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市有怎樣的民俗風情?

吉安民俗風情,既蘊含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基因,又融入了當地百姓的智慧、技藝與品德。除了延續中秋燒瓦塔、端午插“艾旗蒲劍”等傳統元素,除了“下元霄”的奇特習俗,還有不勝枚舉的亮點。歸納起來,主要是“一戲一歌一舞一燈一節”這“五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

一戲,指的是吉安採茶戲。它的雛形是三角班,即由小生、小旦、小丑三個角色組成的班底。其內容豐富、曲調樸實、旋律婉轉、唱腔通俗,表演載歌載舞,極具特色的矮子步、柺子步、裙子功、扇子功等花樣疊出,扣人心絃。吉安採茶戲有豐富的吹奏曲牌,大多來自吉安戲及民間器樂曲。這些年創作演出的《遠山》、《鄉里法官》先後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一歌,指的是客家山歌。吉安客家人分佈廣泛,客家山歌即用客家方言演唱的一種民歌,大體分六種:號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節山歌、五句板山歌、快板山歌、疊板山歌。作為紅軍後代的井岡山客家山歌“百靈鳥”江滿鳳,還演唱了電視連續劇《井岡山》主題曲《紅軍阿哥你慢慢走》,並亮相央視“星光大道”,轟動一時。

一舞,說的是永新盾牌舞。它是集音樂、舞蹈、武術、雜耍及造型於一體的傳統舞蹈藝術,分為四角陣、長蛇陣、八字陣、黃蜂陣、搭牌、龍門陣、荷包陣、打花牌等八個陣式,主要表現兩軍對壘破陣、相互攻守、拼戰廝殺的激烈場面,先後參加了上海世博會、西安世園會等大型活動,好評如潮。

一燈,便是吉安鯉魚燈。其舞蹈花節精美靈動,變幻繁複;其燈形美觀,奇特的魚鱗壓花工藝美侖美奐,堪稱燈綵之鄉的典範。它由一隻威武雄壯的鰲魚燈作頭,一隻調皮活潑的青蝦燈為尾,五隻金絲鯉燈,八隻(或十隻)紅鯉燈居中。魚的眼、腹、尾部皆裝置燈珠,夜間表演,尤為壯觀。它曾參加澳門“內地春節習俗展”,頗受歡迎。

一節,可不是平常的節,而特指流傳於安福南鄉片的傳統節日——吃新節。其吃新的日期一般在“小暑”與“大暑”之間,視禾熟情況,擇日吃新。吃新時伴有祭祀、耍龍燈、打火把、遊壠、唱山歌等民俗表演,引人入勝。吃新,不僅僅能表明農民勞作之後,對即將收穫時的無比喜悅之情,更重要的是一種增進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間和睦團結的傳統習俗,可謂吃出了一種熱鬧、一種情調、一種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