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門回首嗅青梅cy
公司、崗位、薪酬、人才,四者之間任何一個不對都將影響僱傭關係是否成立!換句話說公司與人才之間本質是供求關係,且供求關係也存在相互切換!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指公司發展需要人才是求,相對而言人才是供;然後人才不是白供,他們對企業存在職業期許(如:崗位、薪資、福利、發展等訴求)自然變成了求,企業卻變成了供。
所以並不是企業看上了誰,對方就一定願意入職,若是企業所提供的崗位及配套薪資等無法滿足他,僱傭關係一樣也無法成立!
若是不考慮求職者這方面的因素,單純從企業角度來論述企業在三本畢業北大讀研和北大本科生中優先錄取誰,我們認為評估條件不夠,必須附加四大條件才能作出明智的選擇:
一.公司人設
這是一傢什麼類型/行業的公司,主營什麼業務,目前規模有多大;這些將決定公司引進什麼樣規格的人才!
二.招聘崗位
不同公司的同一個崗位對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同樣的公司不同的崗位對人才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只有鎖了公司人設和招聘崗位,才能大致鎖定了所需的人才類型。
三.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就是對該崗位的工作內容進行大類描述,明確崗位的工作範圍與類別,對工作開展有指導意義。
四.任職條件
對招聘的崗位所需要人才的要求進行詳細闡述與刻畫,進一步鎖定該崗位所需人才的畫像。
舉例:
👍公司人設:某保險公司廈門分公司,主營壽險、財產險、資產管理等,全國五百強。
👍招聘崗位:營業部主管
👍崗位職責:
1.維護銀行保險老客戶,根據客戶家庭需求,提供家庭保障、理財及資產保全。
2.負責所管轄人員的招聘、培訓、管理。
3.壽險講師的定向培訓。
4.渠道客戶開發,及維護。
5.接受公司委派的其他重要工作。
👍任職條件:
1.性格外向、有激情。
2.喜歡銷售工作,具備一定的銷售能力。
3.金融或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
假定三本本科畢業在北大讀研和北大本科生兩個人專業都符合要求,我們認為企業會優先錄用北大本科生,理由如下:
1.銷售崗對學歷要求不是那麼苛求,大專生都可以的,用本科生在學歷方面算是高配了。
2.三本北大讀研的短期規劃與企業所招崗位在工作時間與精力投入上有衝突,畢竟他還在讀研。
3.讀研很有可能是因為在職場玩不轉才選擇繼續深造,當然也有可能是為了尋求更高的職位;無論哪種原因都與本崗位都不太匹配,畢竟這是一箇中層低下的崗位。
4.北大本科應屆生和三本北大讀研兩者對比,從我們十幾年的職場經驗獲悉北大本科生會更有衝勁,更符合銷售崗的屬性!
綜上所述,以上企業選擇錄用北大本科生!
【關注 專注職場十六年,堅持分享口才、銷售、營銷、管理、商業系統等方面的實戰經驗】
諸葛明職場教練
很多人不懂了吧。給你說一個真實的招聘故事。我叔叔在國防部下屬的一個單位,他們招聘首先是碩士。其次看這個碩士本科在那裡讀,篩選出前五所高校的畢業生。再次就看這個碩士高考是應屆畢業還是復讀考取的。結果基本上招的是北大清華應屆高考畢業生。他說情願要北大清華應屆畢業的本科生,也不會要211裡面考上北大清華的碩士。應屆北大清華畢業生智商沒問題,知識面整體比211廣。
我原來的女朋友的弟弟是西安交大日語畢業,他們單位很多從日本回來的海歸。但每次日本的專家,領導來公司檢查工作,指名道姓要我女朋友的弟弟當翻譯。因為我們現在很多海歸其實就是在國內三本都看不上的人。翻譯也是生搬硬套死記硬背,不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西安交大旁邊也有一所高校,有人講分辨他們的方式很簡單,就和他們聊會兒天就知道。從知識面就知道985和普通高校學生的區別。
