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更多測評,快關注差評~

怎樣才能拍出好看的照片?這是託尼上大學入坑了攝影后,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不怕差友們笑話,自從接觸攝影開始,託尼就覺得器材在拍照中佔了很大的比重,所以自己到現在已經換過不下五六臺相機:

最初為了追求輕便選擇的索尼黑卡 5,後來為了更高可玩性先後換了尼康 D7200、佳能 80D,再後來因為富士的膠片色彩選擇的 X-T20,接著作為生產力的索尼 A7M3,再到現在的 X-T3。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每每看到網絡上別人分享的好看照片,中毒的同時除了關注照片本身構圖色彩與情緒,更多的注意力還是放在拍攝它所用的機身和鏡頭上。

以至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託尼我就是一個妥妥的器材黨,攢夠錢後的究極目標,也僅僅只是打算在不同品牌的幾臺全畫幅相機之間換著玩。

一般傳感器的尺寸大小決定了相機的高低端定位

手機攝像頭的傳感器都在 1 英寸( 13.2*8.8mm )以下

相機傳感器大小:中畫幅>全畫幅>APS-C>4/3畫幅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範圍之所以是全畫幅,是因為在潛意識裡,1 英寸卡片機算是入門,4/3、APS-C 畫幅的相機就算是中端,而全畫幅相機,理所當然的就是高端。

至於哈蘇 ,飛思,徠卡等更頂級的相機,動輒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高昂售價,作為一個普通攝影愛好者的我,那是想都不會想。

直到有機會上手了哈蘇的中畫幅無反( 無反就是我們俗稱的微單相機) X1D II 50C,託尼這才覺得自己拍照的重點不再應該是糾結器材的好壞,而是該回到攝影本身上來。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畢竟拿著頂級相機拍照,如果還拍不好照片,就再也沒借口怪相機不夠好了。

這臺相機到底有多貴

提到哈蘇這個牌子,不少差友們可能會對它比較陌生,託尼自己也一樣,在沒深入瞭解之前,對它的印象僅僅停留在價格貴這個層面。

沒曾想它早在 1969 年,就隨著阿波羅宇宙飛船首航登上過月球,那幾張被我們熟知的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的照片,就是使用哈蘇相機拍攝的。

阿波羅11號航天飛機登月照片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圖片來源 NASA

至於這臺哈蘇 X1D II 50C 的前代 X1D I,更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臺中畫幅無反。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這倒是讓託尼一改原有對它僅僅只是按情懷賣高價的偏見。

哈蘇從創立到現在已經經歷了漫長的 78 年相機歷史,期間柯達倒閉,祿來被收購,康泰時隕落,沒點技術實力也不會風光至今。

理所當然的,擁有歷史底蘊和技術加持的哈蘇相機,售價自然也不便宜。

託尼手上的這臺,光是機身就要 39990,要是再配上一兩個鏡頭,隨隨便便就到了十萬以上。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也正因如此,託尼在用這臺相機的時候,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手滑,幾萬塊瞬間就給摔沒了。。。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不過跟起它的前代和其他中畫幅相機的市場價相比,這臺哈蘇的價格已經相當有競爭力了。

不那麼中畫幅的外觀

要說看到相機的第一眼,託尼就感受到了它從裡到外透露著的精緻感。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簡約方正的造型,全金屬磨砂的機身搭配石墨灰的配色,加上正上方的 Hasselblad 標識雕刻,低調卻不乏質感。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特別是這顆黃色的快門按鈕,看著就很提神,和徠卡相機上的靈魂標誌紅色可樂標有的一拼。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在託尼用過的相機裡,如果說索尼相機的設計給我的感覺是偏向工業,富士偏向文藝,佳能偏向舒適,尼康偏向務實。

那麼哈蘇則更偏向於簡約純粹,純粹到全身上下沒有一點多餘的累贅,就是為了攝影而生。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除去精湛的工藝設計外,託尼還驚訝於一臺中畫幅的相機,它的體積居然能夠做到如此小巧。

按理來說,相機上搭載的傳感器尺寸越大,為了容納下更大的傳感器,機身體積也就越大。

左中畫幅,右全畫幅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所以全畫幅往往會比殘畫幅相機的體積要來的大些,如果傳感器的尺寸是中畫幅,體積就更大了。

但它卻把重量控制到和全畫幅相機差不多重,在其他中畫幅無反相機裡,體積也算是最小的。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緊湊的機身對於像託尼這種還沒練出麒麟臂的人來說極其友好,外出攜帶幾乎沒有多大壓力。

