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圈內4句行話,每一句都是一輩人的回憶殺,不知道還真不算懂酒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有趣的形容語,比如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賣鹽的說鹽鹹,賣醋的說醋酸;打鑼賣糖,各說一行。總的來說呢,就是一行一有行的規矩,一行有一行的術語,每句話都匯聚了前輩們的智慧和經驗,要真想把那些行話理解透徹,少說都要有三五年的從業經驗。比如相聲界從業者的行話被稱之為吊坎兒、春典、撲盲子,撲盲子的意思就是沒準詞兒,表演起來有很大的隨意性;吊坎兒又叫春典或唇點,吊坎兒就是過去吃江湖飯的人一種術語,這種術語兩個目的:一個方便,另外一個是保密。而我們白酒圈也有很多行話,可能有些酒友不清楚,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下,每一句話都是一輩人的回憶殺。

酒圈內4句行話,每一句都是一輩人的回憶殺,不知道還真不算懂酒

包漿

“包漿”這個詞,可能有的人乍一聽覺得是古玩行業,在古玩界,包漿是指文物表面在長時間的氧化作用下形成的氧化層,比如年代久遠的玉器、瓷器表面幽光晶瑩,這些都是包漿。而白酒界也有“包漿”,指的是老酒,這是老酒特有的會痕跡,一瓶酒經過長時間的存放,受歲月長久、空氣、水分的侵蝕,在酒標與酒瓶的接觸點就會形成一些痕跡。

酒圈內4句行話,每一句都是一輩人的回憶殺,不知道還真不算懂酒

假老酒/老假酒

想必很多人看到這兩個詞,都覺得是同樣的意思,其實按照表面的意思理解,這兩個詞表達的都是假酒,但實質上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在行內,這也被稱為行話。假老酒就是我們大家所理解的,市面上酒販子以新酒冒充老酒,通過一些手段,將酒瓶弄的破舊,放在潮溼的環境,讓酒瓶上長毛,讓大家覺得是長期儲存後出現的現象,這種表象可以讓消費者對酒深信不疑。

酒圈內4句行話,每一句都是一輩人的回憶殺,不知道還真不算懂酒

老假酒則是高深的多,涉及到技術層面的問題,普通的酒販子還真的做不來,老假酒就是為了冒充名酒,特意偽造的一批酒,就是為了能夠銷售賺錢,在造假的過程中,各種細節都需要精心的雕琢,每一處都與正品酒做的沒又什麼差別,可謂是用心良苦,小編忍不住都誇一句:技術厲害啊。

酒圈內4句行話,每一句都是一輩人的回憶殺,不知道還真不算懂酒

壓蓋/旋蓋/塑蓋

這三個詞都是形容封口的瓶蓋的,白酒對於密封性條件要求很高,每一款酒設計的瓶蓋都是經過多次試驗,選擇的最合適的,這三個瓶蓋,壓蓋我們稱它為“啤酒蓋”,就是採用啤酒壓蓋封口的工藝技術;旋蓋,則是採用金屬鋁旋蓋封口的工藝技術;塑蓋,在以前酒都是用塑料蓋來封口的,並且還在塑料蓋外面裹著一層封膜。

酒圈內4句行話,每一句都是一輩人的回憶殺,不知道還真不算懂酒

後封膜/後貼標

這兩個行話想必經常喝酒的人會很熟悉,後封膜後貼標都是一種造假的方式,先說後封膜吧,後封膜就是當一些年份很長的酒會出現的“跑酒”的情況時,商販子就會把酒的封膜撕掉,將酒液換成新的,完成後封膜,這個過程就叫做後封膜。後貼標就是商家會把上了年份的酒標撕掉,重新貼上時間更長的酒標,來增加價值,賺取更大飯利潤空間。看到這大家是不是對酒又多了一點了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