中國有背景,有錢的人太多。這樣的家庭娃不是想讀就能讀的。能不能讀北大清華還是要看你的智商,其次是努力。考上北大清華的人首先是智商其次是努力。有幾個高三學生不努力?都想上好學校。大家都讀過書,細心的夥伴應該會發現,有的人從來是上課心不在焉隨時玩瘋了,考試就是前三名。啥原因呢?!就有人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心可以二用。
我們不是211,也不是985。我能正確認識自己,985的很多學生4年都能看上百本課外書,試問有幾個三本的學生4年看了50本課外書,而且還有記憶。
社交電商聯合創始人
作為老HR,給大家爆一個料吧。熱門公司(知名度高、待遇高、應聘者多)招聘應屆生,堅持優中選優,甚至查應屆生的“三代”(碩、本、高),看看是不是“根正苗紅”(從高中、本科、研究生是不是都是名校出身)。這個“秘密”,在人力資源業內是公開的“潛規則”,但外人並不是很清楚,你只拿一個北大金燦燦的碩士招牌,並不能矇混過關,絕對不是貶低非名校考入北大的研究生的含金量(下面會分析)。很多HR會選擇北大本科的,不會選擇三本考入北大的研究生。
第一,先講講我的實操過程吧。
如果我遇到了北大研究生,我會仔細查看他的本科學歷、成績、科研成績、發表論文,再仔細查他的高中是什麼學校、成績、獲獎情況,來判斷此人是不是“根正苗紅”。那種高中就是名校,學習成績領先,本科是北大,研究是北大,一路學霸,值得重點考察。再通過面試,看看他是不是書呆子,是不是存在高分低能的現象。
半路出家的北大碩士,也不是不重視,要考察他是怎麼考上北大研究生的。三本學生,能考上北大研究生,按照常識來說,此人應該更牛。說明他智商高,高中貪玩,沒考好,後來發憤圖強,考上北大研究生,不是更厲害嗎?
在老HR眼裡,北大碩士的含金量不如北大本科。因為高考是最嚴格的篩選,可操作的餘地不大。但北大碩士,可操作的空間相對是有的,未必是真才實學。有本事的人,需要能搞定碩士導師,並未能搞定高考。這一點,要考察他的高中是不是名校,底子是不是紮實,智商是不是過硬。
第二,再講講實踐情況吧。
一個人要在職場上持續發展,要面臨許多天花板。比如,智商上的天花板,情商上的天花板,天賦上的天花板。舉例說明吧:
高中、本科、研究生都是名校生,說明此人智商非常穩定,功底紮實,天花板就比較高。我們公司搞科研的人員中,表現就特別突出。根正苗紅的北大碩士張三,與半路出家的北大碩士李四,在科研中級水平的時候,體現不出來,勤奮也能補拙,但在科研進行到高深時,天花板就來了。
李四面對高深知識和原版外語資料時,就遇到了天花板,一是智商不夠,二是天資不夠,三是理論功底不夠,四是語言理解力不夠,就無法繼續突破了,技術水平就會停滯了。張三根正苗紅,理論基礎紮實,語言天資好,智商超過常人,所以,他就能突破天花板,繼續深入,取得更大業績。
第三,再次要辯證看待名校生和普校生。
有人不服氣,憑什麼說普校生就是不如名校生呢?有的名校生反而更不好用,長期發展還不如普校生呢?許多普校生,甚至大專生、小學生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業績,他的手下專門招北清博士呢。
這種反駁實際上就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小學畢業生當了企業家,專門招北清博士,不是“戲弄”他們,而是通過經營企業後,更加明白智商、情商、理解力、創新力的重要性。小學畢業生當了企業家之後,他絕對不會“武大郎開店,比他個高的不要”,如果有“矮個子裡拔將軍”的理念,企業就會一茬不如一茬。
有人還反駁,為什麼我們企業中,普校生成長的更好,甚至都當了名校生的上司呢?這是一個現實,同時也是一個誤區。
在傳統行業裡,尤其是高精尖技術、超高智商含金量要求不高的企業,普校生髮展的更好呢?比如,石油企業,石油大學、石油大專的畢業生幾乎“一統江湖”;再比如,電力企業,華北電力的學生霸佔了主要中高層崗位。那些名校生反而不好用,發展不好呢?
