少,基本上是流放犯人的無毛之地,還有山越等異族作亂。


老王講事情


面對曹丕執掌下的曹魏政權,劉禪坐下的蜀漢政權和孫皓坐下的東吳政權最終淪落至慘遭滅國的結局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而題目當中所述“東吳在面對西晉大軍時,僅僅堅持了4個月之後便遭遇亡國”這個說法是事實,與蜀漢相比起來,東吳著實差的夠勁,蜀漢雖有諸葛亮,但是東吳的奇人能者也不在少數。結果三國鼎立演繹到最後的時候,東吳堅持了四個月,蜀漢堅持了一年多,最終只有新興的曹魏政權之後的西晉政權呈現在了歷史面前。

公元223年6月,劉備去世。伴隨著劉備的去世,臨終之前劉備的“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其實託付的不僅僅只是後主劉禪,還有劉禪背後的蜀漢天下。劉禪與蜀漢天下相比起來,蜀漢政權似乎更加尤為重要一些(民間曾這樣流傳:劉備當時臨終之前曾對諸葛亮言道,如果扶不起阿斗,那便讓諸葛亮將其廢掉,保存蜀漢政權)。白帝城託孤後,蜀漢共佔一州半之地,擁兵10萬;東吳共佔據三州之地,擁兵20萬。反觀盤踞於北方的曹魏,其所佔高九州之地,擁兵更是高達了40萬。東吳相對於蜀漢來說,可以說是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優勢,但最終依然敗在了西晉手下。

其一:相依為命,唇亡齒寒

我想孫權在蜀漢政權滅亡之時也應當明白“唇亡齒寒”這個道理吧?難道曹魏會在滅亡蜀國後放過盤踞東南的東吳?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我看來,蜀漢的亡國之時,也為東吳提前奏響了亡國之音或者敲響了警鐘。其實題目有一點說的太籠統了,蜀漢滅亡是在公元263年,而東吳亡國是在公元280年,兩國滅亡相差了整整17年,其實對於孫權之後的東吳來說,能夠堅持17年已經很不錯了。

其二:孫皓暴政,東吳內亂

如果說蜀國滅亡對於東吳來說的話是客觀因素,那麼第二點則就是主觀因素了。東吳白手起家之人是孫堅、其次為孫策、再為孫權、終為孫皓。如果按照孫權稱帝和劉備稱帝來說,東吳也是歷經兩帝而亡國,蜀國也是歷經兩帝而亡國。世人只看到了劉禪的昏庸無能,但是又有誰看到了孫皓的昏庸暴政,東吳最終之所以覆沒,和後來的皇帝孫皓有著巨大的關係。孫皓在東吳歷史上早期也曾施行過明政,並且強盛國力為華夏所震撼。不過後期的孫皓所一度沉溺於紙醉金迷,最終也是親手將東吳葬送到了司馬家族的戰火之中。

其三:貽誤戰機,謀略不當

其實這一點還是從東吳皇帝孫皓身上而出發的。司馬昭於公元263年滅亡蜀國,滅亡蜀國之後,便就一直籌劃著對東吳的攻佔,但是吳主孫皓卻不以為然。東吳謀臣吾彥曾向吳主孫皓建議說:“晉必有攻吳之計,宜增建軍兵以塞其衝要。”孫皓不以為意的情況下仍然繼續貪圖享樂。與此同時,東吳南部發生了多起起義事件,雖然屢次平定,但是由此也證明了東吳內部政權的不穩。另外,正所謂“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但在面對突如其來、浩浩蕩蕩的西晉軍隊時,東吳高層指揮者大都臨危受命,在對抗西晉的過程中,屢屢貽誤戰機,導致戰略決策一度出現混亂,而且東吳軍隊還不能以隨機應變來對待晉軍。長江天塹被突破之後,東吳滅亡早已成了必然之勢!


