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兩千年前,便有中國人成功登頂“世界屋脊”,征服中亞諸國

西漢疆域的廣闊世界聞名,在著名的“絲綢之路”沿途國家中,曾盛傳著一位天神般的傳奇英雄的故事,這位英雄來自遙遠的東方國度,他把偉大的大漢名族的光輝遍撒西域諸國,並在赤日炎炎的沙漠和皚皚冰雪的蔥嶺下書寫出一段屬於自己的不朽傳奇……

遠在兩千年前,便有中國人成功登頂“世界屋脊”,征服中亞諸國

此人便是張騫。

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擔任大漢使臣的張騫帶著漢武帝鄭重交付的一項秘密使命,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毅然深入匈奴腹地,開始了為期十三年的艱苦跋涉。

之所以說張騫是位頂天立地的英雄,是因為他有著堅貞不十三年的艱苦跋涉之旅屈的意志,忠誠不二的品格,和時刻準備為祖國犧牲一切的崇高精神和勇氣。

那時的匈奴,不但是漢朝的大敵,而且令西域諸國同樣嚐盡苦頭,張騫的任務便是穿過一望無際的雪山和大沙漠,到達位於匈奴西方的國家大月氏,說服大月氏國王共同出兵對付匈奴,在軍事上對不可一世的匈奴形成包夾之勢,以緩解大漢邊疆地區的緊張局勢。

遠在兩千年前,便有中國人成功登頂“世界屋脊”,征服中亞諸國

要命的是,要想進入大月氏地區,必先經過匈奴領土,儘管在抵達匈奴地區後的行動倍加小心,但張騫一行還是被匈奴的騎兵發現,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後,他們全部被敵人俘虜,在捨生護衛象徵大漢朝主權的旌節時,張騫險些被匈奴兵殺害。

之後他們被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得知張騫等人要出使大月氏的來意後,匈奴單于王大怒,下令將張騫等人全部貶為奴隸,並且分散到各個地區給奴隸主放牧。

幾年後,趁著匈奴和西漢紛爭再起,匈奴單于四處調兵的大好時機,張騫偷偷溜了出去,並彙集了同行的三十餘人,趁亂向西北方逃離。

幾天後,他們終於逃出了匈奴的魔爪,但是在即將通向大宛國之前,卻被萬丈蔥嶺擋住了去路。

遠在兩千年前,便有中國人成功登頂“世界屋脊”,征服中亞諸國

蔥嶺,即帕米爾高原,中國古代稱“蔥嶺”(帕米爾是塔吉克語“世界屋脊”的意思),地處中亞東南部,我國的最西端,橫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是亞洲多個主要山脈的彙集口,平均海拔4000至7700米。

張騫一行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帕米爾山脈的最高峰,位於今天中國境內的公格爾山峰,海拔7649米,對於當時的條件來說,要想登上如此高的絕頂簡直是痴人說夢,即使換作今天裝備精良的極限登山運動員,也勢必要經過一番艱苦的磨練。

西漢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八月初的一個早晨,中國大漢王朝登山隊,在隊長張騫的率領下,信心滿懷地向蔥嶺發起衝刺,他們沒有專業的登山器械,更沒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有的只是一副為國默默奉獻的寬廣胸襟

遠在兩千年前,便有中國人成功登頂“世界屋脊”,征服中亞諸國

接下來,看看前方等著他們的那一系列艱難挑戰吧:

壁立萬仞的山峰,令人眩暈、氣悶的高原反應,滂沱大雨,刺骨的寒風,鵝毛一樣的雪花,兇如猛獸的山洪,深不見底的冰川,令人驟然失明的雪盲症,魔鬼般的傷寒傳染……

但是這一切都難不倒鐵骨錚錚的張騫,在領袖精神的感染下,登山隊的夥伴們齊心協力,腿摔傷了用木棍當柺杖,鞋子磨爛了用皮襖袖子包裹,繩索斷了用衣服擰上,硬是這樣一步步堅持下去,熬過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艱辛,最後成就了屬於這群大漢英雄們的史詩般的勝利。

經過九死一生的考驗,張騫一行終於走出了山谷,成功跨越了“世界屋脊”的超級挑戰,因為心裡時刻銘記著國家的神聖囑託,象徵大漢民族尊嚴的旌節始終掌握在張騫的手中,一刻也沒有丟掉。

遠在兩千年前,便有中國人成功登頂“世界屋脊”,征服中亞諸國

在此之後,他們又先後經過大宛(今屬烏茲別克斯坦)、康居(今屬烏茲別克斯坦)等國,最終到達目的地大月氏(今屬阿富汗)。

其後又過兩年,共歷時一十三年,代表大漢出使西域的張騫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迴歸祖國的懷抱,出色完成了國家交付的使命。

以後還有二次出使,這裡不再贅述。

可以說,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為中國與當時的西域諸國成功搭設了一條友誼的橋樑,為中西貿易、經濟、文化交流,以及開闢七千公里“絲綢之路”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遠在兩千年前,便有中國人成功登頂“世界屋脊”,征服中亞諸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