在這種企業裡,員工成長髮展,更加突出踏實肯幹、吃苦耐勞的品質。這些行業從基層做起,要能吃苦,能堅持,能鑽研業務,同時要懂人情世故,情商要高。對高精尖的技術需要偏少,對智商的要求追求度不高,所以,名校生的優勢體現不出來,不能吃苦、不能忍耐、情商偏低的缺點反而凸顯出來,造成了普校生更踏實發展更好的局面。
相反,在那些金融、諮詢、投資以及高精尖技術領域,名校生的優勢與普校生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真的不能比,有些高材生對數字、對技術、對深奧理論的理解力和穿透力,真是歎為觀止。面對一大摞子報表,高材生精英看幾眼,就能做出判斷,而一般人看半天越看越糊塗。這就是智商和領悟力的差距,人家從高中、本科、研究生一路考出來,知識功底、理論功底、智商水平、領悟力是經過千錘百煉出來的,到了高深領域,普校生不服真不行。
所以,北清以及其他世界名校高材生一般不去傳統行業,那裡待遇低是一方面,關鍵是與一幫普校生競爭,優勢反而成為劣勢。高材生往往直奔金融、投資、諮詢、醫藥、互聯網、高科技等領域去了。
職場火鍋
一位本科三本但在北大讀研的學生和一位北大本科的學生同時去一家公司應聘,你認為公司會錄取哪一個?這個問題其實是在討論第一學歷出身不好,能不能通過考研考博深造努力學習來改變或彌補或提高自身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很難!
1、我們首先來比較一下中國的高考與研究生考試博士生考試大概就能得出一些結論了。
高考稱之為中國第一考,國家重視程度、參考人數之多、程序嚴密程度遠超研究生考試、博士生考試。你隨便就能聽到研究生、博士生考試洩題或出現事故的現象,但你很少聽到高考洩題或出現事故現象(問題也有,但是很少,而且多數是一些客觀原因)。從這點來看,通過高考選拔的人才是最可信的。所以才顯示出第一學歷特別重要!
2、從參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的比例來看考試的競爭程度也能得出結論。
2018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975萬,清華北大的總招生人數為6700人,差不多意味著全國975萬考生要競爭6700個清華北大總名額,錄取比例為0.069%,全國10000名學生之中大約只有7個人能考上北大與清華,競爭程度可以說比殘酷還殘酷。而2018年是碩士生招生考試報名最多的一年,人數為238萬人,2018年清華大學錄取碩士研究生5372人、北大新招收碩士研究生7372人。如果總人數看成是238萬,兩校錄取人數為12744人,錄取比例為0.54%。全國10000名大學生中有54人能考上北大或清華,數字54比7大多了。
其實,因為大學裡學生已經選了專業,不能自由隨意報考北大的專業的原因(比如大學自己學的專業,北大沒有,如何報北大?),報北大清華的研究生人數遠沒有238萬,所以真實的錄取比例遠高於0.54%。所以結論就是高考考北大清華的競爭激烈程度遠遠比碩士研究生考試強多了、大多了!
3、從以上兩個方面來分析,結論很明顯,第一學歷本科為北大,其以學習能力為主的素質是萬里挑一,而北大清華碩士的學習能力是百裡挑一(也非常厲害)。所以,如果一個企業用人要求是要高素質而不是高學歷之時,毫無疑問應該選北大本科。而如果一個企業要選一個博士或碩士學歷來對外宣傳撐撐門面時,同時又要求員工能幹好本職工作時,應該是選碩士。
其實,這個問題人力市場大概在十年前就已經有了結論。在北京上海廣東等沿海經濟發達城市,用人單位已經發現整體上名校碩士學習能力與素質往往不如名校本科生的學習能力與素質(當然不能適應於每一個人)。因此,第一學歷不高或本科學歷出身不好的應聘者,用人單位不收其簡歷!這就是人力市場的殘酷與敏銳,非常看重第一學歷或本科學歷!
所以,如果有高中學生朋友們看到這篇文章,希望你能有個清醒的認識,一定要把本科學歷做的“硬梆梆”,方能在日後的職場中有過硬的競爭力!不要怪社會,不要怪用人單位,因為如果用人單位不那麼做,單位就會在殘酷的競爭中跨掉!市場經濟就是如此!