捭談史書


東漢末年分三國,紛紛擾擾之後,在公元280年,西晉王朝一舉平定東吳,結束了近百年的戰亂。西晉滅吳,從發兵到攻陷建業,僅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百年戰亂,四個月就結束了,這樣一對比實在有點夢一般的感覺。

西晉滅吳,出動了二十萬大軍,東吳出動的兵力只有五萬不到。西晉滅吳也沒有實質性的硬仗,基本上可以算是摧枯拉朽,兵不血刃就平定了東吳。

一般來說,回答這樣的問題都會從軍事對比,廟堂決策上去分析。一方面,西晉為了滅吳,準備了十餘年,兵員糧草都準備得十分充足,相比東吳的地理優勢,西晉也投入了巨大物資,打造了一支強大的水師。另一方,東吳對於西晉的戰略進攻並不上心,沒有作戰爭動員,也沒有想過彌補西晉的地理優勢,打造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等準備,以一種心安理得的狀態蔑視西晉所有的戰爭準備。

於是,以有心對無心,以準備充足對毫無準備,以二十萬大軍對五萬大軍,以百戰雄獅對安逸弱兵。西晉要是還打不贏,索性全部自沉長江。

對於這樣的統一戰爭,歷史上發生過多起。如果細心可以發現,在三百年以後,也就是588年,隋朝也是這樣滅掉南陳的。西晉在魏國滅掉蜀國後,取代了魏國建立了晉朝,進而滅掉東南的東吳政權,統一全國。隋朝在北周滅掉齊國後,取代北周建立隋朝,進而滅掉東南的陳朝,統一全國。整個的戰爭模式都是一模一樣的!

這不得不驚訝於中國的歷史怎麼就像電視劇一般,還有套路?不得不懷疑是不是真有王朝更替週期律,中國的歷史是不是一直在循環呀?

當然,這不是在拍電視劇,中國的歷史也是不斷地進步的,不存在治亂循環的說法。

在以往的問答裡,解釋了西晉與隋朝的相似處和不同之處。問題的名字叫:楊堅為什麼那麼輕易就奪得了宇文家的天下?核心原因是什麼?

坐擁20萬常備軍隊,還有長江天險,為何東吳僅4個月就亡國了?這個問題不夠精準,或許應該這樣說:坐擁20萬常備軍隊,還有長江天險,為何東吳僅僅4個月就被西晉亡國?

從西晉滅亡東吳的整個過程來看,東吳的23萬常備軍,只用到了五萬,而長江天險根本就沒有用上。所以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是不存在的。

長江天險沒有用上,二十三萬大軍只用了五萬,面對西晉的強勢進攻,堅持了四個月才滅亡,算不算得上很了不起?

其實,東吳立國七十多年,整體上是在不斷地走下坡路的。首先對比一下,南方與北方的硬實力,也就是經濟發展水平。畢竟一個國家政權取得多大的成就,經濟發展水平是基礎。

從東漢末年開始,直到隋朝建立,這個時間段是中華文明從大陸擴張時代東西擴張階段向南北擴張階段邁進的過程。東漢末年分三國只是預演,南北朝才是亂世的正劇。

這個時間段,統一併非大勢所趨,分裂割據與局部統一才是時代的主體。金屬冶煉業的發展,鋼製工具的普及,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作為文明中心河南關中地區無力統御天下。即便晉朝統一全國,在政治制度上採用的也是符合時代需要的分封制。

也就是說,無論是東吳還是陳朝,南方正在持續地開發,這個開發的過程一直持續到南宋時期。作為新崛起的文明中心的建業,還不具備與傳統文明中心洛陽相對抗的基本實力。

另一方面,南方持續地開發,加上水網密佈,各個經濟單元的發展水平是不同的,建業要統御這些地區是十分吃力的。這一點從東吳以及南朝的政治局勢就可以看得出來,東吳建國之前就與北方的曹魏發生了赤壁之戰,赤壁之戰的過程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是十分精彩的。

總的來說,建業以弱勝強,周瑜以五萬水師擊敗了曹操的二十萬大軍。在戰爭的前期,東吳內部各個政治勢力主張投降的佔了多數,所以才有孫權拔劍擊案的故事,才有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可以說,面對曹操南下,東吳整體士族都是主張投降的。

這樣的故事在東晉面對北方前秦苻堅的百萬大軍時,也是如此。結果,都是來自北方的士族力排眾議,以寡擊眾,最後取得了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的勝利。並非說北方士族好戰,而是這個時候,建業以及周邊作為最先開發的地區,作為文明中心,在政治經濟實力上,對於其它地區有壓制能力。

隨著東吳政權安定下來,解除了外來危險,南方地區進行經濟方面的建設,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出現巨大的波動,加上水網密佈,交通不便,建業作為文明中心無法把各地的經濟力量調集起來,也就無法平衡各地的政治力量。

