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嚴重減員,部隊頭重腳輕,經扎西整編,僅紅一軍團保留師

紅軍在湘江之戰中損失很大,經過一路作戰,紅軍的兵力從長征開始時的約10萬人,到遵義時不足3萬7千人。

遵義會議後,情況依舊不樂觀。薛嶽兵團帶周渾元、吳奇偉兩個縱隊8個師尾隨紅軍,黔軍王家烈部3個師向遵義發起反撲。在川南,川軍潘文華集中10多個旅的精銳佈防,意圖堵住紅軍入川之路。湘軍劉建緒部4個師已進至黔東,鄂軍1個師又1個旅,沿烏江下游佈防,阻止紅軍東返。滇軍孫渡部3個旅又1個團向昭通、畢節地區開進,防堵紅軍西進。桂軍廖磊部2個師已經趕到了貴州的獨山一帶,準備策應進攻紅軍。

在西南地區,蔣軍集中了40萬軍隊!紅軍雖然在遵義會議糾正了軍事路線的錯誤,毛主席再次回到了核心,但面臨的壓力空前巨大。

紅軍嚴重減員,部隊頭重腳輕,經扎西整編,僅紅一軍團保留師

遵義會議油畫

紅軍嚴重減員,部隊頭重腳輕,經扎西整編,僅紅一軍團保留師

王家烈

紅軍將自己前進的方向定為四川。1月19日,下達《關於渡江的作戰計劃》。計劃指出,“我野戰軍目前基本方正,由黔北地域過川南渡江後轉入新的地域,協同四方面軍由四川西北方面實行總的反攻”,並決定“以粉碎敵人新的圍攻,並爭取四川赤化”。這就不可避免地與志在將紅軍堵截在川外的川軍正面作戰。

紅軍分三路縱隊向赤水急進,但川軍主將郭勳奇速度也很快,川軍2個旅先於紅軍進入赤水,並對紅一軍團進行反撲阻止紅軍北進,川軍總共預備隊2個旅積極圍追紅軍,其先頭部隊已到達土城以東地區,川軍模範第三旅隨後跟進。

紅軍嚴重減員,部隊頭重腳輕,經扎西整編,僅紅一軍團保留師

川軍

面對來勢洶洶的川軍,紅軍決定趁薛嶽兵團尚在烏江南岸,黔軍新敗無力進攻的有利局面,集中主力對川軍圍追的4個團進行圍殲作戰。

1月28日晨,紅軍集中紅三軍團、紅五軍團及幹部團,對前進至楓村壩、青槓坡的川軍進行圍攻。但由於敵情有誤,尾隨紅軍追擊的川軍不是4個團而是2個旅6個團。而且川軍的戰鬥力也出乎紅軍意料。土城戰役時,劉湘模範師的步兵連,全連3個排9個班,每排一個步槍班,一個衝鋒槍班,一個47毫米小迫擊炮班,所以戰鬥打得極其不順利。

紅軍不斷對川軍發起進攻,川軍也積極應戰,戰鬥打成了拉鋸戰,後來紅軍投入紅一軍團也沒有改變戰場態勢。而這時,川軍獨立第三旅、教導第二旅和在赤水城的兩個旅一個團也趕到戰場,對紅軍側後進行攻擊。敵情的變化,促使紅軍只得放棄土城,1月29日晨,紅軍分三路渡過赤水。

紅軍嚴重減員,部隊頭重腳輕,經扎西整編,僅紅一軍團保留師

蔣氏

紅軍嚴重減員,部隊頭重腳輕,經扎西整編,僅紅一軍團保留師

紅軍時期的彭德懷

遵義會議之後,雖然指揮員層面進行了調整,但紅軍部隊的情況依舊混亂。根據1935年2月18日《由川南迴師東向對政治工作的指示》中記載:“自遵義出發後,由於疲勞、給養之不足,特別是政治工作的不深入,除個別部隊外,部隊中散漫疲勞現象是在增長,軍紀風紀相當鬆懈……減員較一月前增長,損壞與遺失武器加多。這些現象是與部隊的鞏固、紀律的保持,尤其是戰鬥情緒的發揚,水火不相容的。”

可見當時紅軍內部情況之嚴重。面對這個局面,紅軍上層只好調整部署。

2月7日,指揮部決定暫緩執行北渡長江計劃,改取“以川、滇、黔邊境為發展地區,以戰鬥的勝利來開展局面,並爭取由黔西向東的有利發展”。各軍團受命,迅速脫離川敵,向扎西地區集中。2月9日,各軍團相繼到達扎西地區。在這裡紅軍將迎來長征途中最為重要的一次整編。

紅軍嚴重減員,部隊頭重腳輕,經扎西整編,僅紅一軍團保留師

長征結束後紅軍某部

紅軍長征經歷了數次血戰,各部隊的編制空缺很大,而紅軍機關的比例卻很高,這也造成了紅軍“頭重腳輕”的局面。為了更好整合戰力,紅軍決定對現有部隊進行統一整編。2月10日,發佈《關於各軍團縮編命令》,由此開始了整編。命令指出“為適應目前戰鬥的需要,並充實各連隊的戰鬥力,以便有力的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便於連續作戰,特決定實行縮編”。

全軍除了幹部團以外共編16個團,編餘人員全部補充野戰部隊,並扔掉了最後的負重包袱,實際戰鬥力提升,機動能力空前提高。除了紅一軍團保留師的編制外,其他3個軍團都取消師這一級編制。

改編後的情況為:

紅1軍團(林彪、聶榮臻)兩個師:紅1師(陳光、劉亞樓),轄紅1團、2團、3團;紅2師(李聚奎、黃甦),轄紅4、5、6團。經此改編,紅1軍團成為唯一保留師的軍團,林、聶軍團的主力地位空前凸顯。

紅3軍團(彭德懷、楊尚昆)轄紅10、11、12、13團。

紅5軍團(董振堂、李卓然)轄紅37、38、39團。

紅9軍團(羅炳輝、何長工)轄7、8、9團。在扎西紅軍還積極擴紅,增加了3000新戰士。

紅軍嚴重減員,部隊頭重腳輕,經扎西整編,僅紅一軍團保留師

紅軍時期的林彪

隨著扎西整編的完成,紅軍在整體戰鬥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部隊的機動性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在隨後紅軍再渡赤水、重佔遵義並在婁山關之戰中,重創蔣軍吳奇偉縱隊59、90師,繳獲大批武器、彈藥。最終,紅軍成功四渡赤水,化被動為主動,擺脫了蔣軍的圍追堵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