師範生活
1、所面試公司的性質。
對於國企、事業單位或者是公務員,北大的研究生會更加佔據優勢一些,因為這些企業更加看中學歷的高低,而且一般是看你的最高學歷,不太會去關注你以前的學校,所以北大的本科生和三本畢業考入北大的研究生相比,通常情況下北大研究生是會被優先錄取的。
2、所面試公司所看中的東西。
如果面試公司比較注重學歷,那麼北大的研究生會打敗北大的本科生,被優先錄取,如果面試公司比較注重能力,那麼就得看北大的本科生和北大的研究生這兩者誰的能力更強一些了。
3、兩者在面試過程中的表現。
都是北大的,一個是本科生,一個是研究生,面試人員還會根據兩人在面試環節的綜合表現來給兩人打分,依據性格、能力、品質等綜合評判出更加符合公司職位的人選。
最後,不可否認的是,這兩人都是非常優秀的。北大的本科生從基礎上明顯是要優於三本考入北大的研究生的,而北大的研究生從三本院校考入北大,可見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能不能夠在研究生期間一如既往地努力,追逐自身基礎欠缺的問題,是需要考察的。
小劉老師說
金本銀碩爛博士,這個要區別的看。比如中央辦公廳秘書局招人,必須卡本科,一定要是985;再比如福建省引進清華、北大、人大的畢業生,必須要是碩士、博士,這個你本科生肯定不行。但可以肯定的是,北大本科的含金量自然是最高的。
至於三本本科北大碩士和北大本科哪個會發展更好的,這個其實真說不準。你不要說以前怎麼樣,以後怎麼樣,就比現在!
首先要聲明,越是好的學校,對本科越是沒有歧視,比如我有個同學保研鄭州大學,鄭州大學不要,說你不是211。最後你猜她去了哪裡?保送中國人民大學!北大歷史系每年都有大把的三本院校的學生。能夠從三本考上北大,一定是他們這個學校最優秀的學生,但是你北大的本科,只能說明你智商超群,並不一定每個人在其他方面都會出類拔萃。
我還是舉個例子,答主目前就讀於國內某top3高校歷史學院,結果發現學院裡面混的最好都不是這些985本科的,反而是雙非的混的最好。比什麼?學生無非就是政、商、學三條路嘛!第一個雙非的,學院研會主席,掌握好幾門外語,美聲山西省一等獎,鋼琴談的6的很,還發了《歷史研究》;第二個雙非的,學校研會部長,發了好幾篇C擴,國獎獲得者,也不錯吧;第三個雙非的,學校某校級組織副職,在最高央媒發了幾十篇文章,年入40k,也是某國際二級學會助理秘書長。
不比別的,就比量化,比當下,比政、商、學三個層面,他們三個算得上是做的最好的,你能說雙非的一定沒前途嗎?當然,能北大本科肯定是最好的。
青年史學家
一位本科三本但在北大讀研究生的學生和一位北大本科生同時去一家公司面試,這家公司會錄取哪一個呢?
我覺得應該是錄取哪一個學生的幾率比較大,而我覺得這位本科三本但在北大讀研究生的學生幾率會更大一些吧!為啥呢?一起聽我來解釋一下。
第一,學歷上
首先一個是研究生,一個是本科,那麼這位研究生錄取的幾率就會更大一些,現在的大多數公司都認的是學歷,那麼學歷就是一塊敲門磚,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就是這個道理,你沒有過硬的本領,你拿什麼來為公司創造利益呢?
話說回來,本科的學生也並不是不如研究生,那麼要是一個公司更加的看中能力的話,或許被錄取的就是本科生了!
第二,經驗上
一位本科三本的北大研究生,在經驗上肯定是多於北大本科生的,為什麼呢?因為在大學裡要想考研不是易事,更何況是北大研究生,那麼這個人是有多麼超人的意志力和腦力等綜合素質相結合的優點,這些都是北大本科不具備或者具備很少的素質,那麼用人單位肯定是想要經驗豐富的。
第三,忍受力
一個三本研究生能考上北大,那麼他的智力絕對是足夠的,那麼他本科為什麼沒有考上呢,或許是因為很多原因才上了三本,那麼你想想在大學裡學習和高中考大學哪一個更簡單呢?我想是前者吧!
既然這樣都能堅持下來,說明他的忍受力是多麼的強勁,所以我想更多的會選擇他吧!
一家公司想要發展,我想更多的是注入新鮮血液和有能力的人才,和學歷高低沒有關係,只要能力強,那麼小學生也可以啊!你說呢?