為此,孫權以及東吳的後幾任君主基本上一直在與南方各地區的政治勢力,與南方的那些土著士族作政治鬥爭,彈壓他們以維持東吳政權的鞏固。劉備、曹操死後,作為三國時期最年輕且最為長壽的開國君主,孫權的戰略眼光不可能平庸,只是被內部的政治鬥爭耗盡了心力而已。所以,幾十年對蜀國,對魏國沒有任何作為,也不足為奇。所以,孫權和後幾任君主越來越殘暴地殺戮反對的南方士族也不足為奇。

其次,再對比軟實力。無論是東吳,還是蜀國,越是往後,就越是缺乏可用的人才。畢竟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才能催生頂尖的人才。相比東吳和蜀國,魏國以及西晉一直是人才濟濟。經過東漢末年的諸侯混戰,作為主戰場的北方人口銳減,所以東吳以及蜀國才有立國的基礎。和北方拼時間,拼內政,拼發展,這是不現實的,經濟發展速度,人口增長的速度,不可能比北方更快。諸葛亮明白這個道理,孫權應該也是明白的。說到底,被內部的土著士族牽制了大多精力而已,內部土著士族根本就不想他們北伐成功,回到北方。即便成功了,建業或者成都也不可能成為統一王朝的都城,這才是本土士族不支持的根源所在。

最後,再對比地理優勢。為了取得荊州,孫權不惜破壞與蜀國結盟的關係,還派出陸遜與劉備硬打了一仗。荊州,或者說襄陽以及江夏對東吳的戰略意義,孫權不可能不清楚。只是,後來孫權一直都沒有奪取這兩個地區,反而丟了建業的橋頭堡廣陵,也就是現在的揚州。襄陽、江夏、廣陵在地理位置上,不利於大規模兵團作戰,不利於騎兵縱橫,東吳要奪取這三個地區並沒有兵種上的劣勢。然而,這三個城池一直在曹魏以及西晉手裡,東吳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被北方滅亡也是時間的問題。

實際上,即便這三個地區被東吳抓在了手裡,也難以抵抗北方的統一戰爭。這從後來的南宋政權就可以看出,元朝破襄陽,南宋的防守就被打破,滅亡也很快。

總結上面的陳述,可以得出結論,東吳政權的存在與滅亡,根本力量不在於東吳政權本身,而是在於北方。

在文明時代演進的過程中,傳統的文明中心不足於統御全國,也就是說洛陽能夠統御的地區就是北方,統御不了南方。統御南方只會削弱文明中心的實力導致戰亂,而戰亂一起,只會加快文明中心的衰弱。

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文明中心的河南地區經濟發展恢復能力自然很快,一旦重新恢復對整個北方的統御能力,南方地區就無法作為割據政權存在。

當然,滅掉東吳,西晉王朝也沒有得到多少好處,畢竟河南關中地區作為文明中心無法統御南方,統一東吳只會削弱河南洛陽統御天下的能力,導致新的戰亂。事實也是如此,西晉統一不久,就不得不採取落後的分封制以維持統一的局面。最終還是無法悖逆時代,短暫的統一之後,西晉又陷入了戰火,歷史走進了南北朝長期的分裂之中。

西晉南逃,東晉在建業落腳後,也面臨著和東吳一樣的局面。只是,五胡亂華的破壞力比東漢末年諸侯混戰的破壞力更大,文明中心的恢復統御天下的能力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東晉沒有辦法像東吳一般,等不到北方來統一。三百年的南北朝,南朝更換了五個朝代,繼東晉之後是宋齊梁陳。由此可知,東吳即便不被西晉滅亡,也會被內部的政治勢力推翻,畢竟僅僅依靠殘暴的鎮壓是無法解決建業統御能力不足的問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時代,洛陽統御不了建業,建業也沒有那麼大的能力統御整個南方。



