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月牙燒餅


大荔月牙燒餅


大荔月牙燒餅是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的特產。大荔月牙燒餅因狀如月牙而得名。特點是外皮焦脆,內瓤酥鬆空軟,熱吃涼吃均可,吃水盆羊肉時,用此餅夾入羊肉,饒有風味。關中有句俗話,"大荔有一怪,燒餅半個賣。"這半個賣的燒餅,顏色金黃,狀如新月,空心飽滿,酥香可口,所以,人稱月牙燒餅。

大荔月牙燒餅大荔月牙燒餅好看也好吃。表皮黃亮,有些脆。內瓢鬆軟,有點甜。雖說只一指頭多厚薄,卻又有若干層層,油油的。雖說那裡邊是空的,外邊卻沾著不少的芝麻,香香的。有的說:“走南京,到北京,同州府(今大荔縣)裡好燒餅。熱吃脆,冷吃酥,芝麻粒粒油層層”。有的在“熱吃脆,冷吃酥”之後,加了個“沙溫吃了不咳嗽”。“沙溫”,關中方言,形容那溫度不熱不冷,正好合適。還有的說:“南京到北京,同州城裡好燒餅,拈起輕,摸著厚,裡面空空能夾肉”。當然,不只能夾肉,也能夾各種蔬菜,夾雞蛋,肉夾饃,菜夾饃,蛋夾饃。

大荔人吃月牙燒餅大荔人吃月牙燒餅,一般是跟清湯羊肉一起吃的。也就是要夾了羊肉來吃。半個燒餅,又是有著層層的半個燒餅,中間是空的,倒是非常適宜於夾了肉吃。所以,也有人說,大荔人聰明,發明這樣的月牙形狀的燒餅,就是為了吃這樣的清湯羊肉。《大荔縣誌》肯定了這種可能性,說:“月牙燒餅,是由於人們食用水盆羊肉的需要而漸次形成的。過去吃羊肉時,以燒餅為主食。早先的燒餅是圓形,要夾肉,還需把燒餅掰成兩半,既參差不齊,又不方便。在生活實踐中,人們逐漸意識到,與其把燒餅掰成兩半吃,還不如製作時,將燒餅切成兩半,既方便也美觀,燒餅就由圓形改為半圓形。因其狀如月牙,故名‘月牙燒餅’。”這可能是一種比較切合實際的月牙燒餅產生原因的說法,也是對大荔勤勞善良的百姓的一種讚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