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嵐:“獨臂女俠”誠信立業

來源:寧夏日報

10月27日,在寧夏金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董事長楊晶嵐穿著白大褂,熟練地指揮著工人們緊張生產。

記者伸出右手上前握手,楊晶嵐也伸出了右手,笑呵呵地說:“這隻手是假的,非常抱歉。”說話間,毫不介意地晃動了幾下假肢。

從1986年在靈武市第二毛紡廠因工傷被截掉右手右臂,到下崗創業開辦餃子館,再到開建速凍餃子加工廠,再到成立食品股份公司,在22年的艱難創業當中,楊晶嵐始終選擇踐諾守信,把誠信融入企業發展的血脈,成為人生贏家。

1992年,毛紡廠倒閉,失去右臂的楊晶嵐和丈夫雙雙下崗。兩口子在毛紡廠對面開了“金瑞餃子館”。“人家餃子館都是購置的便宜肉,而且使用絞肉機,每天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我們為啥不能效仿?”丈夫馬興林說。楊晶嵐卻不為所動,堅持用當天購置的鮮肉做餡,僱傭2個工人手工剁肉。

靠著貨真價實和口感好,餃子館生意火爆,每天除了供應自家餃子館外,還向周邊客戶出售,供不應求。

2005年,楊晶嵐帶著徒弟和全部家當在吳忠市材機廠安家落戶,開辦起吳忠首家速凍水餃加工廠。為了打開各大超市銷路,楊晶嵐把每袋一斤裝餃子,多放2個餃子送貨上門。這樣下來一天銷售1000袋餃子要多放300公斤餃子。就靠這樣的誠信好口碑,楊晶嵐打開了吳忠市場銷路。“與楊晶嵐合作20年了,她講誠信,大家都尊重她。”吳忠市人人樂連鎖超市負責人丁大勇說。

有一年春節前,一位甘肅客商口頭協議訂購了一批速凍水餃,也沒有付定金。眼看臨近春節,原材料、運輸費用全部上漲,當地客商紛紛出高價讓楊晶嵐優先保障水餃供應。這時候甘肅客商才打電話詢問,核實有沒有按口頭約定留貨。“做生意求的就是個誠信,我們隨時給你供貨,價格維持原價,而且保質保量!”楊晶嵐說,就這樣甘肅客商成了長期合作伙伴。

2009年,楊晶嵐把工廠搬進吳忠金積工業園區。2014年6月26日,寧夏金瑞成功在天交所上市,成為當地為數不多的上市企業之一。

富起來的楊晶嵐並沒有忘記幫助過她的人,作為一家慈善福利企業,殘疾員工最多時有30多人,佔公司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41歲的聾啞人馬紅梅在楊晶嵐創業初期就跟隨她,從初入廠的“咿呀啊”到如今簡單對話,收穫了不一樣的精彩。

“2018年最艱難時,因為建新廠佔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一方面銀行600萬元即將到期,一方面企業員工需要發放工資。”楊晶嵐說,最後四處借貸,才償還了銀行利息,使得貸款得以延續,並且借錢給員工發放工資,才渡過難關。

如今,佔地近20畝、年產5200噸速凍食品生產基地已經完成了主體工程,建成後將是原有生產規模的5倍。“通過資本撬動將寧夏地方特色食品打入國際市場,爭取5年內將企業年產值做到1個億,帶動更多人就業。”楊晶嵐說。

在誠信效益的“孵化”下,“金瑞”開始高速發展,研發出32個產品種類,銷售網絡遍佈北京、上海、長沙、成都等城市,覆蓋大半個中國,資產從當初的16萬元增長至4300多萬元,每年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

不僅如此,楊晶嵐還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感動寧夏人物”“第四屆自治區道德模範”……

“要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楊晶嵐繼續演繹著“商亦有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