文明有歷史


我是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我來為您解答。

我就從兩個人的角度來闡述,東吳擁有二十萬軍隊,還有長江天險,為何在短短的四個月就亡國。

一、從吳國末主孫浩角度分析

孫浩是孫權的孫子,也是吳國的末代皇帝。

孫浩在即位之初,尚且還能裝腔作勢表現出明君的作為。可是,沒過多久,他就裝不下去了,暴虐無道的本性徹底暴露了出來。

末代昏君該做的的事,他都做了。我就隨便說說他乾的荒唐事。

孫浩的後宮已經塞進了不少美女,可是他仍然還不滿足,他的臣子們就倒黴了,凡是年滿十五歲的妙齡女子,都必須經過孫浩的過目後,方能嫁娶。

孫浩有一個癖好,喜歡大擺宴席,宴請群臣,想要吃孫浩的飯,那可是隨時會掉腦袋的。原來孫浩喜歡讓赴宴的大臣們喝得酩酊大醉,然後要求他們互相檢舉揭發,凡是被檢舉出說過他壞話的人,立馬當場殺死。

別以為沒人檢舉揭發,你就覺得安全了。如果你醉倒在宴席上,孫浩一個不開心,那你就徹底涼涼了。反正呢,孫浩殺人完全不講規則。任憑自己的心情。

孫浩的暴虐無道,早就讓他的臣子和子民們,都已經死如死灰,整個吳國上下早就貌合神離,當西晉軍隊打來的時候,那自然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

二、羊祜的攻心之術

羊祜,在西晉滅東吳之前,就已經過世,雖然他沒有直接參與滅吳之戰。但是,整個滅吳的戰略部署就在他在世的時候,就已經部署好了。

羊祜所面對的東吳主帥是陸抗,陸抗是陸遜的次子,也是東吳最後的柱石。可以說,陸抗在一天,東吳就能多活一日。

初始,羊祜也曾積極主動進攻東吳。在西陵之戰中,擁有優勢的魏軍被陸抗擊敗。從這場戰爭中,羊祜很清醒的認識到,滅吳的時機還未到來。於是,羊祜採取懷柔之術,對吳國軍民實行攻心戰略。

羊祜對吳國軍隊特別講究信義。每次和吳軍交戰,從來不偷襲,都會把時間地點通知對方;有時候,魏軍抓到跨越邊界的吳國百姓,都會好禮送之歸吳;魏軍在邊界不小心踐踏到吳國百姓的莊稼,都會照價賠償,諸如此類的攻心戰略,數不勝數。

羊祜的懷柔之術和孫浩的暴虐形成鮮明對比,吳人皆稱其為“羊公”。

羊祜過世前,通過懷柔之術,已獲得了吳國軍民的“心”;完成了對東吳的戰略部署;並極力推薦杜預作為日後伐吳的主帥。

通過對比,再加上陸抗過世之後,東吳唯一的安全罩就沒了,東吳能支撐四個月已經謝天謝地了


賤議你讀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三國鼎立的時代已經過去,蜀國被滅,魏國被篡,吳國獨木難支,大晉王朝統一的趨勢不可忤逆。

一、時代格局悄然改變,吳國獨木難支

在三國時代,魏國統一北方,在土地、人口、城池、人才、科技等方面全面超越了蜀漢、東吳。蜀漢、東吳獨木難支,不得不聯合起來抵抗魏國。雖然魏國在進攻方面有所失敗,但其強大的防守讓蜀漢、東吳一次又一次地潰敗。同時,蜀漢、東吳各有算計,聯盟埋下裂痕是在所難免的。



晉朝作為魏國的全面繼承者,在國力上已經一騎絕塵。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等三代家族開創者從逐步掌握魏國的軍權、政權,到實現王朝的建立做出了不懈努力。

從高平陵政變開始,司馬家族清剿了以曹爽為代表的宗室力量,以毋丘檢、公孫淵、諸葛誕等為代表的擁曹地方武裝割據力量,使魏國的軍政達到了空前的統一,國家力量演變成戰爭機器,為攻滅蜀吳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創造了優越的政治條件。




公元263年,司馬昭主持三路大軍進攻蜀漢,蜀國後主劉禪不戰而降,司馬家族全面接收了蜀漢。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天府平原和長江上游通道。在地理上居高臨下,對長江下游的東吳造成極大的震懾和威脅,為後面滅吳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

蜀地的兵甲之士經過十幾年的融合,成為了晉軍上游水軍的主要力量。蜀地優越的自然條件,為晉軍提供了充足的糧草,不為後方糧道作為考量。蜀地的山高林深,為晉軍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建造戰船,裝備水軍,可與東吳水軍一較高下。



可以說,晉朝滅蜀,不僅斷絕了東吳的唯一盟友,更增添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戰爭資本。這使東吳防守力量更加分散,20萬的常備軍在數千公里的長江防線上只能是九牛一毛。