極其簡便的操控

託尼本以為這臺相機操作起來會有點難度和門檻,畢竟相機本身的定位就在更高端,更專業的領域上。

但當真正用上了後,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哈蘇的 UI 操控是我用過的所有相機裡最直觀舒服的。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開機之後,ISO / 光圈 / 快門速度等參數在這塊超大的觸控顯示屏上顯而易見。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調整參數,直接在屏幕上觸摸滑動就能調整。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相機的主菜單界面則採用了簡單的九宮格設計。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拖動或長按就能自定義菜單的佈局,可以說就是傻瓜式的操作邏輯。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除了易用性媲美老年機的 UI,它的操控同樣簡便。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光圈 / 快門優先等相機常用的模式切換直接靠轉盤調整,按下轉盤還可以將模式鎖定防誤觸。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手動( MF )/自動( AF )一鍵切換,ISO 和白平衡也單獨設置了切換按鍵,覺得不常用也可以在菜單裡重新自定義兩個按鍵的功能。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快捷鍵加上前後波輪,再配合側邊的五個功能按鍵和屏幕觸控,上手幾乎沒有任何學習成本。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照片的回看與放大也同樣可以通過多指觸摸來完成,就算你用取景器取景,同樣可以在屏幕上滑動手指來對焦。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在這塊可換鏡頭相機中尺寸最大的屏幕上,哈蘇真的是一點也不浪費,充分利用到了極致,屏幕觀感也可以稱得上是細膩。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整個相機所有的操作和反饋,給託尼一種像是在玩手機的錯覺。

機身自帶熱靴( 用來連接配件的座子 ),兩個 SD UHS-II 卡槽,Type-C 充電口,3.5mm 麥克風和耳機接口,接口配置和擴展倒是和主流的旗艦相機沒有多大區別。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足的話,那就是它的屏幕是固定的,並不能左右側翻也不能上下翻轉,不是所有時候都能很舒服的通過取景器來取景。

相機自動對焦的速度適合拍攝靜物或者慢速移動物體,想要抓拍可能就有些吃力了。

現在這臺相機暫時也拍不了視頻,想拍視頻還需要等不久後哈蘇更新了固件來支持。

無可挑剔的畫質

當然對於一臺中畫幅的相機來說,畫質才是人們選擇中畫幅的真正理由。

相信玩相機的差友們都聽說過底大一級壓死人的說法,它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一個基本的事實。

左 APS-C,中全畫幅,右中畫幅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這是因為相機的傳感器尺寸越大,單位像素就能夠獲得更多的光線,照片捕捉到的細節會更多,從而擁有更好的色彩還原和更高的寬容度。

之前託尼用 APS-C 和全畫幅相機就能很明顯的體會到傳感器尺寸帶來的差距,到了這臺中畫幅相機上,傳感器變大後帶來的差距就更大了。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5000 萬像素的傳感器不是蓋的,拍出的照片放大之後照樣清晰銳利,滿足了像託尼這種數毛黨對細節的極致追求。

你能透過模特的眼睛,看到她眼中的風景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16bit 的色彩深度( 儲存 1 像素的顏色所用的二進制位數 )以及 14 檔的動態範圍( 相機所能夠拍出的明暗層次 ),色彩和明暗過渡自然的同時,託尼在後期時對它的畫質和寬容度簡直感動到流淚。

尤其是在暗光環境下,畫面照樣能有純淨的表現,後期可調整空間依舊很大。

1/60 秒 ISO800 f1.9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1/60 秒 ISO400 f1.9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1/60 秒 ISO400 f1.9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1/500 秒 ISO100 f1.9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以上圖片均由哈蘇 X1D II 50C 搭配 XCD 80mm F1.9 拍攝,圖片經過處理,上傳的照片不可避免的又經過了微信的二次壓縮 。

到了這個時候,託尼才終於體會到相機這麼貴錢都花在哪了。

不到四萬,等於白送?

以往哈蘇給人感覺是,它並不是適合絕大多數攝影愛好者入手的相機品牌,不是它的相機做的不夠好,而是因為它的價格門檻本身就比較高。

但這次哈蘇 X1D II 不到四萬的機身價格,售價相比於前代可以說是腰斬,不可謂不親民。

用了10萬塊的哈蘇相機後,我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如果你問我值不值得買,要是你對畫質有追求的話,並且可以忍受前文提到的那些缺點的話,託尼肯定會說值得。

極致的畫質和超高的分辨率,帶來的好處是照片經得起後期裁剪和調整,經得起放大和打印,從而在風光、旅遊、人文攝影中擁有了更多的可能和創造性。

在我使用它的整個過程中,感受到的是純粹的攝影,說是相機出色也好,說是信仰加成也罷,那種全身心投入到攝影中的感覺,確實是我在其他相機上不曾體驗過的。

當器材不再是受限因素,那麼決定你照片好壞的,就是相機背後的人的審美了。

“ laji哈蘇,就算白送我我都不會拒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