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霞:把家搬進警務室 一路相隨呵護平安鄉里

劉炳霞:把家搬進警務室 一路相隨呵護平安鄉里

劉炳霞海報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10月27日訊(記者 李乃馨 通訊員 解朋龍)劉炳霞,48歲,是利津縣公安局明集派出所副所長、鄭家警務室社區民警張署峰的妻子,也是鄭家警務室的一名協警。不同於大多數警嫂在警察丈夫背後默默支持、當好後勤部長,劉炳霞親自衝到了前線,發揮自己性格活潑的特點,與各村婦聯主任、網格員聊得火熱,使他們成為警務室的“千里眼”“順風耳”“擴音器”。自從劉炳霞來到鄭家警務室,“夫妻警務室”成為了轄區的一張名片,更成為廣大村民的貼心人。

刘炳霞:把家搬进警务室 一路相随呵护平安乡里

在利津縣公安局明集派出所鄭家社區警務室,民警張署峰和妻子劉炳霞在辦公。

因愛追隨,從縣城來到農村

她的到來讓“最後一公里”更有人情味

位於明集鄉南部的鄭家警務室是遠近聞名的夫妻警務室,丈夫張署峰是社區民警,妻子劉炳霞是協警。

刘炳霞:把家搬进警务室 一路相随呵护平安乡里

張署峰夫妻到轄區九小場所開展檢查

刘炳霞:把家搬进警务室 一路相随呵护平安乡里

圖為張署峰載著妻子劉炳霞入戶走訪

刘炳霞:把家搬进警务室 一路相随呵护平安乡里

圖為張署峰夫妻將採集來的轄區流動人口信息錄入電腦

基層派出所警力緊張,民警值班主副班兩班倒,非常忙碌。隨著公安系統基層基礎建設的推進,對警務室工作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張署峰比過去更忙了。白天走訪入戶、採集信息、防範宣傳,晚上回家整理資料、製作宣傳課件,經常忙到深夜。看到丈夫沒白沒黑地幹,劉炳霞很是心疼,開始著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支持丈夫工作,僅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有與協警崗位相匹配的素質與能力。劉炳霞高中畢業,處理文字材料並不難,經常幫助丈夫整理資料。時間一久,派出所領導發現出自張署峰的文字材料規範條理、闆闆正正,才發現了一直藏在張署峰背後的幫手。為了最大程度支持丈夫的工作,劉炳霞辭去原有的工作,2017年9月,她從縣城來到農村,成為鄭家警務室一名協警。

刘炳霞:把家搬进警务室 一路相随呵护平安乡里

每天,警嫂劉炳霞都要走村入戶開展巡邏走訪、信息採集等工作

警務室是公安工作的“最後一公里”,是距離群眾最近的地方。鄭家警務室以前只有男民警、協警,有點冷清,自從劉炳霞在這安營紮寨,警務室熱鬧了、人氣旺了。民警外出執行任務,群眾來到警務室說事拉理,劉炳霞總是倒上水熱情接待,先穩定住大家的情緒。村裡的網格員大多數是女性,有了劉炳霞坐鎮,網格員們沒事兒就來警務室坐坐,大家喝茶聊天的功夫,村裡的信息就全掌握了。村民之間有了糾紛,比起上綱上線依法依規處理,村民們願意找她來評理。

去年,警務室所在轄區因鐵路施工,有一批外來務工人員需要在附近村莊租住民房。瞭解到這一信息,劉炳霞及時組織各村網格員,第一時間把村民出租房屋的情況彙總上來。外來人員情況、租住房屋情況、租賃合同等信息,警務室掌握得清清楚楚。到今年上半年,鐵路施工完成,前來租房的外來務工人員四五十人、15戶出租院落的情況完完整整在警務室留下了記錄。期間,沒有發生一起務工人員與當地村民的糾紛,劉炳霞和網格員們所做的工作,產生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婦女說了算,調解矛盾瞅準當家人

創新工作法,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

劉炳霞性格活潑、溝通能力強,處理群眾糾紛有著男民警難以比擬的優勢。“壯勞力一般外出打工,留在家裡的以婦女、老人居多,一般家裡有啥事婦女們說了算。特別是在處理糾紛過程中,男的不好吱聲,女的情緒高漲,只要把婦女同志的情緒穩住了、做通他們的工作,糾紛就好處理了。”