長江天險只能防守來自北方的一隅,而不能防禦來自長江上游的一隅。長江天險不能實現從北到南的跨越,在順流而下的趨勢下不攻自破。

公元265年,司馬炎正式取代了曹魏王朝,建立了晉朝。經過10餘年的休養生息,公元279年正式滅吳。



二、晉國國力雄厚,吳國內耗不斷

前面說道司馬家族不僅整合了魏國、蜀國的軍政資源,還重視農業生產,發展經濟。司馬炎即位後,分封宗室子弟,控制地方勢力,加大對士族的保護政策,達到拱衛京師的目的。可以說,晉朝的國力十分雄厚,已經不是吳國所能抗衡。

晉朝從滅蜀後,就開啟了滅吳攻勢。主要從戰爭準備和輿論攻勢兩大方面入手。晉朝襄陽方面軍羊祜採取“以善取勝”的輿論攻勢,進一步瓦解東吳將士的抵抗心理,將其拉入晉朝的陣營。



而此時的吳國已經走上了苟延殘喘的下坡路。昏庸殘暴的孫皓,窮奢極欲,大興土木,營造宮殿,同時,又迷信方士之說,自命不凡,沉湎於晉朝自取滅亡的美夢,大大放鬆了晉朝的警惕和防備,軍事力量不斷下滑。在朝堂上,親小人,遠賢良,光高級大臣就有數十人喪命於君主的刀下。

十幾年的時間裡,人才流失十分嚴重,到了晉滅吳的戰爭階段,前去抵抗的無一不是土雞瓦狗的角色。在晉國數十萬大軍的軍事攻擊和輿論攻勢下,江南諸地的官員們或降或逃,幾乎沒有遇到強烈的抵抗,來自蜀地的水軍就兵臨建康城下,上演了一番一片降幡出石頭的劇目。



孫皓本人窮兵黷武,多次率軍北上爭雄,結果屢次屢敗,不僅與江東士族產生了隔閡,也讓國家實力遭到削弱。百姓不堪暴政,士族離心離德,為東吳的加速滅亡埋下了根基。

吳國雖然佔據了南方絕大部分,但此時的南方還沒有被開發,大部分還處於蠻荒狀態。只有靠近長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的城池為吳國提供物資、人口,所以說吳國的經濟是十分脆弱的,吳國的軍事力量也是非常有限的。20萬常備軍打光了,可能就沒有多少後備力量,長江沿岸的城池丟失,無法提供後續的物質基礎。



此時的吳國不僅朝堂上離心離德,內部地方上也從未達到真正的統一。山越人的反覆叛亂讓吳國大費腦筋,雖不至於傷筋動骨,但也是極大的內耗。

吳國自大帝孫權逝世後,朝堂黨爭內鬥不斷,皇室內部更是充滿著血腥與暴力。長達數十年內的內鬥,嚴重削弱了吳國本身的實力。一大批能征善戰、功勳卓著的元老們死於非命,後代人才離心離德,不堪重用,東吳已經到了病入膏肓之際。



總體來說,晉朝在不斷增強,東吳在不斷衰弱,此消彼長的趨勢下已成定局。東吳內政的混亂、人才的流失、軍事戰略的誤判、帝王的昏庸、地理的瓶頸、盟友的喪失等都是加劇東吳滅亡的主要因素。


慵懶國王


279年11月,王濬率水陸大軍自成都沿江而下,過瞿塘峽、巫峽,進至秭歸附近。王濬率巴東監軍、廣武將軍唐彬攻破吳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擒吳丹陽監盛紀。然後順流而下,進入西陵峽,遇到了吳軍設置的攔江鐵鎖和暗置江中的鐵錐。由於此前羊祜擒獲吳國間諜,羊祜捕獲吳間諜,得知上述情況,王濬就做了幾十個大木筏,每個也有方百餘步大,筏上紮成草人,被甲執杖,令善水士兵乘筏先行,鐵錐刺到筏上都被筏帶去。又做火炬,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灌上麻油,放在船前,遇到鐵鎖,就點起火炬,將鐵鎖熔化燒斷,於是戰船通行無阻。