職場研習生
本人在一家大型國企做人力資源,經歷過很多次這種情況,所以在此一答:
一、如果單位招收應屆畢業生
招聘的流程是,應聘者網上提交簡歷,系統按條件篩選。二三本的本科生自動pass掉,碩士以上按照最高學歷篩選,同樣pass掉碩士是二三本的應聘者。按照題主的條件,北大本科生和本科三本碩士北大的研究生都會過關,進入下一個環節—筆試。假如筆試兩人都過關,則在面試關定勝負。
面試一般是小組面試,多對多,也有多對一的,面試官包括一名主面試官,一般由公司高層擔任,他帶領幾名中層,包括用人部門的經理對應聘者面試。如果是多對多的面試形式,兩人同時接受考核,每個面試官都可以提問,根據表現進行打分。然後hr根據核算打分,給出面試分數。當然,這個分數有時候不是唯一的錄用標準,主面試官會再與用人部門的經理商量,決定最終人選。
就流程來看,一旦進入面試環節,學歷、學校的作用就減弱了,兩人的機會理論上是相同的,不同的在於招生官的主觀評價標準。假如招生官有名校情結,那麼無疑,本科生是北大的應聘者機會大一些。誰都知道,高考在中國的權威性遠高於其他考試,包括研究生考試,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競爭相當激烈。成功考入北大的,低於招生總人數的千分之一,至少他們的學習能力是經得住考驗的。而研究生考試雖然也是全國統考,但競爭遠不如高考激烈,這就打了折扣。但假如招生官沒有名校情結,他自己就是畢業於一所普通院校,那麼北大本科生的光環就沒了,需要衡量的就是兩人的能力。
所以,如果招聘應屆畢業生,兩人都有機會,誰的機會大,取決於面試環節的表現和招生官的個人傾向。
二、如果用人單位招聘非應屆畢業生
如果招聘非應屆畢業生,則無論是哪個學校的,什麼學歷,只要滿足本科以上的條件都可以入圍,這個時候,用人單位考察的,主要是應聘者的能力,看重他的經歷。所以,只要你曾經有過很好的業績,能證明你有能力,那麼學校、學歷都是其次的了。
綜上,清北畢業的光環,在應屆生就業時比較明顯,但現在用人單位閱人無數,除了清北,還有很多世界名校畢業的,更何況,有幾個清北本科畢業不出國留學或繼續在國內讀研的?本人周圍不乏本碩都是清北的同事,那又怎麼樣?一旦進入職場,首先看能力,學校、學歷只能說明你的學習能力,單純的學歷、學校已經不能成為取勝的砝碼。
飛飛飛飛的魚兒
我做招聘的時候,第一學歷一般都是最重要的。
1、如果公司的招聘標準是本科學歷,那三本+北大碩士也不怎麼加分,反倒是純正的北大本科超級加分,第一學歷很重要且關鍵;
目前國內還是有不少大企業,巨頭企業直接要求985/211的,不點名了,真不少,國企民企都有。
要求985/211,不是碩士階段,正確解讀是第一學歷來自己985/211。
2、如果公司的招聘標準是碩士以上,那自然是碩士那位有可能,本科沒戲;但如果北大本科那位讀了一家211院校的研究生,那就不好說了。一半一半。
因為有些公司就只喜歡北大清華研究生,研究生起步。至於以前過往歷史,未必會深入追求。
這是中石化的招聘錄用名單,只招聘清華北大碩士及以上。
飛要說
本科考入北大的可以說接近百分之九十都是有好的背景,第一,大多高中在省級中學讀書,第二,家庭背景優越的,第三,自己智商正常且也非常愛做題的。除此之外找不到其他因素。
而三本考研,碩士考入北大的,要看報考北大哪個專業吧!這種人可以說是過五關斬六將,他付出的並不是常人能夠看的到的,因為在他前面有二本,一本,211,985,C9的學生共同考北大的同一專業的研究生。當然,不排除天分很高,在高中不好好學習,高考考砸了的學生。總之,兩者沒有可比性。
這裡,也特別跟眾多企業的招聘負責人說明一下,除非特別的崗位,否則可以拋開學校的門檻,以英雄不問出處態度,招攬更加優秀的人才,而非僅僅看到名校的光環,因為也有不少二本,一般院校的學生當中在投簡歷環節被錯殺而沒有機會進入企業面試,但是在若干年後的會發現,這些人有不少卻慢慢脫穎而出,超過了面試官錄取名校學生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