刘炳霞:把家搬进警务室 一路相随呵护平安乡里

警嫂劉炳霞走訪村民,瞭解鄉情民意,收集治安情況

今年4月,轄區內兩戶村民因宅基地劃分不明確產生糾紛,後鄰蓋房子想用上牆體厚度的30公分,前鄰則認為這30公分不在對方的宅基地範圍內。矛盾解決不了,為這事兒,派出所三天出了五次警。幾次調解,拿主意的時候兩家都是女人拍板,男人大多悶著頭不做聲。她分別找到兩家的女人做工作。“先不說人家能不能讓你把院牆從這修起來,就算你修起來了,以後每回看見這面牆想到當時的不痛快,你也來氣是不是”。

明集鄉是個民風淳樸的農業鄉鎮,發案以矛盾糾紛居多。結合工作實際,警務室創造性地提出了“六心調解法”和“七位一體調解機制”。通過這套工作方法,把警務室民警、司法所張、駐村律師、村兩委成員、家族長輩、駐村義警、警嫂融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優勢、身份影響力,以耐心細緻的工作,化解矛盾糾紛、融洽鄰里關係。自劉炳霞以協警身份加入到警務室工作以來,轄區刑事案件實現零發案,治安案件發案率下降70%。每年調解糾紛達到二三十起,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刘炳霞:把家搬进警务室 一路相随呵护平安乡里

夫妻警務室的宿舍簡單而溫馨,圖為劉炳霞整理床鋪。

今年劉炳霞的兒子考上大學,夫妻倆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兩人把警務室當成自己的家。白天在轄區巡邏走訪,晚上製作防盜防騙的課件到各村播放,提醒村民注意防範,劉炳霞還組織村裡的婦女教跳廣場舞,融洽了鄰里關係、改善了村風民俗。

妻子照顧老人、孩子,裡裡外外全面周到

丈夫工作心無旁騖,榮譽屬於夫妻兩人

張署峰2006年從部隊轉業安置在利津縣公安局汀羅派出所,2013年任明集派出所副所長,基層派出所警力緊張,他又很少請假,一個月的大半時間都回不了家。因為回家少、回家晚,一棟樓的鄰居和他也不算熟。有一年,家裡裝修房子,張署峰抽空去新房子轉轉,和裝修工人說了半天話,對方還不知道他就是戶主。因為男主人指望不上,劉炳霞被鍛鍊成全能選手,買材料、換零件她都能幹,“眼看著家裡跑水了不能幹瞪眼等著吧,他在局裡又回不來”。2012年張署峰的大姐去世,家中老人心情一直不好,為了轉移老人注意力,夫妻倆商量著為老人翻蓋房子。備上料的第二天,張署峰接到任務外出,整個蓋房子期間都是劉炳霞全程盯著。

刘炳霞:把家搬进警务室 一路相随呵护平安乡里

圖為警嫂劉炳霞為張署峰整理警容著裝

儘管聚少離多,承擔了家裡的大部分工作,劉炳霞卻一直很知足。剛結婚時,張署峰在遼寧當兵,娘倆兒在利津生活,一年也見不上幾回。轉業後,張署峰被安置在汀羅派出所,離縣城非常遠,一週才能回家一躺。後來,張署峰來到明集派出所,雖然仍是大半時間不能回家,但是離家比較近了。“以前帶著孩子去部隊看他,冬天在路邊等車,孩子凍得直哭。從部隊到局裡,從離家一百里到二十里,我其實是越來越知足的。如果問家裡的事兒我一個人承擔累不累,其實我早已經習慣了。你說哪個警嫂不習慣?”劉炳霞反問。

刘炳霞:把家搬进警务室 一路相随呵护平安乡里

圖為警嫂劉炳霞縫補張署峰的警服

刘炳霞:把家搬进警务室 一路相随呵护平安乡里

圖為張署峰夫妻整理單位的小菜園

做了協警,劉炳霞對丈夫的工作又多了一份理解。從前吃著吃著飯,張署峰的電話就響起來,往往是接完電話飯菜都不熱乎了,她心裡不滿,“這個電話不能吃完飯再打嗎?”現在她的認識變成了“這個電話不接不行”。從警以來,張署峰被評為“十佳社區民警”,先後五次獲市公安局嘉獎,榮立三等功兩次。

刘炳霞:把家搬进警务室 一路相随呵护平安乡里

多年來張署峰多次受到嘉獎表彰。滿滿的軍功章上,也有警嫂劉炳霞的一半。

“她心地善良,對我、對老人、孩子都很用心;又很要強,這些年老人生病、孩子考學都是她一力支撐。這些年我獲得的榮譽也飽含著她的支持與付出,這是屬於我們夫妻兩人的。”張署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