這裡不難看出兩個更重要的問題!!第一個就是,“赤壁之戰”到底存在嗎?根據王濬的攻堅技術來看,他自上游而下,大木筏把鐵椎帶走,靠著什麼?水流!由此可見荊州地區長江中游的水流在當時是相當湍急得,而周瑜們是自下游而上!去進攻曹操的水軍,我不明白這船怎麼劃呢?”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傾之,煙焰張天,人馬溺死者甚...”哈哈😄?赤壁之戰?子虛烏有!!!我信王濬的大火而不信周瑜的“火”。再說,冬月什麼風如此的猛?西北風,沒問題!東南風?呵呵。

第二,根據王濬伐吳的進程來看,夷陵之戰,劉備是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的!當時,東吳並沒有在水中設置障礙,劉備依靠水軍完全可以擊敗陸議!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初三,攻克西陵,俘獲吳鎮南將軍留憲、徵南將軍成據、宜都太守虞忠。初五,攻克荊門、夷道二城,俘獲監軍陸晏。初八,攻克樂鄉,俘獲水軍督陸景,平西將軍施洪等投降。王濬從蜀出兵,兵不血刃,無堅不摧,夏口、武昌的吳軍,無敢支吾抗拒者。於是揮師順流而下,直抵吳都附近的三山。

劉備為什麼要放棄水路呢?須知,劉備也是一生征戰沙場,經年作戰,大小戰鬥無不親臨指揮,其作戰的作風也是頑強,勇猛得。黃權勸諫說:“吳人驃悍善戰,而我軍又水路出兵順流而下,易進難退,為臣乞請您讓我為先頭部隊去試探敵人虛實,陛下應當在後面坐鎮。”劉備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王濬伐吳不是也沒有退路嗎?因此,夷陵之戰,責任未必非得劉備一個人來承擔?黃權!負責水軍主力之主力部隊的黃權,沒有勝利的信心!夷陵之戰,巨大優勢情況下的慘敗,水軍指揮員應該殺!!!


公明淏


陳壽寫《三國志》,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對東吳很不待見,除了孫策早死,東吳的四個皇帝都被寫的比較不堪。《三國演義》也保持了同樣的態度,一提到江東,好多大人物都說是“鼠輩”,一臉的不屑。

東吳最後一任皇帝孫皓,被史書描寫的也很是不堪。陳壽是這麼說的:“皓之淫刑所濫,隕斃流黜者,蓋不可勝數。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謀夕。”這個孫皓在陳壽筆下,就是類似於商紂王一樣的暴虐之君。那麼,晉武帝司馬炎揮師南下,弔民伐罪,摧枯拉朽不是很正常嗎?

(晉武帝司馬炎其實是一個好人)

其實孫皓當然沒有那麼好,可是也不會有陳壽說的那麼糟糕。陳壽這麼寫東吳,是因為陳壽年輕時在蜀國,又是史學家,對東吳與蜀漢的恩怨情仇是清楚的。後來到了洛陽,當了晉朝的官,自然要把晉朝統一這事說的光明正義。作為反派,東吳孫皓就必須是“天下萬惡于歸焉”。

孫皓23歲被推舉做皇帝,是因為他早有令名,風評很好,很多人說他像孫策。當時蜀漢已亡,東吳面對北方的軍事壓力急劇增加,東吳景皇帝孫休駕崩時才不到30歲,孩子都還小,國無長君,如何抵禦強敵?於是,這皇位才落在了孫皓頭上。

這孫皓在位頭幾年還是相當不錯的,辦了好幾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比如他就把宮裡的好多宮女都放回去讓他們跟人婚配。這樣一來,孫皓的名聲就更好了。

在坐穩了皇位後,孫皓在一天上朝的時候突然把兩個顧命大臣給殺了。事變發生的太過倉促,群臣都被孫皓的幹練動作懾服。從此,權歸孫皓。

孫皓要誅殺顧命大臣,必然不是孤身一人,相反,年輕氣盛的孫皓團結了很多官三代、官四代的青年才俊。這成為孫皓執政的最大底牌,不僅保證了權力的順利過渡,還將承擔著實現孫皓一統華夏的戰略構想。此時孫皓是東吳自從大帝孫權去世以後掌握實權最多的皇帝了。


(孫皓殺了很多人搞的人心背離)

孫皓被認為有孫策之資,所以,他也是要北上跟司馬炎掰掰手腕,他曾經親自帶領軍隊北上攻打襄陽,還派遣東吳名將陶潢等人南下進攻交州。打襄陽的戰爭失利了,可是南方卻打贏了。當孫皓想把陶潢調到南京的時候,南方的士眾數千人上書請求留下陶潢。孫皓就同意了。結果,沒過幾年西晉大軍就發動了進攻。

其實,西晉內部對於是不是要攻打東吳也發生了分歧,要不然也不會等到攻吳策劃人羊祜都病死了還遲遲不出兵。可能是被孫皓的示威進攻嚇住了,也可能是西晉水軍還沒有準備好,還可能是因為北方鮮卑族的搗亂,也可能是西晉王朝內部關於政治勢力平衡的原因,總之,司馬炎讓賈充這個反對伐吳的太尉作為攻吳的總指揮,贏了是打賈充的臉,輸了也是打賈充的臉。

孫皓方面呢,還在迷之自信,認為司馬炎不會來打他。他這個人很迷信,凡事都喜歡占卜,而且都穿鑿附會成自己將會統一華夏,既然天命在我,那麼司馬炎必敗。結果,他不修戰備,也沒有像陸遜抵抗劉備時收縮戰線。當西晉六路大軍齊頭並進的時候,東吳幾乎是全線被動,長江沿線各處軍力都不能調動,所謂千里江防,一觸即潰。到後來,東吳可戰之軍只有丞相張悌的3萬精銳。

孫皓最後還想搏一把,把陶潢的弟弟陶叡叫來了,讓他帶領南京臨時組織的2萬軍隊去迎擊北方來敵。陶叡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戰前演說,第二天當他從軍帳裡出來,發現軍隊跑的一個不剩。

孫皓哀嘆,千里江防,不是城池不夠堅固,不是糧草不夠齊備,不是兵力不夠精銳,而是沒有人願意去戰鬥了。此時,他身居建業宮中,被西晉大軍圍困,如果他選擇拼死一戰,都城裡已經沒有可信賴的兵將了。以孫皓往年的所作所為,幾乎可以斷定,西晉大軍一旦攻城,不出幾日,城中必有內亂,捉了孫皓獻給晉軍。

這是因為東吳的世家大族的勢力過於強大,即使經過東吳四代皇帝的打壓,依然是根深葉茂,打殺不盡。相反,出於對孫吳政權加強中央集權的反動,這些世家大族都選擇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孫皓勢力強大時,都隱忍蟄伏,當西晉大軍一到,各種帶路黨層出不窮。孫皓的幾個鐵桿粉絲,實在無法支撐起團結東吳世家大族的重任。到最後,正是這些世家大族的背叛,才讓東吳政權毀滅的悄無聲息。


(西晉20萬大軍六路伐吳)

當孫皓投降後,東吳還有很多孫皓的軍政心腹還在抵抗,孫皓因此寫了很多勸降書給到各地的將軍。陶潢接到書信後,號啕大哭好幾天,然後才派人到洛陽去見司馬炎。

所以,晉滅吳之所以如此順利,用時四個月就告全功,其原因有:

其一,萬事俱備。西晉滅吳前後準備18年,在司馬昭時就有吞吳之計劃,準備充分。孫皓卻盲目樂觀自信,對亡國徵召不以為意。

其二,世家投敵。孫皓集權太過急切,惹翻了東吳世家大族,以至於沒有再現赤壁之戰時江東世家大族聯合作戰的精誠團結,只有孫氏一族在打仗,其他世家大族要麼坐看成敗,要麼直接投敵。

其三,大勢所趨。西晉國力、軍力遠勝東吳,吳軍初戰兩場大敗,從士卒到將軍都產生了戰爭終將失敗的預期,不肯再拼死力戰。

其四,戰略得當。西晉大軍千里奔襲,直搗黃龍,將孫皓逼降,其餘地方傳檄而定。

其五,名將不在。東吳最後的成名將領已經不多了,鎮守南方的陶潢算是一個。可是他最終等來的是孫皓的勸降書。

總之,西晉攻吳,就是有備打無備,東吳之滅亡也是大勢所趨。其實,整個南朝,除了東晉與世家大族共享天下,延續了102年國運,其餘的宋齊梁陳,其國祚都不長。這都是因為皇室隨著人口增多,集權傾向加強,世家大族因此開始尋求另一個政治代言人。

東吳之滅,也是如此。與孫皓當然有關,卻也不是必然,孫皓如今在史書上的形象,幾乎可以肯定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摸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